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都重生了,又当消防兵了? > 第三百九十章 应该破格提干
         金海湖是很大的。
         约是西湖大小,六点几平方公里。
         不过今天选定的地方,是一个相对狭窄之处,但距离对岸,也约有一百五十米距离。
         说实话,大家是有点懵的。
         每组的6个潜水员穿戴好蛙人装备以后,有些不知所措。
         大家围成一圈。
         “这尼玛,从哪下手啊。”
         “不是,找到以后,怎么办?”
         即使是100斤的假人,在水里也不是好搞的,那是密度挺大的重物,想抱着游回来,实属做梦。
         此时,方淮站在圈里面,伸出两根手指。
         “搜索,可以分区!救援,两个办法!刚才说了,T型,直升机索吊!”
         旁边的3号有些呆呆道:“以往搭建的绳桥,最多不过四五十米长,这个是不是太长了?没搞过啊!一会实在搞不了绳桥的话,能用救生绳绑住拽回来吗?”
         方淮的嘴抽了抽。
         “领导今天要是来看这种见义勇为型救人项目的,他还不如端个板凳,去天津狮子林桥边上呢!那儿天天有天津掰掰跳水!
         今天,必须把你们的专业能力都展现出来!
         绳桥的主副绳,牵引拖拉绳,我去挂!一组,去把车上的装备全部拿过来,放到岸边!”
         队伍里立马出去了几个人。
         几个组长,也立马开始分配自己小组的搜救区域。
         “我们一组,一会沿绳桥附近三米范围进行搜索吧!假人几乎分布在岸线十米后,至五十米处!绳桥锚点,就在那棵树!这次,要使用三脚架固定高度!你们四个组,在绳桥两边进行搜索!”
         “这次主要是锻炼你们,我们组由16号指挥吧,我担任队员。”
         二组组长林冲多少也有点紧张,他对自己的救援指挥能力还是缺了点自信,而今天,后面那个穿白衬衣的,可不止是消防的领导。
         这年头,公安第一领导是要兼任武警第一政委和党委第一书记的。
         直至“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这一轮军改以后,公安才没有了对武警的指挥权。
         16号能被林冲点到,明显也是有指挥能力的,而且是个军官,立马点头道:
         “好!我们二组负责左侧!”
         李逵却没有露怯的意思。
         “三组也在左侧,我们靠外,我在岸上指挥,大概边界线在哪我记得的。”
         “行吧,我们两组负责右边。”
         方淮就要把200米一条的特种绳全部展开,往自己身上绑,但绳实在太多,根本不好固定。
         林冲见状,立马道:“伱只带主副绳!其他的给我!”
         方淮看了他一眼。
         就是这一眼,“你瞅啥”的世界,又达成了。
         “行啊!”
         方淮笑了一声,两个蛙人,争先恐后往岸边走去。
         后面十几米处的两位领导,一个抱手,一个双手插兜,下半身一前一后的轻微晃荡。
         随意的姿态,代表了两位领导较为轻松的心态,亦代表了他们对结果的容忍度。
         看着这些小伙子在现场商量,愁眉苦脸的样子,部领导心里也确定,这确实是一次临时的考核,并无排练。
         但很快,他们开始动了。
         各个区域开始分开,有人拿着小旗去与直升机交涉,有人在岸上绑锚点。
         于副局对着不远处站着的胡培洲招了招手。
         “小胡,你来给领导介绍一下!”
         胡培洲立马跑步过来。
         “领导,现在是T型救援系统的搭建!这套T型系统,是我们前年在香港DAS…对比国际…”
         一顿高大上的描述。
         而下面的那帮人也不负所望,一展开,就显得井然有序了。
         率先下水的两个,更是你追我赶,飞梭一般往对岸游去。
         蛙人入水是看不到,可是那岸边余绳入水的速度,足可见其迅速。
         领导虽然在听,但也听不太懂,眼神被那两条竞速的长绳吸引。
         胡培洲的讲解,也随着领导的眼神进行变化。
         “专业蛙人长距离潜水行进,往往采用蝶泳泳姿,利用流线,腰摆打腿前进,减小阻力,这样能够在水里最快速度穿梭…”
         “哟,出来了。”领导叹了一声:
         “行啊,这两个小伙子,不比我前年看那个专业潜水队的慢。”
         胡培洲笑了笑:“一个是我们从反劫机请来的体能教官,另一个,是我们消防的后起之秀,您或许都有所耳闻。”
         “哦?”领导这次真的惊奇了一下。
         于副局则有些尴尬。
         领导有所耳闻?
         你知道各个系统优秀的武警战士,这位领导一个月要见多少?
         话说大了吧?
         但,胡培洲笑道:“唐家山,突击队的副队长,那个突击队计划,就是他提出来的,担任队长的高炮旅金旅长,对他赞不绝口。”
         这一下,于副局立马回过神来了。
         “哦…是他。”
         这是一段公开却又未完全解密的秘辛。
         这种事,在领导心里,却是格外的清楚。
         白衬衣领导也笑了:“我知道了,他是作了大贡献的哟!过两个月,我还要亲自给他授功!听说是个地质专家嘛,消防的地质专家,对吧?体能也这么好?”
