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117章 大佬云集!
         虽然早就听闻过常浩南雷厉风行的工作习惯,但现在真正切身体会了一把,还是让对面的老两位有些吃惊。
         尤其是陆永祥,稍微愣了一下之后才回答道:
         “我这边倒是没关系……年底的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了,可以走得开。”
         “但常院士你……确定不用在京城多留一段时间么?”
         作为过来人的他很清楚,院士增选结果敲定之后,才是很多事情的开始。
         本单位、本地、乃至是院士的籍贯地……
         但凡能扯上点关系的,高低都得请去走一个过场。
         院士也是人。
         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不可能把这些邀请都推了。
         像宋闻聪和屈良生这样年岁大的还有个病遁的法子,但常浩南属于一眼瞅过去就是年富力强的主,连这种借口都没有。
         所以,至少头一个月,都很难回到正常的工作节奏上去。
         尤其常浩南在两院注册的工作单位,也就是航空动力集团和京航大学,还都在京城本地。
         一般来说,麻烦事应该更多才对。
         而常浩南则是直接摆了摆手:
         “不用……”
         “该讲该说的,早两年都已经讲差不多了……上一批听过我讲座的研究生新生,现在都还没毕业呢……再者说,我十月初就从镐京那边离开,到现在这都两个来月了,中间只能通过报告了解项目情况,多少也有点不放心。”
         听到这里的陆永祥也是一乐:
         “倒也是……前两年你刚拿菲奖那会,热度可比现在高多了。”
         “当时数学物理学部那边还跟我打报告,说准备找你过来给院士们做个报告……但后来听说请你的人太多,所以就跟燕大还有青华他们合办了一场。”
         虽然两边的荣誉并不是同一个评价体系,但院士头衔每次评选怎么也能多出一百来位,而菲奖得主平均下来最多也就每年一个。
         总归还是后者更稀罕一点。
         况且还是华夏本土学者的第一个。
         短暂的偏离了一下话题之后,二人又把目光投向对面的屈良生。
         其实常浩南倒是有印象,后者本来就挂着镐京交大的教授头衔。
         只不过,实际工作地点和这个未必有直接关系。
         就像陆永祥还是浙省大学的教授呢,但这些年基本都待在京城。
         “我这边就更没问题了。”
         屈良生摘掉老花镜,一边轻轻擦拭一边笑道:
         “虽然这些年经常往金城和海盐跑,但我的根据地还留在镐京没挪过窝……”
         “说起来真要到了那边,其实我才应该是正牌东道主……到时候可得让我有机会尽一下地主之谊才行。”
         “……”
         既然三个人都没有意见,陆永祥也就最终定了调:
         “那就这么定了,就下周一,在镐发集团!”
         ……
         虽然嘴上说是不用在京城多待,但学校和总部确实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
         就比如火炬实验室那边——
         领导评了院士,那下面跟着干活的人总得有点好处不是?
         所以常浩南就给众人在元旦前多批了几天假,又额外发了一笔补贴,权当是个彩头。
         而集团层面虽然没办法因为这种理由而直接发钱,但毕竟一年内新增了两位(三人次)院士,总也得拿出点实在的福利,让下面的员工跟着涨涨士气。
         搞航发本来就经常没日没夜地高强度攻关,总不能光靠画大饼让同志们奋斗吧?
         总之,等他真正回到镐京的时候,也已经是五天以后的周六下午了。
         为表达重视,秦省接待办公室甚至专门联系航空动力集团,表示可以直接派出人和车到机场迎接。
         考虑到院士在待遇方面直接对标副部级领导,这倒也不算是出格的流程。
         不过么……
         常浩南由于特殊的身份性质,一直是由专机直接送到阎良机场。
         地方接待办根本就进不去。
         所以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当然,毫不意外地。
         在镐发集团门口,常浩南还是远远就看到了拉着的横幅,以及列好队迎接的人群。
         好在规模不算太大,目测有个三四十号人。
         应该是机关各办公室的大小领导。
         而为首的两人,正是任炳达和张振华。
         常浩南不好排场,但也知道这种流程根本避免不了。
         如果真的完全拒绝,反倒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所以在下车之后,还是和大家一起热闹庆祝了一番,接着又拍了个合照,才算是把众人给打发回去。
         直到这会儿,张振华才单独找到常浩南,一边跟着后者往设计室走,一边具体汇报情况:
         “常总,经过同志们加班加点抢进度,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一批风扇叶片样品的试制工作,经过检测确认有三片合格……您看,是不是马上开始平衡特性和疲劳特性的测试?”
