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224章 华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领先!
         由于这次是用飞机人工制造测试环境,因此无需经历之前那样漫长而十分看运气的“找冰”过程,而是可以直接飞往预设的试验空域。
         因此没过多长时间,科伦坡就已经能通过舷窗看到左前方正处在低速平飞状态下的那架轰6AIT了。
         必须承认,作为一个意大利人,这称得上是十分新奇的体验。
         他知道,当试验开始之后,就无法再通过舷窗看到任何东西,纠结片刻之后,他还是决定至少不能全程摸鱼,于是和瓦莱特一起换到了洛伦佐的座位后面。
         从他们的位置上,也可以看到笔记本电脑屏幕。
         画面被平均分成了六个部分。
         经过简短的识别之后,科伦坡辨认出最上面两块图像显示的是左右两侧中外翼前缘除冰套上的积冰厚度标尺,中间的两块图像是两侧主翼的全貌,而最下面两块图像则是平尾前缘除冰套和平尾前缘翼尖的情况。
         显然,飞机外面总共安装了6个摄像头,分别对准最重要的6个位置。
         “他们就对自己的预测这么有信心?”
         科伦坡看着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堪称高清的监控画面心想道。
         他既然最终选择登上这架飞机,就说明对于常浩南设计的防除冰系统还是有信心的。
         但防除冰系统的水平是一回事,把结冰的位置乃至冰形都给精确地算出来是另一回事。
         非要类比一下的话,前者相当于用一把大砍刀剔骨,虽然难度也并不小,但尚属于常人能接受的范畴。
         而后者则相当于用青龙偃月刀雕萝卜花,已经完全是超脱凡俗之外的技能。
         因此科伦坡本来的预期是,华夏人会玩一些视觉上的把戏,反正结冰试验的过程中也没办法直接通过侧窗看到外面,只要把摄像头弄糊一点,角度弄差一点,就足够对视觉效果产生干扰了。
         反正只要飞机走完了整个过程,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作为曾经的项目狗,科伦坡自己也不是没画过饼,能理解这种稍微注点水的行为。
         况且跟华夏的合作是他在芬梅卡尼卡集团的立身之本,他在昨天晚上甚至已经想好了应该如何在报告中避重就轻,最终给出应该同意签署合作协议的结论。
         然而看现在这个架势……
         人家好像没准备玩什么花活,而是想要来真的?
         ……
         科伦坡的脑子有点混乱,一方面是他昨晚半宿没睡提前想出来的报告内容有可能全部作废,另一方面也是有点担心这帮华夏人会不会过于自信了。
         这种清晰度的画面,万一要是玩脱了,那光靠他一个人用春秋笔法可无论如何都救不回来了。
         胡思乱想的科伦坡抬起头,试图通过左顾右盼来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而这个动作让他恰好和身边的瓦莱特视线碰撞。
         后者可从来没跟过自然结冰试验,神情中透露着些许紧张。
         几名华夏的随机工程师正在进行结冰试验之前最后的检查,他们在这几天时间里已经排练了无数次,动作迅速且相互之间配合默契。
         一时间,客舱中除了外面螺旋桨转动发出的嗡嗡声以外,就只剩下简短的中文口令声。
         “云滴谱探头、二维云粒子探头、二维降水粒子探头工作状态正常!”
         “大气温度探头、速度传感器、机外画面监控系统状态正常!”
         “AIT飞机报告,已经准备好进行造雾作业!”
         “……”
         科伦坡并不能听懂汉语,由于飞机容载能力的问题,此行也并没有翻译跟上来,但是这些人沉稳的声音让他心中的担心减轻了不少。
         突然,客舱广播中同步响起了驾驶舱中正在进行的无线电对话。
         跟之前不一样的是,这次用的是英语。
         刚刚还在走动的几名工程师也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座位,并系好了安全带。
         “准备进入人造过冷水雾环境!”
         “倒计时3……2……1……”
         还没等科伦坡做好心理建设,整架飞机就径直冲入了整片白色的云雾当中!
         按照粗略估计,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会下降0.6℃。
         2月份的4500米高度,气温就是-30℃!
