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秦国相 > 第九十章 唯利是趋!驱狼吞虎!(求订阅)
         扶苏若有所思。
         他大抵是听明白了。
         嵇恒是想尽一切可能阻止中间贪腐发生。
         哪怕是多耗费一些人力财力。
         只是他分明记得,嵇恒说的是抢钱,现在的确抢了商贾的钱,但朝廷并未从中获利多少。
         甚至商税是极大可能降低的。
         他问道:“嵇先生,可盐铁不就是用来挣钱的吗?”
         “眼下朝廷既要设立官署,又要加强监督,还要去雇佣盐工,这一来一回,朝廷付出了太多的人力财力,这般下去,朝廷在盐铁上面征收的商税可能不升反降。”
         “这似乎有些不对。”
         扶苏犹豫了一下,把心中疑惑说了出来。
         大秦眼下民生艰难,还要考虑固本,是需要大量钱财支撑的,而今嵇恒提出的举措,不仅不能多收钱,甚至可能会少收钱,这从任何角度而言,都有些枉顾了当下实情。
         嵇恒笑了笑,将铜爵中的美酒,一口饮尽。
         笑着道:
         “你说的没错。”
         “大秦以此法管理盐铁,关中商税一定会降低。”
         “不过需理清一件事。”
         “大秦收这么多商税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保障朝廷运行,更是为保障社会底线。”
         “眼下朝廷或少收了税,但从另一角度而言,也保证了社会底线。”
         “这何尝没有达成目的。”
         “再则。”
         “大秦的商税不会少。”
         “这是为何?”扶苏有些想不通。
         嵇恒轻笑一声,侃侃道:“关中收的商税的确会降,但关东收的商税却是会涨。”
         “两者中和一下,总体还是涨的。”
         “真正少的是商贾!”
         扶苏蹙眉。
         他已越发迷糊了。
         嵇恒坐直身子,摇了摇身旁的酒壶,里面的酒不算多,他将里面的酒尽数倒入铜爵,而后将酒壶放在了一旁。
         这酒壶等会有用。
         这时,嵇恒才继续道:“关中多铁,陇西有盐,又在朝廷眼皮子底下,商贾就算私下想贪墨,也不敢太明目张胆,更不敢太过放肆,但关东不一样,山高皇帝远,想做一些手脚,实在太容易了,以商贾的贪婪,朝廷征收上的商税,只怕只是极小部分。”
         “若推行此法,就是抢商之利。”
         “过去商贾地位很低,官吏贵族大都轻视,不会俯身去结交。”
         “商贾为得到山林池泽的经营权,势必会大量让利给贵族,所以贵族就算坐在家中,都有商贾主动送上钱,因而贵族根本不会正眼看商贾,只会将商贾视为摇尾乞怜的败犬,这种观念眼下依旧存在。”
         “而且很根深蒂固。”
         “只是随着大秦一统天下,这个局面发生了一定变化。”
         “大秦横扫六国时,大量的六国贵族,选择了蛰伏避隐,势必会让出一些利益,相较于田地,山林池泽明显更不为贵族重视,而这些山林池泽最终都落到了商贾手中。”
         “少了贵族盘剥,商贾能到手的利润就太多了。”
         “大秦立国短短几年,不少家财千金的大商贾,就开始接连出现。”
         “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眼下各地大商贾家财万贯,奴仆数千。”
         “不过官吏也好,贵族也罢,大多还没反应过来,依旧以过去的低贱目光看商贾,但现在的商贾早已今非昔比,他们掌握的力量并不输于过去的一些贵族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加之大秦鼓励大商贾参与经营,这更是极大帮助了商贾敛财。”
         “这些商贾稍一运作,就成了横跨数郡的大商贾。”
         “而商贾在得利之后,会选择让利于国、让利于民吗?”
         “不会。”
         “他们只会借民疲敝,更加疯狂的去敛财。”
         “哪怕会致使民不聊生!”
         “而商贾私下更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偷税漏税,去进行账目作假,因为大秦的商税,对商贾而言,实在太高了,但哪怕大秦一石盐只收一枚钱,对他们而言,依旧太高了。”
         “他们追求的是极致的暴利!”
         “你若有心,可以去对比一下,关中跟关东收上来的商税,两者差距会非常大。”
         “而在朝廷严厉的监管下,很多商贾的弄虚作假,偷税漏税都能得到一定遏制,进而增加不少的商税。”
         “仅看关中,商税降低。”
         “但放眼全国,商税是只增不减。”
         “不过也不要对关东的商税抱有太多的期待。”
         “现在大秦对关东的控制力没那么强,就算朝廷施行监管,也做不到应收尽收,但只要将这套体系执行下去,以及能增加一定的商税,对大秦目下而言,就已经是完成了目标。”
         扶苏点点头。
         他其实也没有想到。
         商贾在大一统后竟会变得这么恐怖。
         看着扶苏一脸凝重的神色,嵇恒不由轻笑着摇头。
         商贾并不可怕,但掌握了大量生产资料的商贾,以及跟官吏合流的商贾,那才是真正的血蛭。
         而他想做的。
         就是让商贾摆正自己的位置。
         只能当产品的贩卖者,而不是垄断,甚至是掌控着。
         随即。
         扶苏就有了新疑惑,凝声道:“大秦现在对关东控制力不强,这套体系真能推行下去吗?”
