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做医生,没必要太正常 > 第十一章:动身,竞赛!(求月票)
         “外甥狗,外甥狗,吃了走!”
         肖红军此时此刻,看着自己这个大外甥,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
         这混蛋小子要坑他?
         虽然说肖红军这次来,已经准备了一些钱。
         可从刚才陈恭的语气里,他却有些瑟瑟发抖。
         好家伙!
         感情……你这是缺多少钱,就问我要多少钱不成?
         不仅是肖红军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就连那杨广业和齐欢两人都忍不住对视一眼,脑海里多了一个疑惑:陈恭和他舅,是不是之间有什么误会?
         可陈恭问题都问出来了,杨广业不说也不合适,说吧……也有点觉得比较尴尬。
         索性说了句:“具体价格,我也不知道。”
         “毕竟,我们之前也没有对这方面了解过。”
         陈恭一听这话,愣了一下。
         他小舅也算是个土豪,毕竟早些年的时候,就听说年好几百万了。
         他那啤酒厂这几年在山河省更加渗透,据说这一次新厂又是一个十万升的大厂。
         陈恭听完,随后看向肖红军:“小舅。”
         “你这一次计划拿出多少钱来?”
         肖红军听到陈恭如此直截了当的问题,顿时语塞。
         他很想对着自己外甥好好聊一聊,自己家的钱,能不能省一点?
         当然了,肖红军也不是小气的人。
         若是真的山河医科大可以解决他的问题,他今后在改良口感,研发新品方面,自然也能有个依靠。
         这个钱,自然就不是大问题!
         原本肖红军计划是花个三五十万,能把这个事情解决了最好。
         毕竟,他们耽搁一天,可能损失就有好几万了,还有工人工资,来来回回下来以后,也不省钱。
         可看着自己外甥似乎在这实验室还挺身份的……
         犹豫一番。
         肖红军直接说道:“杨院长,我们第一次合作,彼此也不太了解。”
         “但是,小陈是我外甥,还是咱们学校的。”
         “不管是从我公司出发,或者说是赞助咱们学校的科研方面。”
         “我拿出100万来,你们做前期研究,我也知道,这个科研花钱,设备、试剂、人员配套的,都是花钱的地方。”
         “我本人对于科研工作者也十分尊敬,多了就算是赞助咱们学校了。”
         肖红军想的其实远比陈恭要多。
         作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好几年的人,再加上出身本就不一样,见识也绝非一般人能比的。
         他很清楚一点。
         这种学校机构,这种横向经费很好操作,而且学校显然不可能是一次性买卖。
         钱是不可能白花的。
         一来,肖红军看出来了,这笔钱,和学校这边打好关系。
         二来,还能增加自己外甥在里面的影响力。
         单凭这两点,他就花的不亏。
         五十万买个人情,这种事情一点也不过分。
         更何况,是赞助科研事业。
         万一今后学校要是成立一个校办企业,他肖红军绝对是有优先入场的资格的。
         什么?
         关系?
         肖红军可差事儿,他需要的只是这个入场券。
         等有了这个入场券之后,他的钱也就有了去处。
         肖家现在也就大姐还在体制,其他人早就从商了,老爷子若是知道自己入场校办企业科研事业,绝对会大力支持。
         所以说,这件事儿,怎么想都不会亏。
         肖红军之所以之前没做好这种准备,完全是因为他和学校这边没有太多交际。
         但是,这一次来到学校以后,看到陈恭展现出来的影响力和实力。
         他便知道,可能自己还真的有机会掺和一脚。
         校办企业,哪怕对方做不好,但也绝对是一个不错的履历。
         所以,他只是思考片刻之后,就做出了这个决定。
         这边,杨广业和齐欢听到肖红军这句话之后,也瞬间瞪大眼睛。
         一百万多吗?
         不多!
         但也绝对不少。
         起码前期启动资金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仪器设备的购买,不是一朝一夕的,若是他们掌握了下游事件的技术,学校也绝对会出钱。
         成立校办企业,对于学校而言,是一个良性发展的绝佳机会。
         但凡校领导脑子好一点,都不会拒绝。
         杨广业连忙看了一眼陈恭,意思很明白,你自己来吧……
         这件事儿,你说了算!
