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045 入谷争功
         公元前207年,刘邦于鸿门宴后,被迫前往南郑就任汉王之位,走的就是子午道。
         张良献策,刘邦为了安抚项羽,于是烧毁栈道,以示绝无重返关中之心。
         当然,后面的故事,人所共知,最终项羽分身有术。
         西汉平帝年间,王莽下令修凿子午道,子午道因而一度成为国家驿道。
         子午道南口曰午,北口曰子,桓熙如今站在午口外,前方两侧悬崖峭壁,高山之上猿啼不止。
         “主公,时候不早了。”
         王猛在旁提醒道。
         桓熙不再遐想楚汉风云,点点头,大声道:
         “传我将令!进谷!北伐!”
         沈劲领其麾下一千部曲为前锋,率先入谷。
         并非桓熙为了排除异己,才有此安排,实际上,他同样将沈劲当作自己的亲信。
         是沈劲向桓熙苦苦相求,才得了先锋之职。
         为了洗刷宗族耻辱,他随时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自然是遇战则喜,唯恐落于人后。
         子午道全长841里,路途险阻,其中有600里的山路,毒蛇猛兽横行。
         好在如今正值秋季,若是选在盛夏进兵,哪怕是山林里的蚊虫叮咬,都能使晋军叫苦不迭。
         当然,桓熙于秋季进兵,也是为了方便就食于雍州。
         此番以奇兵北伐,桓熙不可避免的要效仿其父伐蜀,采用轻兵疾进的法子。
         这注定他不可能携带太多的粮食。
         桓熙全军上下,仅有二十日之粮,等走出子午道,军中粮食也将告罄,若是不能在关中就地补给,晋军将有倾覆之危。
         沈劲对此心知肚明,因此,作为先锋的他,一路奋不顾身,攻拔关卡,连克腰岭关、饶峰关、黄金戎等险隘。
         不曾有一座关卡,能在后方晋军主力赶来之前,依旧有赵旗迎风招展。
         然而,沈劲麾下,同样死伤惨重,一千吴兴部曲,仅存五百余人,几乎人人带伤。
         子午关就在不远处,这是通往长安最后的险隘。
         沈劲身被八创,赤膊着身子,缠满了白布。
         其中有暗红透出,显然是伤口在此前的战斗中崩开了。
         沈劲环顾周围部曲,人人面带疲色,莫说他们,厮杀到现在,就连沈劲自己都快坚持不住了。
         他站起身来,激励士气道:
         “我为先锋,自当为主公开道,诸位沿途攻坚克险,如今只余一座子午关,岂可功亏一篑。
         “沈某向诸位承诺,进得长安,主公赏赐,沈某分文不取,尽数赠与诸君以及死难将士家属。
         “但求诸位能够奋起余勇,随我血战到底!”
         吴兴部曲们念及沈劲往日恩义,哪怕早已精疲力竭,但还是互相搀扶着站起身来,准备随他攻打子午关。
         正此时,身后传来呼喊。
         “沈将军!沈将军!”
         人群散开,沈劲循声眺望,正是桓伊领着一队将士向他快步跑来。
         沈劲越过人群,上前问道:
         “桓将军,可是主公有令?”
         桓伊点头道:
         “主公命沈将军原地休息,请将子午关交由桓某攻取。”
         沈劲以为桓伊是来捡便宜,与他争功,立时双目圆睁,怒道:
         “我等抛头颅,洒热血,奋战至今,将士阵亡半数,人人带伤,始终不曾后退半步。
         “眼见大功将成,桓伊!你怎可前来与我争功!
         “我若是答应了,死后,又有什么面目去见沿途阵亡的将士!”
         沈劲部曲闻言,无不愤慨,向着桓伊怒目而视。
         桓伊赶忙解释道:
         “沈将军误会了,是主公知道将军麾下部众已经力竭,特命我前来接替先锋之职。
         “主公有言,沈将军沿途摧锋拔寨,所向披靡,先后攻克数道关隘,若能夺取长安,当为将军记首功。”
         沈劲转怒为喜:
         “主公真是这般说的!”
         桓伊反问道:
         “莫非在沈将军眼中,主公赏罚无度,是非不分?”
         沈劲连连摆手,赔罪道:
         “是我思虑不周,冒犯了主公,冒犯了桓将军。”
         桓伊知道沈充急于立功,也不往心里去,笑道:
         “既然清楚了事情原委,还请沈将军让开道路,在此等着桓某的捷报。”
         沈劲喜道:
         “当然。”
         随即下令全军散开,容桓伊所率将士通行。
         待桓伊走后,沈劲兴高采烈地对麾下将士喊话道:
         “诸位方才都听见了!若能攻克长安,主公以沈某为首功,届时赏赐必然丰厚!
         “我此前许诺,入得长安,分文不取,赏赐尽数分与诸君以及死难将士家属,如今依旧作数!”
         剩余五百残兵闻言,无不振臂高呼,其中不少人因为扯到了伤口,痛得龇牙咧嘴。
         桓伊领着一千将士来到子午关外,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向着麾下将士喊话道:
         “方才尔等可看见了沈将军的部曲!
         “他们不曾受到主公恩养,却能舍生忘死,连克险隘。
         “如今尔等出任先锋,更应该顾念主公的恩义,拼死而战,岂能落于人后。
         “此战,若不能克,我自当回去向主公请罪,至于尔等,也必将为乡人笑柄!
         “我与尔等有言在先,自桓某以下,进者生,退者死。
         “与其因为怯弱,背负骂名而死,何不与我并肩奋战,一往无前,以博取功名富贵!”
         一千战兵的斗志瞬间被桓伊激发,纷纷高呼:
         “死战不退!死战不退!”
         桓伊见军心可用,大手一挥,亲率一千将士,向子午关掩杀而去。
         子午关,又名石羊关,两侧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条小道同行,而关城便屹立在小道之上。
         此前晋军先后攻破数道关隘,子午关守将又怎能不知道桓熙是走子午道,率众北伐。
         可石苞的主力已经被调去了陈仓,长安城中仅有不足一万将士,即使有心支援,可晋军已经兵临关外,又怎么赶得及。
         如今,子午关守军仅有不足两百人。
         在石苞断定桓熙将由陈仓道北上的情况下,留下防御子午道最后一座关卡的将士,又能有多少战斗力。
         但凡能有些许战斗力,也被放置在了前面的腰领关等险隘。
         面对着气势汹汹朝关城杀奔而来的晋军将士,二百赵军早已被他们动员时的呐喊声吓破了胆,竟然一矢不发。
         惊恐之下,这群乌合之众无不弃甲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