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一百一十九章绝望的果脯部队
         四月中旬。
         武乡以北。
         太岳根据地仓库群。
         “咦?”
         仓库统计管理员,老赵头看着手里的清单,不由得露出好奇之色。
         从独立团司务长,到太岳根据地武乡县以北仓库群仓库管理员,负责统计全太岳根据地物资,靠的可不仅仅是他的资历,更重要的是,他做事一板一眼,做事的认真负责。
         武乡以北仓库群,是部队新建的,最重要的仓库群,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建造,有防空机枪拱卫天空,有专门的警戒部队,有保卫科负责督察。
         因为这里是太岳根据地武备仓库——每月独立团腾出来的武器弹药,如今每月月初,独立团就将武器弹药腾出来了。
         所以,老赵头很清楚,独立团每月能拿出来的物资数量。
         但此时的新清单。
         有新武器。
         新步枪,新机枪,新子弹。
         这个不是老赵头好奇的点。
         李大团长拿出新武器,太正常了。
         炮弹也增加了,120迫击炮炮弹,每个月数量达到了二十万发,这也正常。
         而是,
         每月粮食额度,居然再次提升,达到了每月三百万吨细粮,一千万吨粗粮,五十万吨肉类。
         相当于每月有一千三百五十万吨粮食了!
         而如今,
         即便各地灾民老百姓源源不断的涌入,根据地面积不断向南扩大,甚至都掌握了跨黄河的通道,但太岳,太行,边区,冀南等,这一片连起来的根据地人口,再加上五台山,吕梁根据地等,依旧只有五千万。
         只占国内人口的十分之一。
         每月一千三百五十万吨粮食,每年就是一点五亿吨。
         这个数量,
         别说养活根据地人口,就算是华北地区,甚至加上南方地区,也足够了。
         毕竟,预计今年,根据地粮食产量也将会暴涨。
         “这么多粮食,总部会怎么做?”
         老赵头忍不住好奇。
         如今,鬼子控制区,粮食价格暴涨,老百姓日子过的苦不堪言,据说总部正在想办法。
         或许,粮食暴涨,就和总部的计划有关。
         ···
         郑洲。
         作为HEN省会,这里其实44年才被鬼子占领。
         现在依旧在果脯的控制之下。
         之前的战斗中,这里一直是正面的主战场,果脯和鬼子双方在这里拼死战斗,战况极其惨烈,伤亡无以计数。
         但此时,事情出现了一些变故。
         随着鬼子将进攻主力北调,这里的压力陡然降低,而山城,又调集了一些主力,前往封锁边区,所以平静罕见的出现在了这片大地上。
         高层的命令是休养生息。
         不过··
         三三九团驻地。
         “那边是,八路军?”
         正在巡逻的三三九团团长看着黄河附近的一支巡逻部队,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虽然穿的是崭新的军装,踩着胶底军鞋,甚至还带着头盔。
         是的,带着头盔。
         但三三九团团长依旧一眼就认出来,不远处的一支部队,是八路军部队,军装一眼就能看出来,头盔虽然是第一次见,但也能一眼就能看出来。
         只是,
         这里是河以北,是郑洲控制范围内的一座县城,是果脯部队的重兵集结区域,怎么会出现八路军?
         没道理啊!
         八路军不是在华北么?
         在晋省么?
         怎么还跨河了?
         甚至,还开始巡逻?