         看见这一幕,肖红军心里终于是有底了。
         竟然让陈恭做决策,这可……不一样啊。
         陈恭听见之后,说了句:
         “这种事情,需要和校方签署相关合同。”
         “我们说了也不算,但是……我们生化研究所会积极推动这件事儿。”
         “小舅,你这边先回去,我们这边,会以你的情况作为一个试点。”
         “然后和校方沟通。”
         “若是成立了校办企业,我觉得今后合作的机会也会很多。”
         “好吧?”
         听到陈恭这么说,肖红军顿时反应过来了。
         好家伙!
         果然,校办企业。
         自己这外甥,果然不是坑自己。
         肖红军笑了笑:“好,那我……就不打扰了。”
         “杨院长,齐主任,我就先回去了,等你们好消息。”
         一番寒暄过后。
         大家都很开心。
         陈恭把肖红军送到了车上。
         “小子!”
         “可以啊!”
         “校办企业,你这……有多少话语权?”
         陈恭沉吟片刻说道:“我?我应该挺大的吧……”
         “毕竟,我是技术提供者。”
         肖红军一听这话,顿时傻眼了。
         ……
         ……
         第二天,肖红军就带着工作人员和校方签署了相关合同。
         这一百万的经费,因为合同的原因,学校也没有卡着,直接全部给了基础医学院。
         并且,校方现在也很开明。
         对于校办企业,也没有排斥,甚至表现出来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
         这一切的前提,要在陈恭他们的确具备相关技术的最基本要求之上。
         校领导在忙,陈恭几人也没有闲着。
         杨广业作为副院长,清澈透明的把这一笔钱,全都用在了租赁和采购器械以及相关试剂上。
         毕竟是家里的事儿,陈恭跟小赵老师请了个假以后,也很快投入到了探寻原因上面。
         毕竟,他也很清楚,小舅这边停工一天,就是不少钱!
         时间就是金钱,这些钱哪怕是捐了,也比损失要强太多了。
         以信号分子对下游事件分析的这一类的研究,也与此同时快速展开。
         杨广业和齐欢两人都是专业的实验员,他们对于这一项技术可以说是如饥似渴。
         这次对于肖红军的项目,已经成了他们是否能够成功创办企业的关键所在。
         而本次实验能否成功,他们能否掌握下游事件分析的相关技术,却在陈恭这里!
         当天,肖红军就送来了包含啤酒酵母在内的相关原材料。
         而杨广业和齐欢也发挥人脉渠道,采购或者想办法借来了各种设备以及试剂。
         包括了微波炉、离心机、高效液相色谱仪、数控超声、水膜过滤器、微孔纤维素滤……等在内的各种仪器都准备就绪。
         位置就在陈恭隔壁的一间办公室内。
         所谓信号分子的下游事件分析,便是通过下游产物,利用生物工程的手段,对信号分子进行分析探究,寻找到问题所在。
         而啤酒的口味变化,除去糖类的工艺之外,最大可能就在于三羧基循环的中间产物碳源上。
         陈恭之所以有把握的原因其实就在这里。
         本身陈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理论。
         而且,本次的研究内容,还是三羧基循环。
         所以他自信可以在他的带领下,让杨广业和齐欢掌握这样的技术。
         其实,这一类的检测实验,并不需要消耗太多时间。
         主要的难度就在探寻上面。
         陈恭很快设计了实验的目标。
         首先,需要对菌种进行培养,也就是把新鲜的酵母泥样品,通过六千转每分钟的离心速度洗涤。
         这些工作,陈恭在进行。
         而一旁的杨广业和齐欢两人坐在一旁,配置有机酸标准溶液。
         等待的功夫,杨广业忍不住说了句:
         “呵呵,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胆小了,生怕失败!”
         齐欢点头:“是啊,这次要是成功了,我们真的……可能遇到崛起的机会。”
         “只是……小陈真的掌握了下游事件的技术?”
         “他啥时候掌握的?”
         杨广业闻声,苦笑摇头。
         “你忘了这个课题了?”
         “你知道啥时候小陈把泡沫细胞分析了?”
