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 第133章:你想想,各国的高官都是我大明的暗子,那何其恐怖?
         第二日凌晨,百姓刚刚起床,应天府便是已经被守备卫营接管,甚至,就连一向勤政的朱元璋,都是取消了今日的早朝。
         “朱亮祖的确聪明。”
         “不仅放弃了一部分的应天府控制权,甚至,明白将兵力重点布控在府邸周边。”
         “看来,朱亮祖的确看明白了那句不择手段,究竟是什么意思。”
         奉天殿上,萧寒看向身旁的朱标,轻声笑道。
         “嗯。”
         “如此一来,护龙卫想攻进去,还真是有点难度。”
         朱标看向眼前的布防图,眼中也是闪过一抹赞叹道。
         转守为攻,收缩应天府的圈子,将不足为重的地方,全部放出去,反正,护龙卫就仅有一百卫,根本吃不下。
         再者,这虽然是演武,但等于一场战争,就必须严阵以待,所以,有时候的付出,那便是赢取胜利的代价,根本无可避免。
         毕竟,只要这场仗能打赢,李文忠便对得起将士,而失去的控制权,也可以收回来。
         “嗯,但难度不大。”
         萧寒依旧不可置否的摆了摆手道。
         的确是有点难度,但李文忠想取胜的希望,依旧很渺小。
         毕竟,李文忠这次面对的可是萧寒倾力培养的护龙卫,而且,暗杀侦查的科目之中,伪装极其重要。
         “臭小子,你该不会觉得,你还能赢吧?”
         为首的朱元璋狐疑的看向萧寒,轻声问道。
         毕竟,实力悬殊,相差太大,老朱甚至都不用想,萧寒必输。
         那可是他朱元璋最为信赖的大明精锐将士,怎么可能连一百暗卫都拿不下来?
         “就是就是,你小子有点太看不起咱大明精锐了吧!”
         常遇春也是没好气的看向萧寒说道。
         “常叔叔若是李文忠部,能撑过午时,那便算我们输。”
         萧寒仍然自信的看向常遇春笑道:“如何?”
         “不了,免得伱小子输了哭鼻子。”
         常遇春微微耸了耸肩,便是出声道:“一个中午,别逗了,你真以为咱大明精锐是纸糊的不成?”
         “风雪,这种事上就别开玩笑了。”
         徐达也是摇了摇头的看向萧寒道。
         “行吧。”
         萧寒点了点头,反正他无所谓,毕竟,若是护龙卫三个时辰拿不下大都督府,那才是丢人。
         但就在萧寒话音落下,燕王朱棣便是一瘸一拐的走进了奉天殿。
         “参见父皇。”
         “太子皇兄。”
         朱棣顿时看向上手的朱元璋,还有下方的朱标,微微躬身道。
         至于朱棣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那不还得感谢自己的嘴贱,而屁股上的伤还未愈合,当然疼,但对于朱标的命令,可是不敢耽误,也不敢有一丝不满,况且,他也想见识一下这场大比武,但结果,却是让他有点失望。
         “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让你传递军情,这你也不必亲自跑一趟吧?”
         朱元璋微微皱眉的看向朱棣道。
         这是在搞什么飞机?
         “难不成,已经结束了?”
         徐达却是看向朱棣,好奇的开口问道。
         常遇春的脸上,更是露出一抹得意的神情。
         一百暗卫就想对抗三万精锐将士,想都别想!
         “启奏父皇,的确是结束了。”
         朱棣张了张嘴,怎么感觉都不对,随即,便是狠下心,直接看向朱元璋拱手道:“一瞬间,永嘉侯大堂,已经鸡犬不留,甚至,儿臣都不知道,那群暗卫究竟如何出现!”
         “什么!”
         不仅仅是朱元璋站了起来,就连徐达与常遇春都是瞪大了眼睛。
         当然,除了一向镇定自若的萧寒,就连朱标的身形都是微微一颤,满是惊骇之色。
         这场大比武才开始多久?
         仅仅一个时辰都不到吧?
