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 第98章∶柴绍出征!以残躯对抗吃人世界!
         有关于高句丽的来信,李宽也很是好奇。
         他想知道高句丽这头败家之犬,他们的帝王到底想要说些什么。
         于是也没多理会一旁的纳兰海雪,快速打开了信件。
         快速浏览。
         李宽眼眸越发闪烁。
         一旁,纳兰海雪始终把被子盖住自己全身,只露双眼,小心翼翼的看着他。
         “信里边,提到你了。”
         李宽看向他,笑了一声道:“你觉得,高句丽方面会说什么?”
         纳兰海雪眸子微微闪烁,而后又黯淡下来:“还能说什么,显而易见,是让炎国陛下您把我放回去。”
         “但看来,您….不会听命呢,哪怕给您再多东西也是如此。”
         这几日缠绵下来,纳兰海雪对这个霸道的帝王,也是有所了解。
         李宽点点头:“不错,你是朕的战利品,朕….从来不会把战利品拱手让人,除非他们从朕手中夺走。”
         纳兰海雪叹了口气:“您….真的想好如何抗衡高句丽大军?那可不是….您一句轻描淡写的霸道之言,就能抵挡的。”
         身为高句丽国内举足轻重的女子,她知道高句丽军力是何等恐怖。
         而这几日,虽离不开房间,但她也能从楚王和那些将领交代事情中,偷偷听着,得知一些炎国军队实力。
         炎国整体实力,比之高句丽,太弱太弱了….
         弱到她不知道炎国怎么赢,也不知道到底何等底牌,支撑炎国帝王如此狂妄。
         想到这,纳兰海雪又叹息一声,她感觉自己,终究是白交代了。
         而以后哪怕高句丽攻破辽东城,收复回来,失身的她….再也不可能当高句丽皇后了。
         家族,也会彻底的….淡视她,哪怕族长再怎么宠她,也会彻底淡视。
         她将会成为边缘人物。
         只是短短几天的经历,便从即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成为边缘人物,纳兰海雪只要一想到都会止不住的哭泣。
         楚王,这个男人,这个男人….
         他太过分了。
         他毁了她的一生。
         纳兰海雪咬着贝齿,又一次楚楚落泪下来。
         李宽看着她,并没有疼惜绝世女子的想法,而是自顾自说道:“未来会带伱见证的,让你看到,何为帝国的崛起,也让你看到,你所服侍的朕,会是怎样令诸国颤抖的人物。”
         他依旧那般狂妄,也总是如此….
         纳兰海雪噙着泪水,心里鄙夷但寄人篱下不得不点头称是:“嗯,小女….也相信陛下。”
         内心鄙夷,但却也有股子想法,希望高句丽不要攻破辽东城。
         眼下虽身在敌营,可她服侍的始终是帝王,哪怕是一个野蛮国家的帝王,那也是帝王!
         虽然粗鲁,但这段日子慢慢承受下来也就习惯了,甚至都开始有点依恋。
         而辽东城若是被攻破收复,回高句丽国的她哪还有机会服侍帝王?别被家族冷落都已经够好了。
         而且….
         不知为何,纳兰海雪心里有着股很可怕的想法,总是在深夜有时迸发而出。
         那就是,炎国帝王能够真的如他所说,攻陷高句丽!
         很可怕的想法,很可怕很可怕!
         毕竟炎国是外敌,她可是高句丽人啊,与炎国有着血海深仇,竟然想着配合外敌攻陷自己国家,何其可怕!
         可….
         这想法有时总会出现,无法遏制。
         或许….纳兰海雪看着那不断走向自己的男人,眼眸变得柔软。
         他,终究是自己的男人啊….
         即便粗鲁且强迫自己,那也是自己的第一个男人。
         第一个,能看到全部自己的男人….
         她无法忽视这个男人的存在。
         而在李宽靠近时,纳兰海雪也是下意识的张了张小嘴,迎向了他。
         经过李宽的教导,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
         ….….….….….….
