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 第114章∶楚王府卷土重来,今时不同往日!
         阿泰说道:“根据朝中我们内线情报,天策上将是去了一趟楚河村,而且不止他一人前去,有着房玄龄都过去了。”
         “噢?”陇西李氏家主极为惊讶,笑道:“他这是…去楚河村养性了?怎么?觉得天气变冷,所以去楚河村避避寒吗?”
         现在是夏天,不可能冷的。
         陇西李氏家主意思是,李世民因为被世家反将一军,内心发凉。
         但…
         此话刚一说出口。
         陇西李氏家主便陷入沉思。
         根据以前的情报,曲辕犁,猪肉都是房玄龄从楚河村拿出。
         他五姓七望门徒甲天下,情报系统也是极为出色,所以只要有心留意,那么很容易知道那些神物的起源之地。
         该不会….
         此时李世民也是前去楚河村寻找帮助吧?可是,书籍都被世家掌控,楚河村又能帮到什么呢?
         陇西李氏家主觉得自己多想了。
         不过,楚河村毕竟是那个男人的产物。
         是他的产物啊….
         陡然间,陇西李氏家主眼眸变得凝重。
         提及楚王,他不敢大意,也不能大意。
         因为半个月前。
         五姓七望的荥阳郑氏家主郑继伯,亲自写信给他,邀请他帮助楚王。
         是的,没错,楚王!
         当陇西李氏家主听到这消息,别提是有多么震惊了,而当得知楚王便是那神秘莫测的大炎国国主,他就更….傻眼了。
         真正的傻眼!
         人老了。
         他已经养性子十几年了,很少出现有能让他情绪波动的事情,而这件事情,愣是让他一天都吃不下饭。
         凭什么啊?
         这到底凭什么?
         一个送去突厥的质子,不但从突厥脱困,还成为了一国国主,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历史上的越王勾践,也没如此离谱!
         这件事。
         陇西李氏家主想了几天都想不明白,但他可以确定的是,楚王必会卷土重来,与李世民有着一战,报当年的那一仇!
         他身为五姓七望世家家主,也是时候要选择站队的。
         原本陇西李氏家主是选择李世民,主要因为李世民有黑点让他们抓住,是可以要挟。
         而那个男人,楚王….
         他都能从一介质子到成立一方国家,这样的人是他们能掌控的吗?
         而且,从外头传来的大炎国消息,令他们世家触目惊心。
         那边。
         是在聚集着一群失败者,被突厥俘虏的奴隶、去年要饿死的难民、多年奴隶、流民等等。
         组成的百姓,都是对他们世家恨之入骨的家伙,只因是他们世家把他们弄成如此的。
         大部分不是直接影响,但基本都有间接影响。
         那些人是他们世家看不起的人,但却是….那大炎帝国的,核心子民!
         那些人已经一朝得势,若卷土重来,怎会轻易放过他们世家?
         这是最主要原因。
         还有其他原因,比如程咬金传回来的消息,什么男女共同读书,土地分配化等等,大炎的每一项措施,不都是不利于他们世家吗?
         所以。
         真要在李世民和李宽双方站队,他是坚定选择李世民。
         但最近,李世民越来越脱离掌控了,他好像….越来越想要除掉他们世家,不是意念里的想,若意念里的想,那倒也无所谓,毕竟历史上哪一个帝王不想除去世家?
         可那些帝王除掉了吗?
         没有!
         只是想,也只敢想而已!
         所以才造就出,千年世家,百年朝廷的千古名句。
         而李世民不同,他已经….在各方各面的行动上,出现要除去他们的动作了….
         “呵呵,李世民,但愿你不要把我等世家往死里逼,不然,我们还有倒退一步的选择,选择李宽,帮助他推翻你。”
         “就如同当年隋朝杨广,他想借科举除去我们,而我们世家直接扶持你们李家篡位。”
         “伱李家能够今天风光,可脱离不了我们世族帮助,但愿你….能记得前任教训。”
         陇西李氏家主脸色阴沉。
         虽然他也不想投李宽,但至少投李宽,李宽不会像李世民那般偏激,自己家族还不会被拔除,顶多是权势没以前大。
         两相对比,是人都知道如何选择。
         就在陇西李氏家主浮想联翩时,有一名家卫急匆匆走了进来。
         “家主,大事情!发生大事情了!!”
