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本边军一小卒 > 第四百五十五章 新坟!英雄!定万世太平!
         三个女人一台戏。
         眼下能演两台。
         多出来的白真真则充当场记,总会不经意间蹦出来挑拨几句,好让闹剧继续顺利演下去。
         被吵得脑仁疼的韩绍,索性将闹事双方一起拉到法域秘境之中,好生‘劝慰’了一顿。
         却没想到等到闹事双方面色潮红的从法域秘境中走出来,她们是没精力再闹了。
         剩下几人却是开始给他找事。
         所以当上官芷一脸冷漠清高,借着给他添茶的机会依偎在他怀中,韩绍知道事情坏了。
         这世上从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谁都不傻,既然会闹的孩子有奶吃,那她们为什么不闹?
         不过随着镇辽城的不断接近,车辇内却是渐渐安静下来,不再闹腾。
         车辇路过的那村寨白色魂幡在招祭英灵。
         “五郎——”
         韩绍稍稍沉默后,还是招呼了一声。
         “停一下。”
         五百亲卫铁骑簇拥护卫的车辇在这座不大的村寨门口幽幽停下,引得从未见过这等场面的村民神色紧张且好奇地翘首顾盼。
         惧怕倒是不惧怕。
         毕竟他们认得这些铁骑身上标志性的黑甲,是镇辽军。
         是他们村中儿郎的昔日袍泽。
         而之所以称‘昔日’,自然是因为……
         “青玉村老少,见……见过贵人!”
         当一身锦衣从车辇中走出的时候,一众青玉村民在村中里正的带领下慌忙跪拜。
         只是这跪拜的动作终究是没有完成。
         一股轻柔却无可抵挡的无形之力托住了他们下拜的身形,缓步上前的韩绍亲自将那白发苍苍的里正搀扶起身,又接连将里正身后的几名村老扶起。
         “不用拜我。”
         韩绍语气柔和,消除了里正的几分紧张。
         “不知贵人莅临鄙村,有何贵干?”
         “若有我等能够效劳的,我等必当尽力。”
         身后的几名村老也是一面附和,一面匆忙让村中后辈宰猪杀羊。
         韩绍阻止了他们也不知道是热情,还是讨好的举动。
         然后伸手握住了里正那枯瘦粗糙的瑟缩手掌,温言道。
         “不用忙了,孤只是路过此处,稍后便走。”
         一番安抚后,韩绍望着村口新挂的几张招魂白幡,道。
         “走吧,带孤去祭洒一下孤的袍泽。”
         村野小民,见识不大。
         只是觉得韩绍这个‘孤’的自称有些怪异,却也没有往心里去。
         反而是那句‘袍泽’,让他们神色颇为惊诧地愣了一下。
         还是身披精甲,持刀侍立的萧裕叹息一声,提醒道。
         “就是你们村殁于北地的儿郎。”
         听闻这话,一众村民越发诧异。
         毕竟在他们看来,自家村中那些混小子又哪有资格能被眼前这贵人称上一声袍泽?
         只是贵人既然都这么说了,他们也不敢反驳。
         于是在呆愣了小片刻后,匆忙做恍然大悟状。
         “哦,哦!贵……贵人请!”
         “小老儿这就替贵人引路!”
         说着,便佝偻着身子,小心翼翼地引路。
         韩绍见状,顺手在里正卑微弯身的腰杆上轻扶了一把。
         “长者村中养育了这般勇烈儿郎,当昂首阔步,何以这般自谦?”
         等到里正腰杆下意识挺直,韩绍才随后而行。
         “长者,先请。”
         “啊,啊,哦!”
         里正如梦初醒,还要弯腰,却发现自己弯不下去。
         “贵人请!”
         ……
         几座新垒的简陋坟头相伴依偎在村后的祖坟中。
         挥洒的纸钱,散落四周。
         韩绍接过萧裕递过来的上好美酒,在每一座新坟前向着虚空礼敬了三杯,分别洒在坟前的黑土地上。
         却没有真的弯身去拜。
         修为到了他这个境界,已经对冥冥之中地下九幽有了几分感应。
         他命格太重,怕他们承受不了这份因果。
         轻声叹息一声,韩绍本想转身就走。
         却听里正小心翼翼地道。
         “贵……贵人说,吾家儿郎是贵人的袍泽,小老儿斗胆问一句,吾家儿郎战时可还勇烈?”
         这般问话韩绍听过不止一次。
         所以他想也没想便道。
         “自是勇烈的。”
         说完,稍稍顿了顿,又强调道。
         “他们都是英雄。”
         “是我幽州、是我大雍的英雄!”
         这话出口,里正的腰杆终于彻底挺直,面色带着几分潮红地向着村民大声道。
         “你们听到了吧,贵人说了!”
         “吾家儿郎是英雄!”
