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女帝说,庶民不配状元身 > 第一章 踏足山巅,猛坠地狱
         傍晚,料峭春寒笼罩着九重宫阙。
         崇政殿,三年一度的科举殿试即将落下帷幕。
         文武百官手持朝笏分列丹陛两侧,扭头观察身后三百个紧张不安的新科进士。
         “谁会荣获三鼎甲?”
         “哪家门第高居金榜之上,崔氏?亦或河东裴氏?”
         “一朝登顶状元身,睥睨天下读书人,诸君且看大乾文道的麒麟儿!”
         群臣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每逢科举,状元永远是最耀眼的存在。
         “圣人驾到——”
         随着偏殿传来宫婢清脆悠扬的嗓音,满殿鸦雀无声。
         俄顷,绝美女帝缓缓走上御座,一袭曳地凤裙,整个人显得高贵而典雅。
         八名紫袍大学士紧随其后,手中捧着殿试卷。
         姬扶摇俯瞰朝殿,不紧不慢地说道:
         “经朕掌卷,有一篇策论字迹遒劲、见解独特,论述精道,堪称经典,特此钦点状元身。”
         大学士相继颔首。
         状元归属毫无争议,不止是陛下,他们八位也折服于这篇策论。
         “拆封。”女帝轻言。
         所有进士屏气凝神,注视着宫婢手中的弥封卷。
         依照惯例,为了维持公正,大乾科举采取糊名誊录制。
         宫婢拆封后看着籍贯姓名,她的表情慢慢凝固,在庄严肃穆的朝殿罕见失态!
         女帝眸光微诧,她好奇地问:
         “谁?”
         “回陛下……”宫婢勉强遏制震惊的情绪。
         史无前例!
         前所未有!
         “邬县,顾家村,顾平安。”宫婢抑扬顿挫。
         霎时,朝殿死寂。
         群臣互相交换眼神,都能察觉到对方眼底的骇然之色。
         三百进士,其中有两百一十八个来自世家门第,八十一个出身寒门,剩下最后一个是为庶民。
         而他,就叫顾平安。
         寒门好歹祖上阔过,只不过没落了,而庶民则是世世代代的平头百姓。
         今日,一介草民亲手缔造奇迹!
         进士们如遭雷击,脸色肉眼可见的苍白。
         特别是众多门阀士子,藏在袍袖里的双手都在剧烈颤抖。
         他们彻底沦为家族的耻辱!
         大乾自立朝以来,三十五位状元全部出身门阀望族!
         而这一届科举,门阀栽培的读书人却被庶民狠狠踩在脚下,只配仰望他的背影。
         丢尽颜面尚且不说,更可怕的是,将会带来何等恶劣的影响?
         一百多年前,大乾太宗皇帝为了打破门阀垄断选材,力排众议创立科举制,一批又一批寒门学子涌入庙堂。
         可那又怎样?
         状元郎永远出自高门望族!
         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
         门阀传承永远高于寒门庶民,这是不可逾越的阶梯!
         可现在呢?
         ……
         朝殿气氛压抑到了极点,安静得只能听到铜漏水钟“滴答滴答”的声音。
         人群中,顾平安目光恍惚,隔着重重叠叠的宫殿,仿佛看到了顾家村那个五岁稚童,从小山沟走啊走,一路趟过激流爬出深坑,终于用十五年的时间踉踉跄跄地走向王朝都城。
         这一刻苦尽甘来。
         “宣,新科状元顾平安。”御座上传来慵懒的嗓音。
         顾平安趋行出列,迎着一道道尖锐的眼神,慢慢走向丹陛。
         “学生见过陛下。”他恭谨地躬身,进士皆是天子门生。
         女帝一言不发,居高临下审视着这位状元郎。
         过了很久,她满意道:
         “风骨其身,毓秀于形,内里惊涛骇浪也能克己自持。”
         “朕自即位大统,你是第一个状元,你可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她给予了极高评价。
         顾平安情绪翻涌,铿锵有力道:
         “学生愿以忠诚之心报效陛下。”
         女帝轻点下巴:
         “善!”