         陇西李氏家主回头看去,冷哼一声,开口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那名家卫顿时吓得不轻。
         陇西李氏家主撇了他一眼,他也就教训教训,毕竟家卫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不是特别大的事情,不会那般离谱。
         “说吧,发生了何事,让你如此慌不择路。”
         “是….是。”家卫正在跪下,低着头道:“是皇榜!李世民发出皇榜了!说是明天中午十二点,要在皇城门口露面,所说内容,皇榜上说是与科举有关!”
         “什么!”陇西李氏家主瞪大眼睛。
         错愕,震惊!
         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这这这,颁布科举,才多长时间啊?
         几天?十天?撑死就算他十天吧!
         李世民就要因科举之事公开说明了?
         而现在,全城书籍被禁美,市面上无书可流通,李世民此时召见万民的意图,昭然若之,不用想,肯定是要宣布暂停科举。
         “这!哈哈哈,李家二郎,真是有够能屈能伸的。”
         “知道继续下去,也没办法帮那些读书人搞到书籍,所以就壮士断腕,毫不犹豫,当场宣布暂停科举。”
         “啧啧啧,整整持续了最多十天的科举国策啊,这时间….真是有够【长】的。”
         “朝廷啊,朝夕令改,不知百姓他们怎么想朝廷呢,又怎么想你李家二郎。”
         陇西李氏家主啧啧称奇。
         越想越觉得心里舒坦。
         舒服!
         太舒服了!
         他已经很久,没见过李世民那么快认怂。
         毕竟,那可是天策上将!戎马一生的马上战神!
         如今看来,李世民也就打仗厉害,治国方面可还差的远。
         此时此刻。
         有关于李世民明日中午十二点要在皇城门口献身,如被插上翅膀,疯狂在长安城内传递。
         朱雀街。
         距离全城书铺关门,过去大概十天时辰。
         如今的朱雀大街上,到处都是双眸涣散的读书人。
         许多刚到长安,不明真相的百姓们通过询问,也得知前段时间刚公布科举,全城书铺却都关门了。
         是全城的世家,都在欺负他们这些寒门士子!
         感同身受下,都无比愤怒!
         “特么的,这些狗娘养的世家子弟,还有那些老不死的,就仗着手中那点权力,欺负我们没背景的读书人!甚至是,欺压我们!!”
         “是啊,这特么的….这些当官的没有一个好东西,上一次我路过听一名官员说,他们折子上书给陛下,内容说是种田让百姓们很快乐,我特么…我特么真想给他一巴掌,我都沦落到最底层的种田了,我还快乐?”
         “话不能这么说,官是有很多坏的,但也有好的,我有内部情报,上次蝗灾世家们都不肯给粮食,是陛下大开国库广发粮食,才解救了北方灾民,想来这对陛下一定是废一番功夫,有陛下在,咱们大唐啊,乱不了!”
         “该死!该死!这些世家都该死!”
         “是啊,都是吸血鬼!吸我们百姓、还有读书人的血!”
         “陛下能在此时颁布科举政策,说明是为我们老百姓和读书人想的,好不容易有个公平竞争的科举,可以让我们这类人也能当官,结果他们都给断了!该死,世家该死!现在只希望,陛下他可以找到解决方法。”
         “我等低贱身份、寒门,每天日复一日毫无意义的生活,当真….伴随一生吗?!”
         百姓们议论纷纷。
         到处都是消极的言论。
         世家与百姓,是永远也无法和解的两个群体。
         这就好比。
         世家子弟们身处宫殿之中,不受风吹日晒,享受惯来自外面贫苦百姓的供养,让他们搬出宫殿过上穷苦日子,谁也受不了。
         而百姓一直在宫殿外做牛做马,十分羡慕里面的宫殿生活,无比渴望想进入宫殿生活。
         可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
         你脱离阶层享受更好的生活,就代表一定有人被你拉下马去过上穷苦生活。
         这就导致,宫殿里的人永远在增加城防保护自己现有生活,而外面的人也拼了命、想尽各种办法想进去里面生活。
         世家与百姓,也因此永远不可能和解。
         从战国至今,古今中外。
         亦是如此。
         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永远都在重蹈覆辙,因为人性从古至今都不会改变。
         消极情绪在百姓们、读书人群体蔓延。
         而有幸在附近酒楼,或者其他附近地方的世家子弟,看到这怨天怨地的百姓和读书人们,不禁莞尔一笑。
         同时庆幸,
         自己出身世家,而不是眼前这些低微之家。
         毫无改变。
         消极情绪一直持续着。
         直到接近下午申时【下午3-4点】,有一队金吾卫甲胄走动声由远及近,军姿严整走进朱雀街。
         所有人注视着他们,不知道处于宫中的金吾卫为何会出现在皇城之外。
         “陛下有令!深知今日全长安城书铺之变,陛下已了然于心,将在明日午时,给天下所有读书人一个交代!”