         大雍村寨,大多是以血脉同姓结寨。
         所以说是同村村民,实则却是血脉族人。
         听闻里正这话,大多村民与有荣焉地通红的双眼,其中有几人更是忍不住呜咽不止。
         韩绍目光落在几人身上,料想他们应该是身后几座新坟的家中至亲。
         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们这份丧亲之痛,只能走到他们身边,温声道。
         “孤会记得他们,幽州会记得他们,这天下也必不会忘了他们的牺牲。”
         说着,韩绍顺势跟他们保证。
         该有的抚恤、功赏,很快便会发放到位,让他们不用为此忧心。
         此外,韩绍见着其中一个年轻妇人牵着孩童,又告诉她。
         所有阵殁将士的子嗣血脉,或可入学宫就学、或可继父遗志入伍从军。
         一应花用,皆由官府供养。
         可谁知道那年轻妇人却不关心这些,只颤着声音问韩绍。
         “敢问贵人,日后那些蛮狗是不是再也不会犯边了?”
         韩绍点头。
         “不会了,从今往后,再也不会有蛮族敢于南下仗兵!”
         年轻妇人笑着抹泪。
         “那就好,那就好!”
         “以后不用打仗了,我家虎儿也就不用服役上阵了。”
         幼时,她父亲从军,没有归来。
         今日,她丈夫同样如此。
         余生她唯一的念想,就只剩她的虎儿了。
         她一介妇人不懂什么家国大义,也不想知道什么功名富贵马上取的大道理。
         她只是不想她的虎儿再重蹈父祖之覆辙。
         韩绍闻言,神色微滞。
         他原本见这妇人身边的小家伙虎头虎脑,天生一副好体魄,是个从军的好苗子。
         还准备留下印信,将之归入羽林孤儿栽培一番。
         可此刻听到妇人这话,几欲张嘴,终是咽了下去。
         ‘罢了,出人头地固然令人欣喜,但平安顺遂也是福分……’
         于是韩绍揉了揉那小家伙的脑袋,笑着告诫他。
         “你有一个好母亲,长大了要好好孝顺她。”
         “否则来日孤可要打你屁股。”
         见小家伙一脸惊恐地捂着屁股,韩绍哈哈一笑。
         随后向里正告辞一声,转身回到了车辇中。
         “走吧。”
         五百铁骑马蹄踏动,有如虎狼奔行。
         这气势磅礴的煊赫一幕,落在一众青玉村百姓眼中,不禁心神颤动。
         “这贵人如此和善,也不知是何来历。”
         “是啊,老夫活了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这样的贵人。”
         几名村老连连感慨,猜测着那位贵人的来历。
         而这时,那年轻妇人身边的小家伙忽然弱弱道。
         “祖父、叔爷,我……我知道。”
         听到这话,所有村民齐齐露出惊讶的目光。
         其中里正看着自己这个平日里调皮捣蛋的孙子,没好气地笑骂道。
         “你知道?你祖父我都不知道,你知道个屁!”
         小家伙有些不服气,大声道。
         “我真知道。”
         “刚刚有个叔叔告诉我,他们是燕国公的亲卫。”
         “将来若想从军,可以去找他们!”
         说完,见大人们似乎还不相信,小手一摊,露出一块美玉。
         “喏,这就是刚刚那叔叔给我的。”
         一阵死寂间,里正颤抖着从孙子手中拿过那块看起来便价值不菲的美玉,见上面纹路繁复中间还阳刻着一个古朴的陌生字体。
         翻来覆去查看了一阵,里正慌忙递给身边另一面族老。
         “小六,你识字多,看看这是什么字!”
         那族老接过美玉,片刻之后,才勉强认出来。
         “是个燕字。”
         只是很快他们又疑惑起来。
         燕国公又是个多大的官?
         有校尉大吗?
         没办法,大雍立朝两千多年,早就没有国公这个称呼了。
         而那位贵人看起来也太年轻了,纵然家世显赫、年少登高,也有限度。
         不过就是这时,突然有人惊呼一声。
         “我想起来了!”
         面对这后辈的一惊一乍,被吓了一跳的村老们刚要出言呵斥,却听那家伙又惊又喜地大声道。
         “刚刚那是冠军侯!”
         冠军侯?
         听到这话,众人忍不住惊呼出声。
         就连几位村老也是忍不住震惊道。
         “你……你确定?”
         要知道他们那几位阵殁的儿郎,据说此次北上据说就是跟着那位冠军侯去打蛮奴。
         “错不了!错不了!”
