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商业联盟 上
         长乐城。
         悦来客栈。
         后院,天字一号房。
         房间里燃着炭火,飘荡着茶香,围着茶桌坐了济济一堂的人!
         居于主位的是江南苏氏族长苏名堂,其余人,皆是这次李辰安所邀请而来的宁国商贾巨富们。
         譬如陈丁卯,他本就在玉京城与苏名堂一起正在主持怀山郡码头的修建大事,却不料前些日子接到了皇上的亲笔。
         说是有一笔大生意!
         邀请他们在正月十五于长乐宫中一聚。
         他们两日前便来到了长乐城住在了悦来客栈。
         而其余的人皆是远道而来。
         岭东道郭氏族长郭山义、清河崔氏族长崔三更、太远王氏族长王潜,以及蜀州刘氏族长刘白银等等他们是在三个月前就收到了皇上的亲笔——
         那时候皇上还不是皇上!
         但皇上却已经邀请了这一次的元宵相聚。
         他们路途遥远,收到这邀请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出发了,也是在最近这几天才相继抵达了长乐城。
         所有人都充满了期待。
         毕竟这可是皇上的邀约!
         对于如他们这样的商贾而言,能得到皇上的邀请,这已经是极大的恩赐了。
         没有人敢怠慢。
         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皇上说的那是一笔怎样的生意。
         其实生意已变得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在长乐宫里近距离的看见皇上,能得皇上的宴请,这足以让他们在家谱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时天南地北曾经久闻大名却从未谋面的巨富们齐聚在了苏名堂所住的天字一号房里,这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苏名堂的儿子苏亦安,他可是宁国官居一品的门下省门下侍中!
         苏名堂在这些人中算不上最富裕,生意也不是做的最好最大的那一个。
         但没有人敢小看了这位苏家的老家主。
         要知道苏亦安可是皇上还是摄政王的时候亲自从景宁县的三味书屋请来的!
         苏家的背景,可比自己家族深厚了许多!
         官商官商,官在前商在后!
         这些人都是在商场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狐狸,当然比谁都清楚。
         于是,苏名堂的这房间的一角便摆满了他们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礼物。
         说不上多么名贵,但无一不是当地之特产。
         苏家不缺银子。
         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心意。
         原本互不相识,这礼物一送,一番客套之后彼此也就渐渐融洽了。
         岭东道郭氏族长郭山义双手接过苏名堂递过来的茶盏,浅浅的呷了一口,砸吧了一下嘴,仔细的看着茶汤,一声赞美:
         “好茶!”
         “此茶当是陈老族长家里出产的碧潭春雪!”
         “果然闻之如春暖花开,品之甘之若饴花香悠长!”
         陈丁卯一听,老怀大慰,哈哈一笑:
         “郭老弟果然是茶中圣手,不瞒郭老弟,此茶确实是碧潭春雪,但若是论起来,比起郭老弟家里出产的白毫银针还是逊色三分!”
         郭山义放下茶盏一捋短须:“不不不,白毫银针也就是在岭东一带还算卖得不错,但陈老家主家的茶叶生意而今却已遍布到了江南各地。”
         他拱了拱手:“老弟我无比佩服!”
         “这一路而来,所闻甚多,所感亦甚多!”
         “陈老家主之胆魄,老弟我自愧弗如,昨儿晚上还在与刘老哥说咱们为何成为不了宁国的世家?”
         “究其原因,就是畏首畏尾!”
         “当年摄政王推行提振工商业之策的时候,其实岭东道的商人们也是知道的,我也知道。”
         “但思来想去……”
         他咧嘴一笑,“不瞒大家说,我这心里当时是没有底的,所以一直在观望。”
         “这便是错失良机。”
         “去岁时候摄政王从吴国返回宁国将要登基为帝的消息传入岭东道,那时候我才敢去扩张……小规模的扩张。”
         “所想还是求稳再看看。”
         “这一看好了,江南道的茶,半数都是陈老家主的了。”
         “我想要带着岭东道的茶入江南……那恐怕是一口汤也喝不着了。”
         他双手一摊,一脸苦笑:“这就叫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他俯过身子看向了陈丁卯,笑道:“陈老,您看,老弟我抵达玉京城的时候专程跑去怀山郡的码头瞅了一眼。”
         “现在您陈氏拥有了怀山郡码头,还有玉广大运河的航线这金馍馍,要不……将老弟我郭家的茶也放在你家的茶铺子里寄售如何?”
         陈丁卯捋着长须哈哈大笑:
         “郭老弟,你这么说可就折煞老夫了!”
         “岭东道的茶,有其独到的品味,江南茶客其实更有猎奇之心。”
         “郭老弟大可进入江南,皇上说过,市场,是大家的市场,决不允许有欺行霸市之行为。”
         “就是要大家伙的商品同台竞技,要么共存,要么……优胜劣汰。”
         “你放心,我陈氏绝不会用卑劣的手段去打压你家的商品。”
         “就像这位蜀州来的刘老弟一样,听说你家也是做织造的。”
         “苏老爷子昨儿个还在和我聊着这事,说蜀州丝绸并不比江南丝绸逊色。”
         “蜀绣相较于苏绣亦有其独到之处。”
         “若是蜀州丝绸经由长江航线至江南,他是欢迎的。”
         “甚至苏老爷子昨日还有一个提议,恰好大家伙都在,不妨就由苏老爷子说说,看看大家的意见如何。”
         所有人都看向了苏名堂。
         苏名堂沉吟三息,说道:
         “皇上的提振工商业之策,是为了让咱们宁国的商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也就是改良器具,提高产量,并提高质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的目的。”
         “而皇上的最终的目标并不是让我们在国内的市场上杀个你死我活,而是……皇上希望我们的商品能够行销各个国家!”
         “想必诸位都知道吴国的商品已经进入了咱们宁国,比如铁器、瓷器以及棉纺织品等等。”
         “在这些领域,咱们的商品是节节败退,市场被吴国的商人占领,银子自然也就被他们给赚了去。”
         “我们不能就这么被动的等人家来攻城略地!”
         “所以老夫寻思是不是成立一个商业联盟……倒不是要让大家伙将手里的技术交出来共享,而是,咱们当组织各自家族最好的商品去吴国的市场一战!”
         所有人一听,顿时就瞪大了眼。
         吴国商品进入宁国如入无人之境这事他们都已听说。
         甚至他们早已在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吴国别的商品也进入宁国,比如他们这些家族所经营的丝绸、茶叶、冶炼等等,自己家族的商品可能抵御吴国商品的侵袭?
         当然,他们也想过如果自己家的商品进入吴国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是在吴国的市场所向披靡呢?
         还是铩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