         诸多门阀官员包括紫袍公卿在内,望向那道年轻挺拔的身影,都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
         苍生百姓可能不知道六部尚书是谁,但顾平安的名字即将传遍大乾十六州!
         二十岁,以庶民之身登顶状元。
         门阀望族引以为傲的光环将被撕碎!
         从此,天资聪颖的读书人不再选择附庸于高门,而是遵循着状元郎的脚印,一步步踏入朝堂。
         太可怕了,滴水穿石啊!
         第一滴水必须堵住,否则后患无穷!
         朝殿衮衮诸公表情变幻莫测,可最终又生出无力感。
         陛下钦点,八位翰林院大学士统一认定,绝对的实至名归。
         怎么驳斥?
         难道要陛下承认自己看走了眼?
         皇帝口衔天宪,就算是错的也是对的。
         事后针对顾平安更是无济于事。
         杀死他的躯体,也改变不了状元郎的头衔。
         陡然。
         朝殿响起沙哑的声音。
         “陛下,微臣有要事相奏,恳请移步。”
         一个蟒袍老人快步出列,正是内阁次辅崔怀贞。
         女帝盯了他半晌,率先踱步到偏殿。
         崔怀贞回头看了一眼某个御史,后者会意,竟然直直离开朝殿。
         “恭贺顾小友。”崔怀贞颤巍巍经过顾平安身边,露出善意的笑容。
         顾平安注视锃亮的地板,没有接话,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
         “老臣听说状元郎会试答卷有猫腻,请陛下明察。”
         刚进偏殿,崔怀贞便语出惊人。
         “荒谬!”女帝不为所动,甚至都没回过头来。
         此时门阀望族官员在想些什么,她会不知道吗?
         糊名誊录,公平公正!
         登基以来第一个状元竟是庶民身,不仅颠覆了科考历史,也意味着女主乾坤迎来新气象,这绝对是好兆头。
         崔怀贞双目浑浊,双眼挤在一层层的皱纹里,沉默许久,恭声道:
         “陛下,老臣年事已高,请求告老还乡。”
         说完扑通跪倒在地。
         女帝神色骤变,死死盯着这个顽固不化的老东西,眸光闪烁着惊喜之色。
         天赐良机!
         自两年前登基,她一直想剔除父皇留下的班底,安插自己的心腹,通过一系列谋划,内阁四个坑位也只占了其一。
         帝王统御四方,但面对这些位极人臣的老狐狸也束手无策,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凡手段过激,届时朝堂满目疮痍。
         万万没想到,崔老东西主动卸任!
         “崔阁老,朕可没有撵你走的意思。”姬扶摇打趣了一声。
         崔怀贞满脸憔悴,不想再绕圈子了,索性直言:
         “礼部尚书裴尽忠渎职枉法,他也该退位让贤了。”
         这场交易,门阀愿意下血本!
         有些恶劣先河,绝对不能开启,必须扼杀萌芽!
         女帝嘴角上扬,精致完美的玉颊满是笑容,可突然想到那个沉稳清俊的庶民状元,笑意渐消。
         别怪朕,你的价值远远不如一个阁老和一个尚书,帝王就该权衡利弊,就该冷血无情!
         她几乎没有考虑,沉声问:
         “你是说顾平安牵扯舞弊?可有证据?”
         崔怀贞装都不装,低声说道:
         “臣已经安排妥当,顾平安串通会试主考官泄题,以他的真才实学本不能通过会试。”
         殿试结果无法改变,但可以在会试上做文章。
         若非作弊,你连进士都不是,更别说踏入皇宫参加殿试,成绩通通废除!
         “琅琊山那座金矿,姬氏皇族理应参与开采。”
         “陛下,老臣希望处死舞弊者以儆效尤。”
         崔怀贞图穷匕见。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付出巨大代价也要彻底摧毁顾平安。
         以此警示那些妄图凌驾于门阀望族之上的宵小,自古规矩铁律不能触碰,谁碰谁死!
         女帝没有否决,她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迷离的雨雾出神。
         条件太过丰厚,根本无法拒绝。
         朕不得不借你头颅一用,不要怨恨朕,朕也是为了大乾社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