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燃油!燃油!
         “将军。”
         石门。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参谋室。
         一个通讯参谋汇报了一个噩耗。
         “位于泽县以南的山崎大队阵地,遭遇敌大量坦克部队冲击。”
         “敌人出动了超过三十辆坦克,其中还有大量的新式先进坦克,火力极其强大。”
         “虽然山崎大队,军官观摩团,负责护送的禾田大队拼死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包括军官观摩团在内,全员玉碎。”
         参谋的汇报颇具语言奥义。
         忽略了惨烈的过程,重点强调了过程。
         “知道了!”
         大松点了点头。
         超过三十辆坦克。
         可能对敌人来说,三十多辆坦克并不多,但对于蝗军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坦克旅团的坦克数量了。
         数量庞大。
         敌人的坦克向来先进,这次还出动了更先进的坦克,实力更上一层楼。
         虽然山崎大队是帝国的骄傲,是华北方面军的精锐,护送观摩团的大队,也是精锐大队,但区区两个大队,面对一个旅团级别的坦克进攻。
         挡不住正常。
         观摩团被全歼玉碎,自然也正常。
         “我去向司令汇报。”
         大松参谋长拿起了由参谋紧急草拟的报告,走向了作战会议室。
         岗村宁次在哪里。
         ···
         “观摩团全部玉碎?”
         听闻大松参谋长的汇报,岗村宁次表情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十分平静。
         不是火山爆发之前的短暂平静,而是自始至终的平静,仿佛这只是一件小事。
         但事情显然并非如此。
         观摩团一百多位精锐军官。
         包括三位旅团长,五位联队长,二十位大队长,七十多位中队长,三十多位小队长,一个师团的骨干军官规模不过如此。
         且这些军官,全部都是接受过天蝗御赐勋章的精锐士官。
         是精锐武士道领悟者。
         是帝国蝗军精锐中的精锐。
         即便是一年前的华北方面军,损失如此多的军官,也会伤筋动骨,大伤元气。
         何况是现在?
         要知道,如今的华北方面军,虽然补充兵员不缺乏,从国内抵达的每月五万余补充兵员足以补充前线损失,甚至还有富余。
         但由于战争损失,以及后方以伤员等手段,秘密抽调的精锐展师和军官等等,导致军官严重不足的情况,则是愈发严重。
         一个士兵和一个军官,死掉同样简单,但培训,后者是前者的百倍困难。
         此时损失一百多位精锐军官,已经不是伤筋动骨,元气大伤,而是血肉模糊,深入骨髓。
         大松心中不解。
         为何司令竟然如此平静?
         难道,有解决办法?
         “看来,我蝗军的情报保密工作··”
         平静了一会,岗村默默叹了一口气。
         一直以来,或者说,持续四个月以来的战斗,八路军对泽县以南山崎大队的阵地发起的进攻,都是零星的,小规模的。
         一次出动三四辆坦克,配随两三百步兵。
         最多也就出动五六辆,步兵数量还是一样。
         稳扎稳打,缓慢进攻,步步推进,目的十分明确,尽量减少伤亡,并磨砺坦克战术,训练坦克车组——实战,准确的说是低烈度实战,是最佳的新兵训练场。
         蝗军其实也在训练新兵。
         只可惜,对八路军来说,华北地区是低烈度交战,可以从容撤退,但对蝗军而言,是地狱,是炼狱,是蝗军有史以来经历的最残酷战场。
         每个月玉碎两万,伤亡五万加。
         乃木希典当年也比不上。
         但从地狱中爬出来的士兵,却也是精锐之中的精锐,往往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能获得一两年的实战和训练效果。
         而就在观摩团抵达的那天,三十多辆坦克··可能没有三十多辆坦克,不,是绝对没有三十辆坦克。
         岗村宁次深知坦克的实力。
         别说三十辆坦克,就算是十几辆坦克,山崎大队,和护送军官观摩团的大队,也挡不住,没有任何挡住的可能性。
         所以八路军绝对不可能拿出来三十多辆坦克。
         二十辆就够了。
         德国人在东线证明了一件事,集中的坦克越多,战斗力越强大。
         当然,这不是问题。
         问题是,
         为何观摩团一来,敌人就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一举占领了泽县以南阵地,歼灭了山崎大队?
