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内御猫,从虎形十式开始! > 第656章 思变
         “谨记陛下教诲,吾等必定忠君报国,还大兴一个朗朗青天!”
         新上任的年轻进士们齐齐跪地,齐齐谢恩。
         永元帝冲他们点点头,然后便起身离开了公堂,准备今日的行程。
         县衙外的百姓们爆发出一阵经久不息的欢呼,也升起了些许对彩云县未来的希望。
         至少这些年轻的官员看起来没有高彦昂他们那般大腹便便,肠肥脑满。
         公堂上,郑王和文官们如丧考妣。
         尤其是刑部尚书张霖等被永元帝钦点查案的几人。
         “王爷,这可怎么办啊?”
         张霖还算沉得住气,对郑王恭敬请示道。
         虽然大家都没有明说,但他们都很清楚,昨晚的袭击恐怕跟郑王脱不了干系。
         现在永元帝叫他们查案,他们也只好寻求郑王的意见。
         毕竟,那是他的人。
         让郑王乖乖交人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既然此事因他而生,也就需要他来拿一个主意。
         “张大人,还有几位。”
         郑王淡淡开口道。
         “陛下让你们查案,你们就好好查案就是。”
         “此案确实性质恶劣,本王也不会坐视不管,到时候会派人辅佐几位大人查案。”
         “想来到时候一定能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郑王的语气沉静无比,似乎今天的事情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影响。
         “七天之后,想必南巡的队伍已经抵达了洛东城,即将改水路南下。”
         郑王说完这最后一句,便伸手拍一拍张霖的肩膀。
         张霖领会郑王的意思,当即弯腰行礼道:
         “那吾等就多谢王爷相助了。”
         其他几个被指派协助查案的官员虽不明所以,但也是跟着行礼谢过郑王。
         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现在还没到火烧眉毛的时候,他们倒也没有过于失态。
         “好,我们要准备和陛下一起启程了。”
         “几位大人安心留在彩云县查案,我们日后再会。”
         说罢,郑王带着其他人也离开了县衙。
         永元帝并没有下达更改行程的命令,那么他们今天就还得继续赶路,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南巡的行程都是精确安排到了每一天,要是推迟半日,后面的计划都需要跟着进行更改。
         而公堂外,即便永元帝已经离开,围在外边的百姓们仍旧没有散去,而是继续高呼“陛下英明”。
         离开了公堂的郑王耳边仍旧有这样令他刺耳的声音缭绕。
         即便他城府深沉,可脸上仍旧不免挂上一层阴霾。
         昨晚的袭击,郑王心中有数。
         只是他也十分清楚,袭击并没有达成既定的效果。
         他的人不会把事情做得如此不上不下。
         那些藤蔓和荆棘没有将整个彩云县掀得天翻地覆才让郑王意外。
         永元帝现在具备的力量就连郑王也捉摸不透了。
         但此外还有一件事让郑王感到焦虑。
         麻木的百姓们今天回应了永元帝。
         这比任何事情都让郑王不安。
         “不行,得再快一些!”
         另一边,永元帝也有着同样的想法。
         “陛下,要加快接下来的行程?”
         赵奉碎步跟在永元帝的身后,有些诧异地问道。
         “内务府加快行动,将后续各地官僚的调查优先,之后严惩犯案官员之后立即启程,尽可能缩短既定行程。”
         永元帝的要求让赵奉不禁担忧道:“那陛下您的护卫工作?”
         内务府的花衣太监是南巡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股震慑力量。
         若是被人察觉到花衣太监的调动,只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不必担忧,其他大内高手足以应付。”
         “若真敢乱伸爪子,来一只剁一只!”
         见永元帝主意已定,赵奉也不再多劝。
         “是,陛下。”
         “让内务府的密探多加小心,随着消息传开,郑王的人肯定也得到了消息,肯定会暗中截杀,阻挠调查。”
         “依据我们之前搜集的证据,足够拿下大部分为祸一方的要犯。”
         “不必追求十全十美,重要的是完成杀鸡儆猴。”
         “百姓们对朝廷的信任已经降到了冰点,我们必须加快行动。”
         今天有所感悟的不仅是郑王,永元帝也察觉到了百姓们麻木的态度。
         这才是他们离开京城后的第二站。
         更远一些的地方,永元帝都有些难以想象。
         从密探上的文字了解,远不及亲眼所见让人感受切实。
         大兴急需重新建立起百姓对他们的信任。
         永元帝此时甚至有些庆幸自己将南巡提前了。
         再晚一段时日,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还有,刚才在人群里喊话的是阿玄吧?”
