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秦国相 > 第三十九章 熊启!(求收藏)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胡亥瞥了眼墙壁,低声道:“这应该不可能吧?”
         “长公子跟楚系一脉一向走的很近,你前面不是说长公子会上位吗,如长公子上位,楚地一系有什么理由乱秦?”
         扶苏面色微沉。
         他想起了之前始皇对自己的责骂。
         就是因自己跟楚系贵族走的很近,尤其是跟楚地的芈氏、熊氏。
         他亲近楚系也并非没缘由。
         其母就出自芈氏,只是非芈八子一脉,而是华阳太后一系。
         他自然相对会偏向楚系。
         嵇恒淡淡道:“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胡亥蹙眉。
         嵇恒继续道:“楚国灭国之后,芈氏、熊氏在楚地威望大减,而且就算楚未灭,这两族也早压不住楚地其他贵族了。”
         “楚地情况跟其他六国不同,那里的老贵族基本都出自公族。”
         “只是亲疏有别。”
         “吴起变法之后,楚国经宣威盛世,国势达到鼎盛,基本将过去掣肘行使王权的旧贵族扫尽,然在扫灭旧贵族时,楚国是借助了跟楚国宗室较远的旁支之力,而在旧贵族覆灭后,这些宗室旁支渐渐开始主导朝堂。”
         “等到楚怀王上位时,屈、景、昭三大新贵已把持了朝政。”
         “因而楚国开始再次寻求变法。”
         “即屈原变法。”
         “只不过随着改革推进,不可避免的遭遇到屈、景、昭三家抵触,最终变法失败。”
         “屈原被排挤出朝堂,在郢都失守后,自沉于汨罗江。”
         “纵观楚国数百年,基本都是楚王跟贵族共天下,就算有吴起变法、屈原变法,也难以撼动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贵族体系,在楚国的土地上,大小贵族经数百年的私下串联,互结朋党,根基早已无比深厚。”
         “他们追求的是自治!”
         “秦灭楚之后,的确将屈、景、昭三族戮之大半,但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就如吴起变法一样,换汤不换药,只是换了一批领头贵族。”
         “不将楚地的贵族体系连根拔起,楚地绝对不会屈服于秦,秦对楚地压制的越狠,越容易让楚地大小贵族联合起来,到时团结一心的楚地能爆发出多大的力量,这就无人知晓了。”
         胡亥面色微变。
         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
         这是当年苏秦对天下形势做出的判断。
         事实也的确如此。
         当年秦灭楚,可谓倾国之力。
         秦扫天下共用了十年,灭楚就用了四年。
         期间还遭遇了一场大败。
         若非始皇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征兵六十万,执意要打这场灭国战,只怕等楚国缓过气来,天下还会继续陷入四分五裂。
         楚国的根基不可谓不雄厚。
         这一点。
         胡亥也深以为然。
         胡亥骂咧道:“当初灭楚之后,就该将这些贵族全杀了。”
         “不然哪有这么多事。”
         听着胡亥的骂骂咧咧,嵇恒暗暗摇头。
         当年就不可能大兴杀伐。
         秦之所以能全力灭楚,主要是说服了齐国,让齐国没有出兵助楚,若是秦在楚地大杀贵族,齐国的贵族会如何想?
         当年齐日常拥兵二十万。
         在秦灭齐时,更是直接聚兵了四十万。
         一旦齐国插手,楚国贵族再争相作乱,秦国根本就吃不消。
         何况还有个燕国在一旁虎视。
         秦灭楚时,赵魏韩三地叛乱不断,需要不小的兵力镇压,而燕跟秦本就不对付,一直在四周骚扰,秦国虽国力强盛,但也抽不出这么多兵力,这也是为何最初嬴政会同意李信的建议。
         秦灭楚一战影响也十分深远。
         秦胜天下定。
         秦败则功亏一篑。
         不仅赵魏韩三地守不住,还要被齐燕趁火打劫。
         只是在这场天下最终博弈之中,嬴政靠自己的胆识和心魄笑到了最后。
         不过秦为了抓住天下难得的窗口期,以鲸吞的方式吞并了六国,横扫天下的时间过于短,无可避免的也接下了六国的弊端,这些都是日后秦需要解决的。
         对于六国的积弊,始皇选择了无视。
         直接强推新制。
         关东六地本就对秦不满,自不可能轻易屈服。
         而秦还想彻底灭绝六国文化传统,这更是激得六地贵族的强烈反对。
         以至现在民怨民沸。
         扶苏面色微沉。
         他过去跟楚系交好,其实也有心思。
         就是想安抚楚地。
         但听到嵇恒所说,他突然想起了昌平君熊启。
         当年熊启位列大秦相国,权柄不可谓不重,而就在大秦灭楚的节骨眼上,熊启选择了叛变,跟项燕内外夹击,将李信率领的大军击溃,继而让大秦损失惨重。
         他过去一直很费解。
         秦一统天下分明已大势所趋。
         熊启虽为楚国公子,但仕秦多年,若真等到大秦一统天下,熊启能得到了勋赏,不会比王绾、李斯等人差,为什么熊启会选择叛变?尤其当时始皇对熊启可是异常信任。
         现在他隐隐明白了。
         内外有别。
         楚国内部再多倾轧,终究是楚国内部的事。
         也正因为熊启仕秦多年,他知道始皇灭国后会做什么,所以为了保住楚国的传承,熊启选择了背叛。
         熊启如此。
         楚地的其他贵族同样。
         甚至其他贵族没熊启这么多想法。
         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
         扶苏抬起头,幽然长叹一声,“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未尝不是过去天下的真实写照。”
         “秦灭楚,动了楚地大小贵族的利益,引得楚地大小贵族同仇敌忾。”
         “屈、景、昭三族已灭。”
         “然楚地的其他贵族,如项氏、宋氏等依旧存在。”
         “他们还会继续反秦。”
         “因为秦若真的推行下去大一统之策,势必会将贵族过去的荣光付之一炬。”
         “这是他们接受不了的。”
         “楚地的贵族......”
         扶苏深吸口气,目光变得冷冽。
         他现在已摆正了对六国贵族的态度。
         若六国贵族还不肯融入大秦,继续鼓噪复辟之事,他绝不会继续彰显兼容之量,而是会以万钧雷霆扫灭这些丑类!
         嵇恒喝了一口酒,淡淡道:“楚国一直是一个相对松散的国家,经过数百年发展,区域内各大贵族自治,早已成为楚地常态,他们可以接受头上有个王,但不能接受头上的王过于强势,尤其是强势到威胁到他们在封地内的权势。”
         “这就是秦楚间最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