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叶娇李策 > 弹劾李策
         李璨不慌不忙不内疚。
         他稳稳地站着,虽然失了右手,却仍然面容俊美、身姿笔挺,唇角的笑容优雅洒脱。
         他站在众人喧嚣的风中,身上是皇子上朝必须穿戴的礼服,但他倔强地在那礼服内,加了一层粉色的中衣。
         微风掀起衣袍,如同他怀里藏着桃花。
         李璨含笑等待一刻,赶在御史台几位言官准备弹劾他之前,扬声道:“诸位不问我,弹劾什么吗?”
         众人仍在生气。
         问你作甚?你虽然生得好看,却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竟来污蔑楚王殿下了。
         “你说。”皇帝出声,便万籁俱寂。
         “儿臣弹劾楚王李策,”李璨郑重道,“弹劾他蔑视三司法堂,阳奉阴违、有罪不供。”
         藐视三司法堂?
         朝臣立刻向前看去,而立在最前面的大理寺、御史台、刑部官员面面相觑,又把目光看回李璨。
         怎么藐视我们了?我们不觉得被藐视啊!你闭嘴!别瞎说!
         可李璨侃侃而谈:“当初先太子在时,曾在三司法堂,弹劾楚王做生意的本钱来路不明。鉴于楚王一直看守皇陵,更有人怀疑他监守自盗。可他不解释,不自证,简简单单糊弄过去。如此,不算藐视法堂吗?”
         皇帝皱起眉头,擦了擦额前的薄汗。
         又来了。
         这事儿他原本打算揭过不提的。小九这些年不容易,即便他真的挖过墓,偷过陪葬品,只要他没把先祖卖了,皇帝都觉得可以原谅。
         就当是他这个做父亲的,薄待儿子的补偿吧。
         可李璨竟来弹劾了。
         当着这么多朝臣的面,皇帝无法装聋作哑。
         他向殿内看看。
         宰相傅谦已于前些天卸任致仕,兵部尚书宋守节因为长公主案,恳求皇帝责罚。皇帝不忍,给了他一个太傅的虚职,准他非要事不必上朝。
         那么,还有谁能聪明到体察圣意,主动帮李策说句话呢?
         最好那人擅长吵架,毕竟李璨就是个口舌伶俐的。
         “的确如此。”
         终于有朝臣抬起头,皇帝听到那人的声音,便在心中高兴。
         那是他尚未来得及拔擢的兵部侍郎姜敏。
         宋守节已辞掉尚书之职,姜敏再年长几岁,便能补缺接任了。
         他冷眼看看李璨,道:楚王的确未再解释本金来处,但却算不上藐视法堂。只因当初三皇子齐王殿下,把楚王的侍卫燕云抓住了,污蔑燕云盗墓。可又怎样?他拿的那些东西,还不如六皇子府上的陶瓷摆件有年头呢。”
         朝中顿时一片低笑,但李璨却不依不挠。
         “所以你们,便要包庇他吗?”
         “不是包庇,”大理寺的人也出来说话,“实在是因为楚王性情温良,是冰魂素魄般的人物,不会做出盗墓的事。”
         李璨沉沉地摇头。
         他的唇角噙着一丝笑,说出的话却义愤填膺起来:“你们包庇楚王,是因为他不顾安危,拯救甘州流民吗?是因为他以一己之力,为晋州百姓伸张正义吗?是因为他纵死不惧,在北境奋勇杀敌吗?还是因为他不止一次,在宫变中力挽狂澜、卫护陛下和你们吗?你们是为了江山社稷包庇楚王,还是为了你们自己的心?”
         当然不能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心,那不就是结党营私了吗?
         “是为了江山社稷!”刑部侍郎王厘忽然大声道。
         “那我就很奇怪了……”李璨话锋一转,“这些日子,你们一直推举赵王晋封太子。那么楚王获罪被罚,同江山社稷又有什么关系?”
         既然江山社稷是赵王的事,又为何如此维护楚王?
         朝臣面面相觑,而御座上的皇帝,则哑然失笑。
         李璨又是弹劾又是吵架,说的都是质疑是指证,却把李策过往为朝廷做过的事,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
         他到底是断了手,还是断了头?脑袋懵了吗?
         “依你之见,该当如何?”皇帝紧绷着脸,问。
         “该到皇陵去,”李璨道,“逼楚王交出钥匙,查一查那个无法打开的密室。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也便能让大家看清,楚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自从李琏发现密室,便派人守在那里,日日夜夜不曾离开。中间只出过燕云那档事,而李策本人,再未能接近过。
         如果要彻查这件事,只能如此。
         不查,李策的人品便会被人拿此事质疑,当作把柄,嘲笑诟病。
         皇帝看看朝臣们,心道实在不行,就差人去查查吧,也给朝廷一个交代。
         派去的人一定得足够聪明,真查出了李策盗墓,也不能闹得人尽皆知。不过若真如此,这太子位,便与李策无关了。
         盗掘皇陵、侮辱先祖,那是伤风败俗、人神共愤的事。
         皇帝在心中择选朝臣,并且腹诽。
         这些人可真自在,拿着朝廷的俸禄,还能进山透透气,赏赏花,看看风景抓抓鱼。
         想到这里,皇帝突然眼睛一亮,心都跳快了几分,声音也扬起来,道:“这样吧,十五日后,朕便要启程前往九嵕山祭拜先祖,到那时一起查吧,朕亲自查。”
         李璨满意地跪地叩首。
         这下轮到太常寺和礼部官员面面相觑。
         祭祖?十五日后?我们怎么不知道?来得及准备吗?
         说一出是一出吗?
         什么时候上朝如玩命了?
         然而他们尚未进言,朝臣们便纷纷跪地,高呼着圣上圣明,退朝了。
         想必那些朝臣也非常想去九嵕山转一圈。
         几位官员瞠目结舌,一面高呼圣明,一面掩下苦大仇深的表情,待下朝后急急奔向衙署。
         不得了啦!皇帝要出城祭祖了!
         甭问,问就是突发奇想不让咱们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