         提起这个,永元帝不禁露出些许笑意。
         “八九不离十了,只是没想到阿玄还擅长做这个。”
         “陛下吩咐过内务府不许过于刻意,结果这活还是让阿玄做了。”
         “说起来,一只猫在人群里带节奏,这还真不容易被其他人识破。”
         赵奉摇头失笑。
         他觉得以前自己让李玄当密探已经是很大程度的能力开发了,但李玄总是能带来新的惊喜。
         “是啊,阿玄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永元帝若有所思的说道,似乎也受到了什么启发。
         ……
         县衙外,百姓们欢呼不断。
         有花衣太监提着那几个贪官的人头,游街示众,然后准备去挂到城门上。
         如同景侯县一般,高彦昂等罪犯的人头也会高挂城门楼。
         百姓们自发的让开一条道路,然后跟随着花衣太监的脚步,甚至有人立即去准备石头、烂菜叶、臭鸡蛋等物品,留着待会用。
         安康公主等人并没有跟着去,而是望着远去的人群。
         “唉。”
         安康公主忍不住叹息一声。
         百姓们的反应着实看得她心疼。
         初时的麻木,再到后来的激愤,以及现在的欢欣。
         如果大兴从一开始就善待了他们,恐怕是不会有这样的反应的。
         也不会有他们这一趟南巡了。
         很多事情听说是一回事,亲眼看到又是另一回事。
         安康公主之前就听小翠提起过,京城百姓们的生活已经算是不错了,甚至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可安康公主亲眼见过金钱帮横行街市,欺压百姓。
         也见过长安知县如何以公谋私,贪赃枉法。
         这样的生活怎么能是梦寐以求呢?
         可现在安康公主似乎有些理解了。
         那些在袭击中不明不白死去的百姓……
         那些将被欺压当成日常去习惯的百姓……
         那些已经对朝廷感到麻木的百姓……
         这些不都是大兴的百姓吗?
         “阿玄,我们打败郑王就能改变这一切吗?”
         李玄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冲安康公主点了点头。
         其实,他也不是很确定。
         他只是觉得没了郑王就会更好,至少永元帝掌权的话,应该就不会如此对待百姓们了。
         或许吧,谁知道呢?
         李玄无法确定未来的事情。
         但他知道,只看现在的话,肯定是没有郑王会更好。
         “安康,只有将内部的矛盾解决,大兴才能重新团结一致。”
         一旁沉默许久的八皇子开口道。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语气坚定地说道。
         “大兴再继续这么内斗下去,一定会自取灭亡的。”
         “千年王朝的伟业,只会是镜花水月。”
         八皇子说着,看向了东边的街角。
         在县衙院墙下,站着两个英姿勃发的少年,正是大皇子和四皇子。
         勋贵和文官之间的矛盾,也需要一个句号。
         他们其实也有些记不清,到底是有了郑王之后,朝堂上的文武才对立到了现在这个程度。
         还是说,早就有了文武矛盾之后,郑王才成为了这个矛盾的其中一个代表人。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要有一个结果了。
         大皇子冲安康公主和八皇子点点头,然后带着四皇子转身离开。
         “四弟,你怎么看?”
         兄弟俩走在彩云县冷清的街道上,说起了话。
         “冲突越发剧烈了。”
         四皇子低垂着眉眼,轻声答道。
         他只盯着自己脚下的路,似乎在认真思考什么。
         “我们以前的做法是对的。”
         “大哥,你继续拖住母妃,亲近皇室。”
         “我来负责跟张家维持联系,处理宫外的事务。”
         “这样以后不管结局如何,都不至于是最糟糕的结果。”
         四皇子的这番话,显然不是兄弟俩之间第一次讨论。
         大皇子并没有回应,而是拍了拍四皇子的肩膀,指着前方对他问道:
         “四弟,这样真的是对的吗?”
