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09 白面馍馍与士气!
         傍晚时分,
         由孔捷亲自监督和赶工的,用黄泥和木材制作的,巨大辽县战俘营沙盘,就出现在杨村前的广场上。
         树枝机枪,弹药箱,木板搭建的哨塔,木板、弹药箱、沙袋搭建的战俘营建筑,藤条铁丝网,泥人捏出来的鬼子兵。
         一切几乎和辽县战俘营一模一样。
         孔捷正在对照照片和结构图,做最后的检查。
         ···
         与此同时。
         独立团团部内。
         “团长,二营已经集合完毕。”
         张大彪向李云龙汇报。
         从独立团选拔出来的,都是战斗骨干,有不少基层连排班级军官干部。
         新一团过来的战士中,虽然只有孙德胜一个连长,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李云龙手把手带出来的,战斗经验丰富,张大彪也指挥的顺手。
         他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编组整合好部队。
         “好。”
         “把我带来的第二批武器全部发下去。”
         “骑兵也安排好。”
         李云龙给张大彪下命令。
         “是。”
         张大彪当即去执行。
         ···
         也是同一时间。
         团伙房内。
         炊事排长正带着全排二十多个战士忙碌,为明天出发的二营准备食物,因为人手不足,他还找来了,其他几个营连的炊事班。
         数十位战士挽着袖子,揉面团,摊面饼。
         一排大灶中,炽热火焰升腾,一個个大锅中,沸腾的水花翻滚,滚烫的蒸汽,顺着一层层蒸笼上升,整个伙房内,都蒙上了一层雾气。
         雾气中,却带着浓郁的香味。
         那是纯正白面的香味,源自最顶尖食材的本源味道。
         一想到,今天能让全团战士都吃上白面馍馍,而且,自己也能吃到,所有炊事员都干劲十足。
         “这白面··”
         “最上等的货。”
         “团长到底从哪里搞来的!”
         “还这么多。”
         将一张熟透的火烧馍从灶中取出,然后塞进去一张新馍,再将几张正在火烧的馍馍翻了一个面,炊事排排长啧啧称奇。
         活了三十多年,入伍四年多,虽然因为身体不好,不适合在前线冲杀,但也干了四年多炊事员,成为独立团炊事排长,管理全团伙食。
         虽然八路军日子苦,但也有开荤的时候,白面,他吃过,还不少。
         但还从来没见过质量这么好的白面。
         无论是香味,色泽,还是质感,都是一等一,那些从鬼子那里缴获的白面,拍马也赶不上。
         而他们新团长李云龙,一下子搞来了一万多斤。
         早就听过李云龙李团长,资历老,能耐大,但一万多斤最上等白面,这年景,在晋地这个地盘,想弄到手,可不容易。
         一万多斤,足够全团吃上几天白面馍馍了。
         哪怕是去太原买,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这么多,质量这么好的。
         “是啊。”
         “这等白面,市面上,要比平常的贵五分,”
         有炊事班班长赞同。
         “抓紧赶工。”
         感慨完毕,炊事排排长催促说道:
         “争取尽快给二营战士,准备好足够的伙食。”
         “是。”
         忙碌中,一簸箕一簸箕的白面馍馍新鲜出炉。
         馍,是一类食物的总称。
         包括所有的,用面粉制作的,便于携带的,不包含馅的食物。蒸馍、油馍、烙馍、烧馍、火烧馍···蒸馍,就是馒头。
         ···
         一个小时后。
         夜色逐渐降临,
         今夜天空少云,一轮弯月高悬,月色明晃晃洒下。
         是个好夜色。
         只是,二月的晋地,哪怕没有刺骨的寒风,天气依旧冻的刺骨。
         “没问题。”
         孔捷确定了巨大沙盘和辽县战俘营一模一样。
         十几分钟后。
         “全部发放完毕!”
         张大彪也完成了装备统计和发放。
         二营全体二百七十人的战斗骨干,装备了合计三十挺捷克式,一百八十支二十响驳壳枪。
         手榴弹,子弹暂时没没有发放,但都堆在不远处的房间内,借着月光,所有战士都能看到,那一箱箱弹药和手榴弹。
         几位团部战士,正在弹药箱旁持枪警戒。
         战士们看着手里崭新的驳壳枪,捷克式,再看了看远处的弹药箱。
         议论纷纷。
         其中不少人,尤其是李云龙从新一团买来的那一百二十人战斗骨干,全部都是目光激动,跃跃欲试。
         独立团的士兵还不清楚新团长的脾气,那一份野狼团的讲演,虽然让他们有些热血沸腾,但单纯的话语,有些缺乏持久。
         但从新一团过来的战士们,可是很清楚,自家老团长的脾气。
         李团长在新一团的时候,全可就从来没老实过,不是在打鬼子,就是打伪军,或者,就在在打鬼子或者伪军的路上。
         现在,这么多精锐战士集结,崭新的高品质武器发放——作为拿着枪和鬼子在一线拼命的战士,他们对武器装备的熟悉,不需要多说,他们最能感受到,一支武器的好与坏。
         以及···
         “白面馍馍!”