         “是的,是八路军。”
         团部参谋看了一眼自家团长,心里叹了一口气。
         自家团长一直在和鬼子作战,专注于前线阵地,曾经多次和鬼子血拼受伤,对后方的情况不太了解。
         如今的郑洲,情况有些不对劲。
         鬼子压力减小后,根据上头的指令,要加强对那伙人的压力,但是,当他们开始给压力,局势的变化,就骤变。
         压力越大,自身部队的崩溃速度就越大。
         因位士兵和基层军官被卖了。
         是的。
         被卖了。
         明码标价。
         服役超过三个月的,身体相对健康的士兵,五十大洋起,身体越好,价钱越高,要美元也可以,最普通的士兵,甚至可以卖到一百大洋。
         基层军官,价格更高。
         尤其是技术兵种,甚至有一位王牌飞行员,卖出五万银元的情况。
         反正鬼子的压力,都给到华北地区去了,源源不断的有鬼子部队,从这边抽调,前往华北,尤其是最近两周,越来越多的鬼子部队消失。
         前线防御压力几乎消失。
         而对方开的价钱实在是太高,再加上,即便不卖,其实每天也有大量士兵逃到那边去——吃的好,睡得好,军衔给的多,给的足,从来不克扣,和鬼子也是真刀真枪的干。
         部队一旦接触,不出一周,就自动崩溃了。
         因此,上至军部,下至营团,几乎都默认此事发生。
         上级派来的督战官,也都被忽悠过去看。
         也就自家团长一直在前线,警惕鬼子,还不清楚如今后方的情况。
         号称三十万大军的他们,除了自家大司令的精锐,心腹部队没动外,其余的基本上被卖了不止三万人,地盘自然被逐渐侵蚀。
         甚至,郑洲附近的一座县城,也落入他们之手。
         当参谋官将情况告诉团长后,他以为自家团长会暴跳如雷,但没想到,居然十分冷静。
         “司令都知道么?”
         他问道。
         “知道。”
         团参谋长回答:
         “据说,还发生过冲突,不过,被一顿炮击打回来了。”
         “那次,那伙人出动了十几门重炮,发射了数百发重炮炮弹。”
         “原来如此。”
         三三九团团长叹了一口气,然后语调一转问道:
         “确认,对面的大野联队,去华北地区了?”
         “对,去华北了,如今在我们对面的,只有一个鬼子大队,他们蟠踞县城,有坚固阵地,我们··”
         参谋长回答。
         “有渠道么?”
         三三九团长直接说道。
         “渠道?”
         参谋长一愣。
         “什么渠道?”
         “参加八路军的渠道。”
         三三九团长语气平静。
         虽然他不知道后方的奇葩局势,但他知道,河对岸的八路军根据地变化。
         老百姓的变化。
         因为随着堤坝事件后,这里粮食减产,灾民众多,而近半年,有海量的灾民,跨越黄河,前往那伙人的根据地。
         规模达到了百万之巨。
         还有很多低价粮食,从对面涌过来。
         而根据回来接亲戚家人的一部分老百姓介绍,那边粮食价格低,工作好找,医药不贵,部队强大,鬼子都被赶的远远的。
         管中窥豹。
         他能看见对岸八路军的变化。
         早已心生向往。
         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
         但什么是家?
         什么是国?
         不仅仅是土地,是国土,还有生活在这片国土上的老百姓。
         “您··”
         参谋长大惊。
         团长可是黄埔第五期··
         “你要去么?”
         “我想带着全团弟兄们一起去。”
         三三九团长语气依旧平静。
         “去。”
         参谋长没有犹豫,语气斩钉截铁。
         这支部队,他早就待不下去了。
         “报告。”
         就在此时,一个通讯参谋跑步过来:
         “军部命令,让你们做好战斗准备。”
         “战斗准备?”
         三三九团团长和参谋长疑惑对视一眼——现在鬼子缩头防守,闭门不出,他们也根本没有进攻的能力,还能有什么战斗?
         ···
         郑洲。
         汤军团参谋部。
         “哎···”
         一位少尉参谋看着自己手里的一万法币军饷,默默的苦笑了一声。
         随后他冷笑一声。
         人家和平占据郑洲附近一座县城,甚至还直接当场扩军一个团,现在终于感受到危机了?
         开始想办法了?
         但是晚了。
         你拿什么和人家打?
         部队压上去?
         没有阵地,扛得住几十门105级别的重炮轰击么?
         再说了。
         侵蚀至今,已经有三个月还多,卖出了超过三万多人,你派部队去进攻,是去进攻阵地,还是去送援军?
         三天前,命令三三九团去进攻,结果,整个团一千多人,直接就加入了对方的部队。
         ···
         “我们,还有多少部队?”
