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 第184章∶对策,风起云涌的北方!
         不少百姓现在正在耕地,这一茬庄稼过去了,土地都变得硬了起来,想要再重新耕种,肯定要把土地给翻一遍,松一遍,软一遍。
         百姓对土地的痴迷与渴望,是无与伦比的。
         都不用说,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不少跟着家长下地的小孩子们,他们都在田间地头,嬉戏,玩闹。
         捉迷藏。
         过家家。
         当然也有一些正捧着书,看的无比专心的。
         也有一堆一堆的孩子围着几个老人身边,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
         甚至,
         一些调皮捣蛋的那孩子追着马车跑,然后跌倒,搞得全身是土,舍不得被家长一顿呵斥。
         但,笑声没停过。
         李宽轻轻吸了口气。
         不知不觉,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眼眸之中,微微有些触动。
         这就是百姓。
         这就是百姓啊….
         这就是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似乎和现在,并没有什么两样。
         多么好的时代呐。
         他们该过上好日子,他们不该成日的提心吊胆,他们也不该忍受突厥的肆虐,忍受大唐腐朽的黑暗,忍受士族门阀的欺凌。
         “陛下。”
         这时太监总管在旁边压低了声音,轻轻说道:“陛下,老奴也为陛下,为大炎感到骄傲。”
         李宽闻言,笑了一声。
         而后开口道:“朕治下大炎的路,才….刚刚启程,不急,一切都不急,朕要让这些笑容,永远都挂在百姓脸上。”
         “也挂在,朕的身上,哈哈哈!!”
         李宽忍不住轻笑出来,他真的高兴,由衷的为百姓感到高兴,自然,对自己走的路也更是坚定了。
         撕拉!
         这时候,
         马车的几匹马儿,发出了一阵长鸣。
         天空上的云彩,都仿佛为他们打开了一条路。
         不知不觉,
         过了大炎村镇,雁云城,也就在眼前了。
         当李宽下车的时候,大片的云彩浩荡于西边。
         那落日好似被染成了大大的柿子,火红火红的,连带着,周围的云彩都透露着火焰般的光,好似燃烧了一般。
         站外,站着无数的百姓,这些都是来迎接新型马车下来的百姓的亲朋好友。
         当然,也有准备搭乘这一趟车南下的百姓。
         这些百姓,他们都带着对明天的向往,或许他们就是要去另一个地方,和亲人朋友重聚。
         当然,也有分离远走。
         但,
         分离只是为了下一次,能有更好的重逢,不是吗?
         李宽带着三人走了下来。
         夕阳下,皆是醉人的红尘。
         李宽看着周围的一切,轻轻一笑,他用力了的伸了个腰,一些情感被暂时放到了心底,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他望向了西方。
         现在,突厥大军,已是兵临城下。
         这群家伙,真的是贼心不死啊!
         李宽呼了口气。
         “走吧。”
         他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那里,戚继光和辛弃疾坐在马车边上,正吵着他看来,戚继光还想走来,但却是被辛弃疾给拦住了。
         戚继光和辛弃疾,也都是一副平常的打扮。
         在迎来送往的百姓之中,丝毫不起眼
         李宽带着张辽他们三人,走了过去。
         “陛下,你回来了,请!”
         “陛下,郑将军他们,都正在雁云宫候着陛下呢。”
         辛弃疾和戚继光赶紧迎上来。
         郑将军他们,戚继光说的是郑成功,郑和和郑一嫂三人。
         之前戚继光被召唤,李宽在查探军队时,还是发现另外三个人才,就是郑和他们。
         不得不说,也算是意外之喜。
         而关于航海方面的人才储备,老郑家确实厉害。
         郑和,不用多说。
         下西洋这件事,可以说是口口相传,而且所抵达的地点更是恐怖,据传率领船队都抵达了红海附近。
         虽说郑和的船队,都是顺着海岸线前行,但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船队的技艺,并不算高明。
         当然,在当时算是第一流的了,可在后世看来,是万万比不上钢铁轮渡的。
         如果给任何一个现代化船只,真不知道他能跑到那里去。
         郑成功更不用介绍,这位的海战,可以说是久负盛名。
         而郑一嫂,海上功夫更是恐怖,其实李宽认为,郑一嫂的海上功夫,是要比郑和以及郑成功厉害些的。
         这可是,当时海上最大的海盗头子。
         所面对的各种情况,包括围剿,包括竞争,也包括各种战斗的环境,所面对的情况。可以说是无比复杂了。
         可郑一嫂,从未落败过。
         若是给她一个正式的编制海军,她能在海上,掀起来什么风浪?
