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一人之下:让你炼气,你成仙了? > 第二百二十五章:存心养性以事天,聚精会神而合道!
         很快。
         随着众人到齐,授箓仪式正式开始。
         与世俗繁琐的仪轨不同,授予法箓的仪轨要相对简单点,毕竟都是修行者,许多礼法上的无效仪轨都被删去。
         但即便如此,整套流程走完,依旧用了两个多时辰。
         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颂词上面。
         其他的如上香、点烛、点灯、击钟等等,由醮坛执事各司其职。
         这些执事主要有高功、监斋、都讲、侍经、侍香、侍灯、知磬、炼师、摄科、正仪、监坛、清道、知炉、表白。
         不过这些跟李慕玄没太大关系。
         做为受箓者的他。
         反而是斋醮仪式中最轻松的,只要跟着颂经赞神便可以了。
         就如此,随着仪轨完成。
         香烛、油灯将整座大殿照彻通明,钟罄、诵经声不绝于耳。
         “迎圣接驾!”
         一道庄重凝肃的声音响起。
         下一刻。
         李慕玄转头看去。
         只见上清弟子抬着四尊塑像走出,将其放在醮坛的主神位上。
         魏夫人塑像最大,放在中央,大中小三位茅君则列于下方,以大茅真君地位最贵,中茅和小茅列于左右两侧。
         迎圣接驾完毕后。
         紧接着便是焚香、上祭、开光、点像,一道道复杂程序有序进行。
         整套流程叫做安圣。
         过程中,李慕玄目光直视塑像。
         眼眸中金光闪烁。
         遗憾的是。
         除了随着仪式进行愈发浓郁的信仰之力外,他什么都没看到。
         不过想想也是,要是受箓就能见神,那世间的人全往道门挤了,仙人的存在也不会变成虚无缥缈的传闻。
         很快,安圣的流程走完。
         做为监度师的张之维站在醮坛,一手掐指决,一手拿祝文。
         高声颂诺道:“高上元始天王,今日上願八會,日吉時清,謹於玄壇,或云嶽,盟度玄經,乞丐告下五帝靈山,監臣盟誓,早賜神仙”
         唱完祝文。
         授箓科仪也到了最后一步。
         一众箓生来到坛前。
         在醮坛执事的带领下,对着魏夫人等神像诚心礼拜,面前放着一尊大火盆。
         随后,众人坐在蒲团上,一手持令牌,一手掐上清决,诵念经文的同时,心中存想四位茅山祖师的样貌。
         据说在这个过程中。
         随着存想样貌愈发清晰,自身之神就能与法脉建立联系。
         而手中这块令牌则是法箓的凭证。
         只要寄托一缕元炁在上面。
         事后在祖师神像前焚烧令牌,上达天听,授箓仪式便算正式完成。
         到那时就有了开坛画符,行使上清法印的资格。
         何谓法印?
         可以理解成道教奏达天庭的公印,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
         类似封经符、困仙符这种符箓不需要法印盖章,按照斋醮、科仪画好就能用,而驱神役鬼之类的符箓,则必须要用到法印。
         就跟朝廷的红头文件一样。
         你不盖章。
         就调动不了鬼神。
         此时,一众箓生当中,李慕玄闭目凝神,诵经存想。
         随着四位祖师的样貌出现在识海中,他能明显感觉到祖师神像上的香火信仰被牵引过来,欲要往身体里钻。
         “香火信仰就是一派法脉?”
         李慕玄心忖一声。
         他的元神要比寻常人坚韧凝实,甚至达到内观细胞的地步。
         几乎是一刹那,他便存想好祖师神像,现在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引入香火念力,与元炁混合后寄托在令牌上。
         只不过,李慕玄略微有些迟疑。
         如果法脉就是香火念力。
         那么受箓,名登法册,便相当于对香火念力的使用权限。
         而斋醮、科仪则是聚拢香火念力的手段,再配合存神之法的天人感应,以香火念力为桥梁,精准定位到那一尊神,使其神念和力量能寄托在符箓上。
         看穿法脉的本质后。
         李慕玄心中顿时生出不一样的想法。
         是否可以简单一点?
         不需要香火念力铺桥搭路,直接定位到那尊神,并驱役祂为己所用。
         “以真性灵光,通天彻地,驾驭万法.”李慕玄口中念叨,若按照存神之法的观念,人体内有三万六千神。
         但归根结底。
         这些神都是元神的一部分。
         而人身为天地。
         元神其实就是自身的天道!
         那么倘若自己以元神去感应天道,然后再通过步罡、科仪、斋醮锁定这个神的位置,同步他在体内的所在。
         将来需要用时,是否可以不再用香火念力去铺桥搭路?
