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404章 ,精明的赵大田
         半个小时其实真的非常快,没一会儿就看完了。
         只有王青松感觉有些煎熬,因为这个视频他看了无数次了。
         此时众人都是意犹未尽的感觉。
         之前的赵工更是一阵的恍然,之前只是学到了最简单的使用方法,很多细节都不知道。
         本来准备自己摸索的。
         特别是控制面板上的参数设置。
         现在看视频讲解,简直是有师傅手把手教的一样,这是文字说明书完全没办法比拟的。
         “那个……李先生,能不能再看一遍?”
         赵工看着王青松客气地询问了一下。
         王青松琢磨了一下,轻轻点头:“行!再放一遍。”
         又打开放了一遍。
         他也算是跟着简单地学会了一部分。
         当然了,这只是最基础的用法,还有很多的细节视频,等他看完了,估计就剩下实际的操作了。
         而且他也学会了一些专业的词汇。
         并且这种稍微复杂的机器会用,其他简单的也基本上知道怎么用了。
         一遍看完,王青松看着还是意犹未尽的众人,赶忙说道:“不能再看了啊!你们要是有哪里不清楚的,和我说一下,我给你们找那一段内容。”
         听到他这么说,赵工一脸的歉意:“好,那就麻烦了。”
         而旁边的宋文清看着不远处灯光下的机器问道:“李先生,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王青松同样看了看,点点头:“行,你们自己试!我去睡一会儿,那边有水。渴了自己喝!能烧热水。”
         指着边上的饮水机说道。
         旁边还堆放着不少的矿泉水。
         都是那种被撕掉标签的塑料桶。
         宋文清看了看,点了点头:“好!谢谢了。”
         随后招呼人去拿东西。
         众人开始忙碌了起来。
         王青松来到角落的一个房间里,整个仓库一共三个房间,门口一个,后面还有两个。
         房间不是很大,也就十来个平方左右。
         墙壁是大白腻子,贴着不少的“伤风败俗”的照片。
         一张双人床,一张破旧的书桌。
         锁上房门。
         将里面的东西收掉,稍微清扫一下,又将床给放回去。
         铺盖弄出来铺好,锁上门,这才把皮套给摘下来。
         按上电风扇,躺在那里。
         外面的声音很吵,一时半会睡不着。
         闲着没事,弄了点油炸的花生米和一瓶酒,在那吃了起来。
         之前戴着皮套实在是太热了,中间去周颖那边去洗了个澡,重新再回来。
         ……
         “这个怎么样?”
         宋文清戴着一副脏兮兮的手套,紧张地看着正在那里拿着游标卡尺测量的赵工。
         赵工测试完以后,将结果登记上去。
         随后严肃地说道:“一共十个,全都符合标准,而且平均公差,比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少6.3丝。”
         “嘶!”
         宋文清虽然不是专业的,但是基本的他都懂。
         明白这个差距。
         这个程度国内不是生产不出来,但那是建立在无数次的不合格品的前提下。
         至少国内的机器,或者那些八级大工。
         没一个能百分百达到这个程度。
         其实都不用再去试了,完全可以上报上去。
         因为你去别的机床厂,对方也不会让你这么试。
         随后来到了刀具这边,检查了好一会,这才抬头:“刀具几乎是没有什么磨损。而且……李先生也说了,会送我们一套刀具。”
         这是从没遇到过的好事情。
         心里是又高兴,又害怕。
         担心被骗了。
         可是现实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
         赵工闻言轻轻点了点头,将东西递给了干活的人,又来到了其他的设备旁边。
         这次一共试验了四台机器。
         价格也不全是最贵的,而是根据用途来试验。
         得到的数据自然都是没问题的。
         这下把几个人都给高兴坏了。
         ……
         王青松正睡得迷迷糊糊,听到敲门的声音,抬头喊了一声:“谁啊!”
         “李先生,是我,宋文清!”
         听到这话,王青松还没反应过来。
         李先生谁啊?
         随后反应过来了,不就是他自己吗?
         没适应。
         看了看时间都已经十二点了。
         从床上爬了起来。
         “等一下!”
         吆喝一声,赶忙换上面具,打着哈欠将房门给打开:“怎么了?”
