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真不想当奸臣 > 第128章 谥号
         “叮!”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祸乱后宫】。”
         “获得任务奖励:替身娃娃2枚,甲子丹2颗。”
         大楚,彭城,龙神殿内。
         两个范离正在闭目打坐修炼,乌骓捧着团团,安静的在一旁护法。
         突然!
         凭空又出现两个范离,他们相视一笑,各自寻个蒲团坐下修炼。
         “主人这到底是什么秘术?”乌骓心中暗暗吃惊。
         她曾经听闻,玄门道家有无上秘术,名为【一气化三清】。
         可眼前的场景,主人居然突破了‘三’个限制。
         加上本尊,共有五位主人?
         “乌骓。”
         其中一个范离停止修炼,对着乌骓伸出右手,只见他掌心托着一颗丹药。
         “这是甲子丹,可延寿六十年。”
         乌骓大惊!
         她一直盼着范离再给自己续命丹,却没想到等来了甲子丹?
         六十年寿元?
         这是何等恐怖的丹药,莫非天级九品!?
         甚至是仙丹?!
         “主人,我……”乌骓声音微颤。
         她突然觉得,自己为范离做过的一切,包括曾经力战血凤圣主,在这粒甲子丹面前都不值一提了。
         范离挥挥手:“感动的话不用说了,这是我对你的承诺。”
         乌骓岂能不感动?
         但她还开口,便感觉练功房内华光流转,灵气翻腾。
         这分明是破境前兆。
         “主人终于破境,成为筑基期了?!”乌骓震惊不已。
         她为范离护法多日,亲眼见识了他的修行资质。
         十倍练功房如何?
         两副躯体同时修炼又如何?
         就连范氏药行定期送来无数珍奇丹药,也始终不能帮范离破境。
         炼气境,仿佛是他的极限?
         现在,范离竟毫无征兆的破境筑基了?
         乌骓看不懂,看不透,范离却是心知肚明。
         “天损。”
         “终于破除了。”
         ……
         …………
         大汉,举国戴孝。
         未央宫中,文武百官身披麻衣,哭倒一片。
         他们无法接受,大汉朝为何如此多灾多难?
         “桓、灵二帝,朝政混乱。”
         “董卓入京,贻害无穷!”
         “当今陛下蛰伏多年,终于诛灭董卓。正是凤凰浴火,一鸣惊人的时候!”
         “主政百日,政通人和。朝野风气,焕然一新。”
         “谁曾想,陛下竟突然驾崩……”
         老臣卢植声泪俱下,再也说不下去。
         其余朝臣,更是当场哭昏死过去好几个。
         有人渐渐发现了异常。
         陛下灵前,居然见不到长乐公主的身影?
         楚国正使范离,身为兄弟邦国,竟也不来灵前祭拜?
         还有那曹操、刘备、孙权,人都到哪里去了!?
         老臣们虎目含泪,目光望向未央宫门方向。
         “派人。”
         “去司空府、左将军府和骠骑将军府,把那三位大人请来,给陛下磕头!”
         老臣卢植恨声咬牙,对三人的不满甚至超过了董卓。
         但他话音刚落,就听见宫殿外传来嘈杂沉重的脚步声。
         嘈杂,因为人多。
         沉重,因为身披甲胄。
         曹刘孙来了,带着军队来了。
         “大胆!”卢植怒吼道:“你三人要造反吗?竟敢身披甲胄,率军闯宫?”
         近万人的精锐将士,站满了未央宫外广场。
         曹操、刘备、孙权三人,齐头并肩前行。
         三人无视了卢植的怒吼,径直走到汉帝灵柩前停下。
         三人极有默契,朝着棺椁躬身拱手施礼。
         “行跪拜礼!”卢植怒道。
         “来人。”曹操面无表情道:“卢大人年事已高,未免劳累伤身,即刻送卢大人回家中休息。”
         一名身如熊虎的巨汉站出来,瓮声道:“得令!”
         他将一双铁戟插在背后,探手捏住卢植,不顾他怒吼叫骂,扛着大步走出未央宫。
         这做法,虽然不像董卓那样弑杀,但强横霸道,也足以震慑人心。
         董卓之乱,几乎杀尽了强项刚直的大臣。
         如今只剩一位卢植,其余汉朝官员都选择明哲保身。
         宫殿内,一片死寂。
         “诸公。”
         曹操的声音,传遍整座大殿。
         群臣跪伏在地,身心惧颤。
         此刻他们有些恍惚,分不清自己是在跪汉帝的灵柩,还是在跪曹操、刘备、孙权。
         “陛下殡天,万民悲痛。”
         “吾等当追思陛下之圣德,拟定谥号,然后入土为安。”
         “但拟定谥号是大事,还需百官一同商议,我三人不敢擅专。”
         朝臣们心神恍惚。
         等好不容易回过味来,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商定谥号?
         这种事虽然隆重,倒也不难。
         陛下诛杀董卓,是有为之君,谥号当然以赞颂为主。
         “还以为他们三个要改朝换代,看来是我等多心了。”
         “卢大人性格急躁,错把三位大人当成董卓之流。”
         “这三位终究是陛下倚重之人,是忠臣。”
         朝臣们越想越觉得轻松,便开始认真思考谥号。
         有人提议:“陛下勤学好问、道德博厚,谥号用‘文’如何?”
         又有人提议:“陛下定克祸乱、威疆德敌,谥号用‘武’更为妥当。”
         没一会功夫,各种美谥如庄、明、宣、睿,都被拿出来建议。
         只是,百官们说着说着,声音又渐渐弱了。
         他们发现未央宫中唯三站着的曹操、刘备、孙权,都是目光冰冷盯着他们。
         明白了。
         三位大人并不喜欢美谥?
         难道,要给陛下用中谥,甚至恶谥?
         在场跪着的众官员们,谁也不敢先开这个口。
         毕竟,他们都是汉帝的臣民。
         “仲谋,你觉得陛下用何种谥号最妥当?”曹操突然笑着转身,问向孙权。
         孙权也在笑,却是冷笑。
         “吾少读书,不似曹公与皇叔博学多才,不敢胡乱建议。”孙权拱手,后退一步,以示不参与谥号建言。
         狡猾。
         曹操和刘备心中同时冒出这两个字。
         但孙权左右逢源的毛病,他们俩这些年早就习惯了,也懒得计较。
         “玄德,你心中可有合适的谥号,请先说说看?”曹操问道。
         “请明公先说,备不敢与明公争先。”刘备谦让道。
         曹操笑看他一眼,终于不在推让。
         他朗声道:“当今陛下慈惠爱亲,谥号中当有一个孝字。”
         听他这样说,群臣也都没什么意义。
         百善孝为先,‘孝’也算美谥的一种。
         曹操继续道:“然而,大汉国祚将尽、气运已终、难再传承。故而旧朝当灭,新朝当新。陛下为大汉末帝,所谓聪明避哲约献。陛下的谥号,便是【汉孝献帝】!”
         他话音落下,群臣震惊!
         才疏学浅,这一章写得实在费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