         直接就能以元神去调动!
         不仅如此,类似香火神那样的存在,本身也属于万法之一。
         但凡祂在天道之内,就能用符箓随意驱使,当然,前提是要用一次信仰念力锁定位置,不然茫茫天道如何去找。
         想到这。
         李慕玄眼神不禁变得有些古怪。
         他怎么感觉这思路。
         香火念力就跟带路党一样,帮助自己精准搜寻神灵所在,而这些被发现的神灵,往后必须要听他的符箓差遣。
         心念至此。
         李慕玄决定尝试一下,看看能否以自身元神去感应天道。
         而这件事他也算经验颇丰。
         毕竟奇门之法是以性命去勾连奇门内的天地,观法则是用元神来模拟天道的视角,现在则是要更进一步。
         随即,李慕玄屏气凝神。
         模拟天道自然之态,来存想自身元神,尝试与天道相互感应。
         在这个过程中。
         时间、空间逐渐失去意义。
         天地间除了自己以外,只剩下一片虚无,渐渐地,自己的身影也变得模糊起来,仿佛与周围的虚无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一众受箓的道士中。
         陆瑾第一個睁开眼睛,手上的令牌也被寄托了一缕元炁。
         “师兄肯定是第一个!”
         陆瑾下意识便往前方火盆看去。
         见那处没人,澄净的眼神中闪过大大的疑惑,随后目光左右环顾,发现师兄还坐在身旁,心中顿时一惊。
         “难道我真是万中无一的符箓奇才?”陆瑾心中生出几分狐疑。
         这念头连他自己都不太相信。
         毕竟天才归天才。
         但超过师兄实在太夸张了。
         这可是有着仙人之姿,样样都能做到极致的师兄啊!
         自己何德何能嗯~,反过来一想,有道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弟不必不如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陆瑾眼神顿时闪过几分明亮。
         接着拿起令牌,高高兴兴的走到前面,扔到火盆内烧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
         负责斋醮的修静老道有些惊讶。
         他还以为第一个会是李慕玄,没想到居然会是这陆家小子。
         按理来说不可能啊。
         毕竟存想四尊神像不是很难的事情,只是入门基础罢了,以李慕玄的性命修为,应该很快就能做到这一步。
         莫非是出了什么意外?
         但也不对啊。
         还没听过谁在受箓出意外的,哪怕是刚得炁的都能感应到。
         无非是花的时间有些长。
         正想着。
         陆瑾的声音响起。
         “前辈,我来领法印了。”
         “嗯。”
         修静回过神来。
         将身旁一尊铜制的法印递给陆瑾,口中不忘叮嘱道:
         “箓者,戒除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入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始登真。”
         “此乃上清天枢院印,中、下界诸神不论高低职位,均听候差遣。”
         法印在正一派中大有讲究。
         代表着法职。
         不同职位调动不同的神灵。
         比如北极天蓬印、元始符命印、太清教主印、雷霆都司符玺,还有最为有名的天师府阳平治都功印,上清派的九老仙都君印,以及灵宝派灵宝大法司印。
         像这三尊法印,哪怕是印在白纸上。
         诸天邪祟也不敢靠近。
         “谨遵前辈教诲。”
         此时,陆瑾满脸认真的接过法印。
         虽然他是全真弟子,但既然受了这法印,也算半个正一弟子了。
         随即,自信满满的他,踏着四方步走到布置好的法坛前,拿起桌案上的法剑,按照‘斩妖符’的步罡、咒语像模像样的开坛做法。
         “千宝剑、镇长存、吾除三百、千邪路、守断阎王、事國王”
         “吾奉玄天上帝所敕急急如律令!”
