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秦国相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订阅)
         听到嵇恒的话。
         公子高等人心中一惊。
         他们确实没有想到嵇恒会说出这番话。
         大秦并不禁止民众接受知识,但教育本身就是极高的门槛。
         而且要求很高。
         就大秦目前而言,唯有爵位达到大夫级的官吏,才能供应的起子弟入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家境殷实的豪强、贵族,能通过举荐或者保荐的方式进入学室。
         但无一例外,对家境都有很高要求。
         大秦施行的是‘壹教’。
         即统一教化。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大秦旨在通过设立于各郡县,专门培养法律人才的‘学室’完成官吏培养。
         而这些‘史子’‘弟子’是大秦未来的储备官吏。
         非史子也,毋敢学学室。
         眼下嵇恒之意,分明是要降低入学标准。
         而且会降的很低。
         他们对此其实是很费解的。
         这真的可行吗?
         嵇恒自看得出几人的疑惑不解。
         但这的确就是他的想法。
         现在读书的成本太高了,寻常的一枚竹简造价近乎十几钱,寻常家庭根本就供应不起,就算是大夫级的官员,年秩高达六百石,也仅仅只能供应少数几名子嗣,由此足见教育成本之高昂。
         然他的主张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变国家’。
         如何变?
         自然要从底层出发。
         现在贵族跟底层的鸿沟依旧存在。
         唯有将这道鸿沟彻底填平,才能真正的做到变国家。
         知识改变命运!
         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
         也有国家!
         公子高拱手道:“嵇先生,你此言是当真?”
         “而今天下学习的造价之高昂,根本就不是寻常家庭能供应的,就算是朝廷出手,恐也难以维持,其中耗费的钱粮更是海量,朝廷是不可能同意的,也根本就支撑不起。”
         “先生此言托大了。”
         嵇恒轻笑一声,并不在意道:“我所说的入学,跟你们理解的‘入学’不一样,在你们眼中,入学是进入学室,变更户籍,成为大秦未来官吏的储备力量,但在我这不是。”
         “我所说的儒学很简单。”
         “只教识文断字。”
         “并不教授律令,也不教写作、军事。”
         公子高沉思了一下,再度摇了摇头,凝声道:“依旧可行性很低,教习的耗费无比庞大,爵位稍低的家庭,根本就担负不起,即便只教习最基础的,也依旧不是很多民户能支撑的起的。”
         嵇恒微微额首,冷声道:“那就把造价压下来。”
         “嗯?”
         嵇恒冷冷一笑,道:“读书的成本的确很高,但具体又高在何处?”
         “竹简的造价?”
         “书本?”
         “还是传道受业的夫子?”
         “竹简短时没有办法解决,但常人真就非竹简不能习文?”
         “我看未必。”
         “而且传道受业,重要的从来不是竹简。”
         “而是书籍!”
         “过去书籍存于周王室及相关诸侯,而后天子失官,学在四方,大量书籍散溢到了地方,继而促就了诸子百家的兴起,同时也造就了百家争鸣的盛世,即便如此,书籍其实依旧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为上层人垄断!”
         “随着天下一统,知识再度开始向上层集中。”
         “这种情况还在不断加剧。”
         “对于大秦官吏、贵族、豪强而言,他们其实是乐于见到这种情况出现的,与此同时,同样乐于见到的还有儒家,因为底层这块地方,朝廷不看重,不去占领,自会有其他人去占领。”
         “等百年后。”
         “天下就会形成一个古怪的情况。”
         “分明是法制当道,但法制在天下的影响,却越来越弱。”
         “儒学反而大兴。”
         “作为朝廷,不能只计较一时得失之利益,而当纵观于天下十年、百年、千年,有时甚至要做逆势之事,将教育低爵化、普及化,才是大秦今后真正要做的事。”
         “唯有如此。”
         “大秦的根基才能稳固。”
         “才不至于为儒家钻了空子,让法制沦为摆设。”
         闻言。
         公子高也是吓了一跳。
         他怎么也没想到,知识聚于上层的后果会这么严重。
         但朝廷哪有钱供应的起这么多人?
         非是不想。
         而是实在做不到啊。
         公子高苦笑道:“先生立足高远,我等实在佩服,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眼下根本就拿不出钱财,又谈何去实现先生所讲的‘低爵化、普及化’?”
