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做医生,没必要太正常 > 第五十六章:这是我的荣幸!
         经过孙广增对于陈恭课题的深度剖析。
         以及有心人士的推动下。
         “转化医学”的话题度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上来!
         而陈恭作为“转化医学”的提出者,更是受到了很多的争议。
         甚至于,这段时间,不少期刊和媒体竟然走到了校园内想要采访陈恭。
         但是……
         毫无例外,全都被秦学海给拒之门外。
         山河医科大用实际行动表现了对陈恭的偏袒和保护。
         校长办公室内。
         李景明眉心紧促,看着手里的一份通知,有些面色凝重。
         “这样拖下去,可不是办法啊!”
         李景明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手里面的这个报告让他显然有些头疼。
         “国自然基金下属的科研管理部门要下来进行中期检查。”
         “这个节骨眼上过来检查?”
         “这不是故意找毛病呢嘛!”
         李景明用手拍着桌子,有些生气的说到:“也不知道是谁把这个消息散出去了。”
         “现在,就连上级主管单位都在关注陈恭的课题。”
         “学校也不敢擅自拨款!”
         “这个吕安山,可真的不让人省心啊!”
         李景明显然觉得,陈恭科研信息泄露,是因为吕安山暗中帮忙传播出去的。
         现在,学校明眼人都知道,李景明和秦学海都是陈恭的靠山。
         几个人更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学校对于荣誉校友的评选,已经有不少人心生不满。
         而这一次,可算是让这群人找到了机会。
         秦学海叹了口气:“这些人太着急了!”
         “小陈才21岁,21岁已经有了这样的成绩,这已经足以傲视群雄了。”
         “他们21岁说不定就连生化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呢!”
         “木秀于林,这是引起了众人的嫉妒啊。”
         “培养人才需要有耐心,全国这么多科研项目,我咋就没有看到三天两头检查,结果现在……又出现了一个中期检查!”
         秦学海说到这里,忽然看向李景明,说了句:
         “我忽然觉得……”
         “有点问题!”
         “应该是陈震做的。”
         “他是科教科的主任,当时竞选副校长的时候,陈震也是竞争关系。”
         “而陈震对于陈恭的项目,一直比较关注。”
         说完之后,秦学海又沉默了下来。
         因为……
         知道了答案,又能如何呢?
         陈震也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啊,更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陈恭的课题经费告急,没有钱了,也不是陈震的原因啊!
         一时间,两人都有些无奈。
         “检查组什么时候下来?”秦学海无奈的问了句。
         李景明看着通知:“月底!”
         “还有半个月的时间。”
         听见这一番话,秦学海深吸一口气:“我去试试,看看能不能先让陈恭把这难关过去。”
         课题经费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
         一般来说,大多数领导也不会关注。
         但是……
         并不意味着这笔钱就能乱花。
         其实事实上,钱这个东西,不怕你乱花,就怕你不花!
         什么意思呢?
         你要是伪造数据?不是不能,就看伱有没有能力!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国内科研情况,大家谁还不清楚?但凡参加过导师课题的人,都很清楚数据的真实性。
         但是,前提是你的数据不能让人看出来。
         而且,你原始数据,各方面都得做好了,不说天衣无缝,但凡说得过去,这才行!
         花了钱,你才能再要。
         但是,一般的科研工作者,很多时候,是拿着钱,根本不敢花。
         为啥?
         两个原因。
         第一:三五万的科研经费根本做不了课题,做一半做不下去了,甚至很多人还不如不做!
         第二:他们申请课题,完全是为了职称或者其他,压根没有想去做,或者是精力不够不去做。
         像陈恭现在几百万的经费,让国自然检查,还让科研管理部门下来中期核验进度的……
         压根就没几个!
         无非还是有人推波助澜,让陈恭的热度上去了,上面觉得不调查一下已经不行了。
         这才有了这件事儿。
         不过,科研资金不够,并非罕见的事情。
         甚至普遍存在。
         秦学海这几天开始想办法给陈恭筹集一部分资金。
         因为科研资金缺乏的时候,可以通过几个途径来解决。
         首先是自筹资金或者贷款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这是有风险性的。
         其实不少发达地区早就有了科研贷。
         但是,科研贷款,主要是针对企业科研投入的,很少有针对高校。
         除此之外,就是及时向政府部门或者企业寻求资助。
         最后呢……
         还有一点!
         可以通过国际合作来获取资金!
         例如克里斯蒂安·奥拉夫·伯克兰就通过挪威王室的资助来完成他的研究。
         显然,秦学海这边首先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寻求企业合作,以及寻求政府的资助项目!