         “这孩子……你真的不能用常规思维去看他。”
         “他的理论基础是我见过最为可怕的。”
         “有时候想想,我都很难相信,我们目前是以小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
         “但是,这又千真万确!”
         “而且,你难道没发现吗?学校那边,似乎对于陈恭的态度也开始发生了转变。”
         齐欢闻声,也点了点头。
         陈恭自从拿到上一次课题的第一负责人以后,学校对于陈恭的态度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这时候,陈恭走了过来。
         “齐主任,这次的实验你负责进行碳源的标记,我们需要在中间碳源上进行标记,看看酵母在哪方面存在问题。”
         齐欢点头:“好,这个没问题,交给我就行。”
         陈恭转身看着杨广业:“杨院长,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有机酸进行测定。”
         “分析来源,并且测定含量。”
         “监测器波长:215nm;柱压:100kPa;柱温:室温;灵敏度:0.04;进样量:20μL/次”
         杨广业也点了点头。
         实验很快开始了。
         这些技术显然都是三级四级的实验员才能掌握的。
         但是,陈恭一个初级实验员,他怎么知道这些实验效果的?
         对于这个疑惑,两人显然都没有找到答案。
         但是……
         伴随着实验的深化,他们发现一件恐怖的事情,陈恭就连一些六级实验的具体效果都很清楚。
         最重要的是,陈恭对于实验效果的把握,有些让人震惊。
         这个实验,最快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出来结果。
         杨广业和齐欢,不断的按照陈恭的思路,去研究下游事件,然后通过中间产物的标记,开始了探寻工作。
         下游事件的分析,本就是难点。
         线索就在于信号分子上。
         这些需要精准的计算、分析、探寻工作。
         可以说,这一次的工作中。
         杨广业和齐欢完全是在学习和观察,以及打工。
         而核心工作,就在陈恭那里。
         当天晚上十一点,陈恭就找到了关键的信号分子:“柠檬酸!”
         随后的时间里。
         两人毫无睡意。
         因为他们很清楚,继续研究下去,就能找到真正的原因了。
         第二天,在大家忙碌了48个小时以后。
         结果出来了!
         “培养基中代谢α-酮戊二酸的趋势基本一致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代谢量始终维持在0~4mg/L。”
         “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而苹果酸的代谢趋势发生改变由空白产生的单一峰值变为两次峰值。”
         这个结果,让大家喜出望外。
         最后,当陈恭尝试的对空白培养基中加入柠檬酸后,顿时改变了代谢酒石酸的趋势。
         这说明添加的柠檬酸抑制了酵母向胞外代谢酒石酸。
         于是!
         陈恭做了个胆大的测定。
         他在酵母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柠檬酸,很快……
         啤酒催化发酵完成之后,味道完全正宗了!
         当三人饮用完一杯之后,大家都兴奋的手舞足蹈。
         成功了。
         杨广业看着他们的研究成果,自然是兴奋无比。
         “我们成功了?”
         齐欢笑着拿着一个玻璃管,把里面的啤酒一饮而尽,兴奋的说了句。
         “没错,我感觉,你的五级实验员,问题不大了!”
         的确,对于杨广业而言,他真的能找到五级实验员的晋升途径。
         说完之后,两人都有些惊喜的看着陈恭。
         他们没有想到,陈恭竟然真的带领做到了。
         这个实验,只是一个契机。
         只要寻找到合适的机会,勤加练习,势必会成功的掌握这一项技术。
         要知道,大多数的公司,都是在这种模式下发展。
         杨广业忍不住激动的起身后,一把抱住陈恭。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陈恭也很开心。
         这是他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次尝试。
         齐欢这时候说道:“对了,陈恭,冒昧问一句。”
         “下游事件分析上溯到信号分子。”
         “你是怎么找到柠檬酸这个关键点的?”
         陈恭想了想,掏出一张纸放在桌子上:“这也是我总结出来的一套公式。”
         “但是,我建议你们看看一本书。”
         “结合这个实验去看,会有很大收获。”
         听见陈恭的话,两人都好奇了起来。
         “什么书?”
         陈恭直接从书包里把一本书放在了桌子上。
         “这本书!”