         就这么简单的解决了永嘉侯朱亮祖?
         该不会是提前布局吧?
         随即,回过神的朱标,又是微微摇头,绝不可能是提前布局,毕竟,一个半时辰以前,一百护龙卫才离开太子东宫。
         所以,怎么可能都不会是提前布局。
         但不管如何想象,都没有亲眼目睹那一场刺杀的朱棣来的真实。
         凌晨,朱棣便到了永嘉侯朱亮祖的府邸,准备开始作为导演部成员,为皇宫导演部传递军情。
         但快过了一个时辰,整座应天府还是没有动静,就连朱棣都有点小小的失望之时,天空蒙蒙亮起。
         “得罪了,燕王殿下。”
         一道声音划过永嘉侯府的大堂,朱亮祖父子,还有大堂之中的侍卫,都是被一柄匕首抵在了脖颈处,就连燕王朱棣都不例外!
         脖颈处的寒芒闪动,一股锐利更是让有点困意的朱棣,瞬间惊醒,后背已然被冷汗浸湿,这可能是他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随即,朱棣环顾大堂,只见这场中的暗卫,一共二十余人,而这场中也没有被破坏的痕迹,所以,他们究竟是从为何冒出?
         “隐藏。”
         “借助自然一切有利的东西,将自己尽可能的隐藏起来。”
         朱棣的话音落下,所有人都是齐齐的看向萧寒,眼中充满了求知欲,那萧寒自然得满足他们,随即,便是开口道。
         “有何不同?”
         朱元璋强压下心中的震惊,随即,便是看向萧寒问道。
         毕竟,护龙卫的强大,固然让人吃惊,但比起这神鬼莫测的手段,他们更倾向于后者。
         “父皇,儿臣知道您想问什么。”
         “培养这一百护龙卫,已经是儿臣的极限,若是想批量培养,根本不可能。”
         “毕竟,他们的手段,完全是靠杀人练成,这其中更是九死一生。”
         “起初,儿臣纠集了五百青壮,但练成就剩这一百护龙卫。”
         萧寒的眼中,闪过一抹唏嘘之意,随即,便是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嗯。”
         朱元璋的眼中,顿时闪过一抹惋惜的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本事,若是能轻易练成,那才是一件怪事。”
         “嗯,这其中包含的科目太多,甚至,还要送往草原厮杀,才能铸造出这么一支精锐,已经是实属不易。”
         萧寒又是看向朱元璋开口笑道:“但未来的锦衣卫,便可以由护龙卫训练,虽然达不成护龙卫的标准,但也能有护龙卫十分之一的手段,也足够用了。”
         “护龙卫。”
         “锦衣卫。”
         “不错,未来的锦衣卫,便交由护龙卫训练吧。”
         朱元璋微微思索,便是点了点头。
         “遵旨。”
         朱标当即躬身道。
         萧寒亦是同时躬身,但低下头的瞬间,眼中闪过一抹精芒。
         当年,萧寒秘密招募五百青壮,虽然无迹可查,但谁也不能保证有没有意外,所以,一旦朱元璋查出来,那面子上都过不去,甚至,萧寒又会被朱元璋忌惮,更是得不偿失。
         所以,倒不如推至训练上,毕竟,练成这一百护龙卫,如此诡异莫测的手段,训练中出事死亡,乃实属正常之事。
         “斩首行动,不愧是斩首行动,咱服了。”
         徐达与常遇春,也是不得不服的看向萧寒,眼中更是闪过一抹感慨之意。
         没想到,大明的精锐将士,动都没动身,便是被护龙卫斩杀了主帅。
         瞬间,徐达与常遇春又是对视一眼,眼中纷纷闪过一抹后怕。
         这何尝不是一道警钟!
         若是未来的战役之中,敌军也想到了斩首行动,暗中害死大明将领,那这场仗还用打么?
         当然不用打了,已经输了,而且是一败涂地。
         所以,究竟该如何杜绝此类事件?