         ……
         ……
         相比秦学海的忙前忙后,赵雷更是无语凝噎了。
         谁让他生了一个好女儿呢?
         赵曦经常去学校,毕竟要负责间隙课题的研究,所以对于学校内的动静,也是一清二楚。
         看着陈恭被卷入旋涡,而且目前还不知道课题后续情况如何发展。
         赵曦也是心疼的很!
         赵曦擅长什么?
         摇人术啊!
         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亲爹。
         而偏偏赵雷还是陈恭血管重建理论研究的合作伙伴。
         他能不帮?
         于是……
         秦学海和赵雷两人开始了求爷爷告奶奶的辛苦路。
         而陈恭……
         却似乎一点也不紧张一样,整个人虽然也很忙,但是……却很少回实验室。
         这一下,可是把杨广业和齐欢给急坏了。
         陈恭这几天,自然也没有闲着。
         白天上班,下了班就去工作室。
         杨丽作为工作室的秘书,自然也没有闲着。
         跟着陈恭起早贪黑。
         这种熬夜程度,无论是海蓝之谜亦或是黑绷带都解决不了皮肤的老化。
         可是……
         能怎么办呢?
         谁让老板缺钱呢?
         说实话,杨丽已经在无数个瞬间,萌生起卖车的念头了。
         甚至,他查一下,98新5年10000公里的高配库里南,几百万还是有的。
         覆盖陈恭的科研经费是妥妥的事情了。
         她现在巴不得对着陈恭说一句:“少年,你别努力了!”
         可事实上,是少年拉着富婆天天摆摊度日。
         ……
         终于,几天的时间。
         陈恭手里出现了一篇高质量的论文。
         就是关于三羧基循环的实验课题研究。
         完成之后,陈恭终于缓缓吐出一口气,有了这个……其实……课题就可以到此为止了。
         当然了,还是可以细化研究的。
         但是……单从miR-21,miR-126和 miR-155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来看的话。
         问题已经不大了!
         甚至,mir-126甚至已经成为了后续科研研究的主要方向。
         “辛苦了!”
         陈恭对着杨丽笑着说了句。
         杨丽此时斜躺在椅子上,有气无力的说了句:“我妈问我,是不是被绑到黑砖窑了!”
         陈恭讪讪一笑,这几天,杨丽的确是辛苦了。
         他没有足够的时间,论文的协作和细化,基本上都是杨丽在进行。
         这段时间,陈恭是下来班过来。
         而杨丽是……基本上吃喝拉撒就在这里了。
         甚至,就连睡觉,她也在办公室凑合过。
         终于完成了!
         陈恭笑了笑:“第二作者写你!”
         杨丽连忙站起身子,赶忙摇了摇头:“别!”
         “还是写杨院长和齐欢主任吧。”
         “我做个第三作者也行了。”
         “毕竟……有些sci,说不准第三作者也有含金量呢。”
         陈恭犹豫片刻:“那你搜搜……那个文章第三作者有含金量?”
         杨丽顿时翻了个白眼:“《柳叶刀》,你发啊?”
         “那也得人家要你的才行!”
         “我自己水平自己心里有数,可别让我自取其辱了。”
         陈恭听完,也觉得有道理。
         《柳叶刀》虽然不是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但是……人家是“医学网红”期刊啊。
         而且,陈恭上次翻译的作品,就是爱思唯尔公司的。
         陈恭思考片刻之后,没有犹豫,直接开始投稿!
         杨丽见状,顿时傻眼了:“我靠,你真发了?”
         陈恭点头:“对啊!”
         杨丽一听这话,差点瘫软的坐在地上:“大哥!”
         “你知道《柳叶刀》的改文有多麻烦吗?”
         “十几次改稿都是很正常的。”
         “你让不让我活了。”
         陈恭摇了摇头,笑了笑:“不会改的。”
         杨丽对于科研的理解和思维还是差了一些的,他对于高端视角的缺乏经验的。
         自从上一次,陈恭翻译的《信号分子的下游事件分析》,就让他意识到了很多东西。
         最为重要的……就是科研理念和科研成果。
         《结合转化医学科研模式,从三羧基循环对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探讨》
         可以说是要热度有热度。
         要流量有流量。
         甚至……就连成果都有了。
         你还要啥?
         发表完论文之后,陈恭的重心也回到了临床中。
         时间,过得倒也很快。
         赵雷和秦学海两人可是累趴了。
         可是……
         这一圈转下来。
         他们俩都傻眼了。
         压根就没拿到钱。
         两人显然都低估了这件事儿的影响力有多大。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的逼近,他是真的头疼了。
         该怎么办?
