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超时空史记 > 第15章 杨广泛舟游江都
         “大兴城?”
         楚祯一时没想起来大兴城是什么地方。
         朱元璋也没有,他读过不少书,但一时想不起来大兴在哪。
         “回上仙。”
         李世民朝楚祯拱了拱手行礼,解释说道:“大兴在关中中央,渭水以南,秦岭以北,有滈水、潏水、泾水、渭水等八条河流经过,与洛阳同为大隋国都!代王杨侑正在大兴城中。”
         他特意提及代王,是因为上次楚祯说过此事。
         他父亲李渊起兵时,也正是用了“志在尊隋,迎立代王”的口号。
         “不是大兴,是长安!!”
         书架那边,传来少女李清照兴奋的喊声,从声音就能听出她对古都长安的热切向往。
         毕竟唐朝诗人笔下的长安,有着太多让后世惊艳的地方,是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是杜牧的“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更是李白的“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能不忆长安?
         更何况,如今的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正领兵围长安中,即将开创大唐之盛世!
         旁边的林黛玉听了,都不由得以扇子遮住脸,往外看了一眼,看到身披铠甲的少年李世民正站在坐在椅子的楚大爷面前。
         “长安?”
         楚祯,朱元璋一起看向李世民。
         “回上仙,不是长安,是大兴,汉之长安旧都在大兴城西北不远处。”
         李世民微微一笑更正道,“文帝建国后,因汉之长安城凋残日久,便在龙首山建了一座新都,名曰大兴,如今我正率领五万大军西进直取大兴以北的泾阳县。”
         楚祯终于反应过来。
         李世民口中的文帝是隋文帝杨坚,大兴城就是日后的唐朝长安城。
         “大兴不就是你们唐朝的都城长安嘛!害得朕都想不起来!”
         朱元璋一副“我是过来人”的乐呵呵模样,对李世民道:“还有你,别叫这小儿上仙,他不过是后世之人,就如朕是大明朝皇帝,朕也知唐朝的历史……你真是李世民?”
         他已经看穿了。
         李世民之所以称呼楚祯为上仙,就是因为后世人看史书!
         李世民望向楚祯,没理会朱元璋。
         “我叫楚祯。”
         报上自己名字,楚祯笑了笑,“以后叫我名字就行。”
         “是,楚先生!”
         李世民点了点头,尊敬态度不变。
         “是哪个桢?”朱元璋立刻问道。
         “不是你儿子那个,是衣字旁。”
         楚祯哪里不知道朱重八的想法?当即就点破他那点小心思!
         “楚祯。”
         书架处,林黛玉低声重复了一遍这名字。
         “这么说,你们正准备围攻泾阳,还没到大兴?”
         楚祯问李世民道。
         “占领泾阳能断绝大兴北路援兵,我兄李建成于新丰屯兵,扼守潼关,可直取长安旧都,待我取得泾阳,我兄弟二人南北合围大兴城,城内代王跑也跑不掉,必然要他来当隋朝皇帝!”
         少年将军李世民前面的话声势十足,后一句话却让人不禁莞尔。
         直播间的观众也乐了,纷纷说李家起兵原来是为了让别人当皇帝。
         朱元璋嘿的一声笑,想到了小明王。
         又瞅了瞅这“李世民”,见这人气势非凡,行事又果决,倒真有几分唐太宗皇帝少年时的风采。
         “现如今是什么时候?”
         楚祯笑问。
         “大业十三年,十月二十!”
         李世民恭敬回答,又忍不住自己上前倒了一杯茶,一饮而尽,脸上露出几分享受之色,才继续说道:
         “二月时,我听得楚先生指点,提前知晓刘武周杀太守、通突厥反叛,便向父亲建议起事……刘文静与裴寂伪造敕命文书,调出宫监库物……杀王威、高君雅,天子惊怒,遣使来问,然我李家起义兵之事已定,一面搪塞,一面催促我兄长与四弟快回晋阳。
         五月底,五弟被迫留在河东郡,如今被关押在大兴,兄长建成、四弟元吉则是回到太原,父亲命我与兄长率兵前往周边各郡,令各郡丞加入一起起事,得五千兵马,杀高德儒等。
         其后,如楚先生所言,父亲自命大将军,兄长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元吉留守太原。”
         李世民一口气说出长长一段话,基本把李家太原起兵的内幕、经过、一些重要决策,甚至杀了哪些人,舍弃哪些人,基本说得清清楚楚。
         说完后,他又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喝下,脸上尽显畅快之色。
         可见他早有造反之意,憋在太原已经很久了,如今起义兵,直取隋朝都城大兴,正是大展宏图之时。
         隋朝大乱,群雄四起,刘武周那样的货色都敢反了,像李世民这样的天生猛人坐得住才怪。
         “……突厥呢?”
         楚祯想到这件事,问他道。
         李世民神情稍显尴尬,更有几分黯然,叹道:“突厥势大,周边各国东自契丹、室韦,西至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服突厥,不久前的刘武周,以及更早前的郭子和,梁师都,皆是突厥之臣,被封为各路可汗,父亲被逼无奈,只能也向突厥臣服,以换取太原安定。”
         “唐之突厥与北元同样可恨!!”
         坐在沙发上的朱元璋高声道。
         楚祯当初看到李渊父子臣服,或者说也勾结突厥,以换取造反资本时,是颇有几分愤慨的,并且许多史学家也说,李渊父子勾结突厥给后世起了坏头,后面的唐朝节度使,明末吴三桂,都有样学样。
         但如今听李世民一说,楚祯只能感叹:
         杨广你该死啊!!
         如果不是杨广,中原就不会乱成这样,各路起义势力纷纷对突厥或称臣,或联合,或送厚礼以诱引,让突厥雄踞中原北方,直到贞观三年李世民才出兵灭了东突厥。
         如今是大业十三年,中原内乱,突厥雄踞北方,支持各路反贼势力搅乱隋朝,意图入主华夏,成为如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一样。
         而隋朝的军队早就烂完,杨广更是——
         “杨广这货现在在哪呢?”
         楚祯问道。
         “这货?”
         李世民重复一次,虽听不懂,但能听出其中的痛骂与不屑。
         “这货?”李清照也疑惑,身旁的林黛玉却是脸一红。她知道这货是什么意思,丫鬟们经常用“这老货”在背地里骂婆子们,她也骂过两次……
         “天子泛舟游江都。”李世民答道。
         “游江都?哈哈哈!”
         楚祯大笑。
         要不怎么说古人雅致呢,连骂人都这么含蓄,但讽刺度远超直接开骂。
         天下群雄四起,都城大兴被李世民兄弟围攻,而身为皇帝的杨广,却在江都泛舟游玩。
         醉生梦死,酒色为乐。
         李世民当然没亲眼见杨广泛舟游江都,却丝毫没人怀疑真实性。
         直播间弹幕一片“666”,依旧有许多观众催促把镜头给李世民的演员,想看看说出那么乐台词的人长啥样。
         林黛玉都噗嗤的笑出声来。
         唯有李清照掩嘴一笑后,又长叹不已。
         如今大宋何尝不是“天子泛舟游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