         很显然。
         八路军一开始就知道,观摩团要来,面对一百多位精锐军官,对方派出大量坦克,就是为了歼灭这一百多位帝国军官。
         “要调查么?”
         大松参谋长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军官观摩团上刚上阵地,敌人就发起大规模进攻,明眼人都知道,这里面有问题。
         “不用了。”
         岗村宁次摇了摇头。
         是帝国蝗军内部情报保密有问题?蝗军内部有八路。
         还是技术问题?是敌人先进的侦查技术,导致严格保密的军官观摩团被发现?
         谁也不知道。
         谁也没办法调查。
         由于商业科和经济课的出现,如今的华北方面军,局势极其复杂,铃木蕃二,男上智这两位,虽然军衔上,一个是大佐,一个是少将,但都只属于大本营,直接对首相负责。
         不是他能控制的。
         而且!
         帝国疯狂的在这里攫取利益,甚至不惜以帝国军队士兵和军官的生命为代价,自然的,蝗军内部出现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
         谁···会完全的忠于一个会出卖自己,会出卖为,换取利益的帝国?
         如果不是对面根本不给机会,他敢肯定,早就有不少帝国军队内部人士,伪政府内部人士要向敌人投降了。
         “嗨。”
         虽然心里不解,但大松参谋长依旧低头应是。
         他是参谋,负责具体执行,决定权归属司令长官。
         大松参谋长离开后,
         岗村宁村看着眼前的伤亡报告,看着一百多位精锐的帝国军官玉碎的名单,以及四个月多达十八万伤亡,七万玉碎的伤亡数字。
         他默默的叹息了一声:
         “这场战争,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四月份,还只有一万不到的玉碎,但到了七月份,玉碎已经高达两万,而到了八月,此时短短一周,玉碎就达到了八千人。
         帝国七百多万子民,八百多万适龄服役兵员,能撑多久?
         “帝国撑不住多久的。”
         一旁,始终没有说话的石原莞尔突然说话了:
         “快了。”
         “帝国没有石油的。”
         “你发现了么?美利坚始终没有为帝国提供石油设备和技术。”
         “即便帝国能拿下东南亚的石油设施,即便没有破坏,帝国也没有足够的炼油能力,也没有足够的炼油技术。”
         “甚至,连原油运输能力都不足。”
         “反潜能力也严重不足。”
         石原莞尔看出了帝国最薄弱的一处。
         石油!
         而对岸的那个工业强国,虽然一直在和帝国做买卖,大幅度提升帝国工业水平,但现在战争最需要的燃油,却始终没有提供。
         无论是炼油能力,还是炼油技术,始终不肯提供。
         而且只卖成品油料。
         显然,
         对方还藏了一手。
         也始终防备着帝国。
         ···
         八月。
         一切都在向好的地方发展。
         根据地获得了更多的粮食,不仅仅装满了大量新建的粮食仓库,将根据地储备粮食提高到了一百万吨,满足了根据地人民的需求。
         甚至满足了,果脯控制区的粮食需求。
         随着公路的开始建设,运输队的扩建,大量廉价的粮食,非常廉价的粮食,被运输到了冀南以南的地区,晋西北以北地区。
         这些发生灾荒的地区。
         虽然只是小米和高粱,但也是主食,能吃饱,不会饿死人。
         不过粮食是有了,但兵过如梳的这些灾荒地区,老百姓甚至连做饭的锅都缺乏,还有取暖用的柴火也缺乏,很多人的身价,只是一床老旧的被子。
         尤其是晋西北以北,这里人口不少,但缺乏柴火,八月份之后,冬季即将到来,取暖问题严重,而根据地虽然几个大型制衣工厂,但新建没有多久,棉衣产量严重不足,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满足全部灾民需求。
         于是,李云龙大手一挥,从外面采购了十万多个燃油炉子,发放给灾民——用于取暖。
         并且开放了低价售卖柴油。
         再加上来自根据地炼钢厂的基础设备,虽然生产优质钢材,武器级别的优质钢材还需要一些时间,但生产普通人使用的锅没问题。
         于是!
