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 > 第122章 劳民伤财:扩建临淄城
         如果说,这次天机阁的名将榜,让许多人出乎意料的话。
         文臣榜就显得比较稳妥了。
         除了突然出现在榜单的管仲之外,
         其他九人,
         基本上跟各国君臣的想法大差不差。
         都是久负盛名的名臣。
         为各自王朝的兴起和辉煌,立下过无数功劳。
         唯一有争议的,
         也只有排名第十的管仲。
         主要是管仲在这之前,可以说是默默无闻。
         这名字,就没人听说过。
         至于说他的功绩?
         也只有这几个月,齐国发生的改变。
         可是,
         这个时间太短了。
         很多东西,根本看不出成效。
         甚至很多人,都将齐国崛起的功劳,加在卫青、霍去病等人的身上。
         ......
         齐国。
         临淄城。
         韩林正在金雀台的施工现场。
         现在临淄城中,还未完工的项目只剩下皇宫和金雀台了。
         经过一年多的修建,
         这两个项目,现在已经有了大致轮廓。
         尤其是皇宫,只需要在原皇宫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和扩建工作即可。
         “陛下,根据目前的进度,估计明年冬天之前,皇宫便能修建完毕。”
         工部尚书一脸谄媚的站在韩林身边,向韩林汇报当前的进度。
         韩林点点头:“还不错。”
         今天,
         韩林觉得天天待在屋里太闷了,想着出来透透气。
         溜达溜达,就来到了这里。
         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数不清的民工,挥洒着汗水在劳作着。
         看到这样的场面,
         韩林忽然问道:“朕吩咐你们的相关措施都做了吗?”
         工部尚书指向前方的一处空地。
         那里搭着几十个营帐,
         还有数十名军士守在那里。
         “陛下请看,这是我们特意为民夫准备的休息区,像这样的区域共有二十处。”
         “每天中午,都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他们便会到这些营帐中休息。”
         “同时我们还提供冰镇酸梅汤,供给他们解渴,而且每个月的工薪也都按时发放。”
         韩林瞥了他一眼,再次点了点头:“做到了就行。”
         转过头,
         韩林又前往了金雀台的施工现场。
         很明显,
         这里的进度稍慢了一些。
         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
         金雀台的位置,坐落于临淄城北城区,皇宫的后方。
         这里也将作为韩林日后,享受幸福生活的地点。
         根据设计,
         金雀台建成之后,建筑面积将超过一万五千平方米。
         高约三十米,集亭、台、楼、阁、廊、桥、院、阙于一体。
         而且根据韩林的要求,
         这里还将建造各种供韩林游玩的设施和建筑。
         “陛下,金雀台想要建成,恐怕还需要数年的时间。”,工部尚书小心翼翼的说道。
         韩林平静的目光落在前方的施工现场,没有任何答复。
         工部尚书还以为韩林对建造速度不满意,急忙说道:“陛下,如今我们已经征召了超过二十万的民夫,已经竭尽全力的去建造了,时间上......”
         韩林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不用为了工期赶时间,朕不着急。”
         历史上,
         为了赶工期而造成的悲剧可不少。
         而且,
         韩林如今的寿命,在阴阳和合功的加持下,不说与天齐寿吧。
         但活个一百岁还是轻轻松松。
         而且若是将阴阳和合功练至满层,到时候指不定能活多久呢。
         所以三五年就能建造的东西,也没必要去着急。
         相反,
         韩林更注重质量和品质。
         如果到时候建造的不合格或者是自己不满意,那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只不过.....
         韩林看向皇宫外的区域,
         因为皇宫的扩建,再加上修建金雀台。
         占据了大量的城中土地。
         如今的临淄城,接近四分之一的面积,都被包含在内。
         再加上城中的繁华程度,吸引了大量了周边居民乃至国外的客商。
         弄得现在临淄城人满为患。
         尤其是东市和西市,每天都拥挤无比。
         韩林忽然道:“临淄城,该扩建一下了。”
         工部尚书:“???”
         第一时间,工部尚书还没反应过来。
         韩林再次开口:“拿临淄城及周边地区的地图过来。”
         “遵命。”
         没一会,
         地图呈上来。
         韩林看着临淄城的地图,对着工部尚书指了指:“从这里到这里,等皇宫建造完......不,从明天开始,直接开始扩建。”
         “临淄城作为大齐京师,现在的面积太小了。”
         “就按照朕刚才所指的区域,将临淄城扩建一下,另外新修建的房屋样式及区域规划,等朕回头在告诉你。”
         工部尚书嘴角狂抽,感觉头皮发麻。
         面对韩林的吩咐,
         心中叫苦连连。
         陛下啊,
         你知不知道,如今为了修建皇宫和金雀台,再加上整个大齐的道路修建。
         征召的民夫数量,已经超过了五十万。
         你现在还要扩建临淄城?
         而且刚才韩林划出来的那范围,
         别看在地图上,只有一个圈。
         可那面积,几乎是现在临淄城的三倍。
         而且城池的扩建,还不是渐渐的的建一圈城墙就完事了。
         还要配备各种守城设施。
         护城河也要重新挖掘改道。
         陛下你知不知道,这样的工程还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啊。
         您就不能稍微等两年。
         等皇宫和金雀台建好之后,在扩建吗?
         可是,
         工部尚书的心中叫苦声再大,他也不敢真的说出口。
         韩林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性格,可谓是人尽皆知。
         但凡提出反对的人,要么已经转世投胎,要么闲赋在家。
         总之,
         现在的朝堂之上,早就没人敢对韩林的提议,说出反对的声音了。
         四世三公的袁家,都给抄家灭祖了。
         更别说是他们了。
         曾经作为士人底牌的人文学子,更是在科举改制之后,彻底失去了曾经的依仗。
         原本的读书人,要么背井离乡,离开齐国。
         前往其他各国参加科举。
         要么放下曾经的光环,进入韩林所创办的学校,重新学习。
         面对韩林不容反对的声音,
         工部尚书只能含泪答道:“陛下放心,工部这就派人进行丈量工作。”
         下午,
         受不了热的韩林,回到了行宫。
         至于工部,没有丝毫耽搁。
         在派人进行丈量的同时,又开始了招工事宜。
         得知相关消息的叶清秋,瞪大着双眼,面露骇然之色。
         现在的她,
         只想问一个问题:“韩林他疯了吧?”
         修建皇宫和金雀台还不够,现在又要扩建临淄城?
         大兴土木这四个字,都已经没法形容韩林现在的行为了。
         他这是要整个齐国人,都去满足他的欲望吗?
         在这之前齐国所征集民夫的数量,叶清秋是知道的。
         可是现在,韩林竟然还不满足,还要扩建临淄城?
         如今齐国刚有一些要崛起的迹象,韩林就不能消停一会吗?为什么非要做这种劳民伤财的举动。
         嗯?
         等等,
         劳民伤财......
         当这四个字出现在脑海中后,叶清秋突然想到什么。
         (今天第二章,后面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