         这本书是杂志社给陈恭寄回来的样本,总共三本。
         中华科技出版社那边,在邀请了几名专家审核完第一本稿子之后,全都赞不绝口。
         对于这个能翻译出来的陈恭,也是惊叹不已。
         于是,出版社也开始印刷发行。
         陈恭说完之后,他打了个哈欠:“不行了,太困了,我回去休息了。”
         “你们给肖红军打电话吧。”
         “解决方案就在这里,按照这个比例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柠檬酸就行。”
         说完,陈恭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这两天,他可没有睡一个整觉,基本上都是在等试验结果的时候,调个闹钟睡个一两个小时。
         陈恭刚刚离开,顿时一阵提示音响了起来。
         【叮!结算完成。】
         【实验难度:三颗星;】
         【实验贡献度:55%;】
         【实验完成度:三颗星;】
         【奖励结算中……】
         【叮!恭喜您,获得黄金宝箱+1;获得积分:1万点。】
         陈恭顿时被这个消息提示音惊喜了几分。
         获得了一万积分?
         还有一个黄金宝箱?
         陈恭没想到,做实验也有结算吗?
         这让陈恭多了几分惊喜。
         回到宿舍之后,陈恭直接睡到了下午三点多,被闹钟吵醒之后,拿起手机。
         顿时看到了一条消息。
         赵曦:“睡醒了吗?”
         陈恭看着消息时间是一个小时之前,顿时笑了笑。
         小赵老师永远是那么体贴人。
         得知自己睡觉,也不打扰他。
         “醒了,你等我一下,我开车去接你。”
         今天约好了要陪小赵老师去买车。
         陈恭起来以后,洗漱一番,开着杨丽的车子,就朝着赵曦家里驶去。
         到了小区门口,陈恭刚刚给赵曦发了一句:“下来吧。”
         可抬头就看见,穿着大大的白色羽绒服的赵曦站在门口,双手插兜,小脸冻得红扑扑的。
         陈恭连忙响了一下喇叭,打开车窗玻璃。
         赵曦好奇的弯腰看了一眼,看到陈恭之后,顿时笑嘻嘻的钻到了车里面。
         “哎呦,好冷!”
         陈恭笑了笑:“早就下来了?”
         “没有,刚下来!”
         陈恭忍不住摇了摇头,小赵老师还是最可爱的,永远不会让人感觉心里不舒服。
         “咱们去哪家店?”
         赵曦看了一眼陈恭的车子:“你厉害啊!”
         “还上学就买这么好的车子?”
         陈恭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借的,我哪有车啊!”
         “这不是,为了小赵老师买车,特意借了一台车子。”
         “早知道,借一台好的充牌面了。”
         赵曦顿时笑了起来:“咱们打车就行了。”
         “没必要这么麻烦的。”
         “再说了,我又不买那么好的。”
         “我自己开,买个代步车就行。”
         “走吧,我给你导航。”
         陈恭好奇的看了一眼赵曦:“你选好了?”
         赵曦点头:“嗯。”
         陈恭看了一眼导航,五菱?
         “嗯?”
         半个小时以后……
         陈恭有些瞠目结舌。
         因为在十分钟的时间里,赵曦就完成了车辆的购买。
         他买了一台五菱宏光迷你。
         “你怎么买这个车啊?”
         赵曦笑了笑,伸出几根手指:“第一,我就代步,而且平时就我一个人。”
         “第二,电车,省油。”
         “第三,车子小,不容易剐蹭,我就上下班开。”
         “再说了……等我结婚了,有了孩子,这个车子送孩子也足够了。”
         “省下的钱,我老公到时候可以买个好车!”
         陈恭一听这话,顿时笑了起来。
         “为什么给你老公买好车,你这个就够了?”
         赵曦看着陈恭,笑了笑:“对男人而言,装逼不是刚需吗?!”
         “哈哈哈哈……”
         陈恭顿时也笑了起来。
         “那……万一你有两个、三个或者更多孩子呢?”
         听到陈恭的话,赵曦翻个白眼:“等我老二的时候,我就不能换台车吗?”
         “切……”
         就这样,等工作人员,准备就绪之后,车子检修后,小赵老师成为了光荣的五菱车主。
         回去的时候……
         陈恭在前面,小赵老师在后面。
         两人开着语音。
         “哎呀,后面一直有人给我大喇叭!”