         与此同时。
         大唐。
         幽州边境,代城县。
         这是个小县城,也是比较靠近突厥,快要出大唐的地方。
         大唐蝗灾席卷整个幽州,这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大唐朝廷在得知后,尽管国库余粮不多,可李世民和诸多大臣讨论后,还是第一时间派人送来赈灾粮。
         此刻。
         县太爷崔冬正和当地地主财主,一同饮酒玩乐。
         衙门中笑声连连,如同鼓乐。
         “太爷,县太爷。”
         这时候,师爷快步走了进来,满脸焦急。
         “何事啊。”崔冬斜了他一眼。
         师爷看了看在座一个个满嘴流油的财主,脸色凝重,沉声道:“太爷,出来说话。”
         崔冬不以为意,笑道:“直接说便可,都是自己人。”
         说着,他一把就把师爷拉到了座位上:“来人啊,给赵师爷满上。”
         师爷赵袁苦笑。
         他看着满头肥肠的县太爷,心里充满了无奈。
         当初他是看在崔冬乃是崔家嫡系子弟的份上,才和他一同来了代城县赴任。
         可是谁能想到,崔冬虽然家世无双,可却心无大志,来了此地就是吃喝玩乐。
         正经事一点不干。
         但!
         正因为家中乃是崔氏,背景通天,他处于这个位置,不做实事也能屹立不倒。
         “县太爷啊,咱们代城县的百姓,因为没有粮食吃,现在都已经快要跑光了,您倒是想想办法啊。”
         “不然,整个代城县,过几日可能就剩下咱们了。”
         赵师爷叹了口气,急忙说道。
         “哈哈哈!”
         崔冬一听这话,立马就乐了。
         “跑啊,让他们跑啊!”
         “可他们能跑到哪里去?兜兜转转不还是在咱们大唐?”
         “放心吧,等这一阵风过去了,他们也就过来了。”
         “正好,这几天你统计下,归置归置,那些无名的田地,全都移到我家来。”
         “呵呵呵,各位,有谁想要再置办些田地,尽管找我,价格好说,哈哈哈,好说,都是自己人。”
         崔冬大笑着,是那般的畅快。
         他身为县太爷,赈灾粮第一时间就是到他手里,可都被他给扣下了。
         这一切都为了个财字。
         想发财嘛,还是得战争财以及各种天灾财更容易。
         就好比这粮食扣下后,就都是他的了。
         朝廷是免费发放赈灾粮给百姓的,他扣下后,则以高于市场价几倍的价格卖给百姓。
         买得起就买,他以免费赈灾粮赚走那些钱。
         而买得起….
         不好意思,你可以饿死了。
         反正大唐不缺人,而且他这是天高皇帝远,消息都传不回大唐朝廷,自己就是一个土皇帝,这里就是他做主!
         他想怎么发号施令,就如何发号施令!
         这就是权力的魅力。
         此刻,那些配合崔冬一起封锁消息的地主老财闻言,更是齐齐举起了酒杯,连声感谢,狂吹崔冬。
         房间中其乐融融。
         一点看不出来受灾的样子。
         赵师爷心中全是哀伤。
         他默默望着众人推杯换盏,心中哀伤。
         灾难灾难。
         历朝历代,这灾难,就是普通百姓的灾难啊,不见这些世族门阀地主老财,他们非但不怨恨灾难,还能借着灾难,上下其手,越来越肥,越来越厚。
         “好酒,好酒!”
         崔冬砸咂嘴。
         “对了,师爷,写着折子,呈上去。”
         “不要忘了给朝廷,继续要赈灾粮,就说咱们县粮食不够赈灾的。”
         崔太爷说道。
         赵师爷点点头,起身,朝外走去。
         向朝廷要赈灾粮….
         这好像是天下大部分县令,为灾情解决用的唯一法子。
         也是他们愿意做的唯一事情。
         而且,就算赈灾粮到了,真的能发到百姓手里么?
         就如同眼前这般,世族门阀只会层层克扣,层层偷吃。
         到了下面,还能剩下多少?
         赵师爷长长吁了口气。
         回到了房间,取出了纸笔。
         他知道,自己能为百姓做的,也只有这一件事。
         自己,终究不是县令。
         可恨!
         自己为何不出自于世族!!
         心系百姓,学富五车又能如何?
         到头来,不还是一点为百姓都帮不上忙么?
         赵师爷恨!
         天下最没用的,就是他们这些所谓的寒门读书人!