         看着门口的宋文清问道。
         关上房门走了出来。
         宋文清见状赶忙说道:“不好意思,李先生,打扰您休息了。”
         “没事,有什么事情说吧!”
         “是这样的,设备我们都已经完成了,不知道贵公司还有没有其他型号的机器,更好一点的?”
         宋文清希冀地看着他。
         王青松琢磨了一下。
         最后点了点头:“有是有,只不过弄过来比较麻烦。”
         这话,让宋文清眼睛一亮。
         王青松见状说道:“这个以后再说,这批货不知道宋先生是什么想法?”
         宋文清有些失望,但是现在还没交易过,所以,他现在也不好说太多。
         只能等以后了。
         想了一下说道:“李先生。请问批量的货,都是一样的性能吗?会不会被限制。”
         他是真的怕了。
         跟国外买东西的时候是一样,但是到手了,很多功能都被削减了。
         这也是潜规则了。
         王青松在那里保证道:“你们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收到货以后就是什么样子的。没有任何性能削减。”
         这个情况他是知道的。
         这话,让宋文清点点头,继续问道:“李先生,不知道你们这边有多少这样的设备,我们回去看看情况,再决定购买什么样的机器。”
         这次反而让王青松不敢那么大的口气了。
         要知道,刚刚解放那一会,国内只有皮带简易机床1600台。
         而在这4年前,也就是1945年,鬼子战败的时候,拥有75万台机床。
         鬼子那么屁大点的地方都有这么多机床。
         可想而知现在内地机床的缺口有多大。
         当然了,老毛子这几年援建的机床厂也上规模了,但是产量毕竟没那么大。
         BJ第一机床厂,和上海机床厂并列第一,去年扩产,才号称年产2500台各种大小型的机床。
         缺口那不是一般的大。
         后世年产61万台,都能卖得掉。
         他要是夸大了海口,到时候就扯淡了。
         就算现在缺外汇,那也是对这个国家来说的,挤一挤他都吃不下。
         想到这里,他还是说道:“这个运输不是很方便,一年估计也就几百台吧!不过我们在打通巷道,如果可以的话,后面的量可能会大起来。”
         此时他还想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后世。
         不知道买太多机床,会不会被抓起来啊!
         这个等回去了,找人问问。
         宋文清深吸了口气,点了点头:“好,等我回去问问,一旦有消息了,立马给您答复。”
         至于机器的厂家他就没问了。
         之前已经说好的,不提供厂家信息。
         王青松看了看时间问道:“那你们现在走吗?”
         “嗯,王先生,我们现在就走,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李先生休息了。”
         “没事!那你们走吧,东西记得带着,别落下来了。”
         说定好以后,王青松将这批人送到了厂门口,关上房门,重新回到了厂区这边。
         回来以后,看着空荡荡的厂房,他则是将今天的事情给过一遍。
         除了机床里可能有些会暴露,其他的暂时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因为机床里的电路是集成电路。
         现在集成电路美国好像刚刚研发出来,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而且需要几代的更替才能达到后世的程度。
         而自己直接越过了中间环节。
         除了这个问题最大,其他的暂时想不到。
         甩开思绪,没有再去想这个问题,因为想了没用。
         从自己决定从后世倒腾东西的时候,就没想过天衣无缝,只能说暂时将“王青松”这个身份给掩盖掉。
         至于什么时候能摊牌,这个就看情况了。
         而且就算摊牌,他也不会全摊了。
         进来以后,看着这个厂房,回到小房间里,将投影仪给收了起来。
         这玩意一千多块钱买的呢!
         厂房里检查了一圈,把房门给锁好,里面的东西都给收掉。
         他知道那边的办事效率,不会这么快有具体的消息。
         东西放在这被人弄坏就不好了。
         还是先收起来为好。
         当然了,得看他们的重视程度。
         如果很重视的话,还是有可能加速的。
         八卦镜塞床底下,人直接离开了原地,重新回到了周颖这边。
         这边时间过的慢,够他慢慢地思考一些事情。
         过来自然是来解决一直困扰他的一个问题。
         钱!