         领导听到的,终究只有一面。
         胡培洲赞叹道:“全能型战士,各项科目,在这一期里,始终是第一。”
         领导的头忍不住点了起来。
         “人才啊…当兵多少年了?”
         这句答话,胡培洲斟酌了一下。
         “义务兵。”
         这下,两个领导都愣了。
         他们是知道有这么个人和事迹的,但没有详细到掌握具体资料的地步。
         但今天,领导的心里,又多了一个能打大仗的尖兵印象。
         确实优秀啊。
         胡培洲其实还想说说他提出中队改革的事迹,给领导留下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以示消防正在能人辈出,欣欣向荣。
         但这事,于副局晓得就行了,在上面领导眼里,改革,应该是消防局的功绩,而不是某一个人的。
         “好,也好,义务兵,那就代表年轻啊。”
         领导再次点了点头:“年轻,就能为消防部队多作贡献,这种优秀的战士,要关心他们的诉求,想法长期留下来,成为部队的基柱。”
         于副局更是言简意赅:“嗯,上等兵了,还有几个月…应该破格提干。”
         在他们眼里,义务兵提干,肯定是破格的,以提干的正式条件来说,虽然没有规定义务兵一定不能提,但是班长的年限规定,也在把提干要求往士官上靠。
         闻劲松当初这么狂,也只能打第三年提干的主意。
         但,这些要求,在领导眼里,不算什么。
         “嗯…”领导也长出一气,表示肯定。
         胡培洲笑了笑,没有点破方淮是不是上等兵的事情。
         于副局这里,迟早会对他了解更多的。
         这边岸上,锚点已经固定,用救援三脚架抬起高度,对着对面等待的俩人挥手示意。
         对岸俩人,拽起绳子,猛地一拉。
         两条绳子,在水中兀地腾起。
         一百五十米,绳子蘸水,可是相当重的。
         带起的威势,也十分震撼。
         越长的绳桥固定,需要的力量就越是夸张。
         那边俩人拉起绳子,猛力绷直了,开始在那边绕树固定。
         领导看到越收越紧,越绷越直的长绳,不禁问道:“这个绳子,有多少米?牢固吗?”
         胡培洲立马接话:
         “整绳长度200米!大约使用了160米左右!
         这还不是极限,国际上,现在最长的救援绳桥,可以搭建到270米,不过需要八到十人进行两端固定,对岸至少要五个人,才能保证绳子完全绷直。
         安全性方面是有保障的,这个科目在国外,常用于山岳峡谷救援,有条件的话,我们也想搭建一个250米以上的山谷救援模型,进行试验长距离的稳定性。”
         胡培洲一句一个国外,句句表示着对标国际的自我要求。
         自我要求提了,眼见领导的头开始轻微晃动,胡培洲立马长叹一声,接着道:
         “这个科目,普及意义很大,包括许多我们教授的科目,都是很有实战意义的,今天展示了很小的一部分。
         可惜,这些科目,对装备的要求也很高,我们短期内无法大面积配备,也不现实。
         所以想出了以试点带全局,轮训教授,逐步配备的方法,让战士们在试点中队先学会操法应用,等到装备下来,操法的应用能够更快进入实战,在有限的条件下,用最小的投入,来换取时间。”
         胡培洲不断表达着“咱们有多会省钱”。
         讲述过程中,两边的绳桥,也搭建完毕了。
         “下水!开始搜救!”
         一声大喝,蛙人们开始下水,直升机也在岸边的指挥下,开始升空。
         旗语指挥悬停,前进,有条不紊。
         周围一下热闹起来了。
         整个准备过程,大约用了20分钟。
         有了助力,真正的大活儿,也开始了。
         方淮回到这边,立马绑定绳桥护具,开始炫技。
         蛙人,领导见过不少。
         会飞的蛙人,领导还是头一回见。
         只见方淮搭着绳桥,带着一个救援担架,到达湖中一处,扬手,悬停。
         比划了几个手势。
         岸边立马有人大喊:“牵引绳,停!提拉绳,下!”
         “一,二,一,二!”
         方淮到达水面时,对着岸边向下挥手。
         “纵向,松给他10米!”
         绳一松,方淮一个猛子下去了。
         胡培洲见到这一幕,转头对着领导道:
         “横向牵引绳能把人送到指定位置上方,两条纵向提拉绳,能够把人员和担架送下去,拉上来,水中救援,也可用同样的方法实施……”
         半分钟,一番解释的话都没讲完。
         水上,露头了。
         方淮扬手,俨然是一个上升手势。
         胡培洲一惊。
         这么快就要上来,氧气出意外了?
         领导在岸边,你多少憋气下去搜一会吧?
         “他要上来?”这个动作,领导也看懂了,问了一句。
         “呃…可能是氧气…”
         胡培洲正欲解释。
         绳索渐渐重新收紧,担架,绑着一个红色假人,露出了水面!
         岸边的人大喜。
         “上来了,上来了!拉!”
         这一下,两个领导和胡培洲有点惊呆。
         啥意思?不是搜救吗?
         搜哪了?人一下去,嘎就上来了?
         领导看了于副局一眼。
         你们作弊?
         于副局看了胡培洲一眼。
         你作弊?
         胡培洲嘴角微微抽搐,看了看空荡荡的水域。
         怎么作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