         甚至,赵师爷现在也有些怀念,怀念上一个朝代。
         那时候,他们寒门读书人,有机会能为天下,为苍生做些事情。
         天下百姓都恨前朝隋炀帝。
         可,作为寒门出身的读书人,赵师爷却心里无论如何也恨不起来。
         是他,让寒门也能有读书人。
         是他,能让寒门子弟多少有一个出头的机会。
         但现在,没了,没了啊….
         科举取消了,不知道下次再开科举,得等到什么时候。
         赵师爷写了个折子,盖上县令的章,然后让快马去送给了长安。
         第二天,他站在代城县城墙上,望着无数百姓的人影离去。
         第三天,他还是站在代城县的城墙上,看着无数百姓的人影消失。
         第四天,人数,仍旧一点都没有少,百姓,继续疯狂的流失。
         第五天,赵师爷还是站在他原先站着的位置,人依旧流失着。
         这些流失的百姓,按照往年蝗灾经验,要不就是“甲”县跑到“乙”县,要不就是“丙”县,几乎附近来回几个县跑来跑去。
         不管怎么跑,这些百姓只会得到一个结果,那就是赈灾粮都得花高于市场价几倍买!
         这种把超级免费赈灾粮当做商品卖的县,不只是代城县,附近几个县都是如此,甚至几个县太爷还联和讨论定价,最终确定一个绝对不会更改的统一价格。
         这些百姓到哪里买,价格都是一样。
         而往更远的地方….
         这则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们都快要饿死了,哪还有力气跑到更远的县?恐怕路上就会饿死,更别提跑到长安城告状了。
         所以,这是一个绝对闭环的买卖市场。
         你不买高于平常几倍价钱的粮食,那你就得饿死。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然而今年,情况不太一样….
         代城县流失的百姓,包括附近几个县,都没有流通来流通去。
         这些百姓去了一个更神秘的地方。
         赵师爷眼眸闪烁。
         他听说了一件事,那就是叫炎国那个神秘国度,开始疯狂招收大唐灾民。
         虽然幽州边境设有关卡,很高很高,阻止他们离开大唐,可那些饿急眼的百姓总会有各种偷溜办法,溜出大唐前往炎国【参考允南与面北】。
         流失,依旧流失着….
         第六天,县太爷崔冬看着县里百姓越来越少,与往年不一样,他都有点坐不住了。
         他也登上了城墙,站在了赵师爷身边,今日,百姓远走的身影不多。
         当然不是因为没有人去了,而是因为,代城县的百姓,该走的都快要走完了。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赵师爷,怎么这才不过区区数日,我代城县的百姓,怎么就消失了六成!六成啊!!”
         “这!这!!”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昨夜与其他几个县的县令谈过,百姓也没到他们那里,他们都去哪里了?”
         崔冬慌了。
         他是县令,一县之主。
         可,他这个县令要有人捧着他,要有人让他管理着啊,若是没有百姓了,他这个县令还能叫县令么?
         赵师爷苦笑一声。
         他看了眼崔冬。
         “老爷,完了。”
         “这一次真的完了。”
         “咱们代城县,包括其他几个县,从今往后,可能只剩下一个名字了。”
         “您,今后只能当那些地主老财的县令了。”
         赵师爷说道。
         崔冬闻言,双目猩红,咬牙切齿:“这些贱民!该死!他们怎么能跑那么多,怎么能跑那么多啊!!”
         “赵师爷,怎么办,该怎么办?这个炎国,竟然敢蛊惑我大唐百姓的民心。”
         “我….我这就写折子,上报陛下,也上报给幽州边境,告诉柴大都督他们,必须要把这些背叛大唐的贱民捉回来!!”
         崔冬不断大叫。
         赵师爷摇摇头,叹了口气:“老爷,民心….哪里能蛊惑的住。”
         “百姓的眼睛,都看得到….我听说炎国王朝,开仓放粮,分地建房,有多少百姓,收多少百姓。”
         “老爷,如果你是百姓,你是留在这里饿死,还是….去炎国?”
         赵师爷问了一个诛心的问题。
         “我!”
         “我?”
         “我….”
