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 139、汉武帝黑脸
         翌日一早,阳光明媚,春暖花开。
         今日君王不早朝,汉武帝早起,带着卫宁出去吃早膳。
         卫宁警惕的问汉武帝道:“陛下你带钱了没?”
         汉武帝哼道:“上次你把朕押在摊子上,朕现在记忆犹新,既然朕叫你出去吃饭,能不带两个子儿?”
         这还差不多。
         卫宁道:“臣的意思是,陛下要没带钱,臣就带着了。”
         汉武帝白了他一眼,无语的道:“那伱不能先带着?多此一问。”
         卫宁:“……”
         ……
         长安大街上人来人往,万物复数,百姓小民们再也不用蜗居在家中闭门不出。
         凛冽的寒冬已经过去,集市上车水马龙,往来客商络绎不绝,偶尔还能看到几名金发碧眼的外夷。
         长安是一座包容性很大的城镇,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欧洲人现在连大汉的项背都望不到。
         卫宁跟着汉武帝在繁华的集市上的小摊坐定,两人点了两碗面片汤和几块油饼。
         看着络绎不绝的各色人群,卫宁不免感慨长安的伟大。
         汉武帝瘪瘪嘴,道:“在丝绸之路刚开通时,外邦的商人比这要多数倍。”
         现在因为丝绸之路被匈奴人占据,导致来长安互通有无的外邦商人少了,朝前推几年,长安更加繁华。
         只不过那时候卫宁还在浅水村务农,无缘看到罢了。
         早膳吃好后,汉武帝打包了两块油饼。
         那店家笑吟吟的给汉武帝用纸张包裹了两块油饼。
         卫宁看着好奇,问道:“店家,这纸张不贵吗?”
         那店家笑着道:“不贵不贵,现在集市上都是这种纸张。”
         “读书人用来写字,咱们就变着法儿用,也不晓得是哪个人弄出来的这玩意儿,太牛了。”
         汉武帝盯着卫宁,笑而不语。
         卫宁也看着汉武帝,由衷感慨汉武帝办事效率之高。
         一个男人,就该如此,办事从不拖拖拉拉!
         在卫宁将竹纸献给汉武帝后,汉武帝当下就命令宗正大农府将纸张制造出来,在全国范围内贩卖。
         纸张的制造成本本来就不高,一经市场发酵,很快就风靡全国。
         “你了不得。”
         汉武帝对卫宁竖起拇指,笑容满面。
         大汉的文化科技有如此重大发展,这无疑值得人高兴。
         纸张不仅仅在传统书写上有重大突破,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能应用到。
         这无疑是一件伟大的事,百姓们最能说明问题,不然也不会如此夸奖这纸张的制造者。
         那摊贩老头儿还在啰嗦着夸奖这纸张的妙用,却不知道发明纸张的人正站在他面前。
         汉武帝心情不错,一路拿着油饼啃食着,欣赏着自己缔造出来的繁华帝国。
         他用了十余年心血,才将大汉变成强汉,变成如今的局面,怎能不骄傲。
         来到一处茶铺。
         卫宁对汉武帝道:“陛下……”
         这儿人多,汉武帝瞪了他一眼,卫宁也知晓自己说错话,赶紧改口,可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汉武帝。
         “叫阿父吧。”
         汉武帝开口。
         卫宁:“……”
         叫你个头!昨晚就占我便宜,让我喊你父亲,今天还来?
         你是不是有啥恶趣味。
         卫宁笑道:“刘叔莫闹。”
         “来喝口茶吧。”
         汉武帝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跟着卫宁在摊贩上落座。
         “店家,来两口茶水。”
         卫宁开口对店家说道。
         其实卫宁不喜欢和茶,汉朝的茶水滋味实在太难喝,不过汉武帝却认为这是一件雅事,尽管龇牙咧嘴,但还是喝的尤为尽兴。
         “多少钱?”汉武帝问店家。
         店家说三个钱,汉武帝付钱。
         这个价格倒是不贵,汉武帝笑着问对方道:“咋样?生意如何?”
         那店家善谈,笑着道:“还行,勉强够嚼生活。”
         卫宁笑着对汉武帝道:“还是咱皇帝治国水平高。”
         汉武帝也漏出了笑脸,显得很是得意。
         那店家道:“是啊,若是不打仗,咱能赚的更多,每次打仗就要征兵,人心惶惶,物价不稳。”
         这话说出来后,汉武帝脸色微微变了。
         卫宁赶紧带着愠怒的汉武帝离开,深怕汉武帝会责罚对方,毕竟是一小民,能指望人家恭维你吗?
         人家也没说错,打仗本身就是劳民伤财之举。
         你汉武帝即便有再高的政治抱负,可人家是小民啊,人家不在乎这些,人家在乎的就是衣食住行,兜里的两个子儿。
         汉武帝哼道:“无知小民!”
         卫宁安慰汉武帝道:“陛下,你莫要和人一般见识,你的抱负不是人人都赞同的。”
         汉武帝哼道:“关中粟米足,边塞横尸遍野。”
         “将目光放在眼前,那是目光短浅,哦,你关中人不希望打仗,想着安居乐业,考虑过北方百姓的苦厄么?”
         卫宁道:“人家不就是小民么,人家哪能在乎那么多?不是说达者才能兼济天下,若是人家能说出陛下这般见识,早就去朝廷为官了,还至于在这里摆摊么?”
         卫宁一番不卑不亢的话,将汉武帝的火气压了下去。
         确实是这个道理,那便算了,不和对方一般见识。
         朝长安东南集市走过去,能看到许多商业铺子闭业。
         卫宁好奇的问汉武帝道:“陛下,这儿的商户怎么都关了呀?”
         汉武帝见多识广,对长安各行业都有深刻的了解。
         实际他经常喜欢出宫,去看一看民间百态,只有深入了解百姓,才能对症下药,知道怎么治国,提高自己治国水平,满足百姓的需求。
         他是一名好皇帝,半辈子都在权谋御下,还能抽空体恤民情,什么是好皇帝啊?这难道还不算吗?
         尽管他也犯过许多错误,可他只是皇帝,不是圣人。
         汉武帝踟蹰半天,憋红了脸道:“你不用知道。”
         “啊?”
         卫宁更加好奇了,道:“咱们去看看什么原因。”
         汉武帝赶紧拉着他,道:“小孩子不要瞎看!”
         “咋?”
         汉武帝实在忍不住了,道:“什么行当夜晚繁华,白天闭业啊?你去看这个干什么?”
         卫宁愣了许久,他终于反应过来了。
         “是……青楼啊!”
         好吧,卫宁不在执着,刚准备走,他忽然发现汉武帝面色变的有些铁青了起来。
         卫宁寻目望去,不远处,几名大汉拖拽着一名面容姣好的女子朝青楼商铺走去。
         女子口中惊恐的喊叫着,大概的话语就是你们是谁,为什么要抓我……
         逼良为娼!
         汉武帝脸色瞬间黑了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