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一念青未了 > 二卷第十七章 相会 是幸运的
         抱着孩子,看向靠墙而立的她。
         金色的阳光已经从远处洒到小院门口,她脸上的泪痕闪着光,黑漆漆的眼睛,眼眶中含着泪水望着他,厚厚的嘴唇又拉出一道上翘的弧线笑着。
         抱着小雍走上前去,把她抱在怀里。
         “这一段时间,辛苦娘子了。”在她耳边轻声说。
         “我们去抓螃蟹吧!”小雍在怀里挣扎了一下。
         “好!一起去抓螃蟹去啦。”放下小雍,小雍飞跑。拉着她的手去追,什么都不想了,先享受眼前的快乐吧。
         看着晨曦中三人的剪影,阳光在他们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
         春天的海水还有些冰冷。三人都穿了鞋子,蹲在岩石上,一些小蟹被海潮冲到岩石上,潮水褪去,小蟹们留在岩石上坑洞中的海水中,有些爬出来,顺着岩石滑到岩石下的海水中。有些就呆呆的在小水洼里嬉戏,或者和其他小蟹争斗,以为这一汪水洼就是自己的一方天地,自己就是其中的王者。
         骄傲地小蟹正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挥舞着双钳炫耀武力,猛然被孩子用沙滩铲连着水汪中的海水一起铲到红色的小桶里。
         最强壮的小蟹,在孩子的沙滩铲下也无能为力,孩子也没觉察谁是其中的王者。能逃脱的不过是幸运的。
         很快收拾了半桶小蟹,三人的鞋子和裤脚也打湿了。
         孩子的脸红彤彤的,兴奋的;手也红彤彤的,凉凉的海水浸的。
         太阳已经跃起,悬在远处小岛茂密丛林的上方。
         金色的光辉把海面渡上了一片金光闪耀的波纹。
         ……
         易凌山和景建军已经吃过了早饭。
         看景怡和小雍还没有回来,易凌山有点着急,再晚就赶不上去苏城的火车了。
         在院里站着,翘首看着小院的门,景建军陪着站在旁边。
         院门“咣”的一声被撞开了,小雍如风一般的拎着小红桶跑向院里的小池塘,把小桶中的海水、螃蟹一股脑的倒到小池塘中。
         自从景怡几人从苏城回到小院,院里的小池塘就被小雍征用了。
         为了防止螃蟹逃跑,景建军又用一尺高的竹篱笆包了青纱围了一圈。
         俩老头一边看着疯跑的孩子,小脸红彤彤的,一边喊:“小心点。”景夫人听到动静拎着小雍去洗手。
         俩老头转头望向院门,一对人牵着手走了进来,早晨的阳光从俩人的身后照来,有点看不清面目,但看身形就知道是他俩。
         易凌山有点晕,什么情况?
         景建军倒乐呵起来,做个痴聋翁还是不错的!儿女的事自有儿女自己处理嘛。
         用胳膊肘碰了亲家,“老哥,不用着急去赶火车奔苏城了。”
         易凌山也乐啦,看来是操心多了。
         “爸爸,您怎么也来青山了。”易念一看到俩老兵站着军姿,并排立着,在做梦吗?
         “啊!儿子,我来看看小雍。”易凌山还是没回过神来,“儿子,你怎么来啦?”
         “想小雍啦,我俩就连夜坐车来啦。”易念一笑呵呵地说。
         俩老头,旁边的她,都不笑了。
         还傻着呢!