         在这样的低温下,被高压气体在喷嘴处打碎的水滴几乎是在刚进入大气中的一瞬间就进入了过冷状态。
         过冷态的水仍然是液体,但处在亚稳定状态,当受到一定的外部扰动时,便会飞速结冰。
         就比如中等速度下的机翼撞击。
         “水滴平均直径404.5微米,气温-31.7℃,空速110米秒,符合SLD试验条件!”
         前面的华夏工程师特地用英语报告了情况。
         从他面前另外一台电脑的屏幕上,也能清晰地看到这些数据。
         确实是真正的SLD条件!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心理作用,科伦坡甚至听到了飞机蒙皮表面结冰时发出的喀喇喀喇声。
         客舱玻璃以几乎前所未见的速度覆盖上一层薄冰,挡住了所有人的视线。
         他只好把目光重新投向前一排的笔记本电脑屏幕。
         猛然间,意大利人感觉到自己的右手被抓住了。
         是坐在旁边的瓦莱特。
         此时的她双眼紧闭红唇微抿,显然是因为这过于刺激的节目效果而感到紧张。
         “呵……女人。”
         科伦坡摇摇头,不过却并没有甩开对方。
         就在此时,前面传来的一句法语打破了这怪异中透着温馨的气息。
         “这么快就开始积冰了?”
         被惊醒的科伦坡赶紧集中精神,才发现在自己刚刚走神的十几秒功夫里,主翼前缘就已经出现了大约10毫米的冰层!
         “难怪之前那两架飞机几乎来不及反应就发生了事故……”
         坐在前面的洛伦佐看着几乎在以肉眼可见速度增长的冰层厚度喃喃自语道。
         尽管美鹰航空的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但纸上冷冰冰的文字和摆在眼前的震撼画面相比,冲击力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科伦坡有些忙乱地用自由的左手从外套内侧口袋里取出前些天常浩南交给他们的模拟结冰情况示意图。
         尽管黑白打印出来的图像并不是特别清晰,但仍然可以通过灰度的不同辨认出冰形的边缘。
         洛伦佐也把自己的那份结果举到了电脑边上。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仅机翼前缘,机翼的上下表面也逐渐开始出现明冰——
         一种形状不规则,对飞行安全危害较大的冰型。
         结冰位置确实更加靠后,并且在上下翼面的分布也更均匀。
         但从轮廓来看,却跟纸上的模拟结果有不小的差别。
         “呼……”
         洛伦佐和科伦坡同时松了口气。
         并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
         而是只预测对了一部分的结果反而是比较符合现实情况的。
         当然,即便是这样也相当厉害了,模拟结果完全可以直接指导除冰系统的具体设计。
         “也难怪华夏人胆子这么大……”
         科伦坡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准备把那张纸重新折叠起来。
         “等等……”
         洛伦佐突然瞪大了眼睛。
         只见在原来的明冰表面,竟然又出现了外表松散、白色不透明的霜冰。
         这样的变化让本来已经松了口气的科伦坡好悬把自己憋住。
         因为这些新出现的霜冰,似乎正在朝着跟模拟结果差不多的形状生长。
         “不会吧……”
         他重新把那张纸举了起来,又晃了晃身边瓦莱特的手臂:
         “安妮,安妮?你快看前面!”
         后者此时已经面色苍白,但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之后还是缓缓睁开了双眼。
         然后就看到了目瞪口呆的科伦坡和洛伦佐二人。
         “真就完全一样?”
         “C`est incroyable……Rocambolesque!”
         这个时候,客舱里也响起了飞行员的声音:
         “结冰时间500秒,飞机升力下降超过20%,打开除冰系统!”
         ……
         当一行人走下飞机的时候,常浩南注意到科伦坡和瓦莱特的手竟然牵在了一起。
         不过想想也很正常,人在恐惧的情况下会心跳加快,并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
         如果这时候有个异性在旁边,就很容易被自己的意识误认为是心动的感觉。
         这也是为什么小情侣都喜欢一起看恐怖片。
         而刚刚那波结冰试验可比恐怖片刺激多了。
         再说了,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法国人,呵。
         合理,十分合理。
         而跟在他们身后的洛伦佐则画风完全不同,手里正拿着本子和笔,飞速记录着什么东西。
         一边记还一边兴奋地自言自语:
         “太强了……这实在是太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