         一口咬下炊事班发过来的一张还带着热气的烙馍,感受着面饼细腻口感,以及,咀嚼后划过喉咙的那顺畅与丝滑。
         一位看上去年岁不小,估计有近四十岁的独立团老战士眼睛一亮,当即脱口而出。
         白面馍馍,就是用纯白面做的馍统称。
         无论是全部用白面制作的馒头,还是烙饼,烧饼,都可以称为白面馍馍,因为口感细腻,容易消化,广受欢迎。
         但价格昂贵,即便是地主家,也少有能顿顿吃白面馍馍的。
         “好吃。”
         随后,他三两口,将手里两张烙馍,两个蒸馍吞下肚子,再喝完炊事班送过来的白面馍馍汤,陶醉的打了一个饱嗝。
         纯正的白面馍馍下肚,他连腰背都挺的更直了。
         身体也不再微微哆嗦了。
         单薄的棉衣,似乎也能挡住晋西北刺骨的寒风了。
         “嘿,真是白面馍馍!”
         旁边,另一个身材瘦弱的新一团年轻战士也咬了一口,顿时同样眼睛亮起:
         “这味道,比咱们以前在大地主汉奸家里吃的都好。”
         “看来有大行动了。”
         他同样三两口将白面馍馍塞进嘴里,然后一口干了馍馍汤,满足的摸了摸肚子,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
         新枪。
         充足的弹药。
         美味的白面馍馍。
         必然是有大行动。
         “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来自新一团的战士年轻战士问道。
         “我叫王喜奎,你呢?”
         老战士紧了紧他抱在怀里的崭新捷克式。
         作为独立团头一号神枪手,王喜奎虽然最擅长的是步枪,但一手机枪,也玩的很顺溜。不比步枪差多少。
         “我叫刘顺。”
         年轻战士笑出一口白牙:
         “你可以叫我刘猴儿,因为我跑的很快,比猴子还快。”
         他随后补充了一句:
         “吃了这顿白面馍馍,我能跑的更快。”
         ···
         “嘿····”
         沙盘完工后,孔捷一直在队伍斜前方,看着眼前的新编二营,忍不住嘿了一声。
         新编二营总兵力二百七十人,
         虽然入伍时间不同,有的好几年,有的只有一年不到,但无一例外,都是经历过十几次实战,并且活下来的战斗骨干。
         一个全部由,有丰富战斗经验老兵组成的营级部队,营长是张大彪,装备清一色崭新进口驳壳枪,捷克式,弹药充足。
         战斗力无需担心。
         很能打。
         同等兵力下,能按着鬼子打。
         只是,老兵虽然战斗经验更丰富,战斗力强,但很多时候,士气甚至还不如新兵部队旺盛。
         战争打到现在。
         艰苦的条件,吃不饱,穿不暖,枪稀缺,子弹少,面对有坦克飞机大炮的鬼子,一次次惨烈的战斗,接连不断的牺牲。
         甚至,受伤了也无法得到有效医治,
         再坚韧英勇的战士,也终究不是钢铁。
         就算是他孔捷,入伍十几年,参加了大小百余次实战,也依旧有士气低落的时候。
         更何况是其他战士?
         一直以来,为了增强部队士气,想了很多办法。使得部队士气虽然不错,但也只能说是不错。
         而现在··
         只是一顿管饱的白面馍馍,一碗热气腾腾的馍馍汤,眼前的二营,士气就彻底脱胎换骨,宛如一群真正的饿狼。
         比上次李云龙的那一番野狼团讲话,效果好得多。
         “原来提升士气居然这么简单。”
         孔副团长忍不住感慨。
         ···
         站台后。
         李云龙也啃了一口火烧馍,再看了看手里的蒸馍,啧吧啧吧嘴。
         味道确实不错。
         比他在县城里吃的好多了。
         鬼子军官特供的,也比不上。
         除了一部分独立团炊事排排长厨艺之外,根本原因是来自他陆老弟的高级白面。
         但···
         40年初,是晋察冀根据地最困难的一段时间之一,此时,晋西事变刚刚结束没多久,鬼子囚笼封锁逐渐展开,部队物资极其困难。
         很多部队的主食是难以消化的黑豆。
         独立团缺乏食用油,以及其他作料,油馍,烙馍等,难以大量制作,考虑到要满足全团战士,只能做一些蒸馍,烧馍,烙馍。
         “就是种类有点少···”
         李大团长自言自语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