         崔县令结巴了一大阵子,最后也是没有回答出来。
         可他心中,已是有答案了。
         自己肯定也会去炎国。
         “没想到,神秘的王朝,就在我们代城县北方的梁国之中。”
         “河东道北面,估计就是炎国王朝的地盘了,那个王朝之前还打败过我大唐军队,眼下又有那么多百姓,哪怕身死也要赶去炎国,如果陛下再不想办法,炎国的崛起,没有人能挡住啊。”
         赵师爷长叹道。
         崔冬无言。
         他扭头看了眼县城里面的情况。
         曾经还算是热闹的县城,此刻已经无比凋零了。
         大批的店铺都关门了。
         曾经觉得还有些拥挤的道路,现在不见一个人影。
         这还是县城里面。
         真不知道….代城县下面的庄子,会是什么情况….
         崔冬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脸色,有些发白。
         他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上奏折了。
         难道说,陛下,给我换个地方吧,我这里的人,都没了?
         还是说,去怪百姓?
         可百姓,他怪不住….
         那些人,他清楚,比任何人都清楚,正因如此更会抓住他们痛点挣钱。
         那些人只是为了想要吃个饱饭,能活下去,仅此….而已….
         崔冬脸色发苦。
         彻底沉默。
         于当天下午,崔冬亲自书写一封信,通过信鸽分别送往大唐朝廷和幽州边境。
         ….….….….….….
         幽州边境。
         傍晚时分。
         一名斥候把崔冬的信递给柴绍,柴绍看完之后,眸子越发变得阴霾。
         “又是这样,短短几天,这都已经收到第六封了。”
         “炎国那边,到底因何吸引住我大唐百姓前往?朝廷,不是给足赈灾粮让他们抵抗蝗虫之灾吗?”
         柴绍很不理解。
         由于崔冬的信中,只是单方面说他代城县百姓逃走,并没有说是因为他把赈灾粮进行买卖,所以柴绍只知道那些百姓跑了。
         而其他几个县的信件,也是这么说。
         这些贪官,永远都不会主动承认自己的贪污,就好比后世人民的名义第一集,即便各种证据摆在眼前,那第一集贪官也没认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直到真正的钞票出于眼前,才会….破防坦言….
         “大都督,我们….该怎么办?”
         一名骁骑军统领忍不住问道。
         柴绍叹了口气:“走吧,该去收网一下,不能继续坐视不理了!”
         自从受到第一封信后,柴绍就派人火速查探幽州边境逃出之地。
         大部分地区,都被他的军队封锁,而那些逃出去百姓都是偷偷摸摸,从不为人知或者悬崖峭壁、险境横生等地逃出大唐。
         也只有那些地方,才没有军队驻守。
         所以排查起来很简单,柴绍派人第一天就找到其中一处险境之地,经常有百姓从那逃出大唐。
         而今夜,他将,亲自带队阻止!
         三个时辰后。
         寅时,已经是半夜时间。
         大唐边境的一处沼泽之地,一向荒无人烟此时却是出现一伙百姓。
         “大家放心,这里的沼泽地,以前是吃人!吃了很多人!但这些天通过许多前辈探索,付出不小代价,不少牺牲,已经探索出一条很安全的地方!”
         开口的是一名二十来岁年轻人,他负责带队,今夜带领这几百名幽州百姓,离开大唐前往炎国。
         纵观这几百名幽州百姓,有小孩、老人、妇女….
         大多拖家带口。
         男人比较少,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家中的男人,已经先行一步,为他们探险炎国,确定炎国没问题,这才写出书信并且搭配家里信物为证,让带队人带回自己家里,通知家人前往。
         男人男人….
         在这个时代,他们总是一家人的顶梁柱。
         有危险他们会先探寻,确定没危险才会让一家老少前往。
         他们总是负担家中大部分危险,而夫人则负担代养孩子、老一辈人生活、烧火做饭等等内事。
         均各司其职,谁也没对不起谁。
         所以今夜人群当中,女子人数是最多的,他们大多抱着孩子,身后跟着二老或四老,跟随那个带队年轻人。
         “杨大哥,炎国,真有信中说的那么美好?”
         默默无闻前行中,突然有一名妇人开口询问。
         这句话就如同打开话匣子的钥匙,瞬间许多人开口。
         “是啊,信中我家男人,把那里说的那么美好,我怎么不信?”
         “对!长安城我早年也去过,信中说的….都要比长安城更美好了。”
         “那边,吃得饱饭吗?”