         徐达与常遇春又是齐齐看向身旁的萧寒,眼中闪过一抹火热。
         “看来徐伯伯与常伯伯已经明白,那风雪便直言不讳了。”
         萧寒看向投过来的火热目光,这才继续笑道:“想杜绝,无异于是做梦。”
         “毕竟,我们并非敌军,所以,根本无法彻底拿捏他们的心思。”
         “那父皇,徐伯伯,常伯伯,还有太子殿下,你们不觉得,我大明的情报网有点太单一了么?”
         随即,萧寒又是抬起头,看向以朱元璋为首的众人,轻声问道。
         萧寒话音落下,朱元璋等人便是齐齐一愣,思索了起来。
         “未来,不是有锦衣卫补全情报网这一块,难道还不够用?”
         但转瞬间,朱标便是率先看向萧寒问道。
         “够用。”
         “但也不够用。”
         萧寒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是摇了摇头道:“因为,我所设想的未来战役,并不仅仅是锦衣卫。”
         “那是什么?”
         朱标果断追问道。
         “父皇,若是朝中大员,乃是北元的探子,您怕不怕?”
         萧寒并未看向朱标,反而是看向朱元璋拱手问道。
         “谁!”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抹怒气。
         朝中竟然还有北元的探子!
         这叔叔能忍,婶婶不能忍!
         “假如,假如。”
         萧寒满头黑线的看向朱元璋,又是开口道。
         果然,还得是他们的洪武皇帝朱元璋,连假如都分不清,直接动怒。
         “假如?”
         “那就有点恐怖了。”
         朱元璋这才反应过来,随即,便是点了点头道:“若是朝中大员乃是北元的探子,那所有的军情都将成为笑话,我大明在对北元的战争上,也只能是一败涂地。”
         朝中的官员,就这么多,而且,每一位官员都有自己的圈子,所以想打探一点情报,实在是过于简单。
         毕竟,朱元璋想都不用想,最容易开口的便是淮西勋贵,没有别的原因,也并不是他们不忠,而是几杯马尿下肚,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所以,朝中只要不是彻底的敌对,那基本上都与淮西勋贵的关系不错。
         至于浙东党派与江南文官集团?
         那不是两个煞笔的团体么?
         打天下的功劳最小,却想摘最大的桃子,这不是有病?
         那淮西子弟能惯着他们?
         别闹了,直接打。
         看谁能笑到最后?
         咳咳。
         关于这一点,萧寒的眼中闪过一抹好笑,没读过书的玩意,果然玩不过读过书的。
         毕竟,若是没有萧寒的参与,淮西勋贵就算是赢一局,也不过是垂死挣扎,迟早被朱元璋清算。
         那最后摘桃子的,不还是浙东党派与江南文官集团?
         “我明白了。”
         “你是想布置一些暗子,送往各处蛰伏,留以备用。”
         朱标的眼中一亮,便是看向萧寒说道。
         “嗯。”
         “聪明。”
         萧寒对着朱标竖起大拇指,随即,便是看向还有点疑惑的朱元璋道:“素所以,若是未来战争开启,这些暗子便是有了用处,那对于战场局势,更是能起到致命的作用。”
         “确实。”
         朱元璋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是摇了摇头,但就是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
         “风雪,想法固然不错,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暗子对于草原的语言,根本不通,你怎么办?”
         “再者,就是我们启用草原人,使他成为我大明的暗子,可你就能保证他不叛变?”
         一旁的徐达倒是看向萧寒摇了摇头道。
         “对对对。”
         “咱就是想说这件事。”
         徐达话音落下,朱元璋便是连忙点了点头道。
         “学。”
         “能成为暗子的第一条件,便是聪明,而连语言都学不会,那就等于不聪明。”
         萧寒耸了耸肩道:“况且,未来的战役又不止北元,说了是散于各处,就是散于大明临近的各国,再者,你们想想,若是有这么一颗暗子,那不管是贸易,还是战争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就比如来年大明要与安南做生意,开通跨国贸易,那若是有人从中为大明斡旋,你们觉得大明的利益,能否最大化?”
