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 第611章 那就投点美食文化纪录片吧!
         待到翌日。
         李景霖回到办公室。
         想起昨晚黄俊说的话,便仔细想了想,翻找了一下文件,看看是否有适合的项目让这些富二代们进行投资并参与。
         为啥不少有钱人喜欢搞慈善呢?
         因为搞慈善会满足一些有钱人的优越性,更满足其对成就感的需求。
         像是这些富二代想找上李景霖,搞点有意义的事,好像有钱没处花了一般.
         这其实就是在寻求成就感与优越性。
         能够让这些人感到自己特殊,自己有能力,并且自己做出了成果。
         当然了,要做点什么,并不一定是慈善。
         只不过,慈善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
         在李景霖看来。
         君子论迹不论心,问题的关键根本不是这些富二代们到底是不是为了装B,是不是为了满足自己优越感与成就感。
         而是在于做的事是否正确。
         毕竟。
         哪怕心再好,如果将慈善变成了生意,一边攫取名声,一边还赚着别人的爱心钱,哪怕说的天花乱坠,到底也是个人渣,并没有帮到谁。
         就如同互联网上一些无脑粉红一般。
         粉红可以,是好心,但无脑往往好心办坏事,造成的影响反而恶劣。
         这些富二代到底是什么心,李景霖压根不想管。
         要在意的是,能不能借助这些力量去办成一些事,扩大目前的战果。
         于是,很快。
         李景霖便开始手搓起了策划书。
         最近与纪录片打交道的特别多,这也让纪录片在李景霖内心中的地位突飞猛进。
         在李景霖看来。
         真实记录的纪录片,不仅能传递知识,叙述核心价值,更能上升到艺术审美的程度,让大众的娱乐中也能充满高级享受。
         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既然这些富二代们有钱没处花。
         完全可以让他们投资一下纪录片。
         跟随着纪录片的脚步玩一玩.也是会很有乐子的。
         不过,这纪录片的形式与内容侧重,就需要李景霖仔细想一想了。
         近期的纪录片中,《河西走廊》在国际上非常火爆,而接下来准备的关于鹰酱感恩节与头皮故事的《灭族之恨》纪录片,也注定会引起巨大的风波。
         这两部纪录片,在ZZ因素与ZZ影响上,那是一部比一部更加强烈。
         ZZ属性非常的浓郁。
         如果再想搞的纪录片,仍然继续深入到ZZ领域,很容易办坏事。
         狗急那还跳墙呢。
         过犹不及。
         不能给人逼迫的太狠。
         所以,如果继续制作能够宣传华夏文化的纪录片那就一定要注意,尽可能淡化ZZ方面的影响。
         最好完全属于生活娱乐,这样才能降低对某鹰的刺激。
         温水煮青蛙这煮的正舒服呢,太着急往里加辣子显然不明智.
         于是,李景霖将目光投向了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环。
         衣食住行中的“食”。
         俗话说的好,吃货是真的没有国界的。
         无论是中外美食,但凡是个吃货,面对好吃的都没有拒绝的能力。
         也是能最温和的去传达华夏文化的品类。
         通过美食文化,包裹这数千年的历史,以及现代华夏的高速发展,展现最真诚的华夏形象。
         简直是最妙的方式。
         很快。
         李景霖的策划书便写好了。
         写好策划书后,李景霖便将其拿给自己的老板审阅,评判其纪录片的各项价值,然后确定是否开启项目。
         很显然。
         这种能够拉来投资,不需要单独掏钱,并且题材本身具有极大潜力的策划案,自然是仅仅看了一眼,便被迅速通过。
         “啧啧,没想到啊,小李同志你在纪录片上的天赋也这么强?”
         电话中,老板的声音十分的惊喜。
         “哈哈,纯粹就是心血来潮,如果可以的话,我觉着自己也是可以试试的。”
         “没问题,我这边就给你批了。”
         老板一口答应了下来。
         就连老板自己都没想到,李景霖这想法是一个接着一个的。
         目前,官面上出产的纪录片中。
         能够被称为“史诗级纪录片”的各项作品,不超过二十個。
         其中,李景霖或多或少参与的,就起码占据了三个。
         《河西走廊》《帝陵》《国家宝藏》
         而这些史诗级纪录片作品中,还有大半都是非常严肃的历史记录,比方说战争时期,黑太阳,金陵等众多严肃,非文艺化,且必不可少的内容。
         文艺方面的内容,李景霖算是拿捏的死死的了。
         事实上。
         关于美食文化推广的这一块,一直是十分重要的。
         作品也很多。
         比方说,有深度剖析国宴的,也有深入民间地理去研究食材演变与发展的。
         不过,系统性的整理,概括,并且讲解华夏美食文化的纪录片,还真没有过。
         老板原本就有这样的想法。
         而今,李景霖既然提出来了,那就顺水推舟的让李景霖去自己搞一下看看。
         “不过,我必须跟你说明白,如果全权让你自己独立的,自由的去制作,我这边需要提前跟你说几件事。”
         大老板突然严肃了起来。
         李景霖也不敢怠慢。
         “您说。”
         “如果作品达到了要求,后续可以进行购买,但制作的过程,投资需要你自己想办法。”
         “不过,就算拉投资,你也必须要注意,不允许出现任何商业化性质与商业宣传导向的内容与广告!”
         “嗯,这个我明白的。”
         李景霖郑重的点了点头。
         美食纪录片的退出,肯定能吸引不少观众,更能吸引到不少做餐饮,或者做食品行业的ZB。
         但如果让这些产品冠名,在意欲推广华夏文化的美食纪录片中,出现了商业广告.
         那就实在是很下头。
         这方面,是必须要让李景霖做好把控的。
         “其次,便是渠道问题,国外的渠道需要你来搞定,并且严格管控纪录片在国外传播时,广告这方面,可以放宽一点,但绝不可以出现纪录片为广告服务的现象。”
         “具体仍然是伱来把控。”
         “能不能做到?!”
         “没问题!”
         听了老板的发问,李景霖十分果断的便应了下来。
         而老板听到李景霖这么充满信心的回应,也是微微一笑,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那就放手去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