         “…….”
         一群人,七嘴八舌询问着。
         名为杨天风的带队人一阵头大,喊了半天才让声音停止,他这才开口:“我大道理不讲那么多,就问你们一句,信得过你们的男人不?”
         “啊,当然,也有人是听着传闻来的,家里没有人去过炎国,甚至有人从小是孤儿,对于这部分人,我想问你们,留在幽州,你们能不能活下去?”
         话音落下,一众人哑然。
         是啊….
         能不能活下去….
         许多人脑海里,不禁想起那吓死人的粮食价格,即便能买,那吃完了怎么办?没余钱买怎么办?
         留在那,终究….只有绝望。
         不少人都掩面哭泣。
         如果不是真的活不下去,谁又愿意真的背井离乡呢?
         大唐大唐….
         这里,终究是他们的根啊。
         可这里….今年活在这里,太难了….
         这片土地,如今就连活着,都是那么困难。
         明明他们都是一群没读过书的人,也不知道什么大道理,都没什么大理想,只是朴实无华的想要活着而已。
         可这里,处处要置他们死地….
         许多人掩面哭泣。
         倒也没人继续质疑了,哪怕炎国那片土地是地狱,那也至少,他们也曾为生而努力过。
         只是失败了,比在大唐饿死早了一些天而已。
         一路无言。
         继续走着。
         终于走到了沼泽地带。
         只要跨过这里,那就是不属于大唐的世界。
         在边境,许多安全的地方被大唐军队驻守,他们也只能走而其险,像眼前这般沼泽地,没大唐军队,以命博着离开大唐。
         此刻的沼泽地,有十几处比较踏实的土地。
         领头人杨天风开口道:“看到那些颜色略显浅的地方没,往那里走!”
         “那些都是前人用命试出来的,绝对安全!而这段日子死在这片沼泽地的,我们也有记录在案,总共两千三百二十人,是这些人试验出何为安全!”
         “大家都看好自己的包裹,行囊,确定没问题就走吧。”
         说罢,杨天风以身作则走去。
         众人看着他走进那片沼泽地,真的如履平地,也就安心下来,一个个按照杨的手下走着。
         十几条大道,都有队伍行进。
         “啊!!”
         突然,寂静的深夜,响起一声尖叫,是一个顽皮小孩不小心走错陷了进去。
         而被这惊吓吓到的,还有几名百姓惊慌的也慌不择路陷了进去。
         已经走完沼泽地的杨天风见状,很有经验的开口道:“虎子,你去救那孩子,彪子….”
         他一个个指挥手下救人,自己也是去救一名妇女。
         “救,救我….”
         陷入沼泽地的女子疯狂挣扎呐喊。
         杨天风深吸口气道:“别挣扎,尽量不动或者平躺,剩下的交给我!”
         在他有经验且温柔的指挥下,女子被一点点救起,而最终杨天风也是完全救回这个女子。
         只是最终,整片沼泽地,还是有三个人彻底的….陷了进去。
         杨天风统计后,不禁叹息一声:“又多了三人,两千三百二十三,死于这里。”
         他落寞的低头,他的手下、那些百姓、还有那名始作俑者顽皮小孩,也是低头。
         沉默,无言。
         而突然,杨天风猛的暴起,右拳狠狠砸在旁边树上。
         “嘭!”
         一声重响,哪怕砸出鲜血也是双眼猩红。
         “这些狗官!要是他们粮食价格放宽点,我们,何至于送命于此!!”
         他双目猩红的可怕,他也是大唐的人,本身为代城县的百姓,他是第一批随许多人往外寻找活路之人。
         而最终,这支队伍许多人倒在寻找生计的路上,只有他和少数几个人找到了炎国。
         他们,从炎国感受到了温暖,也知道这便可让人生存,于是便回来走街串坊,带着许多百姓不断带队前往炎国。
         每一次前往炎国的路上,死的人太多了,有人死在沼泽地,也有人饿死在路上,也有老人扛不住北方天气被活活冻死。
         一路的艰辛,唯有抵达那严国,才是真正的….温暖之救赎!
         而杨天风的话音落下,没有人开口,只是多了许多双,眼眸通红眼含热泪之人。
         是啊….
         这些该死的,狗官….