         “先生太高看朝廷了。”
         嵇恒摇摇头。
         他平静道:“事在人为。”
         “大秦想坐稳天下,就当稳住根基。”
         “现在教育的确很难。”
         “但却可以试着做一些改变。”
         “秦篆的教习难度很高,那就放弃秦篆,改用更为简练的隶书。”
         “学室的成本很高,那就不走学室。”
         “只学基础的识字。”
         “识文断字很考究功底。”
         “那就做一些便于常人理解的标识。”
         “一切的一切,就是要将识字难度降下来,彻底打破上层对知识的垄断。”
         “让人人识得了字,看得懂律法。”
         闻言。
         公子高等人倒吸一口凉气。
         嵇恒的雄心太大了。
         他甚至不满足于低爵化,而是想要推行天下,让天下人人有书读,这种想法过于惊世骇俗了,也过于疯狂了,即便是他们,听到这个话,也只觉头皮发麻。
         公子高呼吸有些急促,咬牙道:“先生这是不是有些过于疯狂了?”
         “这恐会为天下读书人叱骂。”
         嵇恒冷笑一声,不屑道:“天下读书人?他们才多少人?天下底层黔首又有多少人?他们的声音还能大过上千万人的声音?正是因为他们控制着知识,所以才能始终为人高看,等天下人人识字,他们又能猖獗到几时?”
         “父皇不会同意的。”公子高苦笑道。
         “伱错了,始皇一定会同意的。”嵇恒双目如炬,他对自己的看法很是肯定。
         “这是为何?”公子高很是费解。
         “因为大秦需要兑现承诺,而想要兑现当年灭六国的承诺,就注定要付出代价,这已是朝廷付出的最小代价了,相对于大秦江山稳固,这样的代价在始皇眼中,算不得什么。”嵇恒意味深长的道:“一切为了天下!”
         公子高眉头一皱。
         他对这些事了解不多。
         因而也不能辩驳,只是觉得有些恍惚。
         胡亥却听得一脸不爽,主动开口道:“嵇先生,你这说来说去,怎么感觉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啊,就算父皇真的同意你的想法,准许入学的标准降低,但跟我们有何干系?”
         “我们早从学室结业了。”
         “总不能再让我们继续去学吧?”
         嵇恒轻言道:“教化之功,利在千秋。”
         “此事尚未开始着手,你们提前知晓,难道就不能做一些事?”
         “做什么?”胡亥直接问。
         “书!”嵇恒道。
         “书?”胡亥眉头一皱,疑惑道:“什么书?识文断字的书,不是早就有吗?”
         嵇恒摇了摇头,轻笑道:“这自然是有不同。”
         “我前面说过,朝廷是供应不了那么高质量的教学的,所以一定会尽可能的降低标准,其中主要便是从识字上着手,改秦篆为隶书,从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才能精通的识文断字,增添用一些辅助的标识,加以区分,继而降低识写难度。”
         “此次之外。”
         “教习的文书也当变。”
         “不再是侧重于实际的户籍,《语书》《为吏之道》等书籍,而是用一些更为低幼的书籍替代,其主要的作用便是加快学子识字之能,一切以常见字为主。”
         公子高迟疑了一下,缓缓道:“这样的内容朝廷也有。”
         “《仓颉篇》《博学篇》《爰历篇》。”
         嵇恒摇了摇头。
         “我知道这三篇文章。”
         “这分别是李斯、胡毋敬、赵高写的,但常见字跟千字文是不同的。”
         “你们要做的便是编纂教材。”
         “可以用这三篇文章为借鉴,但主要以常见字为主。”
         “难度逐年递增。”
         “在这方面,你们可以去询问勘字署的官员,他们过去整理天下文字,无论对秦地的常见字,还是六地的常见字都有很深的了解,最终编纂出最适合天下启蒙的教材。”
         “另则。”
         嵇恒看向了公子高、公子将闾,嘴角露出一抹微笑,意味深长道:“按大秦的‘昏事’情况,你们恐早早就成家了,甚至子嗣年岁也快到上学的时候了,若你们编纂的教材,能加快自家子弟的学习进度,那样的教材便合格了。”
         “你们过去接受的是天下最上等的教育。”
         “因而你们更有话语权。”
         “将其不断细分、简化,最终编纂出适合总角之龄的书籍。”
         “此等大功。”
         “我相信始皇不会吝啬爵位的。”
         听到嵇恒的话。
         公子高等人目光微动。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眼中闪现一抹决绝。
         若是真的可行。
         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沉思良久,公子高拱手道:“多谢先生指点,我等这就回去,进行尝试。”
         嵇恒微微颔首,道:“你们不用着急,你们眼下有充足的时间去试错,只要最终能做出结果,我相信你们的努力,始皇是能够看见的。”
         听到嵇恒的话,公子高等人眼中露出一抹激动。
         身为人子,谁不希望得到父亲认可?
         今天只有六千字。
         还欠十九天万字更新。
         感觉身体有点状况,以后更新都会放在白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