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 第413章 小号:坏了,我被别人熏陶了。
         简单的聊几句,李景霖便离开了乐团。
         而众位乐手也没有多耽误,收拾好谱子,各回各家。
         旋即开始认真的展开练习。
         世界级的乐团,是不存在滥竽充数的。
         每一位看似不起眼的乐手,都有着实打实的能力。
         并且,在态度上,也极为端正。
         人无完人,或许会有因为能力的出众而自傲的,可绝对没有自以为是的。
         毕竟,做出这些布置的,是李景霖。
         这些乐手们,在回去以后,反复听小样,又将自己的声部部分整体视奏。
         几乎全都在一个小时以内便彻底拿下曲谱,相当迅速。
         这也是很正常的。
         演奏乐器这玩意吧,如果是独奏,或许难度很高,有些曲子拿下的可能不会这么快。
         但如果是合奏的话,对于个人的难度要求来说,会降低许多,因为,难度几乎全部都在配合之上。
         对于这些乐手们来说。
         搞一个新曲子。
         其实就和正常人朗诵一首中篇诗词一般。
         几乎是个识字的人,上来就是能读通的,稍加熟悉,朗读的就会十分顺畅。
         或许会偶遇生僻字,但实际上也就是一个磕巴+查字典的事情,读两遍也就搞定。
         一个小时,绝对足够。
         接下来呢?
         和背诵诗词的步骤是完全一样的。
         读懂,理解音乐的内容。
         然后将其按照自己的记忆方式分开变化段落。
         反复朗诵,直至形成身体记忆,将其背诵下来。
         并不艰难。
         为了接下来的背诵,以及众人合作配合的“朗诵”.
         理解歌曲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是平时,大家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记忆。
         但现在,李景霖交给了所有乐手同样的任务,去读一读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我Dang建立史。
         于是,记忆的理解,有了一个共同的历史框架。
         实话实说。
         从客观上来说。
         《觉醒年代》的乐曲理解难度,是要远远大于《三体》的。
         但前提是,这是对一个实力顶级,但对近代史一无所知,又从未看过《三体》的乐团来讲。
         对于国内的乐团.
         想理解《觉醒年代》的主题曲,那简直就太简单了,别说是这些乐手们,放到大街上,随便拉一个正常的华夏人.
         或许对三体一无所知,但一定对近代史知道个大概。
         起码知道当年是黑暗的,是耻辱的,有着先烈们前赴后继的牺牲。
         属于是血脉记忆了。
         所以,在理解上。
         反而要比《三体》更加快速。
         尤其是这次任务。
         几乎令所有的乐手们,都回想起了之前震动整个文化文艺圈的根本指导方针。
         源自于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之上,一号所作出的指示。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还有什么,是比将一段艰难的历史所演化成的音乐,更能鼓舞人呢?
         只不过。
         在这个的基础之上。
         李景霖做出了一些更加不同的改变。
         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口号,也没有什么高举什么大旗,更不会在作品之中,充斥一种绝对理想,甚至是梦想一般的歌功颂德。
         而是实打实的尊重历史,还原历史。
         几乎任何一个乐手都能听的出来,这首曲子的核心。
         悲壮,热血。
         但和其他以歌颂为主的乐曲有着本质的区别。
         别的乐曲。
         结尾都给你整个happy ending。
         因为,历史最终的结局,的确是我们胜利了,的确是星星之火,燎起整个原野。
         整个光明,郑重,强烈的终止式。
         仿佛在结束音乐的下一秒,就到了大家热情展望未来,开始讲话的环节。
         可这首曲子不是。
         它站在历史的岔路口上,以极其现实的写法。
         在光明中,又反而给出了具有悲剧色彩的强烈黑暗暗示。
         因为,在1921年之后,才是真正艰难而沉重的历史,那是一条充满鲜血的道路。
         这就仿佛如同前辈们光辉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交相呼应一般。
         结尾,更是具有一种深沉的低吟,回归开头,有一种“也不知道世界到底有没有改变,华夏到底有没有救”的苍凉感,仿佛这只是历史上惊鸿的一瞥。
         显然,这很红歌。
         但又并不红歌。
         没有歌颂。
         却折射出了另一层伟大。
         另一种被所有人忽略的伟大。
         那便是.
         当年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前路到底如何,在巨大的黑暗笼罩之下,光明丝毫照射不进来。
         唯一的火光,是伟大的理想,闪亮而虚幻。
         可是,明知不可为,看不到胜利曙光之下,却依然有前辈一腔热血的为理想而献身。
         今晚。
         几乎所有的乐手都有些失眠。
         横竖睡不着,脑海之中闪过了太多的理解。
         看看现代。
         当出来一位充满光明的理想主义者,坚信可以让社会变的更好,坚信他所信仰的光明道路,找回前辈们崇高的理想,学习着前辈,为了伟大的事业奉献。
         迎接他的是什么呢?
