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 第195章 一诺千金是郭开!赵王偃的心好累
         赵魏联军于黄河分手。
         魏咎率船队即刻回返大梁城,赵欢则是在内黄渡口下船,自内黄城征调了千匹战马后向着邯郸的方向狂奔而去。
         理应耗时五日的路程被赵欢用时两天半便全部跨越。
         秦王政十年二月三日。
         赵欢所部如逐日的夸父般追逐着落日疾驰而来。
         “吾乃将军赵欢,军情如火,闲杂让路!”
         高举令牌,赵欢怒声高呼,纵马闯入邯郸城内。
         没有理会被撞翻的路人,赵欢一路奔驰,最终在宦官的接引下进入邯郸宫御书房。
         待赵欢踏进御书房,便见相邦郭开、春平君赵佾并一众重臣正与御书房与赵王偃朝议。
         赵欢赶忙拱手:“拜见王上!”
         赵王偃沉声发问:“免礼。”
         “爱卿何故亲自回返邯郸城?”
         赵欢连声道:“启禀王上,七日前秦国长安君所部开始攻打大梁城。”
         “庞将军认为长安君很可能采用水淹战术,故而派遣末将与魏国宁陵君出城探查。”
         “两日前,末将于内黄城河段发现三万秦军正在挖开河堤!”
         “而大梁城的地势低于决堤之地,若黄河于内黄城河段决堤,黄河水必涌入大梁城。”
         “大梁城,危矣!”
         此话一出,御书房内一片哗然。
         “秦国安敢如此!”
         “若内黄大堤决堤,方圆数百里皆将化作一片泽国,生灵涂炭啊!”
         “魏国怎能留下如此隐患!”
         除楚国外,几乎所有国家都遭受过黄河之患。
         只是一听赵欢此话,众人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赵欢高声道:“故而末将特回邯郸,便是请王上增兵,与魏军一道剿灭挖堤之秦军!”
         然而面对赵欢这句话,方才还热火朝天的群臣此刻却都变成了哑巴。
         增兵魏国?
         但我大赵也在面对兵锋啊!
         是从原本已经岌岌可危的武安战场抽调兵马增援魏国。
         还是坐视魏国陷于水淹威胁之下,然后等着长安君所部灭魏后转攻赵国?
         赵国群臣两难!
         赵王偃沉吟片刻后沉声发问:“剿灭了挖堤的秦军,长安君会否再派遣另外的士卒继续挖掘河堤?”
         赵欢不得不给出了一个无奈的答案:“想来,是会的。”
         赵王偃追问:“若想彻底瓦解秦国挖堤淹大梁之策,我大赵需要投入几何?”
         赵欢默然。
         见赵欢不答,赵王偃轻声一叹:“是无限的!”
         “想要暂时解决大梁城水患威胁,我大赵就需要与魏国一道全歼长安君所部。”
         “但若想全歼长安君所部,我大赵需要投入多少兵马?”
         赵欢沉声道:“大梁城内赵魏之军合计七万。”
         “魏国各城皆已增兵大梁城,还能有兵马四万。”
         “秦军现下兵力不超过十七万。”
         “若我大赵增兵五万,借大梁城城防之坚和魏国水师之利,我军便是不能全歼长安君所部也能令长安君所部败退!”
         赵王偃摇了摇头:“若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就能得胜,那庞将军又怎会惨败于修鱼城?”
         赵欢无言以对。
         虽然庞煖战败有着种种非战之罪的理由。
         可败了就是败了!
         下意识摸了摸刚到手的玉佩,郭开慨然道:“增兵五万对于我大赵本就不富裕的兵力而言实乃雪上加霜!”
         “且莫说增兵五万,便是增兵十万恐怕也难灭长安君所部!”
         赵欢焦急的说:“那难道我大赵就不管魏国了吗!”
         郭开沉声呵斥:“赵欢,记住你究竟是哪国的将军!”
         “魏国存亡与你何干?”
         “保全我大赵才是你该做的事!”
         赵欢梗着脖子道:“但若魏国亡,赵国何以存?”
         “魏国若沦为秦土,秦国将三面围困我大赵,并切断我大赵与楚国沟通的渠道。”
         “未来若秦攻赵,我大赵最多也只能得燕国增援。”
         “可近年来我赵国屡屡夺燕之土,燕国会愿意增援我赵国吗!”
         “保全魏国就是保全赵国,这可是郭相所言!”
         赵欢捡起了出征前郭开射出的子弹,于今日射向郭开!
         但郭开怎会在意?
         郭开毫不犹豫的怒道:“伱说的这些话难道本相不知吗?”
         “本相知道!本相比你更清楚魏国对于我大赵的意义!”
         “若非如此,本相为何要谏言增兵二十五万以增援魏国?”
         “即便秦国果真如本相所料那般声东击西,以大将王翦引秦军主力攻我大赵,本相依旧派遣五万兵力增援魏国,这难道还不能证明本相对魏国的看重吗!”
         在整体战略中,庞煖所部出现在魏国战场的根本原因是牵扯秦军战力、引导魏军参战。
         但谁又能说那五万兵马不是赵国的增援?
         不论郭开究竟抱着怎样的目的,你就说赵军增没增援吧!
         三言两语间,郭开说的赵欢有些发懵。
         怎么感觉郭相与自己的意见是一致的呢?
         郭开无奈长叹:“我王仁义,准许本相之策。”
         “我大赵已经做到了一衣带水的兄弟之国该做的极限!”
         “但奈何,魏国不争气啊!”
