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 第五百八十四章 押入大牢
         阿武、阿吉拱卫侍立。
         赵洪远汗油俱淌,阳光下泛着层织密的光,像个半融半化的白蜡人。
         梁渠靠上椅背,不曾作答,抬臂招手。
         大捕头躬身靠近。
         “大人。”
         “剩下的抓到了吗?”
         “大人放心,一个都逃不掉!州判亲自下令,张家、李家、陈家是上午一同围的,绝不会有漏网之鱼!先前您下令,我就已派人去传。”
         赵家化名张家,来到黄州近两年,关系没有扎根的那么深,却不算浅,已经逐渐融入到地方,外嫁有“干女儿”两名,俱为本地大户。
         少顷。
         门外再传哭喊。
         捕快们押着哭哭啼啼的女眷、腿酸脚软的男丁进来。
         不管有没有问题,先带到梁渠面前跪着。
         整个大院顿显拥挤,吵闹。
         赵洪远低着头,不敢乱看,不敢乱动,甚至连句冤也不喊。
         李、陈两家家主站到门外,脚踩火炭般焦急等候,他们想上前求情,又唯恐真是什么杀头大罪,牵连自己。
         梁渠环顾。
         不全。
         少一個。
         “大人,抓到杜明了!”
         喊喝传来。
         院外看热闹的乡民避如蛇蝎,分出道路。
         两个捕快跨步进屋,手里提着个告饶不断的中年人,掷摔在地。
         “跪下!”
         “老实点!”
         杜明,不,郑向扑到面前,掌根磨得破皮流血,擦出两条血痕。
         “终于全了。”
         梁渠靠上椅背。
         串联始末的关键人物。
         赵学元不禁吓,随便问两句,就透露了谁在赤山岭外等候。
         “郑管家,认识我吗?”
         望着郑向仓皇不知所措,梁渠重问一遍。
         郑管家?
         久违的称呼。
         全宅尽皆跪伏。
         郑向意识到什么,慌得满头大汗,想看又不敢看。
         梁渠背对阳光,阴影模糊,明暗交错,太师椅方方正正,后面武师挺立,山一样高耸。
         他瞥好几眼,脑子中暑般昏昏沉沉,平白无故生出疲惫来,想喘气,拼命佝偻蜷缩的身子却挤着肺腔,涨不开来,转了许久,终于同适才见过的画像对上几分神韵。
         “大人您是……今年狩会头名?”
         “我以为郑管家这般聪明人,会记得清楚一些,想不到也是忘了。”
         梁渠失笑。
         “小人愚钝,大人见谅,小人愚钝,大人见谅……”
         郑向连连磕头道歉。
         “姑且算三年前吧。”梁渠食指敲敲扶手,打断郑向的告饶,“义兴市里有个混混,不事生产,游手好闲,武馆学过两天武,魁梧凶悍,整日靠打乡民秋风过活,因为头上有个癞头疮,大家就管他叫癞头张。”
         义兴市,癞头张?
         郑向脑海里闪过几个画面,嘴唇渐渐灰白,久远的记忆逐渐复苏。
         “有一日,平阳镇上大户,赵家管家突然找到了癞头张,破天荒的要这地痞去抢一个孤儿渔船,目的倒不复杂,就是想毁掉生计,教他活不下去,好去卖身。
         事情办成,自有赏银交付,多少我不知道,几钱?几两?郑管家,你记得么?”
         梁渠目光落下。
         郑向支支吾吾。
         “郑管家?”
         大捕头听得大半,明白大半,握着刀鞘砸中郑向肩背,打得郑向失手嗑地,石板上印出鲜血。
         “说!再不说,绞碎你的烂牙!割掉你的舌头,教你想说不能说!”
         郑向吃痛,脑袋磕着地砖,不敢抬头,颤声道。
         “好,好像是五钱……”
         “五钱!”梁渠重靠椅背,仰头望天,“半两银子不到啊……能买多少米粮?”
         大捕头弯腰。
         “今年丰收年,米粮七文一斤,采买量大,能再便宜些。”
         “买不到一百斤……”
         “小的有罪,小的有罪!”
         郑向哐哐扇自己巴掌,力道着实狠辣,几下打出红印,片刻功夫肿胀起来。
         想起来了。
         全想起来了。
         渔家小子!
         是那个渔家小子!
         平阳府到黄州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没人清楚,但人家端端正正的坐在这里,府衙里威风八面的大捕头仆人一样使唤,已然说明一切!
         赵洪远手凉脚凉,同样想到过去,想到郑向为什么要去逼人卖身。
         记忆久远又不久远,模糊又不模糊。
         梁渠坐在这里,像是隔了甲子。
         恍恍惚惚,种种心绪浮杂。
         赵洪远怔在原地。
         不断融化的白蜡人凝固了。
         “今日我来,不是讨要说法。”梁渠面色淡淡,“癞头张夺了我船,抢了我粮,那已经是三年前的事,要不是碰巧来一趟黄州,郑管家的长相我都记得模糊,罢了,本算是个喜庆日子,全绑起来吧。”
         “是!”
         院中雷动。
         四面八方的捕快鱼贯而出,依次擒拿,捆绑绳索。
         赵老爷、赵家公子、家宰,一个都不放过,挨个转移押运。
         哭喊再响。
         “大人冤枉啊!”
         “我是清白的!”
         “我不知道啊,我什么都不知道!”
         唯独赵洪远一声不吭,颇有认命之态。
         梁渠望着满院的赵家人。
         三个儿子,全是奔马,大小仆人繁多,放到一个小镇,哪里能有对手?
         对一个小小渔民,更是碰都不能碰的大人物。
         一转眼。
         梁渠目视蓝天,再回头。
         “门外是李家,陈家家主?”
         “大人要见他们?”
         “让他们进来。”
         “是。”
         片刻。
         两个小老儿跟在捕头身后小心问好。
         “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知道张老爷犯了什么罪吗?”
         二人摇头。
         “刘守平!”
         刘守平精神一凛,跨出半步,说起赵老爷的过往。
         得知鬼母教是前朝余孽,赵家有所勾结,两个老头吓得胡子倒竖。
         “大人明鉴,我们二人全然不知张贼有此过往,更未参与,做的一直是正经生意……”
         “有没有,你们说了不算。”大捕头站在梁渠身侧鹰视,“近几日,会有官差上门,陈、李两家还是少出门为妙,省得有人做贼心虚,先行逃窜,暗通款曲。”
         “明白,明白。”
         “大人行事公允,自无二话。”
         涉及谋逆,两人自知没有商量余地,唯一能做的就是表现好些,让事情尽快翻篇。
         短短半个时辰,整个赵家人在堵山镇百姓的注视下全部押走。
         “我的亲娘嘞,这说带走就带走了?”
         “那年轻人什么来头?”
         “怎么瞧着像过江龙?”
         “过江龙?什么过江龙?”
         堵山镇原来有两个土皇帝,那就是李家和陈家,后来张家来了,就再多一个。
         实在没想到,转眼的功夫,堵山镇的土皇帝就沦为阶下囚,屁不敢放一个。
         “风光无限呐。”
         从赤山岭赶回来的猎户握着长弓眼羡。
         稜稜霜气,蔌蔌风威。
         大丈夫也。
         傍晚。
         黄州大牢。
         赵洪远和赵学元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