         过去,可以靠着现在的高科技迅速地获得资金。
         而现代,除了古董、黄金,好像没什么可以搬运过来的。
         古玩店开了这么久。
         进账确实有不少,但是感觉还是有点太慢了。
         主要的问题还是有些东西拿过来会有重复的,这也是为什么他没拿那些精品的原因。
         如果和那些私人的收藏冲突还好。
         要是和一些博物馆,传承有序的东西撞衫,那就尴尬了。
         就算是别人鉴别不出来这东西的真假,人们第一反应也是相信博物馆,而不是他这个无名小卒。
         大闸蟹、知了这种在现代的高价商品已经在弄了。
         这也是以后重点的进项了。
         但是需要时间。
         牛黄还得弄!
         剩下的高价值的也就矿石,也就是宝石了。
         想到这里,他在那里琢磨了很久,决定几步走。
         古董那边,到时候挑一些,看今年能不能上拍卖会,套现一笔。
         然后就是牛黄了。
         去港岛先去弄一批过来。
         接下来就是去看看翡翠,翡翠总不算能撞衫吧?
         而且六十年代的翡翠价格应该不是很贵。
         想到这里,查了一会资料,随后悄悄回到了港岛这边。
         锁上厂子大门,放出车子,开车直接去了海边。
         悄悄放出摩托艇,开着船直奔湾仔。
         从这里更近一些。
         二十多分钟以后,王青松出现在了杜婉婷的家门口,轻轻敲响了房门。
         没一会,杜婉婷揉着惺忪的眼睛打开了房门。
         “你怎么这么晚来了啊?事情忙好了吗?”
         看着他过来,杜婉婷打着哈欠问道。
         “还没有呢!他们这几天给消息。”
         王青松一边说,一边走了进来。
         房门关上,两人走进了卧室,屋里开着空调,自然没有燥热的感觉。
         但是王青松看着杜婉婷睡衣上的两个点,却是感觉一阵的燥热。
         “亲爱的!亲亲!”
         上了床,杜婉婷搂着他的脖子,小鸟依人地看着他。
         这哪个男人能忍的住。
         何况他这个尝了几次滋味的年轻人。
         嘴巴直接凑了上去。
         随后屋里就剩下喘息的声音,和婉转低吟的声音……
         ……(此处省略几万字)
         一个多小时以后,王青松大汗淋漓地躺在那里。
         看向了满脸红润的杜婉婷,问道:“婉婷,问你个事情。”
         杜婉婷扭动了一下身体,“嗯”了一声:“你说啊!”
         “你知道港岛这边那种好的翡翠多少钱?”
         “啊?好的?这个价格就多了啊!看什么样的!”
         杜婉婷随口说了一句,随后解释道:“色嫩,色辣,色阳的那种祖母绿翡翠,还有紫罗兰,都要十几万港元呢!当然了,说的是翡翠手镯,大直径的珠子,其他的要便宜不少。”
         王青松闻言眉毛一挑。
         话说,这个价格是真的不便宜了。
         这时候的别墅也就四五十万,这个价格实在是太贵了。
         不过算下来这个价格也不算是太离谱。
         国内喜欢玩玉,但是国外更喜欢各种颜色的宝石,翡翠也算其中一个。
         至于祖母绿翡翠这个称呼他也不奇怪。
         好像帝王绿现在还没有这个称呼,祖母绿翡翠也是港岛发明的称呼,后来发现和祖母绿宝石容易混淆。
         才普遍叫帝王绿。
         具体的真假就不清楚了。
         “那你知道哪里能买到?”
         “珠宝店啊!好像周生生几家珠宝店都和缅甸那边有交易,大陆广市那边也有啊!”
         杜婉婷说完,顿了一下说道:“不过这种极品的很难得,一年也出不了几块,你要吗?要不要我给你问问。”
         这个贵的东西,就算是以前她的身价,也买不起。
         汽车才一万多一辆。
         不过港岛有钱的人还是很多的。
         王青松直接点头:“嗯,可以,你帮我问问,有的话就给我买一点,不用管价格,没钱了我们再去赚。”
         “嗯,找了!你要送给谁?”
