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天下藏局 > 第三百五十七章 焦桐有幸裁名琴
         我心中顿时响起了一声炸雷。
         按照之前的推断。
         苏家神器是一把鬼琴。
         花老头一直在一个不知名的墓地守着这把鬼琴。
         直至几个月前。
         花老头才离开了墓地,出来帮助我。
         但他却惨遭到老司理的杀害。
         莫非老司理在杀害花老头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这把鬼琴的秘密?!
         我不露声色,问道:“找什么琴?”
         疯虫回道:“焦尾琴!”
         我倒吸了一口凉气,闭上了眼睛。
         古之十大名琴,号钟、绕梁、绿绮、焦尾、春雷、九霄环佩、大圣遗音、独幽、太古遗音、奔雷。
         而十大名琴当中又有四大魁首,号钟(周代)、绕梁(春秋)、绿绮(西汉)、焦尾(东汉),四大魁首均已消失不见,其它六床琴现皆存于世,藏于不同的博物馆,迄今尚可抚琴发出千古幽音。
         有人可能会不理解。
         古琴是木头制成的,怎么可能保存上千年?
         确实可以保存千年!
         现今华夏保存最古老的琴为唐代古琴。
         十大名琴当中,春雷、九霄环佩、大圣遗音、独幽、太古遗音五床皆为唐代古琴。
         它们之所以能保存。
         盖因其无比特殊的制作方法。
         昔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取桐木为琴面、梓木为琴底,桐柔梓刚,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琴体乃成。
         琴体制成之后,外粘裹麻布,以防止木胎收缩,再取一种大漆料(漆树上直接割取的白色黏液,属天然无敌的防腐涂料),混入鹿角霜或八宝灰,均匀刮涂于琴胚,晒干之后打磨,重复多次,最后再进行第三重保护,进行多次髹漆。
         如此方法制成的古琴,水火不侵、坚固无比,可历经千年以上而不腐。
         若有人有幸见过上述那些古琴,想必一定会深受震撼。
         形若九天玄女。
         色如绝世鎏光。
         音似天籁妙语。
         从价值而言,十大古琴每一床均高达数亿。
         举一个例子。
         在十余年之后的二零一二年,古琴大师李先生在魔都举办了一场“他来自唐朝”古琴音乐会,曾请出了故.宫博物院的九霄环佩琴。
         古琴出场,坐飞机头等舱,全程特级安保级别护送。
         琴音奏响,惊艳世界,响彻寰宇。
         老司理竟然在找十大古琴魁首之一的焦尾琴?
         这难道会是苏家的神器吗?
         焦尾琴乃东汉旷世奇才蔡邕制作的一张绝世名琴。
         有些读者可能不知道蔡邕是谁。
         但他的女儿一定为大家所熟知——蔡文姬。
         据传,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之时,于烈火之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名木。他以此木制琴,但因琴尾尚留有烧焦痕,便取名为“焦尾琴”,留下了“灵帝无珠走良将,焦桐有幸裁名琴”的著名典故。
         焦尾琴制出之后,其音亢若战鼓、婉若媚女、萧若刀剑……
         天下疯抢。
         辗转流离。
         但此后史书上明确记载焦尾神琴现身仅有一次。
         齐明帝时期,奏琴高手王仲雄曾奉帝命弹奏的焦尾琴(后也有人说,明朝昆山人王逢年曾收藏此琴,但无从考证,可忽略)。
         从此之后。
         神琴下落不明。
         历史朝代的时间线倒完全能对的上。
         东汉蔡邕造琴。
         齐明帝吩咐人弹奏过一次。
         会不会自齐明帝之后,琴便流落到了唐朝李淳风的手上,他将焦尾琴作为四君家神器之一,传给了苏家祖师?
         一代绝世名琴被苏家历代祖师珍藏,迄今不敢现世,倒也符合四君家严守神器秘密的一贯品性。
         我不敢再细想。
         习惯性的动作。
         手中再次搓揉起了那枚假袁大头。
         疯虫见到我搓揉假袁大头的手势,吓得身躯退后了几步,露出满脸吃了屎的表情。
         我问道:“他在哪里找?”
         疯虫回道:“邙山。”
         我惊道:“哪里?!”
         疯虫再次强调:“豫省阳市邙山。”
         我之所以吃惊。
         在于邙山这个地点。
         阳市邙山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古墓集中群,乃历代帝王贵胄、显赫人物趋之若鹜的葬地,号称“东方金字塔”,业界被誉为“帝王谷”。
         邙山地区古代墓葬难以计数,已发现就有几十位帝王、几千位达官贵人埋骨于此,出土的墓志达六千余方,夸张到“无卧牛之地”。
         正因如此。
         邙山地区历来都是考古工作的聚宝盆、盗墓者的乐园、文物贩子的大集市。
         大隐隐于市。
         将焦尾琴藏在邙山的古墓群当中,无疑是一大绝招。
         这等于将一粒米丢于米缸之中。
         即便老司理杀了花老头,知道了焦尾琴藏于邙山,他去找,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还很可能无功而返。
         我问道:“这种绝密之事,你怎么会知道呢?”
         疯虫回道:“我本来不知道。但两个多月前,我接到了老司理的指示,要我派魔都据点最精干的人物,前去执行秘密任务。他的指示,我不敢不听,于是派出了余风。余风到达了指定地点之后,被人蒙上了眼睛,接上了车。”
         “车经过几天几夜的奔波,在一个夜晚,到达了一处山坳。同被接去的人都是从不同据点调来的精英,有考古专家、顶级鉴师、武功好手,甚至还有盗墓贼。余风跟若干位武功好手的任务是负责那些人的安全,而那些人在寻找一座墓地。”
         “由于沿途做了无比严格的防范措施,而且专门在夜晚行动,余风根本不知道自己来到了哪里。余风先后去执行了三次任务,那支队伍每次找墓都无功而返。执行任务的人员全都被下死命令,不得向任何人,哪怕顶头上司透露关于任务的一个字,否则杀无赦。”
         “可你也知道,余风在樱花国从小成长于柔道馆,野外生存能力极为强悍,而且,他只忠于我,不忠于任何人。在第三次任务回来之后,余风告诉我,他通过一系列蛛丝马迹,已经判断出队伍的位置在邙山,目标是一床焦尾琴,并给出了他们寻找活动的大体坐标!”
         从内心来讲。
         我对余风佩服的五体投地。
         非常可惜。
         好好的一匹狼,却跟了一条狗。
         花老头是两个多月前死的。
         老司理在两个多月前就已经开始秘密行动找琴。
         种种迹象表明。
         藏于邙山墓地中的焦尾琴就是苏家神器。
         这算是惊人的突破口!
         我说道:“你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