         “不仅可以最大化,甚至,大明还能占据贸易第一位!”
         朱标首先看向萧寒赞同的点了点头道。
         朱标不愧是被萧寒开发过的孩子,瞬间就明白了萧寒的意思。
         因为,不管是现在的战役,还是未来的战役,打的都是经济人口,所以,大明的人口与经济,必须得提升上去,那各国又不是煞笔,为什么要为大明让利?
         但若是有人在别国任高层官员,并且拉拢别国大臣,特别是皇亲贵胄,那就可以为大明从中斡旋,甚至,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更多的资源。
         “咱还是觉得有些不切实际,毕竟,你想想,别国的高官这么容易当上?”
         “还有就是培养了这么久,要是没有用,还反叛了大明,岂不是血亏?”
         朱元璋仍然是摇了摇头道。
         官,哪有那么容易当上?
         光说说大明的官员,都要靠举荐和未来的科举,而且,还必须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所以,那就别提他国了。
         再者,若是这人心思诡异,一边应付大明,一边应付别国,为得就是荣华富贵,那还玩个屁?
         所以,朱元璋感觉必然血亏,所以,仍然还是持否决票。
         “以家国大义,招揽忠义之士,报国死士。”
         “父皇,相信儿臣,我大明百姓之风骨,绝不会忘却故土。“
         朱标先是一步踏出,力挺萧寒道。
         “父皇,自古以来,我华夏大地仗义死节之士,何其之多,而为国为民,何惧?”
         萧寒也是一步踏出,看向朱元璋拱手道:“再者,为官之道,今日之大明,能有如此世道,全赖父皇圣明,以及文官百官齐心协力,不然,官场仍然是官官相护,岂能有如此清明,所以,儿臣认为其余诸国,能如我大明一般,几乎寥寥无几,更何况,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朝廷舍得砸银子,那高官厚禄,并不为难。”
         确实,大明能有今日的世道,完全是萧寒与朱标一手促成,而这也全赖萧寒是穿越者,再加上朱标的力挺,还有朱元璋圣明,不然,难以成事。
         那其余诸国能好在哪里?
         科举,还是举荐?
         呵呵,狗屁都不是,那这与当初的元朝有何异?
         所以,只要有银子,那就完全不是问题,毕竟,向上买路财,从古至今,一直有之,不然,人家凭什么保你?
         “嗯。”
         “既然如此,那便试试吧。”
         良久以后,朱元璋低下头,看向固执的朱标与萧寒,方才点了点头笑道:“反正,你们这两个臭小子一直都能给咱惊喜,咱也相信你们的能力,就遂了你们的意。”
         “谢父皇!”
         萧寒与朱标的眼中,闪过一抹喜色,随即,便是齐齐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陛下圣明!”
         一直未曾开口的徐达与常遇春,也是齐齐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行了,别拍咱的马屁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随即,又是看向一旁的王景弘,轻声道:“今日之事,不可外传,可明白?”
         “启禀陛下,请陛下放心,内臣一定谨记。”
         王景弘连忙躬身道。
         “现在什么时辰了?”
         朱元璋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是问道。
         “启禀陛下,快午时了。”
         王景弘又是回道。
         毕竟,身为太监的王景弘,必须要为朱元璋精准拿捏时间,所以,心中一直都有数。
         “风雪。”
         “你觉得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朱元璋又是低下头看向萧寒笑道:“咱有点饿了,若是还没消息,便让御膳房先传膳吧,咱们边吃边等吧。”
         “父皇,既然您饿了,那便先传膳。”
         萧寒的眼中闪过一抹疑惑,随即,便是先看向朱元璋拱手道。
         至于为何疑惑?
         不应该呐,处理一个大都督府,哪有这么为难?
         殊不知,今日之大都督府,特别的精彩。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本书开书以来成绩还算不错,为了回馈书友对本书的支持外加求一下12月的月票,现在开了一个月票抽奖活动,参与方法在书友圈,大家积极参与下,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