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周守藏史 > 第二百二十章:供养·折半
         首席上,有褒谷在听闻楚使的礼数后,也微愣。
         褒国看似地大,挨近周王室,但所居之地是极为贫瘠之处,养育一国不易,想要防御也难,所以才被周王室拿捏,只称小国。
         如今这份赎罪之礼,有褒谷迟疑了。
         他已经不是当初的少年,仅凭一时意气而行事。
         他身后还有整个褒国子民。
         他还记得自己的父亲-褒响为何要前往鄂国。
         也清楚自己的妹妹为何要嫁与周天子。
         一切都是为了褒国,他们有褒氏能延续……
         万金,可抵数万石粮食,百车兵甲,可装备数千甲兵,数千农具,可耕数万亩田地。
         殿内,似乎都能听到有褒谷捏紧手心,发出的咯吱咯吱声。
         褒响之死,已成定局。
         若真深究,其仇者有四。
         一为楚君,一为费无忌,一为伍奢,一为扬粤王。
         其中,伍奢为初策,是一切之始,之后被费无忌所杀。
         费无忌为毒计,被楚君当楚人之面杀。
         楚君是决策之人。
         扬粤王是被借刀杀人之刀。
         扬粤王暂且不说。
         这楚君会自裁赎罪吗?
         有褒谷嗤笑一声。
         却也笑自己无能为父报仇。
         天子六师明面是以他父之死出征,但都各自利益,杀楚人,夺楚地,褒国弱小什么都得不到。
         “呵呵…寡人无用。”
         眼眶微红,但有褒谷并不松口。
         如此赎罪,他褒国能受,可他受不了啊!
         见此,楚使却又一言。
         “褒国君,方才说的,是对褒君您的赎罪之物,我楚国还愿赎罪褒人失褒响之痛,愿承五十年,褒人一半的口粮,望褒国能给楚君一个赎罪的机会。”
         轰!
         殿内众人大惊,就是看守殿外的甲兵和为诸位煽风的内侍都手脚不稳,差点掉了手中的东西。
         那些士大夫更是不堪,目瞪口呆,飞速示意自己的君主。
         五十年,一半的口粮,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若有此赎罪之礼,褒国何须仰仗周王室!
         褒国也能强大也!
         “真,真的?”有褒谷也断断续续说着,看得出,他也被此言所惊。
         “正是,楚君欲以重赎而避免楚国二次之错也。”
         “褒君之死,我楚国君主,不欲再错。”
         楚使深深再拜。
         “我楚人望风,向德,也不欲再错。”
         有褒谷嗖地站起,想要张口说,但又踱步起来。
         看得出,他在纠结,或者说。思考应下此事的后果。
         天子!
         天子六师在攻楚,他这个后方的大义源头却先叛变了,那天子该如何看待褒国?
         难矣!
         他恍惚。
         猛然问道:“你楚国行此令,是风子所乎策?”
         有褒谷瞪大眼,紧盯楚使。
         楚使恭敬道:“是风子所策,风子认为错误已犯,就应付出代价,遏制再犯,寻求处理之法,而非内耗,伤国人之心。”
         “褒国君,这是我楚最大的诚意,还望能赎罪。”
         赎罪……
         楚国态度诚恳,而那赎罪之物更是让任何一国都惊讶。
         但是,褒国在周王室之侧啊!
         楚使低首道:“风子言,褒响之死,其债主之一为褒,债主之二为天子。”
         “赎罪天子之事,楚国再论。”
         有褒谷目微明。
         “寡,寡人……”
         此言出,不至于让褒国太过为难,只是将褒国摘出此战,天子也保存了一定的出师之名。
         他目光扫过那些翘首以盼的士大夫,再望向殿外,那褒国之地。
         有褒谷眼中含泪。
         “若是风子为和解之人,我褒国自然愿意和解……但你出不得反悔,不然堕风子名,那时此事,必将重起!”
         说出此言,有褒谷捏紧桌角,呜咽悲痛。
         但他清楚,若是自己父亲知晓自己的死亡,能为褒国,为有褒氏带来如此巨大,难以想象的利益,也会奋不顾身,赴死而前的。
         “父啊,儿子……儿子……呜!”
         楚氏下拜,行礼叩谢。
         “楚国使节,代楚国,楚人,楚君,谢褒国君仁德,恕楚国之罪,安楚人之心。”
         “我楚立誓!”
         楚使从怀中拿出楚君亲笔帛书,高举道:“只要有褒氏,褒响一脉延续在褒,为君主,我楚必尽行诺言,赎罪之!”
         楚使又加了一条约束。
         士大夫们默不作声。
         而有褒谷闻言,泪目之下,瞥了楚使一眼。
         下台,亲手拿过帛书。
         那褒响一脉延续之言,是风允所添,而这帛书上还有风允契约异术的气息。
         “风子为担保……”
         有褒谷眼中,浮现出风允的样貌。
         那时在大庭国,风允不过方至十七年岁,与他相差无几。
         但就是那一面偶遇,风允为他们一家,留下了三难之策。
         其三难之策——
         一为路难,以绕道荆楚,入巴逆上之策,助褒响一行安全归褒,避免路上埋袭击。
         二为宗室难,以取长补短,推鼎入逆谋者之策,险中求胜,让褒响几人站稳脚跟,如今褒国士大夫皆听他有褒谷,也是依靠此策。
         三为天子难,天子旧事旧治,让有褒谷代父而出,作为质子,或是出使边疆,以吞并褒国。
         其中风允给了两种解难之策。
         其一:古之弱国,面对强国时,皆是献美而自保,这样的计策,褒响与褒谷在当时不答应,风允也只是平淡诉说。
         其二,才是正解:褒君再使,为子而谋,留下有褒谷传承有褒一氏的正统,褒响在外,天子也会顾及他的功劳,暂缓吞并之想。
         但…
         人算不如天算,世事难料。
         褒君再使,为子而谋,却成了褒响之死,天子六师伐楚。
         以至于,褒国不稳。
         在天子强权,欲吞并褒国之下,他不得不同意自己的妹妹,以献美而自保。
         一切都是为了褒国,他们有褒氏能传承下去。
         ……
         他转身拿起自己的君印。
         “希望你楚国,能挡住天子六师……呵,也是,风子在楚,怎会输呢?”
         有褒谷自嘲一声,却也明白此契约,是自己父亲死亡后,褒国能延续下去的保障。
         天子即使要对褒出手,也需顾及《周礼》。
         之前还能以褒国缺粮来蚕食褒国,如今却不能了。
         大印而下。
         “咚!”
         “…褒与楚之仇怨,因此契约而暂缓,至五十载后而消去。”
         “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