         “陈恭你慢点,我追不上你!”
         “陈恭……”
         就这样,总共不到5公里的路,足足开了二十分钟,这才到了家里。
         ……
         ……
         生化实验室内。
         杨广业和齐欢看着陈恭留下的那本书,认真翻看了起来。
         不多久,齐欢忽然问了句:
         “这本书好熟悉?”
         “阿米尔?这不是那个世界电化奖的获得者吗?这本书是爱思唯尔集团整理的稿件,已经有了译本了?”
         齐欢好奇的看了起来。
         杨广业也是明显愣了一下:“是吗?这本书当时关注度挺高的,但是因为整理不完善,有些可惜。”
         “这本书有人翻译了吗?”
         “说实话,我看过原著,但是……看完之后,很难完全理解。”
         说话间,杨广业翻开一看,顿时傻眼了!
         “翻译:陈恭!”
         两人对视一眼,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
         他们虽然想过陈恭很厉害,但是他们根本不敢想陈恭已经可以做到翻译这样的顶级科研巨著了。
         而且……这还是中华科技出版社参与的。
         这也……太让人震撼了。
         两人怎么也想不到,陈恭竟然是这本书的翻译者。
         这可不一般。
         这种专业书籍的翻译,可不是随便就能完成的。
         这种书籍,选择翻译者的门槛很高,一般情况下,必须要行业顶级高手才能进行。
         可是……
         陈恭竟然是翻译者?
         如此一来……
         两人忽然明白,为什么陈恭懂得下游事件分析了。
         但是……
         陈恭是怎么样成为翻译者的呢?
         一时间!
         两人面面相觑,沉默半天。
         这陈恭,可真的太神秘了。
         原本两人以为陈恭已经足够厉害,足够神奇了……
         现在看来,对于陈恭的了解,他们还是差了太多太多。
         这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太不……正常了!
         ……
         ……
         很快,肖红军就来了,得到原因和解决方案之后,他立马找人开始了测试。
         当催化发酵之后,啤酒出来了。
         品酒师在肖红军的注视下,轻轻品尝以后,顿时瞪大眼睛:“好!”
         “味道很好!”
         “老板,您尝一下!”
         肖红军听完,接过杯子,直接一饮而尽。
         “好!”
         “太好了!”
         肖红军激动起来。
         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速度会如此之快,原本以为会等个十天半个月的。
         甚至已经做好了准备。
         现在看来,这一百万,可真的没有白花啊。
         ……
         ……
         当天,在得知首次项目成功之后。
         顾斌十分兴奋,连忙找到了学校领导商讨校办企业的事情。
         校领导就组织起了相关会议。
         顾斌觉得,这一次的校办企业很有前途,希望学校可以抓紧时间筹办。
         而杨广业更是仓促制作出来一个方案。
         但是,如此一来,若是想要全面建设起来这个检测公司,前期至少需要投资500万来建设校办企业的事情。
         而这笔钱,只是够杨广业建设实验室。
         但是想要开展具体的工作,钱并不够,还差很多。
         更别提校办企业的场所、实验室的建设等诸多费用。
         以至于,学校不得不召开高层会议,进行讨论相关事宜。
         顾斌作为基础医学院的院长,以及党委副书记,有一定的话语权。
         而且,顾斌年纪大了,在学校养老的心思也不多,而且伴随着杨广业的成长,顾斌也做好给杨广业让位的打算。
         所以在推动校办企业开设方面,非但没有拒绝,而且是十分用心并且用力。
         关乐山是常务副校长,在调查了相关事情之后,也没有选择拒绝。
         但是,学校也的确是有学校的苦衷,没钱,注定了是做不好事情的。
         因此……
         顾斌提出了一个建议:“我觉得,我们应该开明一点。”
         “校办企业,不一定就是让学校全资独资。”
         “哪怕是清华北大的这些校办企业,很多也是股份制的。”
         “而且,股份制有着股份制的优点,可以利用民间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管理等优良模式。”
         作为校办企业,其实是允许入股的。
         顾斌一来是想要尽快兴办企业,投入使用,不要被繁文缛节给耽搁了时间。
         其次……
         顾斌说实话,也不想让学校独资。
         以前学校曾经有一个独资药厂,药厂是吸收的当初山河制药厂的一些设备和员工。
         可是……
         经营了几年之后,直接倒闭。
         现在这个药厂都没有卖出去。
         成了学校的一个负债资产。
         所以说,顾斌很担心这个校办企业再次步入后尘,直接希望进行股份制。
         关乐山点头:“我支持!”