         杜婉婷嘟着嘴,问了一句,直勾勾地看着他。
         王青松听到这话,愣了一下,随后笑道:“不是送人,我有用,要是有多的,你到时候给我多买几个,你留一个可以了吧?”
         听到这话,杜婉婷摇摇头:“哼~~不要!”
         王青松见状笑了笑,也没说什么。
         不过心里也在那里思考着,这种稀有级别的东西,确实要存一些。
         至少以后给梁春晓肯定要留一套。
         小麦也要一套。
         当然了,这肯定是改开以后才能拿出来。
         随后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这里能不能买到牛黄?”
         老在内地买,终归有些不方便。
         反正他知道这年头是有牛黄出口的。
         “牛黄?”
         杜婉婷疑惑了一下,随后摇摇头:“这个我不太清楚,明天给你问问呗!”
         “嗯,你给我问问,急着要,明天就去华润那边问问,尽量多要一点,还有,祖母绿的翡翠,还有你说的什么紫罗兰的翡翠,有的话多给我买点,不行的话,问问有没有愿意出手的。”
         听到这话,杜婉婷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好的。”
         随后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你要的那什么茅台老酒,我找了一家国货行,让对方帮忙收了一些老酒,不是很多,只有四五百瓶子,就在楼下,我租了个房子放着,你什么时候要?后面还有!”
         听到这话,王青松眼睛一亮。
         “哦,你带我去看看。”
         “现在啊,都几点了。”
         “哎呦,现在又不困,你告诉我在几号房间,钥匙给我,我自己去。”
         见他这么说,杜婉婷只能起来穿衣服。
         “走吧,一起!”
         去柜子里拿了一把钥匙出来。
         王青松迅速穿好衣服,跟着对方出去,坐电梯来到了3楼的一间房子里。
         房门打开,就能闻到淡淡的酒味。
         此时大厅里,各种纸箱子里放着不少的白酒盒子。
         “上面什么年份的都写的有,你自己看看,还有几十瓶是52年的酒。”
         杜婉婷指着角落里的几个箱子说道。
         王青松好奇地过去看了看。
         52年,距离现在已经就十年了,商标的表皮已经发黄风化,有一些甚至都已经发霉烂掉了。
         不过大部分都是能看清字的。
         这几瓶的标签和其他的有些不一样。
         不是敦煌飞天的标志,而是一个五角星。
         这个他知道,之前是打着五角星的出口过一段时间,后来发现国外对这个带有共产主义的标志有些抵触。
         于是才改成了敦煌飞天。
         好像过几年,敦煌飞天又会改掉,改成葵花牌,国内也会改成葵花牌。
         至于为什么不能有敦煌飞天,自由是历史的原因。
         拿起一瓶一斤风化的土陶瓶,晃了晃,里面的酒水还是挺足的。
         杜婉婷拿着酒,对着他说道:“这些是我让人挑过的,好多酒都挥发掉了。我尝了,味道不错。”
         随后想到什么笑道:“对了,我爸那边还有不少这样的酒,到时候我弄点给你。”
         王青松闻言笑了笑:“那就不用了,你帮我收就行了。”
         家里有个酒蒙子,又有钱,自然会存不少的酒。
         也没必要去拿她的。
         见他这么说,杜婉婷也就没反对:“那行,你看着办,还要收吗?”
         “嗯,收,收了以后给我存着。”
         杜婉婷闻言答应了下来。
         王青松看了看,拿出一瓶52年的酒笑道:“走吧,这些东西早上我走的时候,带走一些。”
         说完,带着她上了楼上。
         回来以后,王青松拆开,放在鼻子上闻了闻,又喝了一口。
         啧啧嘴。
         就算是他不怎么懂酒,也能感觉出来区别。
         喝起来很舒服。
         将酒递给了杜婉婷:“留着喝吧!”
         这酒,在港岛现在也属于高档酒水,毕竟18块钱一瓶,对现在的港岛来说也不便宜。
         杜婉婷接过去,喝了几口,盖子盖上给放了在了屋里。
         这马上就要天亮了,王青松自然是不会去浪费时间。
         又打了几个回合的拉锯战。
         看到离天亮就一个多小时了,他这才对着一脸疲惫的杜婉婷说道:“我先走了,你睡一会儿,交代你的事情记得别忘记了啊!”
