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八十七章雷达与最后的螺旋桨剑客!
         就在菏泽大佐,拿下带英的十万瓶青霉素的同时。
         东京。
         “这是··”
         鬼子航空总监山下奉文,看着眼前的飞机,瞪大了眼睛。
         因为土八路的夜间运输机,
         因为来自美利坚的充沛资源,因为意外获得的庞大资金,早在几个月前,帝国就启动了夜间战斗机计划。
         但他没想到,
         这么快就出来试验机型了。
         “我们以九六式陆上攻击机为模版,加强火力,加装雷达。”
         鬼子技术人员介绍道。
         因为目标是运输机,而且为了赶工,这一次鬼子的要求十分切实,不如平行时空那样,既要有夜间战斗能力,还要有单发战斗机的机动性。
         只要求能在夜间,有一定速度,有较强火力就行。
         毕竟,目标是双翼运输机。
         “哟西。”
         看了一眼日期,现在是十一月初期,山下奉文连连点头。
         虽然目前只有原型机,具体飞行都没试过,还有很多技术难题要解决,距离真正的实机服役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也意味着,帝国航空技术迈出了一大步。
         用不了一年,帝国就能有夜间战斗机。
         后续,还能以这架飞机为基础,进行技术升级。
         “加油干。”
         “缺资金的话,就找我。”
         山下奉文说道。
         “嗨!”
         技术人员鞠躬很大声。
         “将军。”
         当山下奉文准备离开的时候,技术人员突然说道:
         “可否请陆军尽量多收集和缴获土八路的电台,损坏的都行。”
         “为什么?”
         山下奉文不解。
         “夜间战斗机最难得研究,在于雷达,也就是电探。”
         “我们的电探技术很差,远远落后于美利坚。”
         “之所以原型机能如此迅速突破,电探技术获得了长久的技术进步,是因为我们在关键位置使用了一些先进零件,但是,这些零件都来自于缴获的敌电台设备。”
         “如果没有这些零件,我们的雷达,就无法做到可以上机使用。”
         “即便后续技术突破了,性能也远不如。”
         “缴获敌人的零件。”
         山下奉文脸色一黑。
         帝国最新的作战飞机,最必须的设备,需要缴获自敌人的零件,才能发挥全部作战能力。
         这可不是好事。
         “数量不多,每一台只需要很少很少,一台缴获电台步话机,就能制造一台雷达。”
         技术人员补充说道。
         “我知道了。”
         山下奉文想了想,夜间战斗机帝国需求不多,于是就点了点头。
         “不过。”
         技术人员随即说道:
         “海军研究所那边,也注意到了,敌人电子设备,也提升雷达等设备性能的情况。”
         “所以··”
         “····”
         山下奉文脸色一黑。
         八路的电台,本来就不容易缴获。
         就那么点东西。
         还竞争上了是吧?!
         ···
         也是同一时间。
         东京。
         海军兵器研究所。
         “电探?”
         大日本帝国海军技术总监,合彦少将来到了兵器研究所内,听着研究所内人员的回报,他挑了挑眉。
         “嗨。”
         “电探。”
         技术人员回答:
         “在使用缴获自民国那边的零件后,我们开发了新的舰载电探。”
         “性能和可靠性显著提升。”
         “来自民国战场的缴获零件!”
         合彦少将眼神微微眯起。
         “性能提升多少?”
         他问道。
         “探测距离提升百分之十!”
         “探测精度提升百分之十七。”
         “可靠性提升··”
         说到这里,鬼子技术人员顿了顿,才继续说道:
         “如果能更换的零件,全部使用缴获的零件,可靠性可以提升百分之五百。”
         “这么多!”
         合彦少将悚然。
         仅仅是使用敌人的零件,就能提高百分之五百的可靠性,技术差距,这么大?
         ‘看来··’
         过了一会,合彦少将说道:
         “我们该在情报方面,对华北那伙人下点力度了。”
         ···
         也是同一时间。
         “你小子。”
         杨村。
         独立团团部内。
         赵刚看着李云龙最新填写的,独立团下个月物资申请报告,脸色一黑。
         “每个月五千台各类电台?”
         “包括一百台,通讯距离达到一千公里的大型远程电台,五百台,通讯距离达到一百到两百公告里的中型短波电台。”
         “两千台营连级步话机。”
         “两千台排班级别的手持步话机。”
         “其余各类,小心短波电台四百台。”
         “咱们全团也才五千人吧。”
         不由得赵刚脸色不黑。
         这个数量,实在是离谱。
         除开受伤,前往陆老板那边治疗和三年培训的五百多名战士,独立团目前总兵力五千人,全团人手一台电台是吧。
         他这个政委,是不是平时牵着两匹马,后面驮着一台包括发电机和电源在内,总重一百多公斤的,通讯距离超过一千公里大功率电台是吧?