         这该死的,吃人的,世界….
         他们是这世界最无能之人,也只有心中怒骂,才能宣泄着自己的怒火。
         “走吧,去炎国还很远呢。”
         杨天风摇摇头,不再多想,继续带队。
         众人继续前行。
         终于他们都离开沼泽地,这也宣布着,他们彻底离开了大唐。
         然而刚刚走出,前面火光摇曳,一阵阵马蹄声瞬间席卷而来。
         “咚咚咚….”
         震得地面嗡嗡作响。
         杨天风火速趴到地面,随后脸色大惊:“是中原马,是大唐军队!”
         “跑!都跑!大唐军队来抓我们了!!”
         “都跑起来,别犹豫,能跑几个是几个!”
         他大哄。
         很快,几百百姓如鸟兽惊散,四处而逃。
         只是….
         他们只是两条腿的人,如何跑得过早就埋伏且骑着马的大唐军队?
         于是没过多久,所有百姓都被赶到一处,一处….柴绍原先计划,看着挺安全的地方。
         几百百姓被赶到山洞里,杨天风则是站在最前面,直视这只包围他们的大唐军队。
         “这些装备和马匹,如此优良,是….是柴大都督的骁骑军!”
         他不敢置信。
         那一只负责大唐边境安危的铁血军队,身兼重任,今夜怎么会负责抓回他们啊!
         “好眼力!”
         一道爽朗声音于大唐军队军中响起,很快在众多骑兵让路下,柴绍策马走了出来。
         他眼眸凝重,眸子甚至隐隐透露杀人般光芒:“杨天风,你三番四次怂恿我大唐百姓叛国,你,该当何罪?”
         这出地方柴绍已经派人盯了很久,所以知道每次都是杨天风带队走的,这就是一个….叛国贼!!
         杨天风以前杀只鸡都很犹豫,甚至是很怕,可今夜直视杀过无数人的柴绍杀人眼神,却是站了出来,不卑不亢,平静道:“柴大都督,此事是我的罪,都是我一个人的罪过。”
         “但这些,和我身后的百姓无关,他们如您所说,都是被我怂恿,还请您别为难他们。”
         柴绍冷哼一声:“哼!本将军自然晓得!!”
         杨天风松了口气,柴大都督这么说,他就放心了。
         而他犯了这种柴绍口中的叛国罪,杨天风知道哪怕是凌迟处死,对自己而言都是轻松的。
         但不管如何,死罪肯定难逃。
         他知道,一直都知道。
         并且早早….那第一次抵达炎国,确定回来劝说百姓们前往炎国时,就做好了准备。
         死亡的….准备….
         “来人,把杨天风带走!择日问审!”
         “其他百姓,都给本将军安然无恙送回居住之地!”
         柴绍发出命令。
         他要好好的审问这杨天风,为何三番四次带人判出大唐,那炎国….又究竟给出什么好处!
         “是!”
         一众骁骑卫领命,策马上来就要把杨天风押走。
         柴绍已经策马侧过身子,准备离开。
         但!
         就在这时,一名小孩,挡在了杨天风面前。
         他张开自己渺小却又坚定的双手,眼含热泪道:“不,你们不能带走杨大哥!!”
         柴绍闻言错愕,忙回身过来,看到那小孩,便尽量用温柔语气开口道:“孩子,没事。”
         “看你样子饿很久了吧?我这里有块饼,你过来吃吧。”
         柴绍从怀里取出一块冷掉的饼。
         小孩见状,不由咽了咽口气,但还是坚定站在那里:“不,你们不能带走杨大哥,杨大哥是为了我们好!他是好人!!”
         这….
         柴烧错愕,想了想,应该是那人洗脑太厉害所致,所以给了个眼神,便是要让两名骁骑卫把那孩子带走。
         两名骁骑卫上前。
         而就在这时,第二名孩子、第三名、第四名….
         一个又一个孩子,一个又一个老人,一个又一个女子….
         几百百姓,全部都….护住了,那个他们眼中的….英雄….
         他们没有开口,只是用自己渺小又渺小,甚至是一踢就倒的身躯,护住了杨天风。
         而纵观他们的眼神,都只有闪闪的坚定。
         从头到尾,从骨子到躯壳,都透露一件事情。
         你们,不能带走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