         杜婉婷这下满足了。
         乖巧的点点头:“嗯,知道了,你去忙你的吧!”
         王青松见状,收拾一下,去楼下把酒给拿到不少,回到杜婉婷的家里,将八卦镜塞进了堂屋的沙发底下。
         这样的话,下次就能在这出现了。
         而且不用每次到处找她。
         重新回到周颖这边,啥事情不干,先是洗洗澡,补了一觉。
         第二天清晨,这才神清气爽的从床上起来。
         “额~~舒坦啊!”
         伸了伸懒腰,去卫生间里刷牙洗脸。
         洗漱好以后,吃了口早饭,没去上课,等今天晚上再来。
         重新回到了过去的四九城。
         此时天还没亮,本来准备直接回家的。
         突然想到梁父上次弄的知了猴,担心他又弄,而且这个点人应该到了。
         赶忙骑着车子去了梁春晓家。
         本来他就是在附近离开的,也没多远。
         没一会儿就到地方了。
         来到院子这边,看着里面亮着灯光,感觉梁父真的有可能来了。
         果然。
         透过院门的门缝,看到堂屋灶台前梁父坐在那里抽烟,而梁春晓则是在那里做饭。
         “春晓!”
         王青松轻轻喊了一声。
         梁春晓正在那里说话,听到声音,扭头看向了黑暗中的大门。
         对梁水根惊讶地说道:“青松来了?我去看看。”
         起身,赶忙向着大门口走去。
         房门打开看着推着自行车的王青松,好奇地问道:“你怎么来这么早?”
         王青松一边推车,一边说道:“我不是想着叔可能会弄东西过来嘛!我就过来看看。”
         车子停好,把车上刚刚准备的粮食给弄了下来。
         两包,共计两百斤。
         “叔!来了啊!”
         此时梁水根已经出来,王青松笑呵呵打了个招呼。
         梁父看着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青松,我这又要麻烦你了。”
         “嗨,这有什么麻烦的!今天弄了多少?”
         “今天弄了120斤。”
         “这么多?”
         王青松惊讶了一下。
         “对啊!能收吗?”
         看着梁父紧张的表情,他笑道:“能,有多少要多少!!这是二百斤粮食,一会您带回去,多的放您那里。”
         “哎,好!”
         接下来就是验货了,闻闻有没有臭味,至于重量,自然不用称了。
         多一点少一点对他来说也无所谓。
         梁春晓看着他忙好了,这才说道:“吃饭了没?没吃的话吃了再走,小麦今天我带商场的托管那里,让她去玩。”
         王青松想了想说道:“那行,你带着吧,这几天我可能有点忙,饭我吃过来的,就不吃了,一会儿还得回去,把这东西给处理了。”
         早点放,更新鲜一些。
         见他这么说,梁春晓也没有勉强,答应了下来。
         “叔,不跟您聊了,我先回去了。”
         给梁父递了一根烟。
         梁水根接过烟,点了点头:“好,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
         王青松见状,这才打个招呼,直接离开了。
         ……
         梁水根看着梁春晓回来,看着自己的女儿笑道:“青松这孩子不错,你平时脾气该收的收了,别这么犟。”
         梁春晓一阵的无奈:“爹,我哪里犟了?以前那不是没办法吗?”
         见她这么说,梁水根无奈的摇摇头:“我就说说,行了,不跟你说了,我得回去了。”
         收拾一下,将东西放在驴车上,赶着车子离开了。
         ……
         王青松骑着车子回到自家院子这边,天刚刚亮,此时路上已经有不少的大妈正在那里出去买菜。
         “咦!”
         王青松看着院门口附近蹲着一个人,惊讶了一下。
         赶忙将车子又缩回了胡同里。
         赵大田。
         这是来要化肥和农药的?
         坏了,这几天忙的把这个事情给忘记了。
         不过想想也不对。
         看着车上的箩筐和麻袋,瞬间反应过来了。
         娘的,不会也是知了猴吧!
         好家伙看样子,不少啊!
         想了想,把车停在那里。
         走出了胡同。
         “三爷爷!”