         现任校长李景明默不作声,他看了众人一眼,好奇的问了句:
         “大家有什么意见?”
         听见李景明的话,大家都没有做声。
         说实话,校办企业其实对于不少领导来说,是一个小金库。
         本身学校就不是国企,有赢利点。
         本身还需要国家财政补贴。
         但是,有了校办企业就不一样了。
         很多人自然是各怀心思。
         见众人不做声,校长李景明忽然说了句:“顾书记,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顾斌见大家不做声,也不含糊。
         “我觉得,既然是校办企业,我们要保证学校的利益。”
         “出资方面,正如刚才杨院长的话,学校目前可以拿出500万进行投资,这五百万,要有多少话语权的问题。”
         “我觉得可以参考首都医科大学生物科技公司。”
         “他们的比例是3:3:3:1。”
         “学校占30%,重点科研人员,带头人30%,民间企业资本30%,激励计划10%。”
         听见顾斌的话,李景明点头:“具体说说!”
         顾斌:“学校方,我就不说了。”
         “这一次的主要带头人和科研人员,有三人,杨广业和齐欢,以及陈恭,作为技术骨干,又是学校重要成员,拥有10%为上限的入股资格。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三人需要掌握下游事件分析的实验室,掌握该项技术。”
         “我觉得,这个不过分。”
         “其次是民间资本,最好是寻求三家不同的企业,这个可以进行筛选。”
         “最后的百分之十,我希望用来分红,给那些做出基础贡献的科研人员们,也就是学校的主要实验员、老师,可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听完顾斌的话,很快就有人站了出来。
         “我觉得不太合适!”
         “杨广业、齐欢、陈恭,他们的10%是不是太多了?”
         此话一出,顾斌冷笑一声:“没有他们,就没有公司,你觉得多吗?”
         “要不你来做?”
         顾斌不怕得罪人,对方一开口,他就知道是放什么屁,压根没有给对方丝毫好脸色。
         果不其然,对方听完之后,脸色顿时就变了。
         “那不成立又能怎么样了?”
         “难不成不成立,学校就不做了?”
         “现在不是好好的吗?”
         李景明皱眉起来,看了一眼说话的那名领导。
         李景明是新生代的院长,年富力强,这里不是他的起点。
         所以,他很清楚,作为有校办企业,完全可以支撑起来一个优势学科的发展。
         关乐山这个时候说道:“不是争辩的时候。”
         “大家冷静一点。”
         “而现如今,我说句不客气的话,咱们学校,还真的是一天不如一天,的确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
         发展,势在必行。
         更何况,人家顾书记已经做了深入研究。
         全国拥有下游事件分析的生化研究所不到20家,而需要这一类相关科研服务的公司,却很多。
         根据去年的调查,生物化工以及相关领域的检测科研等相关服务,去年市场份额高达800多亿。
         哪怕只是吃个小数点,也足以带动学校的发展。”
         “所以,为什么不做!”
         “我支持,做!”
         “而且,作为带头人,有资格有这样的入股权限。”
         “甚至,我希望可以给予技术入股支持,比如百分之十的股份,百分之五的技术入股,百分之五资金入股,资金方面可以选择,可以放弃。”
         药学院院长点头说道:“我支持!”
         “几百万嘛……也不多。”
         “说句实话,我甚至现在想要招商引资把咱们的老药厂做起来呢!”
         “现在学校这半死不活的样子,说起来,真他娘的憋屈。”
         药学院院长可不是一般人,山河康健医药公司的董事长,兼任药学院院长。
         这家伙,是真的有钱!