         风扇的气动特性,在初期可以通过缩比模型或是木质模型,在风洞中进行试验。
         但结构和寿命层面的性能,必须得上原件才行。
         毕竟,桁架式空心结构即便在空心叶片里,也已经算是最新的第二代产品,相比蜂窝式空心结构的已知数据更少,设计风险也更高。
         而在眼下两个月才能赶出2-3份合格样品的情况下,自然得优先可着后面两项进行。
         “可……”
         常浩南刚想同意,但转瞬之间又有了更好的想法:
         “这样……先让项目组的同志们休息休息,就当养精蓄锐,等后天再正式启动测试。”
         这样的指示,在常浩南嘴里可是很少能听到。
         以至于张振华左脚拌右脚,一个趔趄差点摔在地上:
         “啊?”
         虽然测试是要等常浩南签字才能开始,但他昨天晚上其实就已经让人去调试设备,并且安装待测叶片了。
         结果……好像没能猜准领导的意思。
         常浩南只当对方是单纯惊讶,于是解释道:
         “是这样,这次在京城,我又联系到两批技术人员参与到咱们的项目开发工作里面,下周一他们会派代表来这边参观……如果提前启动测试的话,到时候还要暂停下来,反而不方便,不如干脆多等一天再开始。”
         张振华稍稍松了口气。
         而就在此时,刚才一直沉默不语的任炳达突然接上了话:
         “那常总,是不是要准备一下接待事宜?”
         这些任务,都是由他来负责的。
         “这个肯定需要。”
         常浩南点点头:
         “排场不要太大,但规格还是要保证,毕竟带队过来的是陆永祥院士和屈良生院士……”
         “啊?”
         任炳达和张振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明显的惊诧。
         一方面,“要规格不要排场”这个要求属实有点分裂。
         另一方面……
         怎么突然之间,项目组的阵势似乎就跟以前不一样了?
         三位院士,扎堆伺候一个项目。
         这福气,还能小得了么?
         ……
         任炳达的工作能力,确实没得说。
         只用一天时间,就满足了常浩南那个跟“五彩斑斓的黑”有一拼的要求,低调而又不失风度地完成了接待任务。
         虽说是来开研讨会,但毕竟是工程类项目,不可能一群人直接关在会议室里纸上谈兵。
         因此按照惯例,常浩南先是安排了一轮参观。
         而重中之重,自然是那台动力特性试验设备。
         卧式高速旋转试验器。
         当一众人来到测试车间的时候,那三片通过检测的合格叶片已经被安装在了上面,工作人员则在忙前忙后,进行着最后的校准。
         另两位院士虽然都不是航空专业出身,但也绝非外行,对于叶轮设备并不陌生。
         然而,眼前这三份样品,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宽弦、后掠、无凸肩结构……”
         陆院士推了推眼镜:
         “我记着之前在一份英国的技术资料上看到过类似的设计,没想到咱们国内跟踪得这么迅速啊?”
         虽然常浩南想要展示的重点并不是叶片本身,但听见别人如此称赞,心里肯定还是高兴的:
         “这类宽弦风扇叶片,确实是罗罗公司最先投入应用……当然坦率来说,我们也确实借鉴过英国人的一些经验,不过总体上,这还是完全由我国自己的技术力量组织研发和生产的。”
         而屈良生更关注的则是测试设备本身,刚一进门就跑到铭牌旁边,全神贯注地盯着瞧了很长时间:
         “这台设备的增速器和电机余量很足嘛……”
         “嚯!这振动分析仪还是申克产的……”
         “那只要能升级一下加速度传感器和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就能满足要求……”
         显然,他已经完全沉浸进去了。
         而刚才有点跑题的陆永祥这会也跟着上前两步:
         “测试设备确实没问题,但十万转以上的转速,对于我们转子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是个考验……万一真没控制住不平衡振动问题,那连带损失可就大了……”
         所谓不平衡振动,就是转子由于偏心离心力引起的振动。
         至于威力么……
         一万转、处理几十克重量离心管的实验室离心机如果不充分配平,就足够让一个倒霉研究生去见太奶了。
         十万转,还是带着千克级别的转子。
         不说干碎整个车间,反正摧毁整套设备是问题不大。
         这句话,倒是把屈良生从自己的世界中拉了出来:
         “关于这一点,我会尽最大可能,保证转子的平衡性……”
         心态最好的反而是常浩南:
         “二位也不用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虽然十万转以上我们没实际测试过,但在航发这块,几万转的涡轮测试还是很普遍的。”
         “你们知道,对于这类量产产品来说,不可能保证100%的配平。所以我在电磁轴承的控制系统里,特地增加了一个不平衡补偿模块,就是根据不平衡质量的位置,或者不平衡力的方向计算补偿电流,再施加到电磁轴承上面,这样可以抵消一部分不平衡振动……”
         “……”
         听着他的描述,陆永祥和屈良生二人逐渐露出了惊异和欣喜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