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监控大唐 > 第60章 天师临朝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高力士来到御榻前,叉手说道:“圣人,该起驾了。”
         起驾去哪里?自然是去承天门,封常清押解着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等千余战俘已经到了长安城外,很快就要从明德门进城了,作为献俘阙下仪式的主角,作为至高无上的圣人,李隆基当然必须肯定要出现在承天门上,接受安西军的献俘。
         献俘仪式后,还要顺应民意宣布对尺带珠丹等战俘的处罚。
         大唐自从立国以来,经常会有献俘仪式,但是像尺带珠丹这样重量级的战俘敬献,有朝一朝也只有两次,上次有这种重量级战俘还是一百二十多年前,那就是卫国公李靖从漠北抓回来的东突厥颉利可汗。
         唐太宗最终饶了颉利可汗一命,且将其敕封为右卫大将军。
         这样的盛事,李隆基作为大唐圣人,当然是要亲自出席的。
         但是身为李隆基枕边人的杨太真却看出来李隆基有些犹豫。
         当下杨太真便对高力士说:“高阿翁,圣人昨日夜间受了凉,身子似有些不适,不如就让太子代圣人前往承天门受献?”
         高力士闻言便一愣,让太子代为受献?
         这样的盛事,圣人当真舍得让与太子?
         这可与圣人一贯作风有些不太相符啊。
         再说圣人一贯只拿太子当成一颗棋子,之前用来制衡右相李林甫,李林甫死后,太子便又成了制衡现任右相杨国忠的棋子,正是出于制衡的考虑,前往逻些宣读圣旨的差使才落在东宫出身的李辅国身上,却不曾想,竟惹怒了陆天师并招来杀身之祸。
         想到这,高力士忽然就明白了,圣人这是担心陆天师会在献俘仪式上给他难堪?
         高力士清楚,李隆基也很清楚,陆天师心向大唐这是毫无疑问的,要不然也不会襄助安西军将吐蕃灭掉,然而陆天师也是真的不把大唐圣人的权威放在眼里,先是在赛吕堡大捷之后斩杀了边令诚,而这次又在平灭吐蕃之后杀斩了李辅国。
         边令诚还有李辅国,一个是圣人派去安西的监军太监,一个则是圣人派去逻些宣读封赏圣旨的钦差天使,结果却都被陆天师斩杀,陆天师这是有多藐视圣人?他是真没把大唐圣人的权威放在眼里,对圣人的亲信动辄斩杀。
         所以圣人必然担心,承天门献俘之时,陆天师会不会又给他难堪?
         彼时聚集天街观礼的长安百姓就算没有一百万,也至少有五十万,如果当着五十万长安百姓的面被陆天师教训,圣人的威严何在?
         高力士小声问道:“圣人,那就让太子去承天门?”
         让太子李亨代替圣人前往承天门受献,高力士其实是乐见其成的。
         原因很简单,圣人是真的已经年迈了,体力精力已经不比年轻时,不仅处理政务懈怠了许多,而且不像年轻时英明了,经常犯偏听偏信的错。
         而太子李亨不仅年富力强,更难得的是文武全才。
         正因此,高力士是乐见由太子李亨代圣人理政的。
         高力士觉得,圣人早就应该把政务交给太子李亨,他自己就带着杨太真在兴庆宫中颐养天年,若在兴庆宫中住得烦了,就去骊山温泉宫或者东都洛阳散散心,这样一来既不受政务羁绊,也不用再时刻提防太子。
         而且太子纯孝,断然不会苛待了圣人。
         只可惜,圣人习惯了大权独揽的生活,不肯放权。
         不过今天无疑是个好机会,高力士就尝试着稍稍劝了一下。
         然而,高力士的好意劝说,却只招来了李隆基冷冷的一瞥。
         显然,李隆基已经看出高力士的用意,不过他并没有接茬。
         李隆基直接就把话题岔开:“你個狗奴,既然这般善于揣摩人心,今日便与朕揣摩一下陆天师先后两次斩杀朕的钦差,究竟是何意?”