         伴随声音响起。
         陆瑾将法剑放在桌上,右手执笔微蘸朱砂,一气呵成的画了起来,在自信心的加持下,他画的格外顺畅。
         很快一道符箓便制作好了。
         不过他犹觉不够。
         毕竟他的梦想是把符箓当豆子撒,而眼下又是现成的法坛。
         于是,陆瑾继续画了起来。
         大约画了八九张后,他顿时感觉有些疲累,不是那种身体被抽空,而是大脑浑浑噩噩,就跟有团雾挡着一样。
         心念至此。
         陆瑾遗憾的放下符笔,然后将符箓一把揣进袖子当中。
         只留下一张符箓在人前演示。
         很快,伴随元炁注入。
         一道七寸长的锋利剑气出现在众人视野,紧接着,在事先准备好的厚实铁柱上,留下一道四寸深的痕迹。
         这也代表他正式完成了授箓仪式。
         “这小子要是我天师府门人就好了。”见此情形,张之维心忖一声。
         倒不是觉得对方真是什么万中无一的符箓奇才。
         画符嘛。
         只要你肯画,材料管够。
         画多少张都行。
         别说是五五分了,三七分都可以,天师府就缺这种爱画符的人。
         思索间。
         他目光看向不远处的李慕玄。
         “老李这是在干什么呢?以他的性命,应该瞬间就可以完成,莫非是”张之维眼神闪烁,想起之前对方提到过的以炁画符之事。
         除此之外。
         他想不到还有什么其他理由,能让李慕玄沉思这么长时间。
         也就在这时。
         箓生中又有一人站起,按照焚烧、领印、做法的流程走下去。
         因为是入门的缘故,基本都没出意外,不过画出来符,在质量上却不如陆瑾的那道符箓,只在铁柱上留下一道两寸长的痕迹。
         很快,陆续有人站起,铁柱上的痕迹也越来越多。
         只是越晚的人。
         在铁柱上留下的痕迹越浅。
         但最差也有一寸深。
         就如此。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
         箓生也越来越少,整个授箓院,就只剩李慕玄一人坐在那。
         “师兄这是怎么回事?不应该啊.”此时,授箓完成的陆瑾站在观礼队伍中,旁边站着张怀义、郑子布等人。
         在他看来。
         师兄符箓上比自己慢.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但比所有人都慢就很奇怪了。
         想到这。
         陆瑾转头看向郑子布,语气认真的问道:“你们以前出现过这种情况嘛?就是那种一朝顿悟,直接通天,从此成仙作祖的。”
         “你想啥呢?怎么可能会有。”
         郑子布翻了个白眼。
         他上清派最传奇的故事,就是第二代祖师被魏夫人梦中授法。
         但即便如此,祖师也修行了一辈子,一生编纂出无数的道经秘笈,最后据说是成仙了,可并没有太多仙踪。
         至于一朝顿悟,直接通天。
         怎么可能!
         李慕玄是仙人之姿他承认。
         但这也太夸张了。
         “没有么?”
         陆瑾小手摩挲着下巴,目不转睛的盯着盘腿而坐的师兄。
         在排除自己在符箓一道比师兄天才这一可能后,根据以往的经历,他感觉师兄肯定是悟到了什么东西。
         心念间。
         时间在飞速流逝。
         太阳也从正午的居中普照,逐渐西沉,衬得殿内的烛火、油灯愈发明亮。
         此刻,观礼的人群也有些不耐烦。
         “怎么还没好?”
         “这位师兄是谁的弟子,以前怎么没见过?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
         “你还不知道吧,这就是我道门鼎鼎有名白玉柱。”
         “啊?不可能吧!听说他不是仙人之姿么?为什么授箓要花这么长时间?这都快三个时辰了,还没好。”
         “谁知道呢。”
         一道接一道的声音响起。
         众人眼神狐疑的看向场上的李慕玄,仿佛对方是个假白玉柱。
         而此时。
         醮坛旁的众执事也议论起来。
         “修静师兄,你看这怎么办?要不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不行!”
         修静老道斩钉截铁的说着。
         他心里虽然也没底,但不管怎么样,法册上一定要留名!
         哪怕李慕玄真没有符箓天赋,画出来的符纸一文不值,可人家本身就不靠符箓吃饭,是他主动求人家留名的。
         这时候把摊子给撤了。
         面子往哪搁?
         正想着。
         一道声音自场外响起。
         “门长。”
         “这李慕玄本就是你强塞进来的,大家迫于你是门长,也都没说啥。”
         “可现在伱让所有人都等他一个别派的弟子,会不会太过分了?难道他一直不授箓,斋醮就一直办下去吗?”
         “还是说你跟他有什么关系?”
         此话一出。
         众人目光纷纷看去。
         只见一名两侧面颊红肿的枯瘦老道,站在人群中大声呼喊。
         “怎么又是这货?”
         看到清德,修静老道眉头微蹙。
         觉得当初下手就该再重一点,让他多躺两天。
         当然他也明白,这事跟清德其实没太多关系,重点在于慕玄这孩子存想时间太长,就算清德不冒头,还有人会冒头。
         只是他第一个挑事罢了。
         正想着。
         伴随清德的声音响起。
         不少长老纷纷意动,他们都是被门长以理说服,所以才答应外派弟子授箓。
         现在出现这情况,心中自然不乐意。
         旋即。
         正当有人要起身劝说时。
         授箓场上。
         李慕玄缓缓睁开眼睛,眸中除了欣喜之色外,还带有几分后怕。
         “存心养性以事天,聚精会神而合道。”
         “这就是通天的感受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