         景怡握着他的手,“去洗洗手,吃饭去。”
         易念一看着俩老兵,俩人摆手,“你俩去吃,我们已经吃过了。”
         看着俩人去洗手吃饭,景建军拍了拍易凌山的胳膊,“别担心,下去带他去分区医院。院里专家很厉害,原来战场上头部受伤的,都恢复了,何况这种情况。”
         “好!拜托老弟。”
         “都是咱自己的孩子,不说客气话。我现在就去打个电话。”景建军转身去屋内书房打电话,易凌山就在院里的长椅上坐了。
         太阳升起,是个海风和韵、风轻云淡的明媚日子。
         景建军打过电话,也到院里石桌旁的长椅上坐下,告诉亲家已经联系好大夫,下午就可以去检查。
         景怡俩人和小雍吃了饭,也到院里来。小雍自顾去看他的螃蟹塘,景怡俩人就陪俩老人坐在石桌旁。
         闲话家常,说以前的事,易念一应对如流,反而近两年的事记忆模糊。
         又聊起工作的事,倒也是思路清晰,不像傻的。
         俩老人家稍稍心安。
         易凌山想问流言的事,景建军轻轻摇摇头,阻止他问。下午先看了医生再说,别刺激他。
         一家人就坐在大树下的长椅上闲聊。
         聊起易念一儿时的趣事,几人哈哈大笑,引得小雍也来听故事了。
         景夫人早早做好了面,中午一人吃了一碗。然后让景怡带着易念一午休,下午二点去医院。
         睡了一觉起来,易念一洗了澡,换了衣服。和景怡下楼来,车子已经在院门口等着了,一辆黑色红牌商务车。
         小雍和景夫人在家,景建军带着三人上了车。
         车子下坡,转折而行,过了几个路口。
         到了一个不大的院子前,有点像大学里校医院的规模。车子径直开进去,到主楼前停下。一位头发斑白的白衣大夫已经在楼前了。景建军下了车和他握手,易凌山、易念一、景怡随着下车。
         白衣大夫看三人下车,向易凌山点头示意。又冲景怡说:“丫头,出了事怎么不第一时间来找你肖叔叔。”
         “肖叔叔好!”景怡甜甜地喊了一声。
         白衣大夫金丝镜框后的眼睛笑成一条缝,又看向易念一,“念一,还认得我吧?”
         易念一看着面熟,猛然想起,也是参加青山婚礼的泰山大人的战友。那天见了太多人,饶是易念一开动超级大脑拼命记,还是没能记全。肖叔叔倒是记得,和景建军坐在一桌,也是当天唯一没喝酒的人。
         “肖叔叔好!当然记得您!”易念一忙笑着打招呼。
         “行!记得我,问题不大。”肖大夫哈哈笑起来,带着几人进了大楼。
         景建军和易凌山在肖大夫办公室坐着,景怡跟着去做检查。
         几番检查下来,景怡陪着易念一在取片室外等着,肖大夫回到办公室,嘱咐俩人取了片再去办公室找他。
         景建军、易凌山茶杯喝了半杯,看肖大夫进来,俩人站起来,“怎么样?”
         肖大夫摆手让俩人坐下,自己也做到办公桌后,“从目前检查的情况看,恢复的很不错。等片子出来,我再看看片子。”
         “早上不知道怎了来的青山,说和小怡一起来的。精神没问题吧?”易凌山担心地说。
         “受伤后,有一部分患者会有一定时期的认知混乱,也可能会完全遗忘一部分事,这是正常的。”
         “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吧!”易凌山仍然不放心,最骄傲地就是儿子的聪慧,千万别影响。
         “这个不会的,就像我们没有受过伤的,正常的情况下也会遗忘很多以前的记忆,但这种遗忘不会影响我们之后的生活。”肖大夫肯定地说。
         三人闲聊了一阵,景怡和易念一携手拿着医疗片子进来。
         景怡把片子送给肖大夫,肖大夫把片子放到灯架上看,俩老同志也凑上去看,虽然也看不懂。
         肖大夫认真地一幅幅小图看了,又请俩人坐下。
         “从片子看,脑部没有什么损伤,或者前期有一些症状,现在已经修复了。”
         “之前的迷糊呢?”
         “康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可能还会出现认知上的混淆,可以做个隔断,开始一个新的环境。”
         “景怡已经从苏城辞职,准备回到青山来。让念一也调到青山来吧。”景建军一听正和自己的想法,转向易凌山询问他的意见。
         易凌山一听,“好啊!离家也近。也有人照顾。”
         肖大夫嘱咐,“回去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可以工作,有助于恢复。”
         几人起身,肖大夫送到主楼前,车子已经在等候了。四人上车回小院。
         到了小院,小雍正和景夫人在院里玩耍。看到几人进来,跑过来,易念一一把抱起儿子,“小雍,这些天爸妈不在身边,乖不乖?”
         “小雍最乖了。妈妈一直陪着小雍啊!”孩子的清脆声音。
         脑中一阵雷声,几道闪电。
         那这些天陪着我的是谁?是自己的梦吗?自己一直在青山就诊吗?
         脑袋疼起来。
         “念一!”
         “……”
         几人的喊声,又把思绪拉回来。
         景怡一脸关切的看着他。
         不想了!不想了!
         咬了舌尖,一阵剧痛,眨了一下眼。一家人关切的围着自己,怀里还抱着小雍。这是真实的。不要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