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周守藏史 > 第二百一十五章:风子·灭瘟疫
         非正义之战,战意不足,即使有汉水之险,是为灭国之战,也节节败退。
         其悲哀之心。
         在风允以长袍、斗笠,遮掩身形,进入郢都时,就清晰感触。
         满目疮痍。
         瘟疫下死亡之人,横倒在街。
         烧杀抢掠之事,也可看见。
         “逃啊!”
         “咳咳咳…”
         “这让咳嗽了,烧死他!”
         “不要,我没有得瘟疫,我没有…”
         ……
         拉了拉斗笠。
         “轰隆隆…”是楚国权贵的车马。
         很快,一队甲兵护卫,装满货物的马车驶出郢都城。
         其模样,应是运往荆门方向的军备。
         “楚国被汉水、长江所围,是防御,也是自困,如今荆门大开,楚国没有那么多的船舶,让楚人离去。”
         “除非下水,游过去……但只要风寒,就会病发。”
         “急报!”
         信使快传,马匹急行,就是路上踩踏行人,也不做停留。
         “风子?”风允还在蹙眉,思考下一步应作何,就闻身后有人呼喊。
         其小声,似怕惊扰风允,或者是惊扰周围之人。
         是沈尹华。
         “沈尹华大夫?”
         沈尹华此时包裹上车,身后是一辆马车。
         见此,风允直言道:“是要退往扬粤?”
         扬粤为山,只要能做好防御,就是天子六师占领了楚地,那楚国权贵也能占据扬粤,以水军之利,而待反攻,留有可行之余地。
         那荆门开,可谓是楚国大门击碎。
         楚国郢都距离如此之近,这些楚国权贵怎能不慌。
         “是…”沈尹华不做掩饰。
         “昨日时,那些大族就已经开始筹备迁族之事了,老夫倒是落后之人。”
         好一个落后。
         风允沉声。
         “落后之人,是楚人才是。”
         “为国在前的是他们,落后的也是他们。”
         沈尹华闻之,微微一叹,对风允一礼。
         “风子,老夫拜别……如今的郢都城没有什么可看的,您也快去扬粤吧。”
         风允摇头。
         “可记否,火之文明,何分蛮夷?”
         “行楚之德,自可证之!”
         闻言,沈尹华哀声:“楚国,哪来的德呢?”
         “风子,莫说了。”
         身为重礼的士大夫,楚人一员,都不相信自己的国有德了。
         “这是人族大势,对我的询问,也是对楚国的询问。”
         “我原本以为楚国能自解,以此达到一个更高的天地,但看来,如今的楚国,无法去解答这个问题。”
         沈尹华无言以对。
         只能告辞。
         风允不拦,望着离开的沈尹华,又望向天空。
         楚国上空密布的瘟疫之气,开始有消退的迹象了。
         “先将瘟疫驱除。”
         风允继续前进。
         在楚国迁都之前,郢都是国运最为浓郁的地方。
         而郢都中,楚宫,是气运的核心之地。
         一时间。
         人流往城门而退,却被甲兵抓捕,前往从军,或是权贵逃离,飞纵马车。
         水洼飞溅。
         病者仰倒。
         哭喊叫闹之声不绝。
         唯有风允孤身逆行,向代表楚国权力最高处,楚国宫前行。
         “呼!”
         狂风卷席,天空乌云阵阵,似乎又要下雨。
         “轰隆!”
         “是感应到了吗…”
         风泽有灵,为恶风,作乱也。
         如今的楚国瘟疫也是一般,如此多的病气汇聚,也形成了自己的规则,成就恶灵。
         在风允跨越楚宫门后,来到楚宫之高台。
         遥望天空。
         那瘟疫病气,化作血盆大口,从天而坠,似要吞吃整个郢都。
         郢都之人惊呼,大喊。
         那遮天蔽日的大口,惊魂吓胆。
         但……
         “玄道,当为人道之势而行!”
         青枝从发髻间落下,在风允手中变回青枝长杖,高举而起。
         任由狂风吹拂,但风允屹立不动。
         一股青芒飞纵,击向庞大压城的病气。
         霎时间,被玄道之力击中。
         病气强大,风允此时难敌。
         但,此番为楚人而行道,可借人道之势,楚国之国运!
         楚国国运汇聚而来!