         “于我军参战之前先大败一场,让原本相当的兵力变成弱势兵力。”
         “而今更是让秦国挖出了横亘于大梁城上许久的隐患。”
         “我大赵怎么救?”
         “救不动你知道吗!救不动!”
         郭开就像是遇见猪队友的高玩一般,愤怒的拍打着桌子,满脸都是怒其不争。
         赵欢无以反驳郭开的话,赵欢甚至被郭开勾动了情绪。
         大梁城存在的问题早就被信陵君提出过。
         但信陵君都已经死了多久了,这个问题仍旧未能解决。
         在庞煖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时,魏国君臣竟然还要将其无视。
         若魏国君臣多一些主观能动性,至于让赵国如此左右为难吗!至于让庞煖一个多月都睡不了一个好觉吗!
         但赵欢终究没有忘记自己这次回来是为了什么。
         赵欢坚定的说:“魏国固然不争气,却是我大赵盟友,更是我大赵之腹背。”
         “魏国是否争气与我大赵是否救援魏国无关!”
         “若魏亡,长安君所部的十余万兵马必将自东南方向杀入我大赵境内。”
         “一旦长安君所部与将军王翦所部合兵,我大赵如何抵抗!”
         郭开心中轻笑。
         武将啊,是真好忽悠。
         郭开本来就没打算停止对魏国的救援。
         郭开只需要让赵欢亲口承认魏国确实拉胯,便足矣!
         郭开沉声道:“魏国能力如何决定了我大赵应该如何救援魏国。”
         “若魏国亦有力,我大赵便可再增兵五万,与魏国合力战秦。”
         “但魏国不争气,那我大赵就不能指望魏国,与魏合兵反倒是会削弱了我军战力。”
         郭开面向赵王偃拱手一礼:“臣谏言,传令将军李牧加速进攻,尽快击败秦国王翦所部。”
         “后调转兵锋,增援魏国战场!”
         赵欢惊声道:“要等到李牧将军打败王翦所部之后再增援魏国?”
         那得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且李牧果真能打败王翦吗?
         郭开撇了赵欢一眼:“以十一万赵魏联军对战十七万秦军,又有城墙可守,难道赵魏联军连一年半载都守不住吗?”
         “还是说大梁城内的将士已经被秦军吓破了胆子,即便知道秦军在外决堤也不敢出兵作战?”
         赵欢梗着脖子道:“绝无此种可能!”
         “我军将士皆悍勇也!”
         郭开颔首道:“这就是了。”
         “本相本意是先于魏国战场配合魏军剿灭长安君所部,再引魏军往武安增援李牧将军。”
         “既然此策行不通,那就只能催促李牧将军速战速决,尽快增援大梁城。”
         郭开的声音转沉:“本相也知这可能会导致大梁城陷入危险。”
         “但在必有一国陷入危险的情况下,本相更希望不是我大赵陷入危险!”
         郭开的话合情合理、政治正确。
         只要赵欢还是赵国的将领,以赵国的利益为先,赵欢就无法反驳郭开的话。
         赵欢只得拱手:“臣请谏,催促李将军速战!”
         见赵欢一步步跟着掉进了自己挖的坑里,郭开心中轻笑。
         催促扈辄速战,秦国以黄金千两以酬。
         催促李牧速战,秦国又以黄金千两以酬。
         既已得千金之礼,本相自当完成秦国所托。
         否则本相岂不是成了拿钱不办事的小人!
         以后还有谁会给本相送礼,求本相办事!
         但可惜,赵王偃沉声开口:“此谏不纳。”
         “任何人不许以任何方式催促将军李牧速战!”
         赵欢愕然:“王上,这是为何?”
         赵王偃怒声道:“为何?”
         “扈将军便是因寻求速战而被秦军抓了破绽,最终兵败身亡。”
         “幸得将军李牧临危不惧,我大赵方才未曾大败亏输。”
         “扈将军尚未下葬,诸位爱卿就已经忘了此事吗!”
         “咳咳~咳咳咳~”
         赵王偃算不上明君。
         但前面刚被扇了巴掌,脸还生疼着呢,赵王偃又怎能这么快就忘了教训!
         见赵王偃咳嗽连连,赵国朝臣都担忧不已,赶忙拱手:“王上息怒啊!”
         赵王偃一挥手令众人闭嘴,继续开口:“令!”
         “将魏国送来的辎重粮草尽数送往将军李牧军中。”
         “请左师触亲自押送粮草,并转告李将军,请李将军无须顾虑其他,大展所能便是!”
         “寡人静待他为寡人带来胜利!”
         左师之职,掌君臣百官教训,上可教赵王,下可训群臣。
         左师触龙更曾因怒斥赵威后而享誉大赵、名垂青史。
         令触龙押送粮草,是借触龙之威以震慑所有意欲对这批辎重上下其手的宵小,更是在给李牧一个承诺。
         寡人自知寡人曾数次嫌你进军太慢并因此罢你帅位,但此番你却可以放心,若寡人再次朝令夕改,你便让触龙回邯郸骂醒寡人!
         年过八旬的触龙出列拱手,沉声道:“臣,愿往!”
         赵王偃再令:“令!”
         “谏议大夫毛遂出使齐、燕、楚三国。”
         “告知三王,而今秦国重兵皆在外,而国内空虚,此为良机也!”
         “三王可发兵救援魏国,以图后战,亦可发兵攻打秦国,以弱秦之力,皆由三王决断。”
         赵王偃声音转沉:“莫要再一次错失良机了!”
         赵王偃心中在哀叹。
         队友们,别再继续当猪了。
         寡人心好累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