         没过去,轻轻喊了一声。
         赵大田听到不远处的声音,赶忙过去把骡子给弄了出来。
         “青松,你去哪里了?去你们院子,你家门锁起来了。”
         过来以后赵大田赶忙说道。
         “哦,厂子里有事情,我出去了,怎么了?”
         “哦,你不是说有人收知了吗?给你弄了260斤。”
         听到这话,王青松一阵的古怪。
         “怎么……弄这么多?”
         “嗨,我跟他们说了,一斤知了猴十个工分,没跟他们说粮食的事情。”
         “乖乖!”
         王青松看了一眼赵大田,这法子是真好啊!
         一个男的劳动力干一整天才十个工分,妇女才八个工。
         这晚上出去抓一会知了就有十个工分,这不得全家,乃至全村出动啊!
         “三爷爷,您这动静也太大了吧。是不是把附近村子都搜索了个遍。”
         这话,让赵大田尴尬了一下:“嗯,村里就那么大林子,只能去别地方,我还给他们开了证明。”
         听到这话,王青松琢磨了一下问道:“会不会出事情?”
         “不会,粮食我们也不要,现在村里粮食还够吃,能不能麻烦你帮这东西换成化肥和农药,钱从里面扣。弄粮食太敏感了。”
         王青松闻言在那里琢磨着。
         赵大田说的不清楚,其实意思就是拿这东西换化肥的指标。
         这样的话,也就不用说减少粮食的事情了。
         随后说道:“那行,东西给我,化肥的事情我正要给您发电报呢!今天晚上八点,阜成门外,我到时候跟他说一下,这个就按照一斤换两斤粮食的价格,两毛二,到时候化肥的钱,从里面扣。”
         现在天黑要八点才天黑。
         只能约在这个点了。
         “哎,好!好!”
         赵大田答应了下来,看着车上的几个麻袋问道:“这东西怎么办?要不要搬到大院里?”
         王青松看了看,摇摇头:“你跟我来。这附近有个荒废的院子。”
         说完,带着他去了附近的一处荒废的四合院里。
         将东西给卸了下来。
         东西卸了下来,赵大田看了看四周问道:“对了,青松,鸡蛋你们要不要?”
         “鸡蛋?”
         “对啊!村里的鸡蛋我没让全卖给供销社,存下来了,你这边能不能想办法给处理,我们想换点东西。”
         王青松闻言愣了一下。
         不过他知道对方说的是村里的养鸡场,而不是各家各户的。
         “这样行吗?会不会出事情?”
         “这鸡每天下多少蛋,那还不是我们说的算了。”
         “有多少?”
         “额,存了不少时间了,咱们有四十多个母鸡,下的蛋给供销社大部分,还有四百多个吧!”
         听到这话,王青松想了想,笑道:“三爷爷,您有这东西怎么不早说啊!您等我消息,这东西我给您找化肥厂,到时候直接拿指标。”
         鸡蛋现在都没对普通人放开。
         对厂子来说,这是一个好东西啊!
         有了这个,能换不少的化肥指标,甚至都不用他去倒腾了。
         或者说,不用他倒腾太多。
         “哎,好,我也是这么想的,那就麻烦你了啊!”
         “没事!等这几天我就给您看看。有信息了,我就跟您说。”
         这个还真的要跑一下,而且有正规的路子,也能少一些风险。
         唯一担心的,就是被供销社知道了,到时候要找赵大田麻烦。
         不过问题也不大,现在城里的大厂也去农村收副食品,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听说供销社,为此和市里告了不少的状,但是大环境都这样,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不了了之了。
         赵大田一阵高兴。
         “那行,我得回去了啊!不耽误你上班。”
         赵大田将东西收拾了一下。
         王青松见状将对方给送到了门口,看着对方赶车离开,他这才重新回来。
         将所有的东西给收了起来。
         这下一共手里有四百多斤了。
         总价值也有几万块钱了。
         这个做不大,只能说帮村里的忙。
         毕竟是偷偷摸摸的。
         倒是大闸蟹可以搞大一点。
         摇摇头没有去多想,骑着车子向着家里赶去。
         现在天亮不到五点,距离八点半上班还有三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