         “这合理么?”
         赵刚问道。
         “当然合理。”
         李云龙义正言辞:
         “咱们团虽然只有五千人,但上级给的任务也重啊!”
         “我们要负责太岳、太行、冀南,甚至五台山根据地区间公路上,七十多处防空阵地,一百多处固定阵地,六十多处仓库的支援,跨度辐射整个华北地区。”
         “还要作为机动部队,随时支援其他根据地,做到二十四小时内,抵达三百公里内,任何一处根据地。”
         “所以,很多阵地和仓库,只能派一个人驻守。”
         “为了防止出问题,阵地上,必须配备各种电台,能联络当地驻军的,以及能联络团部的。”
         “自然需要大量通讯器材。”
         “有道理!”
         赵刚点了点头。
         虽然离谱,但确实有理有据。
         电台又不是纯粹武器,有民用用途,只要合情合理,就能申请到。
         而且随着根据地面积的扩大,部队规模的扩大,
         “我觉得,应该再要八台大型雷达。”
         赵刚继续说道。
         随着运六一起过来的,还有大型雷达,用于指挥空管的大型雷达。
         不过只有两台。
         “咱们独立团地盘大了,任务繁重,但兵力只有这么多,为了快速机动,需要建设四座机场,以空运才能做到快速机动。”
         “所以需要八台雷达,合情合理。”
         “有道理!”
         李云龙点头赞同。
         新的大型雷达,虽然用途上是用于机场管理,但因为技术先进,实际上可以做到辐射数百公里范围内对空警戒。
         建设在制高点,天气良好的时候,可以发现一定高度下,方圆一百八十公里范围内的飞机,并且精确定位九十公里以内的飞机。
         即便恶劣天气,也有八十公里以上的警戒范围,和五十公里的定位范围。
         在获得两台后,第一时间给总部太行根据地那边安装了一台。
         让总部完全不需要担心,鬼子飞机突然来袭,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毕竟,随着根据地物资的充沛,建设了不少大楼和仓库,让鬼子有了重点轰炸目标,虽然有防空机枪,但效果有限。
         ···
         几天后。
         “通过了?”
         赵刚走进团部,语气紧张的问道。
         五千台电台的申请,能不能通过?
         八台雷达的申请,通过了么?
         “通过了!”
         李云龙点了点头。
         “都通过了?”
         赵刚询问。
         五千台电台,八台雷达,都通过了?
         “都通过了!”
         李云龙点头。
         “哈哈··”
         赵刚顿时大喜。
         这意味着,独立团每个月都能获得五千台电台,八台雷达,对根据地,对部队的提升,是极其巨大的。
         “还意外获得了一些好处。”
         李云龙语气奇怪。
         “什么好处?”
         赵刚问道。
         “我们获得了一些关于雷达技术的全套教育书籍,从基础到高级,都有,还有一些稍微先进的雷达技术图纸。”
         “雷达资料,只比当前世界技术先进五到八年。”
         “但书籍理论资料,先进世界世界二十年左右,有我们目前使用的雷达完整的技术和理论资料。”
         “好!”
         赵刚再次大喜。
         雷达全套教育书籍,这意味着,根据地可以开始培训自己的雷达人材了。
         至于老师,
         简单,
         随同第一次两台雷达一次过来的雷达技术专家,可还没离开呢!
         “书籍马上运输到太行根据地,那边正在建设大学呢。”
         赵刚说道。
         考虑到技术过于先进,三十年的差距,是未来根据地,也是民族的希望,所以宁缺勿滥,上级在选拔学习人才时候考核非常严格。
         资料也有严格的保密程序。
         “至于雷达资料。”
         赵刚犹豫片刻。
         先进五到八年,这个差距就不大了,
         所以··
         “先给总部张万和他们吧。”
         赵刚说道。
         张万和在组织,工业区的建设。
         “那么··”
         话题到这里,赵刚看向桌子上的一份清单。
         这是十一月份刚刚更新的物资清单。
         “有什么新好东西么?”
         赵刚问道。
         “有!”
         李云龙的语气顿时兴奋起来。
         他拿出了一本厚厚的资料,递给了赵刚。
         赵刚接过来一看,
         资料上写着一行大字:
         “最后的螺旋桨剑客——喷气时代,超音速时代来临之际,最后个一款,集合螺旋桨技术之大成的最强螺旋桨战斗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