         无法想象。
         “好!”
         李宽点点头,坐进了马车。
         “对了,突厥那边,怎么样了?”
         “有没有进攻?”
         李宽快速问道。
         马车动了,朝着雁云宫走去。
         戚继光赶着马车,立马说道:“陛下,突厥那边的大军,根据探子汇报,已经彻底的集结了。”
         “原本末将想着主动出击,偷袭他们,但前不久接到陛下的传令,以俘虏为主,那么末将便没有行动,一切选择了防御。”
         “想着还是等陛下到了,再做行动。”
         李宽微微颔首:“好,一切等回到雁云宫再说吧。”
         “辛先生,那些工匠,教育人才都到大炎了吧?”
         李宽看向了辛弃疾。
         这里,指的是科举方面的人才。
         在他们与大唐打仗时,雁云城本土并没有受到威胁,甚至还举办了科举筛选人才。
         辛弃疾赶紧点头:“回陛下,都已经到了,工匠被郭校长抢走了,那些教育人才暂时还没有调令,陛下,不知道要怎么布置。”
         李宽想了想,开口回道:“工匠,那就让郭校长去安排吧。”
         “他知道现在什么地方当紧,主要是这些教育人才,朕,想着这次都向青州分配。”
         “青州现在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而且青州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那里的百姓,急需这批教育人才。”
         “同时,还有辽东城,那边的教育也得重视些。”
         辛弃疾拱手道:“陛下英明。”
         “另外,陛下,今年咱们大炎丰收,根据农业部的统计,税收比预期还要多了四成。”
         雁云城这边的秋收结束后,农业部那边,便开始着手税收。
         这一年,土豆已经彻底普及,所以整个大炎的粮食,可以说是远超过去。
         “嗯?多这么多?”
         李宽皱了下眉头,有些不解。
         多上一层左右,倒是无所谓,算是预测的合理误差之内,可这下子直接多了四成,多少是有些夸张了。
         辛弃疾轻笑一声:“陛下,这多出来的四成,主要是咱们大炎百姓多交的。”
         “百姓们说,南边青州咱们正在和大唐打仗,需要很多粮草,而且就算百姓们都交了这些,可算下来,也比以往的税要少交很多。”
         “百姓们都很热情,我们农业部的官员,压根挡不住,全是百姓自发,不少百姓都是把粮食丢到了收税的门口,然后人就跑了,所以….”
         辛弃疾欲言又止。
         而李宽已经知道他要说的意思了,不由眯了下双眸,轻呼口气:“这样啊,那,也好,也好….”
         “就先收下吧,这些百姓户部都统计下,组成名册,等到下一年再收的时候,直接抵了这些百姓的税收就好。”
         “让这些百姓多退少补,咱们朝廷台现在还没穷到如此地步。”
         “既然秋收已经完成了,那就吩咐下去,青州的百姓现在都开始了耕地,就等着土豆的种子了,让农业部的官员,都去负责这件事吧。”
         “等到了来年春收的时候,朕估计,青州的百姓就得自给自足,走向正轨了。”
         眼下。
         青州的庄稼,经历过蝗灾之后,已经没了。
         而现在也是秋耕的时候,赶在冬天来临前把小麦种下,等到了来年春天,是能赶上丰收一波的。
         如此,
         青州的百姓,日子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百姓只要有粮食,心里就是不慌的,
         两年三熟的模式,也该推广到青州了。
         “是,陛下!这件事,农业部那些官员,可这些天一直都在念叨呢。”
         “户部的种子都已经准备好了,陈志就把陛下的旨意传给他们,明后两日就能把这些种子用马车送到青州。”
         “陛下,这炎驰道上的马车真的是太方便了,特别是运送这种大宗商品,当真厉害。”
         辛弃疾还忍不住感慨道。
         边说边走,马车便进了雁云宫。
         当李宽走下马车的时候,郑和,郑一嫂和郑成功也在旁边候着。
         “臣郑和/郑成功/郑一嫂,拜见陛下。”
         三人见到李宽,忙不迭的跪了下去。
         李宽笑着把三人掺扶起来。
         “好了好了,都起来吧。”
         “走,里面说话。”
         李宽朝大殿走去。
         殿中,地图已经铺开了,一个巨大的沙盘,放置于大殿正中央。
         李宽站在沙盘前,望着上方所标注的信息,不由得也笑了出来。
         “有意思,突厥这一次来的人可不少啊。”
         “朕还以为,上一次战争把他们打怕了,结果还能聚拢这么多兵力,颉利可汗….也不简单呐。”
         “这一次,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回纥部,陀沙部,夫溪部….”