         嵇恒笑着道:“能。”
         “而且一定能。”
         “这是为何?”扶苏不解。
         嵇恒眼中露出一抹慨然,缓缓道:“世间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
         “天下过去对商贾很轻视。”
         “因而某种程度上,算是放任了商贾做大。”
         “但随着朝廷颁行政令,商贾手中的肉,无疑会被地方官吏跟贵族盯上,他们过去是不屑去抢商贾的东西,但现在朝廷主动给了机会,甚至连由头都想好了,你认为他们会控制得住?”
         “商贾有钱。”
         “但他们没有地位。”
         “在地方注定只能任人宰割。”
         “过去是朝廷没有将剑落到商贾头上,加上商贾表面一直在忍气吞声,所以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但朝廷一旦想对商贾动手,天下但凡手中有点权势的,都会想着去薅一把。”
         “商贾眼下是没办法抵抗的!”
         “这也是为何我一直在强调,不要给商贾任何接触权力的机会,一旦给他们接触到权力,就会逐渐演变成官商合流,到时商贾就有了抵抗的能力,而等到那时,再想将商贾拉下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官员也不会同意。”
         “商贾做的就是二道贩子的存在。”
         “理应继续维持原样。”
         “而地位也当继续这般低下。”
         “唯有如此,贵族、官吏才会继续轻贱商贾,才能避免日后出现大规模合流。”
         “商贾享受大量财富的同时,理所应当该戴上一副镣铐。”
         闻言。
         扶苏一下全想明白了。
         商贾现在就是群手中持玉的孩提,空有大量财富,但没有保护财富的能力。
         只不过商贾过去隐藏的很好,并没有被人注意,加之其他人不愿去欺凌一个孩提,给了商贾闷声发大财的机会。
         但现在在朝廷有意的引导下,商贾被推到了最显眼的地方,他手中持有的玉石,也这么明晃晃的暴露在世人面前,一个手持玉石,却又几乎没有反抗之力的孩提,这分明就是送到嘴边的肥肉。
         哪怕关东官吏跟朝廷离心离德,六国贵族对大秦恨之入骨,但在利益面前,也依旧会选择妥协。
         这是利诱!
         正如嵇恒前面所说,关中官吏控制不住,但关东官吏六国、贵族又岂能控制的住?
         他算计的是人心。
         是阳谋!
         他就是在借关东官吏跟六国贵族之手,将天下各地的大商贾一一分肢,哪怕关东官吏跟六国贵族吃下了绝大多数的肉,但只要朝廷能从中吃上一小口,对大秦而言,都是赚的。
         因为这些利益,朝廷之前就碰不到。
         定睛一看,似乎除商贾利益受损之外,各方势力都是皆大欢喜。
         实则不然。
         现在朝廷能吃上一口,那就意味着关东少了一口。
         无形间是削弱了关东势力。
         而且这手法是在借关东之手去削弱关东。
         这分明是在驱狼吞虎!
         再则。
         大秦看似只吃下了少量利益,但实则并非如此,通过官府监管盐铁,朝廷却是将盐铁价格压下了一点,无形间也实现了为民减负,所以从全国角度而看,大秦分明是大赚特赚。
         大秦分明只付出了极小的代价,却不仅增加了商税,还实现了为民减负,更重要的,无形间还削弱了商贾、关东。
         可谓是一举多得。
         扶苏满眼惊悚的看着嵇恒。
         他现在彻底明白为何父皇不愿特赦嵇恒了。
         这人太恐怖了。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若是此人跟大秦为敌,只怕大秦真的危矣。
         而且嵇恒算计的不是人。
         他算计人心!
         他就这么明晃晃的告诉世人,大秦要做什么,但官吏也好、六国贵族也罢,就算知晓其心思,依旧会前赴后继的栽进去,哪怕前期可能会有意的抵制,但最终依旧难以挣脱。
         因为利益动人心!
         关东势力能忍一时,但能忍得了一世?
         他们忍得了?
         其他人也能忍得了?
         最终一一沦为嵇恒搅动天下的棋子!
         他们甚至还甘之如饴。
         一念至此。
         扶苏只觉头皮发麻,甚至是毛骨悚然。
         感谢鹤青烬琉璃的500起点币打赏。
         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