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周守藏史 > 第二百一十二章:水无声而利天下
         “这是吴萸?”
         清晨,大殿之内,百里奚与黎月皆在。
         风允望向一脸络腮胡,依旧扮做男子的黎月,询问道:“此药可是长在吴国,可有多?”
         荆楚及扬粤,百万之多,所需大量的药材方能治愈瘟疫。
         如今荆楚忙着战事,似乎将瘟疫一切相关都丢给了风允。
         对此,风允隐隐有怒。
         安地一地,即使有浔阳学子,人力又如何能足,去寻草药呢?
         如此广阔的瘟疫,若无草药,他即使以异宝施展医术,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神农再世也怒而叹之。
         不过此时,他心中已有计策,等楚君亲自来与他说。
         这边,他还需与黎月说清这吴萸之所在。
         “是吴国,当初风子为百越定策,巫医传承之道,我百越自然遵守,四处山野寻风君《神农本草经》中的各种草药,以作学习。”
         “而在此过程中,百越还发现诸多书不曾记载的药物,这吴萸在邗国境内也有,但听闻是吴国所繁衍而来,且与荆楚的茱萸相似,所以有此名讳。”
         黎月细声解释,望向风允因为一夜安息,此时精神不疲,自若泰然的俊朗模样,嘴角含笑,难以压下。
         “吴国…”
         “派细作前往吴国探查,若确定吴国有大量的吴萸,就请示吴国,希望能允瘟疫之药。”
         风允望向百里奚,示意去行此事。
         而黎月。
         风允道:“还请黎月能发动百越国力,在邗国寻此药,运往扬粤城,允会安排屈原处理药物。”
         黎月一笑。
         “此事事关我百越之巫医德行,名传天下诸侯,自无不可。”
         名…
         出师有名,方可出战。
         而若百越有巫医之德,各诸侯国之间对百越出手,都要思考这个名。
         百越国欲南下,只要百越国坚定这个战略,这个名能让百越国另外三个方向的诸国,都出兵顾虑。
         瘟疫,各国皆忧,民众皆惧……怎能杀医者,此为大无德也。
         顺势而为策略,以大势为阳策,立于不败之地。
         风允望向黎月,深感欣慰。
         黎月见风允目光,面微红。
         “风子,黎月为王一刻,必谨记风子之言,绝不会做逆人族之势的国策。”
         风允微愣,颔首,却是一退,行礼道:“百越王能有此心,是为人族之幸也。”
         恭敬却疏远。
         黎月也愣。
         “…是啊,人族之幸。”
         “百越王这个称呼,明明在百越时,寡人都习惯了……”
         黎月抿唇,以退。
         此之后,就是细作归来,邗国因为风泽之盟,对百越让行,允许在黄山采药吴萸;吴国愿意行那瘟疫之德,也愿意助力采药的消息传回。
         黎月也不曾再来寻风允。
         ……
         “风子,许久不见啊。”二长老来寻风允。
         但两人说了不到几句,二长老就明说道:“您能劝王归百越否?”
         风允微微摇头。
         “他人劝,不如自己想明,百越国的担子在她身上,你应该相信她……筚路难行,身为王,应该亲身而行,才能让一国随之走下去,外力只会让王有依托,可你我都明白,这依托不会永远存在。”
         二长老无奈点头。
         默默离去,也不再来风允这。
         风允着在药殿配药,在令人寻药之时,就找到了使用吴萸入药,驱逐风寒的药方。
         “轰隆!”
         五月·芒种。
         是夜。
         天气突然从寒风转夏,可四月就是立夏之时,那会还寒风邪气阵阵。
         此时却有暴雨倾盆之象。
         雷声轰鸣。
         忽如一夜之惊变。
         在殿内,风允拿着药方,正要与百里奚安排后续之事,可突然而来的惊雷和炎热之息,让两人不得不停下。
         风允紧忙起身,来自殿外,观天象,以望气之术看天时之变。
         百里奚感到脸上湿润。
         下雨了…
         “四月有两个节气。”风允淡声,目光凝重。
         “小满为先,是为水气充盈,小满江河之意,其水可润入夏之农业,可小满时无水,楚国有芍坡,是为水泽川溪之地,倒是挺了过来。”
         “可小满之后,是为芒种,是为一年二种之时,此节气过后,天时不利种子萌芽,所以此时应重农事,可……”
         风允拉着百里奚归殿。
         “哗啦啦…”也是这时,大雨倾盆。
         “如此大雨,从年初积攒到此时的水汽,何地能安啊?”
         去年起,风允就观天象,向楚国传达了上半年会干旱,下半年会洪涝的言论,但楚国因为战事,与一时的气运升腾而忽略此事。
         此时楚国气运降,战事迫在眉睫,更不可能想起天时之变。
         “洪水、瘟疫、战事,民心,楚国之难,已成灭国之预兆。”风允微愣,说出此话。
         历史上,楚国有这样的灾难吗?
         他不得而知,但他清楚,楚国不该在此时灭亡才是。
         “我带来的变化明明是好事,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趋势?”
         风允低声自问。
         他在楚国,并未行害楚之事,反而大利楚国,但最终,却形成了这样的局面。
         诸国围攻,瘟疫泛滥,洪水爆发,民心背离…
         “风子,您在说什么?”百里奚莫名,还以为风允将楚国此时的灾祸,安在了自己身上。
         他劝慰道:“风子,您的德行,天下诸国皆知啊,楚国的灾难,是楚国自己造就,若无您,楚国只会更加难堪啊。”
         闻言。
         风允眼中闪过疑惑:“是吗?”
         暴雨不绝,顺着屋檐滚落,拍打在台阶上,淋湿了风允的裙角。
         如此大雨,百年不见。
         “我知道了……”
         风允恍惚,但眼神很快清明。
         “就如同这场大雨。”
         “大雨积攒了太多的水汽,这些水汽四面八方而来,本来它们不应该同时来的,但是一股风,推动了它们,加快了它们的速度,让它们同时来到楚国的这片天。”
         “水利天下而无声。”
         “只有在水退后,生灵才能获得大水带来的滋养。”
         “楚国也是这般,我带来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所有好与坏都汇聚在了同一时间,同时爆发,形成了这场‘大水’。”
         “水后,人族才能切实地获得这份‘大水’带来的滋养。”
         一旁闻声的百里奚思索,略有明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