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 第五百五十三章 锦衣夜行
         梭舟上的人交叉挥舞信旗,强健的武者撑动长杆,把大船缓缓地推离岸边。
         梁渠行踏甲板。
         每一块木板皆严丝合缝,没有任何松动,异响。
         新船比旧船大了近一倍,眺望江面,视野开阔,神清气爽。
         大就是好!
         “福叔手艺是越来越精。”
         “船厂的大师傅教得好。”
         刘全福面露喜色,亲自带路,领梁渠挨个舱室的检查过去。
         哒哒哒。
         獭獭开迈开四爪,率领小江獭从旁蹿过,抢先审阅、熟悉自己的新船。
         路过舵室。
         两只小江獭止住步伐,悄悄跑到角落想撒尿标记,被獭獭开老婆呲牙喝止,揪住后颈拖行。
         “整艘福船长七丈三尺,宽二丈三尺,总计舱室……底层全采用水密舱,纵使一处破损,亦于航行无碍。”
         “能载人多少?”
         “倘若多睡通铺,二十余名水夫,加六十名兵士不成问题,即总人数八十有余,大人七月出船捕捞宝鱼,应当见过赶缯船,就是那样的。”
         “全睡单间呢?”
         “二十上下。”
         “不太够啊。”
         梁渠算算舱室数目。
         师父师娘指定要带几个下人陪同的,少则二三,多则五六。
         自己这边不算河泊所任职的龙人兄弟,有五人。
         赫连念慈,关从简肯定要带仆从,至少该留五个房间,加之其余师兄弟……
         “大人不是有艘老福船吗,何不铁索连舟,组两块板子的事,两艘船,三十余间舱室,绰绰有余。”
         “倒是。”
         有鱼拉船,速度不会慢,没必要一艘宝船上硬塞,分作两艘也舒适许多。
         “师父,一二三舱室没有问题!密封良好!”
         “四五六也是!”
         船上刘全福的徒弟依次上前汇总检查情况。
         獭獭开挤开两個汉子,跟着钻出来吱哇乱叫,周遭水夫见怪不怪。
         刘全福道:“如大人所见,试航无碍,今日再放江里浸泡一晚,各个舱室仍无渗水迹象,即可放心使用。”
         “好!辛苦大家,来领红包!”
         喜获新船,梁渠心情大好,当即拍板,让獭獭开给每个人发喜钱。
         刘全福独领五两,剩余徒弟排成长队,一人一两,逐一从江獭爪子里接过碎银,欣喜万分。
         这可不是工钱,额外的红包!
         抓揽绳的手愈发有劲。
         风帆鼓胀。
         抖动的阴影落到所有人身上。
         作为宝船,青木大船几无水阻,乘风打转的落叶似的,越过重重水波,飞一样飘行。
         泽面上转过一圈,试航无虞,大船重新归岸,徐徐抛锚,靠港。
         梁渠踏下木梯。
         年轻人往船头上搭建梯台,拎着毛刷和三色漆桶站到前头。
         “梁大人,龙目朝下,朝前?”
         “朝下吧。”
         “好嘞!”
         测算好两侧间距,年轻人用滑石做标记,毛刷沾漆涂抹,画出两个大大的圆圈,左右各一,活似船的两只大眼珠。
         这就叫做“龙目”,大小形状皆有讲究。
         龙骨每长一丈配龙目长四寸。
         渔船的眼睛往下看,意在寻找鱼群;商船的眼睛朝前看,意在识途。
         梁渠牢记自己的渔民身份。
         多捞鱼。
         捞好鱼。
         “预计后日出发去黄州,补给之事,全权交给福叔,包括舱室里的用度,冰台,再买两份地图,标出中间方便靠岸补给的点,届时钱财一并结清。”
         “黄州好地方啊,听说南面不远就是彭泽,还有庐山,大人放心!绝不误事!”
         清江船厂不止是负责造船,包括平日出船后的维护,补给,且除河泊所外,其余商船花费银两,皆能享受服务。
         一句话。
         有钱,啥事不劳自己操心。
         三日一倏而过。
         阳光暴晒,江面亮得晃眼。
         青木大船补给装满,獭獭开抓着册页单,依次清点米粮,瓜果,冰窖。
         疤脸家族临时借调来的江獭站得笔直,接受水夫上岗培训。
         梁宅。
         “老贝你多盯着点池子,别让老蛤蟆和老乌龟两个乱来。”
         “陈叔,我要出趟远门,家里劳烦帮忙看着些。”
         “小事。”
         杨氏武馆。
         数辆板车停靠门口,马匹甩尾。
         胡奇,向长松拎上大包小包,望向李立波,陈杰昌和林松宝三人,耐心嘱咐。
         “武馆里的事,就全交给你们了,莫要让他们惹是生非,教完这一批,就暂时不收徒,等我们回来。”
         “师兄放心。”
         再三叮嘱,两人坐上板车,吭哧吭哧赶到上饶埠。
         其余师兄无甚要事,早早赶到,已经开始收拾各自房间。
         梁渠跳下船头帮忙,往后望去:“四师兄和六师兄人呢?怎么没一起?”
         “哦,他们两个去浪云楼总舵请贾师傅去了,上午就去,应该马上到。”向长松背上换洗衣物。
         梁渠纳闷:“贾师傅?什么贾师傅?”
         “一个白案大师,专门做糕点、面点的,咱们平阳府里头一绝,是这个!”向长松竖起大拇指,“师弟你应该记得,去年你办蟹宴,蟹黄汤包就是贾师傅做的。”
         梁渠有印象,却仍有不解:“咱们去黄州少说两月,怎么想到请一个糕点师傅?”
         胡奇解释道:“师娘父亲喜欢吃点心、面食,咱们江淮白案,特别是小白案,糕点类是出了名的,本想着买些成品带过去就成,师父不知为何,非要出大价钱,请浪云楼里的大师傅跟咱们走一趟,专门现做。”
         “你们说,师父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向长松语气莫名,和梁渠,胡奇对视。
         胡奇道:“富贵不归故乡。”
         梁渠道:“如衣绣夜行!”
         向长松道:“谁知之者!”
         “哈哈哈!”
         三人大笑。
         “不上船,笑什么呢。”许氏探出栏杆,手帕擦擦额角热汗。
         “没什么,说着玩呢。”
         “没事就快上来帮忙!好些东西没搬呢!”
         “来了来了!师娘您歇着!”
         “师爷!”
         青石街尽头,关从简挥手。
         梁渠抬头:“师父,赫连大师过来了!”
         杨东雄闻声而出。
         “杨兄!”
         “赫连兄!”
         “没来晚吧?”
         “不晚,咱们前脚后脚。”
         梁渠细数人头。
         赫连念慈,关从简,关从简“女友”宗丽婵,外加一男一女两个下人。
         不多不少,正好五个。
         “男的人多,住前头大船,女的人少,住后头小船,有事找獭!”
         关从简揽住宗丽婵的腰:“不能住一个屋吗?”
         “滚蛋!”
         “师父!”
         青石街上又有叫喊。
         向长松眯眼。
         “四师兄,六师兄来了!”
         “人齐了,人齐了!”
         “走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