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周守藏史 > 第七十五章:《周易》-渐卦(求首订)
         风允几多尝试。
         对己身智慧行以渐卦,可成,但按照智慧之序来说,就需要多认知这个世界,多阅书,多处世,方可渐进智慧。
         而对于非己,对那半枯萎的野草施展,助其成长,但原本老去的枝叶加速衰败,恍惚若冬时蛰伏的枯草。
         “循序渐进,需遵循规则,过犹不及,拔苗助长只会得不偿失。”
         风允这才算弄清楚渐卦异术。
         至如今,种道《周易》,他也学会了三个卦象。
         未济卦——未满有缺。
         既济卦——盛极转衰。
         渐卦——循序渐进。
         “文道以聚势,武道以护身,大庭已乱,文道难昌,无武无兵,何人听我言论。”
         《周易》博大精深,短时间无法帮助风允应对大庭之劫。
         随即风允催动天赋种道之术,默默卸下了这玄奥难解的《周易》。
         改种道——
         姓名:风允
         天赋:种道-剑术
         异人阶位:后天一流
         主职业:武-剑客
         地位:风君
         副职业:夫子、游士
         职业属性:
         文气:82
         名望:63
         剑术:61
         职业异术:愠怒之剑30
         副职异术:呵斥20、篆文25、礼剑23、共戚策25、大禹赋30、阴阳爻30、未济卦30、既济卦25、渐卦20、山海经-异兽2、山海经-帝1
         ……
         武道,以求内息,而非文气,但君子亦可持剑而杀。
         随即,以文气御剑术,为君子之武。
         “行之剑术,我也好周游列国。”
         风允不禁想起前世所闻,孔子乃一孔武有力之大汉,腰配刀剑,身后聚数十名弟子周游列国……实在有趣。
         如今风允却是有所悟。
         “只有身具勇武之人,去论道理,才能让他人信服。”
         回归大庭后,若非他自身有些实力,不然在大殿上可无法那般强势。
         而文道常以大势压人,武道常以兵器制敌。
         动乱之时,无兵器制敌,就无人听他说大是大非了。
         思罢,随手折一树枝,挥舞剑术。
         在种道之术下,其剑术越发凌厉,可随其自身之势,又越发内敛。
         藏剑之锋,隐而不发。
         ……
         一连几日,越君不理国中内政,强令征兵,议决亲征之事,已然传入大庭国内。
         大庭国越发震动,国民惊恐,都在期许大庭肃伯能快些决策。
         可就是这时,吴国边境传来消息,吴国欲与大庭联手,对敌越国。
         在不征得大庭首肯后,也强势出兵,驱入大庭。
         一时间,国中之民不知是喜是忧。
         “吴国之心,怕是意图若越啊!”大殿之上,有士怒之。
         越国势大,吴国此时无法吞并,随即才将目标盯上大庭。
         若是帮助大庭打退越国,既能打压越国之军事,又能明帮暗夺,从大庭获得不菲好处。
         若是大庭战败,吴国也可撤军,如此损伤亦小。
         若是越国退兵,那吴国还可长驱直入,向大庭索要……
         真真是卑鄙之举。
         “越国莫非不怕吴国,怎不见丝毫回退?”
         伴随着司马送来的情报,越君正快马加鞭往大庭赶来,毫无退却之意。
         “公子烈行刺,亦不能使越国如此重兵,莫不是还有隐情?”有人发问。
         但无人作答。
         “报!”
         “越国来信!”
         “快,呈上来!”席上,肃伯急切,但他还是看了大宰一眼,略有不满之意。
         瞧至大宰断壁之处,他蹙眉道:“大宰,战前祭祀之事,还需多久?”
         大宰咳嗽一声,恭敬道:“明日即可。”
         闻言,肃伯缓缓摊开书信。
         “大宰啊,越君说,让风君携带大庭重宝,与蛇妖之心前去求和,不然兵临城下啊……”
         肃伯纳闷,这大庭重宝是什么?
         蛇妖之心又是什么?
         他疑惑地望向大宰。
         大宰抬眸。
         一旁的宗伯张口欲言,但大宰摇头阻止,他道:“大庭重宝,乃是大庭传说的河图……但东夷之地,本就有众多伏羲或大禹的后裔,其皆有各自传说。”
         “或是河图,或是洛书,或是禹之开山斧,或是鲧所盗的息壤,或是测量之玉简……”
         “其越国为大禹后族,自然也有自己的定论,他恐是以为河图在大庭吧。”
         “大庭此时何来河图,简直可笑!”大宰起身,规劝摇摆不定,已有投降之心的肃伯道:“君上,河图我大庭如何有之啊?”
         “而那蛇妖……乃是……还是阳伯之凶物,阳伯薨前令宗伯困于典籍宫内,余本愿待战前祭祀之时,斩杀蛇妖,以祭大庭啊!”
         肃伯听得头疼。
         “风君可曾应允了,你快些去办,若是不行,就快些想办法说和!”
         “诺!”大宰深深一拜。
         “且退吧!”肃伯挥手,自先起身而去。
         大宰紧忙道:“明日祭祀,还请君上观礼,以振国威!”
         无人应答,但大宰清楚明日肃伯必定会去。
         这可是身家性命之事。
         待到众多士大夫离去,宗伯走到大宰面前。
         望之大宰断臂白发,形如枯槁的模样。
         他道:“你这又是何必呢?”
         大宰漠然道:“大势所趋,不争即亡。”
         “唉……你若是自祭,又如何确保风君会帮助大庭呢?”宗伯这才想起,河图出,还需一人控制河图,以大庭国运纠缠,方能显威。
         “自祭?”大宰环顾四周,大殿内就他与宗伯二人,随即其文气成屏障,方才道:“另有其人也。”
         “另有其人?”宗伯蹙眉,再蹙,随即猜到大宰之心,颤颤巍巍道:“伱是想!”
         大宰默默点头。
         “孤注一掷,以一国之未来作赌注,那自然要用最好的祭品。”
         宗伯瞪目,可大宰抬起仅剩的一只手臂。
         “嘭!”木拐落地,而大宰的手也落到宗伯肩头,将宗伯的怒意压住。
         “我不过是一大宰,天资不比风君,也已然老迈,文道早就看到了头,自然要将主祭之人让给我风氏最杰出的子弟。”
         “而被祭之人,女娲氏每一代只有一位嫡系,其就是百年前的女娲氏嫡系。”
         “我伏羲风氏,自然也要让嫡系,最具威望之人……被祭祀。”
         “如此,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且,肃伯昏庸可见,大庭只会败于其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