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北宋最后的良心 > 第三十七节 人、马、石头
         宗泽得到了答案。
         人,表面上说是羌、吐蕃等等,事实上指的是压制西夏,若经略的好,大宋西北边疆可得安宁。
         马,拿下河湟,就拥有养马的地方,同时也有马匹交易的路线。
         最后,石头。
         若是宗泽没在梁师成家中看到那份诏书,他也不会懂。
         石头,代表的就是让皇帝开心,朝堂上才能够继续支持。
         问清了两件事情,让宗泽心中大定。
         西北可去。
         西北可有大作为。
         梁莘这边呢,回到曹府,找到曹旸后梁莘说道:“去喝酒。”
         “喝酒?”
         “单身最后一晚,明天就有人管了,所以今天去喝酒,叫上十名侍酒。”
         曹旸一脸的疑惑:“我听过家中妻管严的,没听过妾管严的,你只是娶妾,再是贵妾也没理由敢管你。她若敢管你,就是对你正妻不敬,她不敢。”
         梁莘愣住了。
         他还当自己穿越前呢,结婚前,搞一次单身派对啥的。
         搞了半天,这不叫结婚。
         梁莘尴尬的笑了笑:“兄,没说亲?”
         “唉……”曹旸长叹一声。
         “什么情况?”梁莘内心八卦之火开始燃烧了。
         曹旸说道:“大约半年前,大行皇帝和我爹提了一句,眼下呢,也不知道宫里是不是还记得这事。”
         “谁,谁?”梁莘很来劲。
         “徐国长公主!”
         梁莘听完,坐在那里发了五分钟的呆,曹旸盯着梁莘:“说话呀!”
         梁莘摇了摇头:“不可能。”
         “什么不可能?”
         梁莘开始算:“我给你算,依当下的辈分,这位长公主我听过,十六岁,但却是你的姑母辈。”
         “胡扯,同辈,我来算给你。”曹旸开始算。
         从太曾祖开始往下算。
         曹旸:“看,到了当今大娘娘,正好是我祖母的晚辈,与我父同辈。长公主与官家同辈,正好与我同辈。”
         好吧,曹旸算的是正确的。
         梁莘又问了:“娶公主,不好吗?”
         曹旸只说了一句:“你自己看,看我曹家。”
         梁莘无话可说了,对普通人而言,娶了公主就是一步登天。但对曹家而言,就是一个悲剧,曹旸的二叔曹诗憋屈了一辈子。
         “不算这些了,喝两杯,明天天不亮就要去迎亲。”
         “来人,备酒。”曹旸吩咐一声,立即就有人去办了。
         酒还没备好,曹昙到了。
         一普通侍婢将一只小盒放在桌上,打开。
         盒内,两本书。
         曹昙说道:“我家经籍铺子,替你印的书,未署名。”
         曹旸先一步抢过来,翻了几页,一脸的哀怨:“弟,印书之事为何不要找我。”
         梁莘马上解释:“不,情况是这样的。前段时间呢,正好谈炭铺的事,和你曹家的一位管家谈,正好偶遇你家大姑娘。你怎么能怀疑呢,我和你天下第一好。”
         “真,真的?”
         曹旸脸上的表情,就是大写的怀疑:“炭铺,我怎么不知道,曹家炭铺汴京城第二,京汴京城炭铺一分为三,我曹家占其一。这不是哪一房的产业,这是族产。”
         卧槽,接下来怎么解释呢?
         曹昙坐在那里像一尊木雕,她为什么过来,因为刚才梁莘说,要去喝酒,还要叫上十名侍酒。从梁莘住进曹旸这边,曹昙就安插了眼线,听到这话,立即就传了回去。
         所以,曹昙亲自就过来了。
         眼下呢,汴京城所有的炭铺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一家。
         曹旸还不知道呢。
         怎么解释。
         曹昙像木雕一样坐在那里,显然就是不打算解释。
         梁莘感觉几乎榨干了脑汁。
         有了!
         “兄,这事不方便找你,我自己都没出面,是宫里赵有福公公安排人和你家管事谈的,宫里呢,要用些炭……”
         “胡扯,宫内用的全是香炭,而且是宫中采办,不是从外面买的,我家铺子主营石炭,有少量的炭,也不是香炭。”
         梁莘一指曹旸:“这样,五天,最多五天。你若有本事进宫,我便可让你亲眼看到。”
         “进宫?”曹旸转过头看向曹昙。
         曹昙这才开口:“我入宫去验证。”
         曹旸又问梁莘:“宫内,真的要用石炭,石炭燃之有毒。”
         “那是你不懂,这都是小事,我说了咱们才是天下第一好。真的,比金子还真。有什么好东西,我一定最先给你,只是这次宫里最大,宫里整好就给你整。”梁莘这么说着,曹昙很辛苦的在忍,她不想笑出声来。
         “当真。”
         “十分真。”
         多次确认之后,曹旸的表情这才变的轻松起来:“你说,这石炭真的好用?”
         “恩,现在就证明给你看。”
         梁莘说完,曹旸没注意到,是曹昙轻轻的拍了拍手,她身边的女婢去安排。
         炭铺,已经依旧梁莘的吩咐制作了许多新鲜的物件。
         这次抬来的,对于穿越者梁莘而言,实在太普通。
         就是一只铁皮圆桶蜂窝煤炉子。
         配了一张圆桌,圆桌中间挖了一个洞,放上一只铜锅。
         火锅,发源自汉代,兴于唐,大兴于蒙*元以及辫子朝。
         宋时,还是继承了唐时的吃法,更像是炖锅,有名,叫咕咚锅。
         梁莘的吃法很简单,切成薄片的羊肉,配上芝麻酱、香菜、小葱、一点酱、还有一些鱼露……
         “这吃法,倒是新奇。”曹旸吃的很快,连头都不抬。
         梁莘说道:“吃法是一回事,重点在于这炉子,若是不需要取暖的情况下,每天只是做饭、烧水,六块煤饼就够了。你是贵族,你有见过普通穷苦人是怎么吃饭了吗?”
         曹旸摇了摇头。
         梁莘:“粥,很稠的粥,天气冷的时候就一次熬好多,再吃的时候并非完全再煮开,富一点人家,烧开水将粥切一块下来泡在热水中,穷一点只是用一点点柴,还是将粥切成块,放在凉水中,烧的有一点温度即可。”
         梁莘放下筷子:“每日去酒楼点几道菜,吃不惯就倒掉的,只是汴京城中极少数人的生活,汴京城中号称百万人口,我相信九十五万人都不可能每日去酒楼点几道菜的。”
         曹旸说道:“我也懂,我曹家每到冬天下雪,就会施炭,去年施炭十万斤。”
         梁莘:“为乐善好施的旸哥儿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