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 第56章:贪污六十两纹银,杀无赦!(求追读!)
         “哒,哒,哒。”
         沉重的步伐声响起。
         群臣的眼前,似乎蒙上一层阴霾。
         就连奉天殿,都笼罩在一股阴郁之中。
         朱元璋看向眼前手捧万民血衣的童章舜,双眼微红,忆起当年之扬州。
         断壁残垣,饿殍满地。
         皑皑白骨,无人收尸。
         更是仅有十八户人家,二十一棵树,而这便是大名鼎鼎的鱼米之乡,扬州。
         经历过元末乱世的扬州,早已没了文人墨客齐聚的风流,更不见载歌载舞的旷世升平。
         可今日。
         朱元璋微微抬起眼眸,眼前血衣,难道还不能说明扬州的百姓,依旧水生火热,艰难求生。
         那这么与当年的扬州,又有何区别?
         那大明朝对于百姓,究竟有何意义?
         就是少了一些苛捐杂税?
         呵呵。
         元朝的税,早就收到一千年以后了,百姓该吃的苦,都已经吃过了,还能缺了这点苛捐杂税?
         “诸位!”
         “咱是因为什么参加义军,举旗造反?”
         朱元璋那双阴沉的眼眸,看向朝中的每一位大臣道。
         但下方的大臣,哪有一人能说出话,随后,便又是齐齐跪倒在地,将头深深的埋在地上,聆听朱元璋的教诲。
         “吃不饱!”
         “要是朕能吃饱饭,哪有今日之朱元璋!”
         顿时,振聋发聩的声音响起!
         朱元璋周身更是喷涌难以言喻的愤怒,道:“难不成,你们还想再造一个朱元璋不成!”
         “陛下恕罪,臣等不敢!”
         群臣眼中满是惶恐,又是连忙叩首道。
         “不敢?”
         “呵呵。”
         “朕时常告诫你们,大明以百姓为本,诸臣切记不可忘本,要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但你们瞅瞅,大明开国初年,勋贵不法,侵占百姓田产,朕,退了一步,清退田产,赔偿百姓,此事作罢。”
         “可现在看来,朕还是太过于宽容,若是那日严惩勋贵,岂能有扬州之事,岂能有杨宪之恶。”
         “你们想想,这才开国几年?”
         “不过短短三年,两件恶事,朕,愧对天下百姓。”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抹冷意,随即,便是坐回到龙椅上,又是轻轻叹了口气道。
         “豁!”
         “老朱竟然还能怪在自己的身上?”
         萧寒瞪大了眼睛,眼前的这一幕,太过于玄学了吧?
         朱元璋,竟然会认错?
         这简直是历史上最大的笑话。
         毕竟,谁不知道,朱元璋一向刚愎自用,从不承认是自己的错,但今日,可算是颠覆了萧寒对于朱元璋的认知。
         但除了萧寒,下方的淮西勋贵,心中也都是升起一抹忐忑之意,朱元璋,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还想重新罚一次?
         别闹了,这件事都过去几年了,你现在翻出来,能有什么用?
         还不如尽早噶了杨宪,平了扬州百姓的怨念。
         “我懂了。”
         一瞬间,萧寒便明白了朱元璋的意图,只能说朱元璋的这场错,认得不亏,绝对血赚。
         杨宪治理扬州两年,激起民愤,欺压百姓,致使扬州所有的百姓,自愿画押血衣,只为求得一个公道。
         那杀了杨宪,够么?
         远远不够平复扬州百姓的怨念。
         那怎么办?
         皇帝认错。
         罪己诏。
         才能真正平复扬州百姓的怨念。
         毕竟,大明开国短短三年,便出现了这么大的丑闻,朱元璋不下罪己诏,这件事,过不去。
         因为,扬州百姓会将这件事,记在心中,记住大明开国之初,有个奸臣叫杨宪,治理扬州两年,为祸一方,朝廷都不曾发觉。
         那到时,扬州但凡出现一个贪官,扬州的百姓都将彻底爆发。
         正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朱元璋多什么,不过是个流氓,该扬州百姓当家做主了!
         那大明王朝,才是真正的陷入了危机,届时,又会走出一个新的朱元璋!
         毕竟,时势造英雄!
         “陛下...”
         群臣大惊,又想开口,但却被朱元璋挥手打断道:“不必多言了,朕意已决。”
         “太子,你亲自拟一道罪己诏,昭告天下,朕,愧对扬州百姓,此间错,皆乃朕之错。”
         朱元璋看向朱标,又是轻声道。
         但隐藏在御案下的双手,紧紧攥起,袖袍下的胳膊,更是青筋暴起,足以见得,此刻的老朱,并非面上的平静。
         毕竟,朱元璋自诩不弱任何一个皇帝,但今日,因为臣子的过错,他却要下罪己诏,这是何等可笑!
         可若是不下罪己诏,民愤何以平?
         “遵旨。”
         朱标正色躬身道。
         “当年侵占百姓田产的勋贵,收回他们的免死金牌,谢罪天下。”
         朱元璋又是抬起眼眸,看向下方的萧寒,轻声道:“你去办。”
         “遵命。”
         萧寒心中一凛,连忙躬身领旨。
         轰!
         当年犯事的淮西勋贵,浑身一震,喉咙却像是卡了鱼刺般,根本说不出话来,只能眼睁睁的看向朱元璋,满是不可置信。
         还真是秋后算账?
         更是将他们的免死金牌收了回去,这不是等于要了他们的命?
         不对。
         收回免死金牌,等于他们这群勋贵已经死了一次,还真是要了他们的命!
         “你们不服?”
         朱元璋微微挑眉。
         “微臣不敢!”
         “陛下圣明!”
         淮西勋贵回过神,连忙摇了摇头,跪下叩首道。
         朱元璋都下了罪己诏,他们哪敢有什么意见?
         除非,真想死?
         “为什么收回你们的免死金牌?”
         “因为,你们错了,咱也错了,那既然错了,就得改正,所以,咱收回你们的免死金牌,这件事,彻底揭过。”
         “至于,扬州之事,杀杨宪,不足以平民愤,那咱便下罪己诏,谢罪天下。”
         朱元璋的话音落下,杨宪的面色又是一阵惨白,但横竖都是死,就不用求情了。
         毕竟,落在皇帝的手上,还是朱元璋这般的皇帝,结果,可想而知。
         “刑部尚书。”
         朱元璋又是直接看向刑部尚书陶安,充满杀气的说道:“从今日后起,凡是我大明官员,谁敢贪污六十两以上的纹银,杀无赦!”
         完了!
         群臣心中一凛。
         贪污六十两纹银,杀无赦!
         啧啧。
         有点狠。
         而且,还有淮西勋贵与杨宪,这两个前车之鉴,那大明的官员再想贪污,就得掂量掂量了。
         可随即,群臣的面色又是一苦,未来的日子,不好过了。
         毕竟,众所周知,大明朝的俸禄,低啊!
         要是不收点,怎么活?
         “遵旨!”
         刑部尚书陶安,叩首道。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是看向诸多大臣,眼中泛起冷意。
         “陛下圣明!”
         群臣知道,朱元璋在等他们表态,那还能说什么,只能是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