         说话那后辈面色潮红,激动得难以自持。
         “就是冠军侯!去年末我……我在镇辽城见过的。”
         冠军侯那张脸但凡见过的人,基本都忘不了。
         只是刚刚他没敢直视,更没敢往那里去想,此刻有了回忆的引子,瞬间便对上了号。
         而对于村民而言,说燕国公他们不知道。
         但要说冠军侯之名,他们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又是一阵死一般的沉寂中,里长忽然老泪纵横。
         “值了,值了,吾子能追随这样的人,死也不亏了。”
         就冲那位冠军侯九天云端之上的人物,亲自搀扶他这个卑贱老朽,温言软语。
         就冲那坟头的三杯祭酒,以及亲口承认儿郎们是英雄。
         他膝下亲子、村中儿郎就不算白死。
         紧紧握着那块美玉,随后又怕捏坏虚虚握着,偏偏手抖的厉害。
         最后只能递给那神色怔愣出神的年轻妇人。
         “好贤媳,这等宝物还是交由你保管吧。”
         说着,又望向自己的孙儿。
         “造化!造化啊!”
         有此美玉为凭,他家乖孙未来必然一片光明。
         身边一众村民也是忍不住道。
         “是啊,我就说虎儿生来就有贵气,想必来日定能成为大人物!”
         “秀莲好福气,以后定是要母凭子贵……”
         村人好话不断,倒不是阿谀,他们只是艳羡。
         然而就在一片吉利话中,那被称为秀莲的年轻妇人却是突然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惊骇的举动。
         堪称价值连城的美玉被狠狠贯在地上,清脆地碎裂声震得所有人脸色瞬间煞白。
         “秀莲!你疯了!”
         秀莲没有说话,她只是死死将她的虎儿揽在怀中。
         “你们要富贵,你们自己去求,我只要我的虎儿好好活着……”
         “谁要让我的虎儿从军,我就跟谁没完!”
         望着有如护崽母兽一般的秀莲,所有人都怔住了。
         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位平日里温和良善的妇人一般。
         里正也是呆呆看了自己儿媳一阵,再看她怀中脸色有些发白的小家伙,好半晌之后,终于收回了目光。
         刚刚因为贵人鼓励而挺直的腰板,忽然重新佝偻起来。
         走到那一堆碎玉旁一阵收罗,口中似是呢喃自语道。
         “好好的玉,砸了干嘛?”
         破镜难重圆,玉碎更是如此。
         里正勉强收拾了个大概,扭头望了一眼独子那冷冰冰的坟茔,最后颓然叹息一声。
         “罢了,不让虎儿从军,便不从吧。”
         “平平安安也好。”
         说着,将那捧碎玉放在小家伙手中,笑着捏了捏他的小脸,没有再说什么。
         望着里正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的身影,有人免不了责怪秀莲的目光短浅与不孝。
         却也有人颇为理解秀莲的苦衷。
         这人呐,再诱人的权势富贵,也抵不过一个念想。
         有时候……不要也罢!
         等到所有人都默然离去之后,一直紧绷着脸色的秀莲,终于流下泪来。
         “虎儿,你会怨恨娘的自私吗?”
         她这一摔,不止碎了玉,也断了丈夫用命替怀中幼子换来的一生前程。
         虎儿从母亲怀中抬首,伸手抹去她脸上的泪水,摇头道。
         “娘亲不哭,贵人说了,要虎儿孝顺娘亲,不然就打我屁股。”
         秀莲闻言,终于破涕为笑。
         贵人是好人,所以丈夫死了,她不怨贵人。
         但她最后的念想,却是舍不得再给他了。
         “虎儿去读书吧,日后若有机会也好替娘在贵人面前道上一声谢。”
         ……
         “以后不要自作主张,孤不喜欢。”
         听到车辇里传出的话音,萧裕心中一紧,恭声应喏。
         不过很快他便明白过来,君上并没有真的责备他。
         否则也不会默许自己的小动作。
         ‘只可惜那玉终是碎了……’
         大丈夫马上纵横,搏得生前身后名,何等快意!
         萧裕不懂妇人顾虑,只是暗自惋惜军中痛失未来一良才,故而颇感郁郁。
         而此刻车辇中,或许是觉察到韩绍的情绪变化,也没人再敢作妖生事。
         就连先前因为不满路上荒唐而横眉横对的公孙辛夷,也不再以‘无道昏君’称之,给身边姜婉递了个眼色。
         姜婉会意,顺势牵起韩绍的手,安抚道。
         “人各有志,绍哥儿无需多想。”
         旁人不理解秀莲,她却是颇有几分感同身受之感。
         若是让她重新来过,她就算舍弃颜面、矜持,学着婶娘那样撒泼打滚,也不会给韩绍再次从军的机会。
         只可惜现在说什么悔教夫婿觅封侯,也已经晚了。
         韩绍明白姜婉的想法。
         但姜婉却猜错了他心中的阴郁症结。
         回想起那妇人说‘以后再也不用打仗了’时的欣喜。
         韩绍此刻忽然生出了几分自我怀疑。
         为了自己的野心,让无数人为他去死、无数家庭破碎,真的值得么?
         等到未来自己站在尸山血海登上那高处不胜寒的至高之位,又是否会后悔?
         韩绍有些茫然。
         一阵无言的沉默之后,韩绍似乎终于想通了什么,忽然道。
         “我既来此世间——”
         “当开万世之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