         李景明听见这话,也很满意。
         而此时,学校党高官吕安山一直没有做声。
         不过,这时候,忽然一个人说了句。
         “嗯,大体上我也支持。”
         “但是……杨广业、齐欢两位都是学校自身履历的教授了,他们我可以理解。”
         “陈恭呢?”
         “他入股是不是不合适啊?”
         “虽然他有能力,但是……他是学生啊!”
         “毕业以后,去哪儿都不知道呢,他要是离开了不就是增加了不确定股份了吗?”
         “而且,一个学生,我觉得没有必要给股份,可以给奖励,项目奖励。”
         “这个股份可以给学校的管理人员作为流动管理股。”
         “我觉得这样比较合适。”
         此话一出,顾斌直接笑了起来,一边笑还一边摇头。
         “哎呦!”
         “你们不懂能不能不要插嘴!”
         “让懂的人说一下?”
         “我们这是一个技术服务公司,需要解决的是客户的技术难题。”
         “而这个公司,核心技术来源,不是杨广业,不是齐欢,而是陈恭!”
         “你让不给陈恭股份,你信不信他们两人直接不干了?”
         “而且,陈恭的实力,才是我们这个校办企业生存下去的核心因素!”
         “以后这种问题,就不要提了!”
         顾斌是一点面子不给对方留。
         其实,他也看出来了,这些人是想要分羹。
         李景明直接说道:“投票吧!”
         “一步一步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
         “赞成成立的举手。”
         很快,话音落下,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开始举手了。
         李景明看了一眼吕书记,对方也举手了。
         “好,下一个问题!”
         “股份分配问题,谁赞成,谁反对?”
         此话一出,顿时下面沉默了。
         顾斌率先举手。
         随后就是关乐山。
         作为常务副校长,关乐山的分量很重。
         他举手之后,很快,下面不少人跟着举了起来。
         李景明此时,也开始举手。
         “吕书记,您怎么看?”
         李景明看着一直不说话的吕安山,好奇的问了句。
         吕安山微微一笑:
         “这个东西……我就弃权吧!”
         吕安山的这句话,让大家愣了一下。
         “弃权?”
         此时,显然无法继续下去了。
         伴随着吕安山的弃权,现场已经成了五五开的局面。
         显然,这问题,还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
         ……
         ……
         而此时的陈恭,却对校办企业的事情,并不关心,他已经踏上了前往首都的高铁。
         毕竟,无论学校领导是谁,校办企业是谁。
         陈恭都不在意!
         上次着急的,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家的小舅出事儿了,他才火急火燎。
         现在解决了,倒也不需要着急。
         再说了……学校的事情,能做就做,他就是一个学生而已。
         懒得参与那么多……
         相比之下,他更期待这一次的竞赛之旅。
         和陈恭随行的,还有秦学海。
         他们这一次是要去参加全国解剖知识和技能竞赛。
         举办地点,就在首都。
         除了陈恭之外,本次山河医科大参加的人员共有五名。
         这五名全都是清一色的临床专业的专博,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说句实话……这个比赛其实本来就不太公平。
         当然了,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要对标国外,因为这是一次对接国际性的赛事。
         美国医学是没有本科学位,所以需要本科毕业之后,才能学习,他们大学阶段接触的都是基础医学。
         比如生化,细胞学,微生物,神经学等。之后是解剖学,组织学,药剂学,身体检查,临床问诊,医疗伦理等等。
         完成MD学位之后,还需要完成美国职业医师考试和转院医师培训。
         也就是所谓的SUMLE和NRMP。
         最后,经过专科培训,才能从事独立的临床工作。
         因此,临床前这个要求,本身就很宽泛。
         所以,这一次的竞赛,本身针对的就是进入临床前,具备独立从事临床资格工作的医学生。
         陈恭在这样的人群中,自然是比较特殊了。
         秦学海作为这一次的负责人,带队前往首都。
         陈恭百无聊赖,和这些博士们,似乎也找不到太多共同话题,索性打开系统。
         他刚积攒了不少东西,正好开一开箱子。
         ……
         ……
         ps:感谢“最後的最後旳最後”老板的20000打赏,老板威武霸气,祝老板好运连连哈。
         也祝每一个读者,幸福快乐。
         最后,最后一天了……
         求月票,么么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