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 > 第246章 完颜构的不作为
         随着韩林的一声令下,
         故宫和元明园的工程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如果在算上运河、城池扩建和雕像等等所有工程,整个齐国目前召集的民工数量,已经超过了二百二十万人。
         如此浩大的规模,
         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古今数千年,还没有哪个王朝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偏偏齐国还真就干了。
         ......
         赵国。
         都城邯郸。
         最近赵帝的日子,也算的上是舒适和惬意了。
         随着赵国吞下中山国,
         国力再一次上涨了一个台阶。
         而且也解决了粮草不足的危机。
         不过,
         最重要的还是,
         由于秦楚之间的会战,导致秦国无暇顾及赵国。
         这就使得赵国最近,可以肆无忌惮的侵吞周围的小国,对外扩张。
         “陛下,李将军在前日,率军大破代国主力,目前大军已经继续北上,目标直指代国都城。”
         “浩国也给出了回复,表示愿意臣服于赵国,只是希望陛下能允许浩国,保留国号。”
         龙椅上,
         听到大臣们的汇报,
         赵帝冷哼一声,不屑道:“区区一个弹丸小国,保留国号又有何用!”
         “告诉他们,要么立马臣服于大赵,要么就准备迎接赵军的铁骑吧。”
         “除了这些, 还有什么事?”
         一名大臣走出来道:“陛下,昨日齐国的细作传来消息,说是齐国要在蓟城,修建一座宫殿和一座园林,目前又征调了二十万民夫,前去修建。”
         赵帝听后乐了:“这姓韩的,一天天就知道享受,居然又想跑蓟城修建宫殿和园林,难不成临淄和金陵已经满足不了他了?”
         赵帝的第一想法,
         就是韩林耐不住寂寞,想要在蓟城也修建一个供自己玩乐的场所。
         这种事,
         毕竟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赵帝早就见怪不怪。
         但是,
         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所谓的宫殿和园林,规模之大已经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那名汇报的大臣,
         显然看出了这点。
         轻咳了一下嗓子后,继续道:“陛下,这次的宫殿和园林,规模上有些不太寻常。”
         “哦?有多不寻常。”,赵帝一副不以为意的表情。
         “按照齐国传来的消息,这座宫殿说是要建造9999.5间,园林占地也是极为广阔,据说韩林要将整个大齐的奇珍异宝都珍藏在这园林中,同时还要在园林中建造天下的名胜古迹。”
         赵帝:“???”
         什么东西?
         我耳朵没有听错吧。
         刚刚还一副不以为意的赵帝,脸上的表情立马换成了匪夷所思。
         无法理解韩林的这种行为。
         简直就像是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情?
         韩林的昏庸之名,早就是天下皆知。
         但是赵帝怎么也想不明白,韩林能昏庸到这种程度。
         不过,
         最让他想不明白的,
         还是跟叶清秋同一个问题。
         国君都荒唐到这种程度了,你齐国是怎么做到,国力还能蒸蒸日上的?
         难不成,
         就因为韩林有识人之能?
         开什么玩笑。
         赵帝敢指天发誓,韩林真有这能力的话,当场吞一千根针下去。
         简直可笑!
         从震惊中回过神后,
         赵帝沉声道:“根据朕的了解,齐国在前不久,刚刚打算开掘运河是吧?而且在这之前,还分别修建临淄城的皇宫,金雀台,还有直路?”
         “回禀陛下,是的,从韩林登基以来,齐国大兴土木之举便从未停过。”
         赵帝疑问道:“既然如此,齐国目前一共召集了多少青壮参与这些工程?”
         “根据齐国细作打探得来的情报,各州郡所有民工,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二百万人。”
         听到数字,
         赵帝冷笑道:“赵国全国人口不过六百万人,若是只算青壮,怕是一共就二百万。”
         “现在齐国竟然能拉出二百万人来,参与如此之多的工程,你们能否告诉朕,齐国全国人口有多少,此时此刻还能征调多少兵马,多少民夫运送粮草!”
         听到赵帝的言语,
         丞相蔺相如微微皱眉,“陛下的意思是,要主动出兵伐齐?”
         赵帝反问道:“难道不可以吗?”
         “经过这一年多的喘息,如今赵国兵强马壮,又获得了中山国的资源。”
         “反观齐国,连年征战百姓疲敝,现在更是开启如此之多的工程,每一个工程都是劳民伤财之举,难道这不正是进攻齐国的好时机吗?”
         蔺相如摇摇头:“陛下,机会虽好,但现在显然还不到时候。”
         赵帝语气不悦:“什么意思?”
         蔺相如解释说:“既然齐国开启这么多的工程,其中消耗的人力物力皆是天文数字,更不要说有二百万青壮无法参与到耕种之中。”
         “陛下可以想象,若是时间一久,齐国的国库怎能承担如此规模的消耗。”
         赵帝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等齐国被这些工程拖垮之后,在出兵攻齐?”
         蔺相如点点头。
         赵帝大喜:“好,就依丞相之言。”
         “传令下去,令各军整军备战,打造武器铠甲,同时调集全国粮草全部运往东线。”
         “只要齐国露出颓势,便是我大赵复仇之日!”
         .......
         在听到齐国的消息,赵国开始整军备战之时。
         宋国朝廷,
         同样有不少人,都在请缨。
         希望宋国皇帝能允许大军,现在就开始整军备战。
         为以后的北伐做准备。
         毕竟先前,被齐国攻破开封,都城被洗劫一空。
         还有如今每年上缴的岁币,
         对宋国来说,都是要洗刷的耻辱。
         然而,
         面对这些义愤填膺的将领,
         完颜构的态度,始终都十分的冷淡。
         或者说,
         从那消极的表现上看,
         完全没有一丝要北伐报仇的意思。
         就好像,十分满足当下的现状。
         每天都沉迷在吃喝玩乐等各种娱乐活动上。
         单论爱好和行为上讲,几乎跟韩林是一个模子刻印出来的。
         但是,
         在一些关键的决策上,还有用人方面。
         却跟齐国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
         这点,
         但从两国的国力上,就能看得出来。
         韩林登基之初,齐国是什么模样。
         龟缩在东部沿海地区,偏安一隅,时常被燕国所蹂躏。
         至于宋国,却是南方霸主,不但将吴国压制的毫无脾气,面对楚国也能挺着腰杆拔剑。
         结果现在呢,
         两边完全颠倒过来。
         齐国成为了东方霸主。
         地域北通辽东,南连吴越。
         带甲百万,百姓安居乐业。
         可是到了宋国这里,反倒成了偏安一隅的小国。
         国都被人抢空了不说,皇后皇妃也被齐国皇帝玷污,就连大将军都被齐国抓去做了皇妃。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
         还是齐宋两国,成为了叔侄之国,宋国更是要每年缴纳岁币。
         可是面对这么多的耻辱,
         身为国君,不思富国强兵,不想着报仇雪恨。
         却每天窝在城里花天酒地?
         如今更是有天大的机会摆在面前,完颜构依旧是我行我素,浑然不管这些将士们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