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北宋最后的良心 > 第四十二节 小气
         从梁忠把李清照架上马车的时候,开封府这边就改了文书,建议张耒降半阶,以从四品出知登州。而原本礼部员外郎的李格非,明降暗升,出知河中府。
         一个小小的员外郎,外放也就是上县知县,贫州知州。
         河中府(运城)这可不是普通的地方,这里有解池,是大宋盐业的重镇。
         李清照,给架回到梁家了,扔进一个厢房内。
         李清照蜷缩在屋角,从牢内那种莫名的恐惧,转变到此时,预感噩梦来临前的惊恐。
         接下来会如何。
         那人进来,是会撕自己衣裙,还是会打自己。
         王京玉,也很震惊。
         怎么梁莘入宫,急匆匆的回来,出去又就架了一个小娘子回来,这是干什么?
         李清照屋,门被推开了,李清照往角落再缩了缩。
         却见一群小太监抬着书案,捧着笔墨纸砚,备有茶水、点心。
         梁莘进来,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坐书桌旁,我说你写,别害怕,我不会欺负你的,有件急事原本想找个代笔,算了,我也不解释了,坐在书桌旁吧,没你的同意,不会有任何人闯你的屋子,包括我。”
         李清照没动。
         旁边的梁忠恶狠狠的吼一声:“还不快些,莫让让我少君等候。”
         李清照这才坐在书桌旁。
         梁莘示意梁忠先出去,这才说道:“我讲故事,你自己组织语言写成册,今天必须完成至少一万字,快些。”梁莘在催着,他害怕赵佶得不到话本又生什么幺蛾子。
         “话说,女娲炼石补天……
         “这贾雨村……
         “贾府有儿,含玉出生,名为宝玉……
         李清照,原本还有些害怕,此时却专注于梁莘的故事,笔若游龙。
         李清照,汴京第一才女?
         错,在梁莘穿越前,其名冠有天下第一才女、千古第一才女之名。
         写着写着,李清照心中的恐惧消失的无影无踪,心中只有梁莘口中的故事。
         红楼梦!
         这本有多强,梁莘这点学识,丝毫不敢评价其文学地位。
         梁莘没有文学水准,只会依后世那一版反复播放的电视剧的故事讲给李清照听,李清照,无愧千古第一才女之名,她正把这篇故事书写的极为唯美。
         王京玉,第一时间就派人汇报给自家姑娘。
         汴京城内。
         曾布抚须而笑,不干点欺男霸女的事,还叫宠臣家的子弟。
         韩忠彦,暗赞一声:妙。
         章惇:罢了,罢了,梁师成只要不亲自下场,当一个公正的裁判,他儿子混蛋一次又如何,更何况,受苦的又不是他,只是旧法一脉李格非的女儿。至于李耒,至少还是贬出汴京了,也算公正。
         唯有一人。
         周邦彦,独自一人站在汴河边,揪着柳叶内心正骂着梁莘。
         这恶子。
         先是我红颜知己,又是我师侄女,友人之女,可恶、可憎、可恨……
         赵佶呢,他怎么知道这事的。
         到了晚上,赵佶出宫。
         吕文聪陪着,刚到矾楼,今天最大的八卦正在这里熊熊燃烧,比起那什么七十二楼花魁争汴京第二还厉害。
         赵佶听的清楚。
         汴京第一才女,让梁公公家的儿子,给抢回家了。
         赵佶脸色变了几变,菜上来,没胃口吃了,酒也变酸了。
         “回宫。”赵佶气呼呼的说了这么一句。
         回去的路上,赵佶越想越难受,这紧盯慢盯,还是没盯住。他倒不是贪图李清照,只是不愿意梁莘这么风光。
         用梁莘来解释赵佶这种心态。
         就是势必要成为全汴京所有楼院的榜一大哥,谁也不能抢了他的位置。
         跟着赵佶的吕文聪感觉不太对,安排身边可靠的人去梁府报信。
         回宫后,赵佶直奔后宫,来到向太后宫内:“特意命人采办了矾楼的点心,给大娘娘送来。”
         “皇帝,有心了。”向太后只当是赵佶有孝心。
         赵佶献上点心之后,立即就说道:“朕听闻,前些日子曹家大姑娘亲自去开封府交了罚金,一千文。朕以为,莘哥儿还不错,虽说这两家家世差太远,但莘哥儿却是有才的人,将来也会出人头地,两人倒是挺合适,大娘娘以为如何?”
         向太后没回答,她还没搞清楚,梁莘是不是曹昙的意中人。
         正好这时,门外传来太监的喊声:“报大娘娘,总管赵有福请求觐见。”
         “宣。”
         赵有福几乎是小跑着冲进来。
         吕文聪已经安排人报了信,梁莘将李清照刚刚整理好的一份原稿交给了梁忠,梁忠飞奔入宫,将书稿交到了赵有福手中,赵有福以这个为借口,前来向太后这边请示觐见。
         赵有福也知道了,赵佶在矾楼听到梁莘抢了李清照回家,生气的离开。
         这事,会不会有麻烦,赵有福就是来打探的。
         “书稿,送上来。”向太后一看是书,吩咐拿上来。
         赵有福上前,递上书稿后说道:“大娘娘,官家吩咐让莘哥儿写话本,这刚完成三个章回的初稿,就赶紧派人给官家送来,以全官家对大娘娘的孝心。”
         这话说的清楚,是刚完成,仅此一套。
         向太后接过,依旧是没署名的。
         翻开看。
         立即就被深深的吸引了。
         红楼梦,比起戏说三国,对向太后的吸引力高出一百倍。
         特别是经李清照这位才女倾其心力润色过的故事。
         向太后看的如痴如醉。
         赵佶小声的:“大娘娘。”
         向太后没搭理。
         将一个章回读完,向太后才说道:“来,替本宫传话,明日宣曹家大姑娘入宫品茗。”
         赵佶立即冲着赵有福:“还不赶紧去。”
         “是,奴这就去。”
         赵佶心中欢喜,心说:这是最后一次,别说是曹家大姑娘嫁入你梁家之后,一但这事定下,你梁莘就会被重铁笼套住,接下来就不是你梁莘想不想当妻管严的问题,在曹昙的眼中,皆蝼蚁。”
         赵佶也是个挺可爱的人。
         对于他喜欢的人,他对人还不错。
         当年,他姑丈王诜得到了半张残卷的唐时名画,他上门讨了去,王诰不舍得,却不得不给。
         谁想,赵佶安排人下功夫去找,找到了另外半张,亲自修复完整,又给王诜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