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知否:我是徐家子 > 第406章 讲解员:青草【拜谢!再拜!欠更四千字版】
         冬日凌晨,
         徐载靖的院落中一片漆黑寂静。
         只有屋角的一扇窗户上有隐隐的烛光投出。
         “当当~寅时正刻(早四点)天寒有雪,注意添衣!”
         “当当~”
         街上报时的头陀喊声隐隐传来,
         屋角亮着烛火的地方,有隐隐的说话声传来:“夏妈妈,是下雪了么?”
         一阵淅淅索索,
         角落的窗户被打开然后又被迅速关上。
         “云想姑娘,是下着雪呢。”
         “哦!”
         半刻钟后,
         屋子中有传来了说话声:“公子,下雪了,您穿这件大氅吧。”
         交谈声中,
         屋门被打开,
         一高一矮的两人打着灯笼走了出来。
         站在门口闻着冬日初雪的味道,徐载靖深深呼出了口白气。
         一边活动身体,一边迈步,徐载靖从门口廊下走到院落里,沿着已经被值夜的婆子扫了一遍的路走到跑马场。
         “唰唰~”
         木屋到马厩的路上有竹扫帚扫地的声音传来。
         看到徐载靖两人打着灯笼走过来,正在扫雪的阿兰和寻书各自喊了声公子。
         徐载靖点点头。
         走到跑马场边的木屋门口,
         明亮的灯笼依旧挂在木屋屋檐下。
         徐载靖带着云想推门进屋,一边解下身上的大氅,一边看着木屋中正在忙着用木贼草打磨小床配件的师父。
         脱下大氅的徐载靖正要上前帮忙。
         殷伯却摆摆手道:“靖哥儿自去锻炼!你这手劲儿太大,别给我搓坏了!云想丫头,你来!”
         放下水葫芦等一应物件的云想笑着凑了过去。
         “是,师父。”
         徐载靖说完凑到屋子中一架早已完工的小床边,就着烛光看着小床的光泽,然后很是喜爱的摸了摸。
         “师父,您这手艺没的说,得是这个!”
         徐载靖竖起大拇指道。
         心情大好的殷伯,独目中满是笑意道:“放心,少不了你的!”
         “咳!”
         徐载靖一下直起身朝外走去。
         之前勇毅侯府只有徐明骅和孙氏这一对儿主君主母,徐载靖和兄姐他们挨个从孙氏肚子里蹦出来,从大到小都是用的一个小床。
         但随着载端他们逐渐长大成婚,有了徐兴代、徐兴仲这小床便有些不太够用了。
         “害羞什么!以后府里定是要多做几张的。”
         殷伯嘶哑的唠叨了一句。
         他跟前的女使云想却低着头,加快了打磨木头配件的速度。
         木屋外,
         天空中依然飘着雪花,
         青云牵着两匹骏马从马厩中走了出来。
         很快,
         跑马场中传来了马儿奔跑的轰隆声,期间还夹杂着兵器碰撞和弓弦的振动声。
         半个时辰后,
         喘着粗气的青云和马儿们,都呼呼的喷着白气跑回了木屋附近。
         徐载靖下马轻轻拍了拍坐骑后又伸了个懒腰。
         又进木屋喝了口温热水,同师父打了声招呼后便带人离开了跑马场。
         沐浴后换了衣服,徐载靖又在母亲院落中用了早饭,
         带着人又回到了自己的院儿里后,徐载靖看着给他整理书箱的三个女使道:“今日便不用你们跟着我去盛家了。”
         青草等三人都惊讶的看了过来,轮值到今日的云想更是无辜的看着徐载靖:“公子?”
         徐载靖点头肯定,继续道:“我已经与母亲说好了!”
         “等天亮了,你们便同竹妈妈去我库房里瞅瞅,等商量着挑好了东西再坐车去盛家。”
         三个女使相互看了看对方,然后齐齐的朝徐载靖福了一礼:“是,公子!”
         “嗯!”
         说完,徐载靖自己拎着书箱出了院落。
         又在外院儿嘱咐了一下青云后,徐载靖便与兄长一起骑马出了徐家大门。
         去盛家的路上,
         不时能看到清晨进城的畜力板车,
         板车上装满了米粮冬菜等货物,
         有的板车上加盖了棚子,有的则直接用蒲席盖着,不论是棚子还是蒲席上都满是白色的雪花。
         天色变亮,
         阴云疏散,
         太阳的光芒从云缝中洒了出来。
         当庄学究悠哉悠哉的走进学堂中的时候,
         勇毅侯府内院,
         距离主母院不远的走廊之中,
         青草、云想和花想穿着新作的冬衣外披斗篷,跟在孙氏身边的两位妈妈身后在其中走着。
         过廊穿门后,
         几人来到了一处院子的门口。
         “小竹,小丹,你们怎么过来了?”