         “陆天师乃是天界之仙人,老奴实不敢妄加揣测。”高力士躬身。
         高力士其实完全能揣摩出陆天师的用意,但是他不能说,不敢说。
         “是不敢妄加揣测,还是猜到了不敢说?”李隆基怒道,“照实说!”
         “喏。”高力士叉手唱声喏,无奈的说道,“陆天师所争无非话事权。”
         “哼,他一个天界仙人要话事权又有何用?”李隆基坐实心中所想,越发生气,“难不成他还想要代朕临朝坐这江山不成?”
         李隆基此刻的心情真的有些复杂。
         一方面他迫切的想要见到陆天师,请教修仙长生之道。
         可另一方面,李辅国的被杀却让他不自觉的心生警惕,陆天师他到底想要什么?只是单纯的帮助大唐呢,还是另有其他目的?
         “陆天师的那个后人,叫什么陆温的这次也来长安了?”李隆基皱着眉头问道。
         “是的,也一并来了长安。”高力士叉着手恭敬的答道,“不过,陆温目前的职衔仅只是小小的从五品下游击将军而已。”
         “从五品下?”李隆基道,“若是陆天师在献俘仪式上提出陆温于大唐有殊勋,要求朕敕封这个陆温为骠骑大将军甚至郡王,你说朕是允还是不允?”
         高力士叉着手说道:“圣人,陆天师当不至于提出此等过分要求。”
         “过分要求?”李隆基幽幽说道,“人家可是天师,下界的仙人,无论提出什么样的求都不算过分,朕都只有乖乖答允的份。”
         说到这,李隆基却反而下定了决心。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个陆天师终究还是要面对的,既然躲不过,那就不如索性早些见面,且看究竟想要什么?
         当下李隆基朗声道:“替朕更衣。”
         杨太真便赶紧上前替李隆基更衣。
         ……
         李白、杜甫、崔颢、薛据等十数人相携来到了明德门城头。
         大唐文风极其鼎盛,因此诗人在民间的地位也是非常之高。
         当然,民间的地位是民间的地位,官场上则是另外一回事,这些个大诗人在官场上其实一个比一个失意,要不给一个县尉这样的小官,要不当个小吏,像李白这样给个清闲的翰林待诏已经是天大的恩宠,不过李白已经辞官了。
         见是李白等诗人至,原先占据城头的百姓当即让出好位置。
         李白、杜甫及崔颢等也没有客气,大大咧咧的占了好位置。
         站在明德门城头往南看去,可以看到朱雀大街一直延伸到南山之下。
         顺便说一句,朱雀大街并不是到明德门就截止了,出了明德门还有朱雀大街的延伸,而且也叫朱雀大街,宽度也一样是十丈。
         “来了来了,封节帅他们过来了!”
         “错了,如今已经不是封节帅了,而是封大总管。”
         “封王爵者当以王爵为尊,应该称之为安西郡王。”
         “我对安西郡王不感兴趣,就只想看看吐蕃的那个鸟赞普。”
         “对对,大伙的鸡蛋准备好没有?待会就专往这个鸟赞普头上招呼,非砸他个满头包不可,该死的吐蕃老狗,害死我大唐那么多的大好男儿。”
         看到安西军过来,城头上还有城头下的百姓顿时骚动起来。
         李白、杜甫等人也是伸长了脖子,眼巴巴的向着南边张望。
         杜甫一边张望一边问身边的李白:“太白兄,你说陆天师长什么样?”
         李白摇摇头说道:“这你得问仙州,仙州应该见过陆天师,我又没有见过他。”
         “岑参?”旁边的崔颢摇摇头说道,“人家现在已经是逻些军大使,今晚也要在花萼相辉楼上参加盛世晚宴,从此再也不与我等为伍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