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秦国相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堂。
         嵇恒跟张良相向而坐。
         两人的中间,摆放着一壶酒,上面还冒着淡淡的云气,刚温好,还带着几分热气。
         嵇恒给两人各自倒了一杯,笑着道:“这种陈酿的酒,我这几年也是第一次喝,也不知味道如何。”
         张良看了眼酒杯中的清酒,脸色也显得很平静,举杯尝了一口,点头道:“味道不差。”
         “哈哈。”嵇恒笑了笑,也尝了一口。
         张良扫了眼一旁的公子高等人,摇了摇头道:“你终还是跟扶苏走向了陌路。”
         嵇恒不置可否。
         他淡淡道:“这其实很早就注定了,倒也不算意外,而且孑然一身,未尝不是好事。”
         “至少洒脱。”
         张良点点头,也没有否认。
         张良举起酒杯,抬眸看着嵇恒,好奇道:“你还准备为扶苏出力?”
         嵇恒点了点头,也摇了摇头,他轻轻的摇晃着酒杯,淡淡道:“我还想再试试。”
         “你还想试什么?”张良眉头一皱,眼中很是费解。
         嵇恒目光深邃,冷冷的看向嬴斯年几人,肃然道:“我想为天下试试另外的路,我要改制天下!”
         “节制天下权势!”
         闻言。
         张良眼皮一跳。
         他摇头道:“你不可能成功的,他们不会给你机会,也不会容许你那么做。”
         嵇恒冷哼一声,淡淡道:“哪有如何?机会是自己争取的,而且我也没想过靠我一人之力就做到。”
         “但为天下做个引路人,却也勉强算是合格了,至于天下最终会走向何方,变成何样,那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了。”
         “我只能尽力而为。”
         张良沉默。
         他神色复杂的看着嵇恒,对于嵇恒思考的事,他其实很少去想,他过去的注意力都在反秦上。
         根本无暇分心于此。
         但他几乎是可以预见,其中的艰难,他结合六国贵族之力,裹挟地方民众,尚且难以倾覆大秦。
         如今嵇恒分明是想以肉身之躯,去抗衡整个天下旧有之格局,跟天下所有既得利益者去抗衡,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
         秦皇帝就是最大的阻碍。
         因为皇帝本身就是天下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改制,便是要重新划分其中权利利益,秦皇帝又岂能甘愿?
         就算嵇恒谋算滔天,能够凭一己之力改变旧制,但撼动制度易,撼动人心难。
         在华夏这块土壤上,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沉淀积累,世人早就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思想观变。
         有权者谋利,有钱者谋权,有权有势者,只想着变得更有权有势。
         “你做不到。”张良直接下了判断。
         嵇恒很干脆的点了点头,道:“的确做不到,也没办法做到,人心太复杂,制度终究靠的是人治。”
         “但以此为驱动力,却是能极大促进社会向前,也能因此让天下获得更长久的安宁。”
         “因而何乐而不为?”
         嵇恒一脸笑意。
         张良迟疑片刻,还是摇了摇头,沉声道:“我虽不知你的真实想法,但可以预见,伱改不下去。”
         “大秦这些官员不会同意。”
         “该改革从来都很难。”
         说到这。
         张良也一脸唏嘘。
         当年韩非子试图在韩国掀起改革,只是还没开始,就被韩国大臣给排挤出朝堂了,郁郁之下,这才为嬴政请到了秦国。
         韩国是这样。
         其余诸国同样如此。
         改制,不是简单的请客吃饭,是需要耗费很大心力跟精力的,不仅要想着建立较为完善健全的制度,还要跟朝臣斗智斗勇。
         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就算最终制度敲定了,日后的推行落实,同样是阻力重重,很可能到最后都不了了之。
         眼下的大秦真有这个魄力?
         真有这个决心?
         随即。
         张良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有些不确定道:“这就是你有意划分出关东跟关中的意义?”
         “你想靠着制衡两方,从中左右逢源,继而达成改制?”
         张良又摇了摇头。
         “不够。”
         “关东终显得弱了点,不足以抗衡关中势力,你眼下也不可能得到扶苏明面上的支持,而且你一旦触及到太多本有的利益,关东跟关中未必不会站在一起。”
         “到时你根本无力制衡。”
         “你还有其他的东西为助力。”张良很肯定。
         他对嵇恒还是有所了解的,知道嵇恒不会草率出手,即便这事是嵇恒想做的,他同样会谋而后动。
         将自己能准备的做到最好。
         只靠关东跟关中互相制衡,借此来走丝线,这不符合嵇恒的性格,他一定另有依仗。
         嵇恒笑着点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局势是变化的,人心很复杂,难以长久的揣测。”
         “与其说我另有依仗,倒不如说是在局势的推动下,有人会主动为我摇旗呐喊。”
         “谁?”张良皱眉。
         嬴斯年等人也望了过来,满眼好奇,这改制影响的,不就是关东跟关中官员吗?除了这两方,还有谁能为助力?
