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 220、坐收渔利
         想要国家长治久安,就需要信仰和信念。
         封建几千年的社会信仰和信念都是儒家,不是因为儒家的思想多好,而是他契合统治者治国方针。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一直在做两件事,造反、防止造反。
         没有什么比这两件事更加重要,慈禧太后说‘宁予外寇不予家奴’,将这种统治者思想的极端给推向巅峰。
         从商周、春秋、秦汉,统治者一直在找契合通知的思想结构,现在汉武帝找到了。
         儒家的思想无疑更能令社会安定。
         它确实有弊端,但统治者看到的不是什么弊端,只要国家长治久安,那对他们来说就是好思想。
         推翻封建社会的第一枪,为什么会从思想上开始?
         三民主义为什么会被率先提出来?
         历史告诉我们,统一思想和信念比枪杆子重要。
         董仲舒怕汉武帝会改变思想,一个国家最怕朝令夕改,所以他想劝汉武帝,不管孔家和卫家有什么恩怨,都不该转移治国的基本思想。
         儒家还是要用,不能因为出现孔安国这个败类,就将儒家弃之如敝履。
         汉武帝看了一眼董仲舒,道:“朕知晓了。”
         “儒家治国理念朕不会动。”
         听到汉武帝肯定的回答,董仲舒才长舒一口气。
         ……
         廷尉府的牢狱内,孔安国的弟子全部被关押在此地。
         刘焕背着手走来。
         儒家这群弟子对刘焕的感激之情不言而喻,在所有人都在抨击孔安国的时候,只有长公子出面替他们老师说话。
         在他们看来,君子不忧不惧,在刘焕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吾等参见长公子。”
         刘焕压了压手,道:“我都知晓,你们不必多说什么。”
         “我现在去祈求父皇将你们全部释放,石师是我的老师,又是你们老师的好友。”
         “这份恩情吾都记在心中。”
         “我未必保证会营救诸位成功,但定全力以赴,即便被父皇所不喜。”
         这群儒家弟子高呼:“长公子高义!”
         刘焕叹息,然后转身离去。
         他已经把戏做足了。
         成功的揽获了山东孔门的势力,他相信今天的表态,会让这么一个群体全部站在自己这边。
         只要父皇没废掉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他就拥有了一座强大的靠山。
         整个山东孔家!
         这群人都在教书育人有教无类,以后大汉的官,将会全部出自他们。
         刘焕在这次卫宁和孔安国的斗争中,赢到了太多的东西。
         转身那一刻,他嘴角微微勾勒了起来。
         进入未央宫后,身旁的小太监便问刘焕道:“长公子,我们不去找陛下吗?”
         刘焕:“找父皇做什么?”
         小内宦道:“不是,救他们吗?”
         刘焕笑着道:“父皇要赦免他们,他们死不了;父皇要杀他们,他们活不了。”
         “所以我去找父皇无济于事。”
         他是答应了儒家那群弟子,可救不救谁知道呢?
         他们要被赦免了依旧会感激我。
         他们要死了,也没办法怨恨我。
         这一次,他坐收渔翁之利,收获了太多东西,从未赢的如此畅快过。
         只是可惜,卫宁和卫青那些傻子们不知道。
         真期待有朝一日能将这些事亲自告诉他们,那个时候他们的表情一定会很有趣。
         ……
         董仲舒抱拳对汉武帝道:“陛下,暴尸孔安国,会不会引起儒家激烈反对?”
         汉武帝道:“他不是已经让孔门将他逐出族谱了吗?”
         “孔门敢不这么做吗?”
         “真暴他尸谁会反对?他们心里再有怒也只能给朕憋着!”
         替孔安国说情,就证明伱们依旧把孔安国当成孔家人,那孔家就要陪孔安国一起遭遇羞辱。
         孔家人要面子,为了家族的传承,一定会把孔安国逐出族谱,如此一来孔安国做的所有事都和孔家没关系。
         所以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汉武帝用这种手段去摧残孔安国!
         不仅让他被鞭挞,还要让他被暴尸!
         没有人敢去替孔安国说话,所有孔家人只能将憋屈全部埋在心里。
         等暴尸后,汉武帝会让张汤将孔安国尸体拉去喂狗。
         董仲舒面皮微微抽了抽,汉武帝真狠。
         “陛下,廷尉府还关押着许多儒生,这群儒生还有太学里面的学生,当如何处理?”
         汉武帝挥挥手,道:“将他们放了吧,放在廷尉府不是个办法。”
         董仲舒抱拳道:“臣这就去通知廷尉府。”
         汉武帝叫住他,道:“有些儒家弟子是孔安国的弟子这就罢了。”
         “太学学府是国家最高学府,他们不好好上课,在捣什么乱?”
         “既然不想在太学待着,就给驱逐出太学学府吧。”
         董仲舒愣了一下,道:“陛下,这……”
         “去吧。”
         “喏!”
         当天下午,廷尉府的儒家弟子被释放,这群儒家弟子纷纷慷慨激昂,心中默默感恩刘焕的恩德。
         不过不好的消息随之而来,其中太学生被全部罢黜太学学子的身份。
         这引起了太学生强烈不满,但没有人能替他们说情,这群太学生悔恨交加,虽然表面依旧故作坚强,说什么义薄云天的鬼话,心里却已经将孔家这群傻哔给骂的体无完肤了。
         不涉及自己利益之前都好说,但凡自己利益受损了,谁也不好使!
         可这种哑巴亏,太学的学生也只能自己忍了吞进肚子里。
         孔安国带来的这群弟子一部分朝山东而去,将这种噩耗带回去,还有一部分继承孔安国之志,继续在长安传道受业。
         入秋。
         清冷的秋风扑簌簌的吹着长安大地。
         长安南城城门,一匹快马夹杂着灰尘策马朝长安城疾驰而来。
         已经入夜,未央宫各衙署的门已经关闭,马匹上的骑兵只能策马朝李蔡府邸走去。
         李蔡今日不在府邸,夜晚的时候去了长安勾栏喝酒。
         李府的家奴让骑兵在外等候,骑兵等了很久,依旧没等到李蔡,不得已只能朝镇北侯府而去。
         赵策找到卫宁,说明情况后,卫宁便让对方进了府邸。
         “报,报!”
         “侯爷,南疆,南疆出事了。”
         卫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