         远在荆门之后,且战且退的楚君霎时间就感到了风允的所做。
         他为楚国之主,自然有决断之权。
         他若否定风允之行,那即使人道之势在前,楚国之国运也无法加持到风允身上,这是君王的力量。
         “嘭!”
         昭阳召唤武相,以武相而统兵,可一时间,楚兵气势依旧低迷,难以成军,无法抵御来敌。
         见此,楚君哪里能等…
         “允!”楚君高呼,在战场上大喜而笑,泪目而呼!
         “风子治瘟疫,楚人无须死在天子刀下了!”
         “哈哈哈!”
         风子!
         战场之上,楚兵第一次有了精神。
         “风子帮我们了!”
         “风子!”
         一时间,楚兵气势大振,昭阳趁机,行武相之法,以禺强之相,结军阵……那压迫而来的天子六师之军,竟然有了退却之势!
         ……
         也是这时,被安排前往各地的医士,药材,也来到楚国各地,挑拣药物,望天而待。
         ……
         “何人!”楚宫内,因为战事,防御疏忽,此时才发现有人站立在楚宫高台。
         近后——
         “风子!”
         楚国甲兵不敢妄动。
         激动。
         风子是在帮他们楚国!
         当初即使有楚君说明,风子在楚,可随时离去,此时在楚是为救瘟疫,并无圈禁,但诸侯皆不信,而楚人也不信。
         但此时,风允孤身来郢都,与病气相对,可见真是在去瘟疫之害!
         一人上前行礼,正要再询问。
         却见风允青枝上飞出一尊铜炉!
         “咚!”
         巨大铜炉,定在高台之上。
         “玄者,亦有医道!”
         风允之声,传遍扬粤,而铜炉飞出无数流光。
         流光沸腾,不过眨眼就飞出了郢都。
         而有楚国气运之助,那病气也开始后退,与风允青枝的力量,对峙而待。
         但四周,病气如浓烟滚滚,似要侵入每一个楚人体内。
         见此,风允急呵:“楚地玄者,速速行医!”
         “诺!”
         流光坠地。
         楚地,楚国扬粤之地,此时每一个修行风允玄道的医士,跟前都出现了一尊铜炉。
         他们明白这是风允的玄医之术。
         立即拿起草药,按照药方熬煮。
         “快,拿草药来,之后还需多煮!”
         随着烹煮。
         风允身前的铜炉上,印刻出一株草药——吴萸。
         能解此次瘟疫,此药是为大利。
         随着烹煮药物,一时间,楚国药气冲天!
         随之入雾,扑向楚国各地,被楚人吸入体内。
         “药气只能压制病症,以免病气爆发,此时还需饮用汤药。”
         风允望向惊慌失措,布满楚地上空的病气。
         这病气中,有一股妖邪之气,在逃逸。
         他眯眼道:“先灭了你。”
         “祝融者,火神也,天地大火,焚之妖邪!”
         风允青枝,化作一柄大旗。
         祭之以旗,以召神魂!
         吴回!
         浑身火焰,身骑火蛇的巨大神灵,横空出世,飞纵欲擒,火焰无红霞布天,向着那逃逸的妖邪之气而去。
         风允紧紧注视。
         但……
         “百…”风允大惊:“百越王?”
         因为风允愣住,那被风允以国运驱使的火祝融也有了一丝停滞。
         趁此机会,妖邪之气逃离。
         “怎会?”风允见妖邪已逃,只能令祝融冲入病气当中,随着药气沸腾,焚煮病气,消其毒性。
         随着楚国病气逐渐萎靡,楚人发现自己的身体轻快不少。
         而在各地的玄者施药下,那股病气也彻底脱离体内,飞空而离,被吸入风允的铜炉当中锁住,以炉火焚之。
         一时间,楚国之人都拜向郢都楚宫,口呼风子之德。
         “药物不可断,异术只能助一时,不可助一世,一切都需靠人族自己砥砺前行。”
         风允站在高台上,看着向楚宫围来的楚人。
         他对身旁的楚兵道:“劳烦这位甲士,去告知楚人,余这里没有药,楚人需去寻郢都城内的其余玄者,秩序等药,不可乱之。”
         “诺!”
         这名领头的甲兵,对身旁的甲兵们下令,这些甲兵大半都去行风允之言。
         至于剩下的。
         “风子,余等在此护您,您有所需,也可方便吩咐。”
         “护我?”风允摇头道:“此时护楚人即可……”
         “余…就在此地等天子之令,看看无瘟疫的楚人,天子会如何安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