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 第432章 哲人王!儒家理想君王!恐怖统治!王阳明:坏了,又是一个王莽!

第432章 哲人王!儒家理想君王!恐怖统治!王阳明:坏了,又是一个王莽!

         还好啊,他坚持没有北伐。
         不然随时都可能落得鲁易十六这样的下场。
         北伐成功了皆大欢喜,一旦失败,被祭天的就是他这个皇帝了!
         魏国。
         司马昭若有所思地看着被送上断头台的鲁易十六,还有四周围观的百姓。
         “审判皇帝……或许也是个好主意。”
         他屈指敲了敲扶手,曹髦最近总是蹦跶着想要收拢权力,虽然掀不起大风浪,但是次数多了也实在烦人。
         况且,司马昭也快等不下去了,若非顾忌着直接弑君篡位会留下不好的名声,甚至被群起而攻之,他早就动手了。
         不过……
         司马昭抬头看着天幕,如果复刻鲁易十六的死法呢?
         让曹髦犯下大错,激起民愤,然后给百姓审判,如此一来,他不仅可能名正言顺地拿到皇位,还能赢得民心!
         “来人!”司马昭下了决定,当即命道:“将成济召来!”
         与此同时,魏国皇宫里,曹髦眼见同为皇帝的鲁易十六被杀,惊惧不安。
         他之前觉得,与其被司马昭压一头,身为帝王却受尽屈辱,不如拼个鱼死网破。
         可现在看到鲁易十六的下场,死亡近在咫尺的时候,曹髦又不可避免地害怕了。
         他咽了咽口水,要不……暂时先维持原样?
         明朝。
         朱棣皱眉,“成大事者,能屈能伸。”
         虽然如今的鲁易十六落尽下风,但他妥协后明明已经有了生机,却又急着逃走。
         鲁易十六完全可以先隐忍,再伺机夺回权力。
         当初朱允炆登基,他同样在北平忍辱负重,等到对方下令削藩,他才伺机起兵,并取得了天下。
         “蠢货。”朱棣沉声评价道。
         他看着天幕,同时心里生起几分好奇,鲁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了,那珐国呢?
         皇帝没有了,之后谁来管事?
         莫非……就是天幕最初提及的,拿破仑?
         【鲁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后,如何管理国家就成了重中之重,尤其是如今的珐国面临着财政危机,又有反同盟的人打到了家门口】
         【最重要的是,第三等级内部本就是由各个利益团体组成的,国王这个矛盾消失后,内部的矛盾也逐渐激化】
         【在这种情况下,罗伯斯庇尔上台了,站上了珐国这个新生国家的权力巅峰!】
         【罗伯斯庇尔的祖父两代都是律师,他也不例外,作为第三等级代表前往巴里后,曾提出普选、反对国王否决权还有废除死刑等等议案】
         【还曾发表过“国家要生存,国王就必须死”的著名演说,这些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威望!】
         【而且,罗伯斯庇尔不近女色,刚正不阿,道德方面可谓是完美,被人称为“不可腐蚀者”!】
         宋朝。
         朱熹原本神色平淡,在听见天幕最后一句话时,猛然从椅子上做起,快步走出房间来到院子。
         “不近女色,刚正不阿,道德完美,不可腐蚀。”他重复了一遍天幕对罗伯斯庇尔的评价,然后抚掌大笑!
         “好啊好啊!”朱熹激动又喜悦,“这个人,选得好!”
         这分明就是他们儒家理想中的皇帝啊!
         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真正带领国家走向兴盛!
         历史杀过哪个明君不具备一些优异品德?又有哪个昏君不是品德败坏?
         朱熹几乎能想象得到,在这位不可腐蚀者的带领下,珐国很快就能从危机中走出,走向强盛!
         想罢,他又有些遗憾,怎么这样的人,不是在华夏呢?
         朱熹全然忘记了,天幕最开始的时候就提过,最后是拿破仑坐上了皇位。
         战国。
         两个青年在廊上对弈,正是李斯和韩非。
         李斯下了一子,瞥了眼天幕然后问道:“你觉得,罗伯斯庇尔掌管珐国怎么样?”
         “不妥。”韩非道:“品德完美的人不适合,当权者,要利益制衡。”
         “难得我们的观点一致。”李斯感慨道。
         水至清则无鱼,罗伯斯庇尔品德完美,这样的人可以当名士,可以开宗立派,甚至可以当圣人。
         但是唯独不适合成为当权者。
         这种人往往有一个毛病,他们品德高尚,就会以此要求别人,还希望整个社会国家都是这样。
         可天下熙熙攘攘,皆是为了利,在内忧外患时,这样的人或许能一时赢得民心,成为短暂的胜利者,但长久以往,必然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一边想着,李斯一边落下最后一子,“你输了。”
         韩非沉默不语,半响才问:“你,决定,决定要去,秦国?”
         李祺起身,“道不同,不相为谋。”话落就拂袖离去。
         汉朝。
         刘秀看着天幕,心头生出一种怪异的熟悉感。
         品德完美的人?
         好耳熟。
         【为了解决危机,罗伯斯庇尔推出了严厉的战时经济政策,关闭交易所,取消股份公司,粮食和日常用品也限定价格,使得巴里的物资供应得以恢复】
         【他动员珐国所有人民参战,有家室在后方制造武器和供应粮食,女人缝制衣服,照顾伤兵,孩子制作绷带,老人负责鼓动士兵】
         【罗伯斯庇尔凭此,短短时间内就召集了四十多万大军,逆转了珐国战场的局势!】
         闻言,各个时空的儒家弟子都热切地看着天幕中,珐国在罗伯斯庇尔的带领下,似乎蒸蒸日上。
         果然!品德高尚的人率领国家,才是最正确的!
         只是不知为何,他们总有种怪异的感觉。
         严厉的战时经济政策?听起来怪怪的。
         【珐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所有干涉珐国内务的国外势力也被赶出他们的国土,保皇派的叛乱也被平定】
         【然而,这些政策的推行,一直遭遇到强大的阻力,罗伯斯庇尔采取的手段,就是恐怖统治】
         【他逮捕一切可能威胁珐国和平的人,没有给他们任何辩护的机会】
         【在这一时期,足足有五万人被送上了断头台,其中还有很多学者、知名的社会人士等】
         啥?
         各个时空的儒家学子都懵了!
         看到珐国在罗伯斯庇尔统治下节节高升而大笑的朱熹,笑声戛然而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