         前面走着的两位妈妈,听到这话后面上浮起笑容,朝前方说话的穿着体面的妇人福了一礼:“崔家嫂嫂,我们带五郎院儿里的三位姑娘过来挑些东西。”
         “见过崔嬷嬷。”
         以青草为首,徐载靖的三个女使齐齐福了一礼。
         “快起来!快起来!我就是为奴为婢的,那能受你们的礼!”
         那妇人笑着走了几步,来到青草几人跟前。
         “嬷嬷哪里话,我们行礼是理所当然的。这入冬了您身体可好?”
         “好!好得很!”
         听青草和这崔嬷嬷的对话,云想和花想便在青草身后笑着。
         这位崔嬷嬷也不是侯府平常的仆妇,乃是徐载靖的奶妈子,地位自然不同于其他人。
         “嫂嫂,这是夫人发下来的对牌,还请您验一验!”
         孙氏身边的竹妈妈从袖子中拿出东西来说道。
         崔嬷嬷一笑道:“好!那我就先看看!”
         细细核对后,崔嬷嬷又看了看青草等人,点了点头:“来,过来吧!”
         说着,便引着几人朝院子门口中走去。
         又在院子门口的桌案上写了名字按了红指印,崔嬷嬷才带着几人迈过高高的门槛,进到了院子中。
         进府时间不长的花想和云想,还没来过此处,颇有些好奇的看着院子。
         只见这院子的地面便比门口地面要高不少,地面上没有积雪,屋顶上化了的雪水也是直接落进院子里的沟槽中引了出去。
         院子不大,进门后便都是一层或两层的木屋砖楼。
         每个屋子门口都有挂着木牌。
         离得近了,姐妹二人还能看到木牌上面写着‘药材’‘皮货’‘布料’‘木料’‘金银’‘玉器’等字样。
         “青草,这次是为什么来库房的?”
         “回嬷嬷,是姑老太太家有位女使姐姐定了婚事,公子让我们挑几件称心的礼品送去。”
         前面走着的崔嬷嬷点着头道:“那便不好送药材了,便看看布料、金银和首饰吧。”
         说着,崔嬷嬷从袖子中掏出了铜圈串着的精致钥匙,走到了一间挂着‘金银’木牌的屋子前,打开精致的铜锁后将屋门给推开。
         “来,进来看看吧。”
         青草轻车熟路的迈过门槛,云想和花想则有些好奇的四面瞅着。
         只见屋子中干燥明亮,摆满了古朴的木架,空气中有着木材的香气和别的味道,
         儿木架上满是精致明亮的木盒。
         “你们都是靖哥儿院儿里的人,自己看吧!相中了我再告诉你们能不能带走。”
         崔嬷嬷笑着说道。
         孙氏身边的两位妈妈也是站在门口笑着点头。
         青草笑着朝崔嬷嬷和两位妈妈福了一礼,牵着花想和云想的手走了过去。
         来到屋子里,
         青草松开手,打开了一个精致硕大的木盒道:“这个是平宁郡主之前送给公子的纯金小马,是不能动的。”
         云想和花想看着木盒里被名贵的绸缎裹着的小马,点了点头。
         “这盒子里是宁远侯夫人送的金器,也不能动。”
         “这些是宫里赐金银瓜子儿,本就是让人用的,如若需要可以挑几个!”
         花想和云想点了点头。
         青草又指着几个镶着铜钉的木箱道:
         “这几个大箱子是襄阳侯府送来的金银.都是成制的,礼尚往来可以用。”
         云想指着那几个箱子后面,更大木箱道:“青草姐姐,那几个呢?”
         青草和门口的崔嬷嬷笑着对视了一眼后:“那是襄阳侯两位公子诞下后又送来的,和这几个箱子一般无二。”
         “哦!”
         “这边是拓西侯曹家送来的.”
         “这是北辽送的谢礼”
         “这是扬州白家送的”
         围着屋子转了半圈,花想看着比襄阳侯分两次送的几个木箱加起来都要多,看着材质还要好许多的木匣子道:“青草姐姐,这些是?”
         青草摇头道:“这个我也不知道到,你们也别打听!能让咱们知道的,咱们自然知道。”
         “是!”
         说着话,三个小女使已经在两侧绕的差不多了。
         随后,青草带着两人走到最里面。
         那里有正对大门的桌案,青草垂首对着桌案上放在最尊贵位置的木盒道:“这些是陛下赏赐的东西,木盒中是皇后娘娘在公子小时候赐的戒指,那是荣妃娘娘送的发簪都是不能动的。”
         “嗯嗯!”