         为首金吾卫将领手持皇榜高扬天空,朗声开口,说完后便把皇榜张贴在楚河酒楼门口。
         话音落下。
         刹那之间。
         错愕!
         震惊!
         激动!
         甚至有人,豪迈大笑!
         所有百姓、读书人们听到天子知道书铺之事,激动的快要手舞足蹈。
         “哈哈哈,陛下知道!陛下他知道咱们城里没书卖!”
         “是啊是啊,这也就是说,那些奸臣并没有蒙骗陛下,或者说….他们没法蒙骗到如此圣明的陛下!”
         “陛下会给我们解释,以陛下对我们的态度,绝对可以给出解决方法!咱们将有书读啦!”
         “哈哈哈,普天同庆,普天同庆啊!”
         百姓们激动至极。
         他们虽处于低微地位,但当权者做事他们都是有眼睛能看到的。
         就像前朝皇帝杨广,百姓们都没亲眼见到对方,但从其政令便能知道残暴不仁。
         而李世民,各种各样的政令,都是偏向百姓,此时就科举之事发声,他们如何不高兴?
         但….
         他们的确眼睛是雪亮的,同时也有更多事情是不知道,比如曲辕犁、猪肉都是出自楚王之手,是天策上将盗取他的成果,散发给天下百姓。
         天策上将….
         他在他们心里是那般神武,也为他们着想,可谁又能真的知道,他是一个小偷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人,或许说每个人都很复杂,永远都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哼,一群蠢货。”
         “也就活在,自己那充满幻想的世界。”
         与此同时,有酒楼的世家子弟,不屑的冷哼一声,非常鄙夷。
         那些百姓不知道实情,他们是知道的,全长安城书籍都在各大家族手上,李世民从哪里弄来书籍?哪怕天掉下来也得有个响啊!可现在毫无声响!
         而李世民颁布皇榜,明天会给出解释,唯一的可能,那就是取消科举。
         这便是信息差带来的不同结果。
         百姓们不知实情、不知全长安城书籍都是世家掌控,只知道陛下发声,那便是为他们好的政策出来了,因为以前都是这样。
         而世家子弟深知书籍都在各大家族手上,李世民哪怕从其他城池搞来书也需要时间,不可能明天就搞来,唯一可能性,就是取笑科举。
         不同的信息差,带来不同的想法。
         但两波人,却都是笑容满面。
         “呵呵,真想看到这些愚蠢的百姓们,明天听到他们最寄予厚望的李世民,说出取消科举后的表情啊。”
         有世家子弟乐呵呵一笑,眼眸微眯,继续道:“到时候会有何等表情,失望?无奈?挫败?呵呵,那真是一出很有趣的画面。”
         “是啊是啊,这些刁民,还妄想凭借个破科举与我们家族长辈平起平坐,做梦去吧!我们各大家族,时间长点的诸如五姓七望,存在上千年,短点的也有几代人,我们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一纸答卷?”
         又有世家子弟发声,认为自己家族能有当前地位是祖辈们的努力,于情于理,都不可能被一纸答卷打败。
         轰动和纷乱在继续。
         此时到处都是高兴、喜极而泣之人。
         金吾卫将领看着这些人,也是不禁会心一笑。
         这时,有手下凑上来耳边提醒。
         “将军,我们该前往下一处地点张贴皇榜了。”
         金吾卫将领恢复严肃神色,深吸口气,大声道:“走!”
         挥挥手,带队离开。
         只留下两名金吾卫维持秩序,以及保护皇榜不被有心人士撕掉。
         在他们走后,百姓们彻底放开手脚,激动至极,到处都是不认识的人抱在一起手舞足蹈。
         天临酒楼,二楼。
         一名银发女子于窗前看着这一幕,叹息一声道:“朝廷的皇榜,怎会就贴在咱们酒楼了呢?当真要吓死人。”
         此银发女子,若是有楚王府高层于此处看,定会认出她乃是,十二宵者之一,午马!
         午马依旧是那样有着惊世容颜,只是相比以前容颜差距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她易容了。
         再看她身边人,绿骡、还有楚王府残党赫然都在其中,这家酒楼,是楚王部开的!!
         当年首席让所有人,极速退出长安城,如今又是折返回来,主要还是因为情报网络恢复了。
         当年楚王部失去了楚王,群龙无首导致变成残废之躯,而又同时失去情报网络,就如同这只残废之躯又没了眼睛,如何不往回聚拢力量?
