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一人之下:让你炼气,你成仙了? > 第十九章:顺则为凡,逆则为仙
         时间如白驹过隙。
         对于左若童和洞山两人之间的交流,李慕玄自然不知道。
         但自从不用再管学业后,他的时间便一下充裕起来,除了依旧每天要去学堂打卡外,剩下的时间全都用来修炼。
         很快,在他努力精进下,四十多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一天夜里,明月高悬。
         “算算真气。”
         “应该快三千六百口了。”
         李慕玄盘腿坐在床上,静心感受经脉内流淌着的磅礴真气。
         此时,真气已然填满他体内三百六十四处窍穴,只剩最后一处位于后脑颅骨与颈椎相接着的枕玉枕穴迟迟没被打通。
         李慕玄曾特地去问过洞山先生。
         按先生的说法。
         玉枕穴又被世人称为铁壁。
         要过玉枕,须用牛车,意思就是非九牛之力难以打通此穴位。
         同时,人身各不相同,每个人的体魄身躯都不一样,因此对于打通玉枕穴需要多少真气,谁也没法说出个准数。
         不过既然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跟姹女怀子一样。
         虽然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生产,但孩子迟早能生下来,所以越是这种时刻,就越不能着急,要摒弃杂念,专心修行。
         李慕玄听完这番话,知道问题不是源于自身后,便放心下来继续修炼。
         也就在此时。
         他如往常那样炼化一口甘露后不久。
         只听嚯的一声突然响起。
         刹那间,李慕玄感觉自己打破了某种桎梏,体内真气顿时畅通无阻。
         似滚滚长江东奔入海,又似滔滔黄河绵延不息,充盈的真气在体内各处经脉肆意奔腾,直至最后又回归丹田。
         就在这循环反复的过程中。
         李慕玄能清晰感应到,体内某种玄妙事物的存在。
         它似有形,又似无形。
         像水又像雾。
         每当真气沿着经脉运行一个周天,这种事物便会随之增多。
         “按先生的说法。”
         “这应该就是先天一炁吧。”
         李慕玄有些不太确定,毕竟他前世虽然修过道,但也就几个月而已。
         况且,在前世的典籍当中,先天一炁一直都是玄之又玄的模样,没人具体描述过它的样子,准确来说它就是道的体现。
         那么道长啥样呢?
         道可道。
         非常道。
         道没有具体的模样,先天一炁自然也没有具体的模样。
         不过话说回来,李慕玄对这到底是不是先天一炁也不是非常关心,毕竟眼下窍穴已经打通,真气充盈全身。
         就算这东西不是先天一炁,那也离先天一炁不远。
         现在的他。
         心思都放在另一件事上。
         “按前世路子,百日筑基过后,就应该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路子。”
         “不知道这世界是怎么样的。”
         李慕玄思考着。
         他虽然记得几篇前世炼精化气的法子,但却不敢轻易尝试。
         毕竟在修行上,每一派对道的理解都各不相同,即便是同样都主张性命双修的全真派,内部也有许多流派分支。
         至于谁优谁劣。
         就不是他一个新人可以妄言的了。
         再者,自己所知道的。
         只是前世的一些修行理论罢了,能否用得上,还是得先去请教洞山先生。
         于是,李慕玄没有再去多想,一边躺在床上闭目冥神,一边静心感受体内那疑似先天一炁的事物。
         就如此,一夜的时间很快过去。
         伴随一阵鸡鸣响起。
         李慕玄如往常那样起床洗漱,背着书包一路来到学堂。
         “真别说。”
         “气脉畅通以后,走起路来都比往常要轻松不少,感觉轻飘飘的。”
         感受到这一路上身体的变化,李慕玄脸上不由露出笑意。
         虽然相比以前,只是感觉轻盈了些,但这种肉眼可见的变化,却实实在在的振奋人心,给人一种正向反馈。
         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
         叮~~!
         叮~~!
         清脆的上课铃响起。
         紧接着,身穿褐色西装,杵着拐杖的洞山,不急不缓的走进学堂。
         看到对方的第一时间,李慕玄便想上前,向这位自己修行路上目前唯一的领路人请教,但这念头很快被他制止。
         毕竟他的修行是修行,学堂内这么多同学的修行就不是修行了?
         于是。
         等到第一节课结束后,李慕玄趁着课间休息的时间找到洞山。
         “先生。”
         “有件事我想向您请教。”
         说着,李慕玄说出昨晚的全部感受,并详细描述体内疑似先天一炁的事物。
         “哈哈哈哈....”
         洞山听完,露出一脸笑意。
         “你说的这个,的确是先天一炁,但又不完全是先天一炁。”
         “嗯?”
         李慕玄挠了挠头。
         洞山解释道。
         “你可还记得我先前同你讲的电源、电线、电灯的例子?”
         “记得。”
         “您说只要积累真气,填满三百六十处大穴,就能感应到先天一炁。”
         李慕玄开口说道。
         “没错,确实是这样没错。”
         洞山点点头,而后话锋一转:“但有一点你却不知,先天一炁乃大道显化,包含万事万物,而万物又是由三衍化。”
         “因此先天一炁,见一含三。”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亦有三宝,精气神。”
         “先天一炁落在人体,便化为元精、元炁、元神。”
         “你所见到的便是元炁,也被世人称为先天之炁,它可以说是先天一炁,但却只是其中一部分,并不完全。”
         “晚辈受教了。”
         李慕玄双手抱拳行礼。
         作为修行者。
         不同于外行人将道单纯看作阴阳太极,见一含三的道理他自然懂。
         而元精、元炁、元神之分,在前世虽然算不上常识,但也是相对基础的知识,就拿‘炼精化气’举例,其中的精和气,就是指将人体内的元精和元炁合炼。
         至于为何要这么做。
         在内丹学中。
         顺则为凡,逆则为仙。
         有道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就是这个三。
         若是凡人想成仙,就必须要逆着来,既是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从三一路逆推回一,到最后重返先天一炁。
         说到这。
         就不得不提三一门的逆生三重了。
         它的核心就是逆。
         而这跟内丹学的理论几乎完全一样,只是修炼过程可能有些差别。
         这也是为什么李慕玄的第一选择是三一门的原因,因为他前世主修的就是内丹学,看的道藏也多是内丹学著作。
         至于天师府雷法、符箓那一套。
         不能说完全不了解。
         只能说略懂一些,大概停留在百度水准,其中更深的门道他就不知了。
         而这时。
         洞山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既然你已经能感应到元炁的存在,那么接下来我便教你怎么运用它。”
         “以及...如何用它来锤炼性命。”
         话音落下。
         李慕玄眼前顿时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