         ……
         ……
         而此时。
         英国伦敦。
         作为四大医学期刊之一的《柳叶刀》,此时总部大楼内。
         一张马蹄形的桌子旁,迎来的每周二、周四一次的例会。
         这看似稀松平常的一次例会,却是全世界的医学科研界都想一探究竟的。
         聚在这里的编辑们,正在就30余篇论文能否发表在《柳叶刀》或旗下期刊上展开讨论。
         这些研究论文能走到这一阶段,已经是百里挑一的结果。
         在每年投给《柳叶刀》的8500篇论文中,只有12%能够被遴选出来进入同行评议环节(即由同一领域的其他学者对论文进行学术评估),而最终被发表的论文仅占4%。
         《柳叶刀》的全球审稿人数据库拥有多达15万名专家,合作的统计学家有260人,而每篇论文至少要经过这其中三位资深审稿人和一位统计学家的评估。
         论文的研究假设、实验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都会以五分制打分,之后才会进入候选名单。
         在参加选稿会的讨论之前,《柳叶刀》的编辑们都会通读每篇论文,并在电子审稿系统中添加自己的评论。
         在今天的选稿会上,编辑们讨论了包括“胎儿畸形、乳腺癌存活率、孕期吸烟、艾滋病毒、结肠息肉及在工作场所配备跑步机的益处”在内的种种话题,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讨论也异常热烈。
         而今天,此时的会议室内,却迎来了一次罕见的安静。
         “全票通过?”
         “通过!”
         “必须通过,这一篇文章很不错,转化医学,难以置信,这科研思维,我相信会让世界震惊的。”
         “没错,抛开转化医学不说,这一篇文章的含金量真的很高,因为三羧基循环到临床的过程中,很多年了一直迟迟没有很好的进度,而这一篇文章很有价值!”
         “你错了,这课题虽然很优秀,但是只是转化医学的个例,这个研究,会改变世界的格局的。”
         “这是对于医学研究领域一次前所未有的革新,美国之前宣称他们的科研投入全球第一,可事实证明,他对美国老百姓的健康事业,并没有什么贡献,反倒是加剧了医药公司的利润比,这不是医学,这是生意!”
         ……
         一般来说,为了一篇论文,会议室会分成两派,大家进行辩证思考。
         而现在呢?
         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一篇论文表现出了足够的热情。
         《柳叶刀》的主编,理查德霍顿。
         此时看着现场的情况,问了句:“大家觉得,这一篇文章怎么样?”
         “很优秀!”
         “完美!”
         “他配得上一个封面!”
         伴随着众人的话音落下,理查德笑了起来:“我觉得,可以插队!”
         “安排下去,我要在最新的期刊中,看到这一篇文章,而且……是封面作品!”
         “立马安排人前往中国,我要增加一个对作者的采访!”
         “21岁!”
         “陈恭!”
         “《信号分子下游事件分析》的作者!”
         “我很好奇,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儿?”
         此话一出,顿时下面对视一眼:“什么?理查德先生?您说作者只有21岁?”
         理查德耸了耸肩,把手里的信息给众人看了看。
         众人看完之后,顿时傻眼了。
         他们见过天才,见过伟大的科学家,可是……陈恭的21岁,却真的把大家吓到了。
         这显然太不正常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英国牛津大学慢性病研究中心主任,同样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病研究组组长的赛斯-科尔忽然说道:
         “我去吧!”
         “世界慢性病研究中心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很多年没有进步了!”
         “我对他很感兴趣。”
         “我也对他后续的研究很感兴趣。”
         “mir-126后续研究,我太期待了。”
         听到赛斯的话,理查德顿时愣了一下:“赛斯教授去,我相信这是最好的答案!”
         “我相信你的前往,会让这个年轻的天才喜出望外的。”
         “毕竟,他既然进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肯定离不开你的启发。”
         赛斯微微一笑:
         “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对世界慢性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来说,是个好消息!”
         “而且……”
         “你们可能不知道,世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小组,去年还有结余经费将近1000多万美金。”
         “这笔钱,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和领域。”
         “而现在,我觉得……这笔钱,应该有了着落了。”
         听见赛斯的话,周围众人这才反应过来。
         对啊!
         赛斯可是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病研究中心的组长。
         这在世界医学圈子里,无论是那个国家,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忽然间,理查德忽然笑了笑:“真的是个幸运的小子!”
         赛斯摇了摇头:“不,这是我的荣幸!”
         众人闻声,全都沉默了下来。
         ……
         ps:写的少了点,哎……感冒了,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