         是网友们的冷嘲热讽,阴阳怪气。
         “幼稚”“不成熟”“没经历过社会”“太理想化了”“还是没受过打击”“你算个什么”“吃饱了就喜欢乱想”“你以为伱是谁”“遥遥领先”。
         而鲜少见到一句.
         【同志,我相信你,让我们一起努力】
         这世界仿佛变了。
         但在地位高了一百倍,生活好了一百倍后,却又仿佛一切都没变。
         文艺作品的职能,在百年的轮回中。
         又回归了当初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作用。
         呐喊,唤醒。
         在当初,前辈们是傻子,不可理喻,轴,冲动,理解不了。
         到了现代,看似能够理解,实则
         仍然没有真的理解。
         前一秒或许还理解着先烈,后一秒却不愿意对有着光明理想的人说出一句祝福,甚至冷嘲热讽。
         在洞悉整个现代史后。
         从作品中。
         各位乐手们仿佛看到了新的东西。
         一种崭新的,现代社会的,一百年后,又一批80,90后们的使命感。
         这一晚。
         乐手们百感交集。
         圆号首席在看到青岛归属这里时,忍不住叹了口气。
         “弱国无外交,能够不被欺辱,真好。”
         大提琴首席仿佛悟了什么一般,开始反复的演奏起来,似乎,每次的风格与情绪都不一样。
         小提琴首席也不紧张了,抽查什么的也无所谓了,只是有些恨的捏着拳头,硬着头皮去读着那些令人血压直升的历史事件。
         甚至在想,现在我回头看都气成这样,那些看不到未来的前辈们,当时又该是怎样的悲愤与绝望。
         小号乐手在看完这段历史后,查询了这些关键人物们最后的归属。
         跳河自杀,被黑暗势力残忍杀害,病逝,郁郁而终,牺牲.
         不免内心百感交集。
         沉默了一整宿,总感觉内心有些堵堵的。
         翻看着文件,坐到有些累了,长舒一口气,站起身,想要上个厕所。
         “小号手正在小号,哈哈。”
         “.”
         小号手自言自语的搞了个无聊的活儿后,心情终于好了一些。
         舒缓了些许压抑。
         洗完手,从厕所中出来后,清晨的阳光透过窗,让熬夜的小号手感到眼睛微微刺胀。
         微眯着眼,刚打算关上窗帘,但看到窗外的车水马龙与明媚的阳光,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心头。
         在适应了清晨的光亮后,小号手看到阳光照射在茶几之上,茶几上摆放着自己的小号。
         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啧。”
         反正也已经早晨八点多了。
         小号手拿起小号,打开窗户。
         开始了例行的“叫邻居起床”的操作。
         每天,小号手都会风雨无阻的打开窗户,吹响各种歌曲。
         一开始,楼上楼下还觉得有点扰民。
         但毕竟,他是经常八点多,上班前才热身的吹一下,不至于是六点。
         久而久之,大家不仅习惯了。
         还形成了良好的作息。
         “今天吹点什么呢?”
         小号手微微沉吟,便是笑了笑。
         在稍稍过了两分钟后。
         一道嘹亮而光明的小号声透过窗,飘向整栋楼。
         《我和我的祖国》
         舒缓悠长。
         不少习惯了号声的邻居们稍稍愣了愣。
         这位邻居,平日里很少吹奏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
         大部分外国曲子占多数。
         闲暇之余聊起来,便笑称“整点带有古典气息的熏陶”。
         但今日的这个乐曲。
         总让人感觉,这小号手似乎被别人给熏陶了。
         这样的情形。
         几乎发生在所有乐手们的身上。
         不约而同的。
         总想用属于自己的乐器,去演奏一些能够抒发自己内心的乐曲。
         这只是一首乐曲的合作。
         仅此而已。
         但这看似普通的一首乐曲,却带给了乐手们很强烈的情绪波动。
         这毕竟是国家级的乐团。
         几乎只是过去了一个晚上,李景霖想要在乐曲里所表述的东西。
         就全部被乐手们所获悉。
         并且,有着十分深入的理解。
         仅仅只是经过了一周的练习。
         各位乐手们的精气神,便皆是达到了顶峰。
         当再次坐在李景霖面前时,李景霖都能很明显的感受到。
         这些人似乎有点变了。
         此时,几乎所有乐手都有一种感觉,仿佛现在无所不能,任何乐曲都能轻松驾驭。
         李景霖笑了笑。
         “好的,那我们来开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