         说完,青草指着着桌案一侧的木架道:“这些是廉国公卢家和李家送来的,都是出自大匠之手极精致的金银器。咱们公子和卢家哥儿结拜时,卢家和李家一股脑送来了三十件。”
         云想看着精致的木匣子不确定的说道:“青草姐姐,是按照公子年纪来了的么?”
         青草点头:“对,以后每年亲戚家还会送两件。”
         花想迟疑的说道:“青草姐姐,公子的心意咱们就在这些里找吗?”
         青草沉吟了一会儿后,迟疑的摇头道:“这些都太过贵重,会喧宾夺主的。”
         说着,青草走到方才她也不知道谁人送的精致大木箱前。
         打开其中一个后,从并排着的十二个长条扁木匣中拿出六个刻着花朵图案的木匣。
         “青草姐姐,这一套花朵的图案,破开有些可惜吧!”
         花想低声道。
         青草一边将木匣递给花想,一边摇头:“没事,箱子中还有十一套呢。”
         “哦哦!”
         合上木箱,
         三个女使一人拿着两个扁木匣走了过来。
         “嬷嬷,您验一下。”
         青草将手中的木匣放到门口的小桌上。
         崔嬷嬷笑着道:“青草,你只看你公子的了,不看看自己的?”
         青草听到此话,朝着屋子中小桌上一个水桶大小的木匣看去。
         “青草姐姐,您也有呀?”
         云想低声问道。
         青草点了点头。
         看和云想和花想的样子,青草叹了口气道:“来,看看吧!”
         崔嬷嬷和孙氏身边的两位妈妈都笑了起来。
         青草走到木匣旁,从腰间的荷包里掏出一把小钥匙。
         打开秀气的小锁后道:“这些就是我的,有一半还都是你们来侯府的时候,襄阳侯老侯爷赏给我的。”
         说完,青草又指了指放着她木匣的小桌,小桌上有六个抽屉。
         “左边是云想你的,右边是花想的。搞混了也没事,里面的东西都一样。”
         说着,青草帮她们轻轻抽出了抽屉。
         看着抽屉里的首饰,云想有些好奇的说道:“这下面的我有印象,这最上面几件我怎么没见过呀!”
         青草一听,赶忙也看了看自己的木匣子。
         门口的崔嬷嬷笑道:“那是前两日青云刚送来的,指明放到你们那里。”
         徐载靖手中是有青草木匣的备用钥匙的。
         “好了,验完了,咱们去别处看看吧。”
         说着崔嬷嬷朝三个女使招了招手。
         三个女使赶忙推抽屉,锁匣子。
         很快,
         屋门被关上,
         屋子中再次陷入了安静中。
         另一处,挂着‘玉器’的屋门被打开。
         如在‘金银’屋子中那般,青草领着云想姐妹俩,在屋中指了指说道:“那些大部分都是公子去扬州的时候,友人赠送的。”
         “这几个是梁六公子觉着不错,托人送来的。”
         “青草姐姐,这个呢?”
         云想站在一个桌几大小的木盒前问道。
         青草走过去,轻轻打开木盒道:“这是宁远侯夫人在公子周岁时送的好东西。”
         “哇~”
         木盒中十八般兵器和文房四宝的玉雕成色,让两个见识过不少好东西的女使也惊叹了出来。
         轻轻合上木盒,
         青草带着云想和花想走到摆在墙边的几条长几旁,也就是青草方才说的‘扬州,友人赠送’的地方。
         “咱们就在这里挑吧!”
         随后,三个女使商量着,一人在长几上的木盒中挑了一支玉雕的簪子。
         走到门口,
         崔嬷嬷查验后朝着院儿门口的婆子喊道:“来人,送三个条盒过来!”
         喊完后,崔嬷嬷继续道:“三位姑娘都看两处了,既然公子吩咐,这布料和皮货也要去看看。来!”
         说着,
         崔嬷嬷又带着青草她们三个进到另一间屋子里。
         站在门口,
         看着屋子里精美珍贵的料子,
         崔嬷嬷和两位妈妈也有些感叹,
         这屋子里很多料子都是贡品,市面上根本很少见到,多是之前皇后娘娘赏下来的。
         眼花缭乱的在屋子里转了转,三个姑娘一共选了一匹,还是谢家送来的料子。
         崔嬷嬷查验的时候,
         云想看着屋子里挂着的有些简陋的丝绸弓囊,轻声道:“青草姐姐,那是谁作的东西呀?怎么会放在皇后娘娘赐的料子的木架上?”
         青草道:“那是平梅安梅两位姑娘小时候给公子绣的,一直就放在那里!”
         门口的三位,听到此话都是欣慰的笑了笑。
         “靖哥儿还老是嘱咐我,让我给养护好了呢!”
         崔嬷嬷笑着道。