         而如今折返,已然是情报网络在郑家帮助下,恢复的差不多了。
         只要一有风吹草动,情报机关都会传递情报给他们,让他们安然撤退。
         故此。
         长安城,重新拥有了楚王部的眼睛。
         此时。
         一名优雅女子,手持古琴走来,笑道:“午马,天策上将此举,可是为我天临酒楼带来人气,今已是申时,方才我见酒楼没多少客人,此时可是一窝蜂进来了呢。”
         女子虽然举止优雅,可若细看会给人一种亦正亦邪感觉,就仿佛是写在脸上的双面人。
         而她,正是新上任将近三个月之久的新十二宵者之一,代号,酉鸡!
         而她在在没成为酉鸡之前,于江湖上也是有着名号,被江湖人士称为半邪琴者。
         此番加入楚王部….
         还是因为,那个男人,楚王的人格魅力太大了,有太多太多人,想追随在他麾下,陪着他征战全世界,也陪着他….甘愿赴死!
         那是一个传奇的男人,就好像后世还有人是霍去病、秦始皇等名人粉丝,不忍看到自己偶像受辱,楚王也在其中,也是名人。
         而区别不同的是,他是.…活着的传奇!
         绿骡这时走了过来,摸了摸自己脑袋,感慨道:“酉鸡啊,就是因为客人又变多了,所以才愁啊,这下没休息多久,又得忙起来,累死喽。”
         酉鸡美眸闪烁,试探问道:“那,是否需要我帮忙?”
         绿骡笑着摇摇头,说道:“不必,我也只是抱怨抱怨,今日你好好休息,养足精神,说不定明天或者未来几天,就到你发挥时候了。”
         酉鸡抿着红唇,颔首低眉道:“好,我知道了。”
         ………………
         长孙府。
         自科举之事被世族束缚住手脚后。
         长孙无忌召集魏征、杜如晦以及许多亲李派官员,从那天起就商量破局办法到现在,一直都没有结果。
         一个字,愁。
         他们自身的利益,可以说是和陛下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科举实行不下去,那便是他们和陛下的失败。
         “可恶,真的,毫无办法吗?”
         “是啊….毫无办法,所有书都被世家掌控,是所有的书啊,我们,如何翻盘?”
         “确实,翻盘是需要讲究一点可能性的,我们手里,除了各位家里的书籍,以及外面有些读书人有些书之外,还能从哪里得来书呢?而以现有我们手里书籍存量,根本供应不了长安城读书人,甚至东拼西凑,凑起来上千本书,颁发下去,那些读书人还会以为我们朝廷被世家掐住喉咙,只能搞来这千来本书,那些世家也会无止境取笑我们,还不如不发。”
         “对头,为今之计,仿佛….可能,只剩下取消科举了,虽然很不甘心,但我们….真的失败了。”
         望着各大不看好的官员,长孙无忌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毕竟。
         便是连他自己,都已经想着劝陛下取消科举。
         就在此时。
         有一名长孙仆人走进门,凑到长孙无忌耳边轻声低语几句话。
         长孙无忌瞬间瞪大眼睛,连忙道:“快,快把李统领请进来。”
         “明白,老爷。”
         仆人连忙躬身告退。
         这下,许多官员诧异了。
         魏征问道:“长孙仆射,出什么事了?”
         长孙无忌摇摇头道:“老夫也不知道,只知道是李君羡将来了。”
         李君羡!
         官职虽然不大,但他可是金吾卫的统领!
         他李君羡的到来,往往代表陛下的命令。
         所有官员眼眸闪烁。
         很快。
         一身精锐甲胄的李君羡走进门,当他看到这里有许多官员时,微微错愕,旋即笑了出来。
         “长孙仆射,真没想到您府中有那么多位官员,如此,也省了李某东奔西跑。”
         长孙无忌有些惊讶。
         “噢?陛下不止找老夫一人?!”
         李君羡点点头,开口道:“不错,陛下要找在场所有官员,也要找所有世家官员,更是要找长安城所有百姓!”
         “陛下,将在明日午时,告知有关此次科举结果!”
         话音落下。
         所有官员瞬间瞪大眼睛。
         不甘!
         无奈!
         无力!
         该来的,还是来了吗?
         这个节骨眼颁布关于科举的事情,他们都没找到解决方案,陛下能找的方法,就只有取消了啊。
         如此,
         也好,也好啊!
         省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这科举,一直拖着也不是那样的事,是该了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