         陛下?
         这個念头刚一升起,就直接被打消了,不可能的,在这种局势不明的情况下,扶苏不会轻易下场。
         嵇恒之前都明说了。
         那还能是谁?
         嵇恒笑而不语,淡淡道:“我其实也不知道,要看情况,或许有,或许没有,要依时局而定。”
         张良眉头紧皱。
         他紧紧的看着嵇恒,试图从嵇恒脸上看出一些端倪,只是嵇恒太平静了,古井不波,看不出任何东西。
         张良道:“若不是关东跟关中的势力,天下能影响到的,有机会影响到的,只怕不足够。”
         嵇恒轻笑道:“够与不够,到时就知道了,或许这本就是我的一厢情愿,哈哈。”
         “不过我不介意为他们添堵。”
         “我已为扶苏请旨,特赦你,并准许你参与这次的改制。”
         闻言。
         张良瞳孔微缩,眼中满是诧异跟难以置信,他实在没有想到,嵇恒竟会为自己开口。
         还让自己参与这么重要的事。
         他就不怕自己使坏吗?
         毕竟……
         大秦可是自己的仇人。
         有这国仇家恨。
         嵇恒双目灼灼的看着张良,正色道:“子房兄,可有想法跟我再去这浑浊的世道走一遭?”
         张良沉默。
         他其实根本没想过这一出,甚至这次前来赴会,都抱着必死的信念,而且对他而言,死倒是一种解脱。
         所以在得知嵇恒外面护卫的侍从撤走后,便直接过来了,但他没想到,嵇恒竟为自己求特赦。
         还想让自己参与天下改制。
         这实属出乎他的意料,他甚至连想都没有这么想过。
         也想不到。
         张良看着嵇恒,神色复杂道:“我可是张良。”
         嵇恒道:“我要的就是张良,这事还非你不可,在关东叛乱的那些年,你应该看到了地方的惨状。”
         “这是你的赎罪!”
         “我一个人终究太过单薄了,有你在,能给我分担不少压力,他们对你可是恨之入骨。”
         “这岂不是快事。”
         张良心念一动,还是摇了摇头,道:“天下事已了,我无心掺合进这类事。”
         嵇恒不置可否,道:“不要先急着拒绝,可以多考虑考虑,你其实知道,一旦卷入其中意味着什么。”
         “会面临着什么。”
         “不过以你的情况,根本不会在意那些,过去的事已了,也该向前看看了,你的才能,不当被埋没。”
         “也不能将天下,让给自己厌恶的人,你说是吧。”
         张良哑然。
         他凝声道:“我是韩人,跟秦有着血海深仇,让我为大秦效力,我做不到。”
         嵇恒摇头。
         他淡淡道:“我没想让你为秦效力,我只想让你站在大秦官员的对立面,这何尝不是一种反秦呢?”
         “有时候,最了解自己的,往往不是身边的人,而是敌人。”
         “我需要你替我,将朝臣粉饰的虚假给撕破,揭露下面的森森白骨,揭露下面的血肉狰狞。”
         “如此。”
         “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才能让这些人不得不露出更多破绽,继而有更多机会去谋求更多。”
         “这事,只有你能做到。”
         “其他人都不行。”
         “他们没那胆量,也没那见识,更没那个能力。”
         “我知道你不是很情愿,也的确不想再卷入进去,但天下有时就是这样,半点不得人。”
         “你好好考虑。”
         张良双拳紧握,手上青筋暴起,心中很是挣扎,他的确不想掺合进去,但也不得不说,嵇恒想做的事很有吸引力。
         或许不会成功。
         但参与进去,却是能让自己有很大的成就感、满足感。
         他过去几乎都是为了复仇。
         很少为自己谋划,也很少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眼下嵇恒抛出的事,让他大为心动。
         这是敢为天下先。
         敢为天下不敢为之事,敢为天下不敢想之事。
         虽千万人吾往矣!
         仅仅是想到这个场景,张良早已沉寂的心,也不仅感到了一些躁动,甚至是生出了几分欢喜。
         良久。
         张良一脸苦涩的看着嵇恒,颇为懊恼道:“你就这么吃定了我?认为我一定会同意?”
         嵇恒笑着道:“之前还不确定,但现在确定了。”
         “商人逐利,文人追名。”
         “世上又有多少人,能经受得住青史留名的诱惑?虽然也有可能是遗臭万年。”
         “但我相信,历史最终会给予公正的评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