         与此同时。
         驻扎在吕梁山区某座县城的三五八团,楚云飞向参谋长方立功问出了这个问题。
         三五八团还剩下多少部队。
         “三千八百人。”
         方立功苦笑一声。
         三五八团巅峰时期,也就似乎40年年末,总兵力是五千人。
         但现在。
         三个月过去了,只剩下三千八百人了,减少了一千两百人。
         至于原因。
         因为他们和土八路驻扎在一起。
         是的。
         驻扎。
         三个月的驻扎。
         一月份,只有一小部分士兵偷偷逃走至八路军那边,团长虽然向对面发出严厉质问,要求归回逃走的士兵。
         但八路军完全不理会。
         还以双方是盟友,大家都是中国人,到哪儿打鬼子不是打鬼子开脱。
         并且还说,双方士兵都可以互相往来嘛,
         方立功,还真到对面去招募过士兵,但是嘛···结果造成了三五八团流失一百多个士兵,其中还有很多老资历士兵。
         从今年二月份开始,就开始有大量士兵直接离开部队,加入八路军。
         而此时··
         让团座问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站在团部的一位副营长。
         三营副营长。
         抗战之前,就跟着团长一起干的,是团长一手带出来的手下。
         如今,竟然提出,要离开三五八团,参加八路军。
         “团座,我知道我对不起您,对不起党国,但我想打鬼子,我想,让我的家人,我的同胞,让全国老百姓有更好的生活。”
         “让他们吃饱,穿好。”
         “我知道在,这违背党国。”
         “但是团座,您说,如果我们打跑鬼子,清除其他武装势力,党国能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像对面八路军根据地一样的好日子么?”
         面对自己心腹手下的问题,楚云飞沉默了了很久很久。
         能做到么?
         他楚云飞能不知道?
         他黄埔五期毕业的,文化水平达到大学生,在果脯部队服役十几年,深谙果脯体系内部沉疴的楚云飞能不知道?
         “走吧。”
         最后,楚云飞挥了挥手。
         “团座。”
         方立功下意识想阻止。
         “算了。”
         楚云飞则是挥了挥手:
         “就算留下来又如何?”
         “能留多久?”
         “如今晋绥军变成什么样子了,你还不知道?”
         方立功顿时沉默。
         晋绥军变成什么样子了。
         鬼子几十万大军,携飞机重炮坦克,发起攻击,占领了太原,破坏了太原兵工厂,虽然重创了晋绥军,但最后都没能击垮晋绥军。
         阎长官带领十二万大军,在吕梁山脉坚守,等待局势回归。
         但··
         自从李云龙那伙人开始搞小动作,晋绥军的日子突然就不好过起来,
         一茬一茬的士兵和军官被卖掉。
         士气大降。
         军心涣散。
         时至今日,晋绥军战斗力,恐怕比一年前弱了七成。
         “他们也太无耻了。”
         方立功骂道。
         直接花钱买人,方立功一度不知道如何吐槽。
         楚云飞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晋绥军如今的状况,原因是因为,李云龙那伙人直接花钱买?
         开的价钱太高?
         五十大洋一个普通士兵。
         这个价格,楚云飞都觉得可悲。
         即便以如今最高的美国本土银价,一盎司白银七十五美分,五十大洋,也不过相当于三十三美元。
         将银元换算成八路军的冀南币,更是只相当于不到三百块。
         在八路军那边,即便是最普通的,刚刚入伍,还在训练中的士兵,每个月都有一百块的基础津贴,能买一百斤精包装大米。
         散装的小米,高粱,甚至可以买到三百多斤。足够养活一大家子人。
         而这仅仅是基础津贴。
         实际上,每个月拿到手的,一个新兵每个月拿到手的,大概是一百五十块。
         对方拿出了一个士兵两个月的军饷,那边叫津贴两个月。
         然后,自己这边居然觉得划算,一茬一茬的主动卖出去。
         何等的可悲。
         “经济啊!”
         楚云飞长叹一声。
         以当前的局势,
         即便对方不直接开价买,结局也一样。
         鬼子,八路军,果脯部队犬牙交错,大家还都处于内陆,交通网交织,人口流动谁也无法阻止。
         无非是时间慢一些而已。
         毕竟,在晋绥军这边当兵半年,都比不上在隔壁李云龙那边当兵一个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