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一人之下:让你炼气,你成仙了? > 第十一章:百日筑基
         没过多久。
         待到李慕玄将吞下的甘露彻底消化,睁开眼睛便朝洞山磕头拜谢。
         “多谢先生指教。”
         虽说洞山是受左若童所托,但这份传道恩情值得他诚心礼拜。
         而此时,原本处在震惊当中的洞山,被李慕玄的声音叫醒,旋即,他目光牢牢锁定在李慕玄身上,眼神格外复杂。
         有一说一。
         他昔日修为虽然不高,但好歹是大派弟子,自忖见过几分世面。
         然而,他还从没见过或是听过,有哪家弟子能在第一次尝试筑基时就直接进到心无杂念,六根清净的禅定状态。
         不仅如此,还整整保持这个状态长达一刻钟,直到吞服下完整甘露。
         这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虽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但至少他洞山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
         毕竟只要是人,在接触修炼以前,难免会被后天环境所影响,心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杂念,导致心神无法快速集中。
         而且!
         就算真的天赋异禀,心思淳朴,直接就进到坐禅的状态。
         但因为是第一次。
         难免会生出喜悦、兴奋之情。
         而随着心念妄动,气便会散开,甘露也就无法凝聚,失了原本的清甜意味。
         这也是为什么洞山对李慕玄第一次坐禅,就炼化了一口真气而感到震惊,因为这就像一个小学生刚接触到高等数学,然后转眼就把题目给解开了,
         这已经不是天才能形容的了。
         简直是妖孽!
         “李慕玄。”
         “这真是你第一次尝试坐禅?”
         洞山一脸严肃的问道,同时带有审视目光的盯着李慕玄。
         “不是第一次。”
         闻言,李慕玄出声否认道:“之前夜里睡觉经常睡不着。”
         “有时就会进到这种状态,不过那时不知道这就是坐禅,只是觉得好玩就偷偷练了起来,久而久之就养成习惯了。”
         他自然不可能说出前世的事。
         但承认自己这是第一次,也违背了事实,所以才寻了这么个借口。
         “原来如此。”
         听完李慕玄的讲述,洞山心里略微释然了些,但还是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倒不是他不相信李慕玄的说辞,而是坐禅一事,难的不是第一次,是每一次咽津纳气都要进到那种心无杂念,六根清净的状态。
         而这,需要长年累月的持戒修行,一直保持本性才能做到。
         正因如此。
         一想到自己当年过的有多苦,再回头看李慕玄这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你要花费无数努力才能练就的事。
         别人睡个觉就行。
         天赋带来的差距简直令人绝望。
         如此想着,为了不使李慕玄因此事生出骄狂之心,洞山还只能强装无事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你倒是好机缘,误打误撞下就成了。”
         “侥幸而已。”
         李慕玄赶忙自谦一声。
         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万中无一的修道奇才。
         毕竟他前世也是花了不少工夫才进到坐禅状态的,而且之后还不是想进就进,往往要坐上半天,才能摒除杂念。
         而这一世。
         不知道是这具身体的资质本就不差,还是两世灵魂融合的缘故。
         他很顺利的就进到坐禅状态。
         甚至隐约有种感觉。
         只要自己愿意,随时随地都能再次进到刚才那种心神俱静的状态。
         正想着。
         洞山的声音再度响起。
         “不必过谦,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你接下来按此法门勤加练习便是。”
         说完,洞山端起茶杯小抿一口,接着继续道:“之前和你讲过,人身有三百六十五处大穴,每个穴位至少需要填进九道真气。”
         “碍于每个人资质不同。”
         “将此数去零化整,也就是至少需要三千五百口真气。”
         “一口甘露,即是一口真气。”
         “每次坐禅一刻钟,便能产生一口甘露,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八刻钟,理论上最多能生出九十六口真气。”
         “但去掉行住坐卧、日常杂事,以及进入坐禅前所耗费的时间。”
         “每日可用功四至六个时辰。”
         “差不多两个七七之数,共计百日便可完成筑基。”
         “晚辈明白。”
         李慕玄起身朝洞山行礼,接着问道:“先生,若是我日夜用功,每日精进,是否可以缩短日期,早些完成筑基?”
         前世他被生活所累。
         柴米油酱醋茶,水电、房租、车贷每个都要他去操心。
         真正用来修道的时间其实不多。
         而这一世。
         他重生为富家少爷。
         不敢说家财万贯,但却脱离了靠自己养活自己的处境。
         可以说,现在的李慕玄什么都不多,就时间最多,而他自然不想虚度光阴,浪费时间,所以想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修行上。
         “可以是可以,但是...”
         洞山话锋一转,表情陡然变得严肃起来,“修行贵在持之以恒。”
         “最忌一日曝之,十日寒之。”
         “你突然连着几日精进七八个时辰,觉得劳累,难免会滋生出惰怠之心。”
         “当惰心生起时,又会为自己寻找借口,随意应付了事,事后又觉得不该如此,从而生出惭愧、悔过之心。”
         “如此一来,心神左右摇摆不定,反而有碍修行。”
         洞山语重心长的对李慕玄说道。
         他自忖是个过来人。
         在他看来。
         修行路上永远不缺惊才绝艳的天才,缺的是能持之以恒走下去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大门派收弟子,往往更看重心性的原因,一个门派想要传承下去,靠的不是几个天才,而是能沿着道路一直走下去的有恒者。
         “慕玄明白了。”
         李慕玄一脸认真,知道对方这是把自己当晚辈关照才会说这么多。
         只是话又说回来。
         一日曝,十日寒会生出倦怠惫懒之心。
         那要是每日都勤奋精进呢?
         换句话来说。
         只要自己每天都坚持不懈的卷,持之以恒的卷,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
         “嗯,你明白就好。”洞山自然不知道李慕玄的真实想法,见他一副把自己话听进去的模样,不由满脸欣慰。
         他之所以说这么多。
         一来李慕玄是师父左若童看重的人,二来也是真把对方当晚辈对待。
         如今,该教的他都教了,该叮嘱的他也叮嘱了,而看李慕玄的样子,也不像那种不听人劝的人,所以也就没再说什么。
         “走吧,我给你安排住所。”
         “嗯。”
         李慕玄恭敬的答应下来,而后背起行李,紧跟洞山先生脚步。
         .......
         与此同时。
         趁着太阳还未落山。
         左若童和水云二人回到了三一门。
         刚走进大殿,左若童便看到陆瑾坐在蒲团上,一副心神不定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