         数以十万的燃油炉子,以及数以十万的大锅小锅流入了市场。
         与此同步的,还有一桶桶燃油。
         柴油汽油都有。
         “够么?”
         赵刚有些担心。
         现在只是试点。
         小规模试点,冬季还没到来。
         但炉子不是问题。
         别说可以进口,根据地自己也能生产,实在不行,有燃油就行。
         取暖很简单。
         帐篷里堆一个柴火堆,架上泥土烟囱,浇上柴油就能取暖。
         但问题是,供应如此多的消耗,燃油足够么?
         “足够了。”
         李云龙得以的拿出了一份资料。
         八月份获得燃油的资料。
         八百辆太行重卡,每天最大消耗一百吨,一个月三十天,一共获得二百四十万吨燃油——其实就差不多足够用了。
         根据计算,一个冬天,一户家庭最多消耗三吨燃油,和燃煤差不多,就能保证足够的供暖,就能保证不会有人冻死。
         赵刚顿时点了点头。
         “我记得,美国人一年生产的原油是两亿吨?”
         但李云龙对这个数字显然不满意。
         他问了一个问题。
         “对。”
         赵刚点了点头,说道:
         “美利坚拥有全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原油产量,还有全球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炼油能力,仅仅去年一年,就生产原油两亿一千万吨。”
         “两亿一千万吨。”
         李云龙眉头一皱。
         比他预想的还要多很多。
         想了想,李大团长拿出了一份申请单。
         冬天要来了。
         由于鬼子的驱赶,以及根据地对人们的吸引,医疗技术的提升,根据地周边控制区,有大量的老百姓——数量多达数千万。
         吃的不是问题。
         每个月数百万吨的高粱,就足够满足人们的吃食。
         吃不好。
         但绝对能吃饱。
         不过取暖是个问题。
         以柴火取暖,虽然陆老弟每个月会提供几百万方的木材,但别说运输不方便,也不够——木材取暖,消耗很大。
         最近几年的冬天,很冷,预计今年是个大寒冬。
         部队的口号是,不让一个人冻死饿死。
         饿死做到了,但不让一个人冻死,还需要一些资源——更多的燃油。
         于是,他以大量灾民的需求为理由,向陆老弟申请燃油援助,柴油就行,重油也行,汽油其实也可以,冬季的汽油挥发性没有那么强烈,用于老百姓取暖。
         汽油柴油,可比同重量的木柴耐烧,反正进口柴油汽油炉子很简单。
         ···
         八月末。
         石门,
         经济课办公室。
         铃木蕃二表情焦躁。
         八月份,市场上白银剧烈下跌,已经到了二十美分每盎司,又下跌了百分之五十,以至于他白银买卖利润,只有可怜的八百万美元,
         比巅峰时期下跌了八倍。
         没办法。
         自从土八路那边,不限量对外兑换后,银元甚至连普通人都不收了。
         谁都知道,这玩意不值钱了。
         连土八路都直接将冀南币,和美元挂钩了。
         为此,大本营对经济课也愈发不满意,因为,隔壁的商业科,八月份总收益虽然还没出来,但前三周,总计为帝国赚取美元,已经多大一亿两千万美元。
         这群人,甚至采购了十几万燃油炉子,居然也大赚特赚,获利数倍成本。
         燃油···
         想到这里,铃木蕃二心中一动。
         石原莞尔都能发现的帝国危机,铃木蕃二自然能发现。
         帝国缺乏燃油,
         虽然如今依旧可以从美利坚采购燃油,从荷兰采购燃油,但优质汽油柴油重油数量依旧不足。
         帝国急缺。
         那伙人采购燃油炉子,甚至数量多大十几万个,不可能是为了那点钢材,必然是为了取暖等。
         也就是说··
         华北地区那伙人,手里有庞大的燃油?
         如果他能搞到大量燃油的话,如果经济课可以搞到大量帝国急缺的燃油的话···(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