         “这加起来,得有十万大军了吧?”
         李宽双眸微凝。
         “陛下,据前线探子来报,是差不多的。”
         张辽站了出来:“根据探子来报,这一次颉利可汗,突利可汗,还有各部族长,都到了前线督战。”
         “估计他们这一次,就是想要把咱们大炎,直接给一口吞下!”
         “一口吞下?哈哈哈哈哈!”李宽朝天朗声大笑,是肆意的笑容,而后笑道:“他们,不会真的以为朕把所有的兵,都放到了手肘了?”
         “十万大军,依朕来看,用来挖煤。倒是….足够了!”
         李宽不由脸上浮现出来些许狂妄。
         十万大军,甚至可能更多!
         这个数量可不小了,
         而且,这里是草原,机动性太强,步兵弓兵都用处有限。
         当然,最主要的是要抓活的。
         更加难。
         “陛下,咱们这一次要怎么打?”
         戚继光也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郑成功,郑一嫂也紧的望向了李宽。
         他们虽说掌控的是水师,可对于陆战,也是丝毫不惧。
         “怎么打?依朕来看,第一步便是要把他们给打散了。”
         “若是一直聚集着,我大炎,该怎么活捉?先瓦解他们这个联合大军,等他们回到各部后,咱们再一点点蚕食。”
         “到时候,甚至发出悬赏也可以,比如朝廷大肆收购突厥人,一个两贯钱,到时候咱们大炎的百姓,包括大唐那边的人,都得帮着咱们抓突厥人。”
         众人闻言,包括辛弃疾这样的老将在内,他们你看我我看你,都愣住了。
         这计策….
         有些简单粗暴了!
         不过,也真是厉害!
         短短瞬间,就想到用别人来替自己吸引仇恨。
         明明是他们要抓突厥人,突厥人本应该恨他们,可因为是通过中间商的缘故,那些被贩卖的突厥人,只怕是会更恨把他们抓来卖出去的中间商啊!
         当然,这一切的源头都得在于,他们能够打赢这场仗!
         能把突厥,给打散!
         “陛下圣明,我们这几天还真想过这个问题,可是最后都是没有头绪,但陛下这仅仅一番话,就让我们提壶灌顶。”
         戚继光苦笑道。
         “是啊陛下,这个主意好,如果真的能实施起来,估计突厥人不出多长时间,就能少上好几成,甚至用不了多长时间,草原上都不见突厥人的踪迹了。”郑成功震撼道。
         “哈哈哈,陛下这个主意我喜欢。”郑一嫂抿了下妖艳的红唇,眸子里闪烁着兴奋。
         李宽轻轻一笑,手指落在了沙盘上,正点在突厥王庭那里。
         “十万大军啊….”
         “估计突厥人,把能带来的青壮年,带来了很多吧?”
         “啧啧啧,这么怕我大炎,这么想要吃掉我大炎?既然如此,他们不仁,接下来也不要怪咱们了。”
         “文远。去吧,率领虎豹骑,先把突厥王庭给朕抢了。”
         “突厥天天洗劫别人,自己还没体会过被人洗劫的滋味吧?记住,一个不留!能带来的带来,不能带来的….直接原地处理掉!”
         李宽直接下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