         四皇子依旧低垂眉眼,不敢抬头,继续说道:
         “张家的价值足以让任何一方都无法忽视。”
         “运气好的话,大家都能平安无事。”
         “运气再差,也不过是牺牲你我其中一人……”
         “最差,最差我们也能护住母妃和六妹……”
         “四弟!”大皇子两只手用力的按住了四皇子的肩膀。
         四皇子吃痛之下,这才跟将视线抬起,跟大皇子对视起来。
         “你看一眼这些废墟。”
         “你真的能保证母妃和六妹不会被如此对待吗?”
         “这,这有什么道理可言?”
         大皇子痛苦地发问。
         四皇子这才僵硬的将脑袋转了过去,看向了昨晚刚刚形成的一片废墟。
         废墟已经被清理了不少,但残垣断壁仍旧随处可见。
         更加刺眼的是那些随意泼墨的血迹,让人根本挪不开眼睛。
         这些被无妄之灾夺走了性命的百姓们会觉得昨晚的袭击有道理可言吗?
         四皇子自诩精明,总是能轻易看穿人心,引导其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他本以为这就是所谓的权谋,所谓的帝王心术。
         随心所欲控制他人的能力。
         可越来越多的意外,逐渐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幼稚。
         他之前的世界太小了。
         安康公主的出现让四皇子明白,即便是在同龄人中自己也算不上优秀。
         而彩云县的袭击更是让四皇子意识到,他的算计在这蛮不讲理的世界中有多么的脆弱。
         一场意外,就能颠覆他的所有算计。
         郑王似乎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理智。
         对于强者而言,扫清障碍最有效率的方式,永远不是所谓的算计。
         兄弟俩看着废墟沉默一阵,四皇子突然说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话:
         “父皇太弱了。”
         大皇子皱眉,但并没有多说什么。
         对于外界,四皇子了解的比他多。
         “父皇能赢自然最好,张家也顶多是受些责罚,低调一段时间,就又能重新崛起。”
         “可这样的可能性太低了。”
         “大哥,郑王掌握的力量,你我根本无法想象,毕竟他准备了太久时间。”
         “老实说,我都无法理解当年父皇是如何登基的。”
         “那个时候,如果郑王想要称帝应该是没有人能阻拦的。”
         四皇子无力地说道。
         他宁愿当时郑王就登基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他们所有人都架到火上来烤。
         “现在我能理解琞曌了。”
         大皇子幽幽一叹。
         “自打南巡以来,她除了修炼就是修炼,就在马车和房间里呆着。”
         “外边出了这么多事,她连问都不问一下。”
         “她比我们所有人都清楚,只有自己的实力才是靠得住的。”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但想谈人情世故,首先得有打打杀杀的能力。”
         兄弟俩此次跟着南巡,倒是感慨良多,有了不少领悟。
         他们以前为了清舒殿的未来,做了不少准备。
         可现在看来,实在是有些幼稚,幼稚到一厢情愿。
         “四弟,或许安康才是对的。”
         大皇子突然说道。
         四皇子不禁一愣。
         “我们既没有琞曌那样的天赋和武家那样庞大的势力。”
         “张家虽然强大,但更多的是在朝堂的影响力上。”
         “这些拦不住敌人的屠刀。”
         “但父皇毕竟是我们的父皇!”
         大皇子诚恳的对四皇子说道。
         四皇子当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可母妃和张家是不会同意的。”
         “不,我说的是我们。”
         “你,我,还有六妹!”
         ……
         同一时刻。
         琞曌公主正在房间里打坐静修。
         突然一道身影在房间内显现。
         琞曌公主缓缓睁开了双目,其中神华内敛,摄人心魄。
         但不到一个呼吸的功夫,琞曌公主眼中的异样就消失不见。
         “魏叔,你回来了。”
         魏长离抱拳行礼,然后说道:
         “殿下,在城外二十里的一条小溪边发现了一些痕迹。”
         “二十里!?”
         琞曌公主也不禁惊讶出声。
         “如此范围的道境,难不成是……”
         魏长离点头答道:“恐怕就是当年的千藤魔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